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的节日,在这些重要的节日、纪念日中,都蕴藏着宝贵的教育资源。通过节日教育,我们可以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一种习俗……在节日文化中可能也含有不科学、不健康的东西,这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正确地去引导和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我认为在幼儿园节日教育中,只有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不断丰富节日教育形式,才能充分发挥家园节日教育的价值。
一、充分挖掘节日教育的内容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更有许多独特的民间传统节日,节日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诸如节日的传说,节日的民俗民风(即节日活动),节日的饮食……在让孩子体验节日的愉快之余,还可以挖掘其深远的教育意义。如在过元旦节时我们请小班孩子家长一同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与家长一同体验节日的乐趣。为了让节日生动开展,各班开展了亲子制作活动:制作贺卡、包汤圆等。父母全神贯注地与幼儿共同制作着,体验着合作的快乐,灿烂的笑容时时在他们的脸上荡漾,他们仿佛也回到了幸福的童年……最后,孩子们还亲手喂家长吃汤圆。各班都成了欢乐的海洋,幼儿园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欢声笑语。本次活动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融洽了亲情的交流,创设了快乐的游戏环境,给寒冷的冬天抹上了绚丽的色彩。通过家长的共同参与,孩子知道了元旦节的来源和元旦的习俗,可见家长对节日教育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共同创设家园节日教育的氛围
幼儿知识经验缺乏,可塑性大,模仿力强,在和父母的朝夕相处中,耳濡目染,成为父母的“影子”。因而父母是孩子最经常、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具有十分强烈的教育影响力,这是其他因素无法替代的,例如,重阳节教育孩子尊敬老人,家长自身也要尊老爱幼,经常去看望老人,在老人生病时及时地予以关心和照顾,等等。
提供多彩的节日环境是家园共庆节日氛围不可缺少物质基础。对孩子来说,生活在一个多样的、充实的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园节日教育中,老师和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与节日相适应的氛围。例如,元旦,请家长来园与孩子共同庆祝,开展一系列亲子活动,孩子制作贺卡送给父母,父母和孩子一起包汤圆,让孩子喂父母吃汤圆,等等,教育孩子长大了要懂事,尝试关心成人。圣诞节,老师请小朋友和家长共同收集各种圣诞的挂饰,装扮教室,烘托节日的气氛。过节是轻松的、愉快的。所以在节假日中,我们应当给孩子充分的嬉乐时间,将节日活动与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让孩子寓学于乐。
家长还可收集一些有关节日传说、故事的图书、VCD等,或将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录制下来,制成专辑光盘,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让孩子上网来了解本地区、少数民族和国外的节日活动,开阔孩子的眼界,鼓励孩子接触多元文化。
三、积极探索节日亲子活动的方法
幼儿园的节日教育可通过各种亲子活动进行。亲子活动对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极大的益处。亲子间的交往与沟通,可让孩子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家庭氛围中体会骨肉亲情的珍贵,也能使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从而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在孩子眼中,过节是最快乐的,因而也最能接受教育,若能抓住时机,运用亲子活动中接触到的一些事物和材料,对孩子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就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以感知、操作为主的亲子活动。
此类活动旨在通过感知操作,让孩子体验节日快乐,领略民俗民风,培养创造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民间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活动形式与内容。如各种制作精美、形态各异的民间饰物和别具一格的节日饮食,在生活中可以随时给幼儿以感知,增长其知识,促进其发展。例如,过元宵节时,孩子们搓着白白的、软软的面团,饶有兴趣地捏出一只只“小猫”、“兔子”。过端午节时,和孩子一起制作各种玲珑别致、形状各异的香袋,在香袋上缝上富有民族风情的花纹,领略端午的民俗氛围;也可以在和孩子品尝各种味道的端午粽的同时讲解有关屈原投江的故事,让孩子萌发爱国主义情感。过中秋时,捧着形态各异,品尝着风格不一的月饼,听听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体会中秋节的甜蜜。这是何等的快乐,这些活动既使幼儿领略民俗风情,体验节日快乐,增进亲子关系,又能提高幼儿的感知、动手能力。
(二)以运动,远足为主的亲子活动。
孩子好奇、好动,对客观世界处处感到新鲜、有趣。“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节日教育同样可以利用大自然这一活教材。清明节,可带领孩子到自然界远足,放风筝;端午节,可带领孩子去划龙舟;重阳节,可带领孩子登高,等等。各种各样的活动运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体质,融洽亲子关系,而且使孩子从大自然中感受到节日中的民俗、民风。
(三)以激发孩子“爱”的情感的亲子活动。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小皇帝”、“小太阳”,“唯我独尊”,对别人缺少关爱之心。家长可利用父亲节、母亲节、敬老节,教育孩子学会去爱别人、关心别人。例如:在儿童节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孤儿院,接几个孤儿回来,在家里大家一起欢聚,为孩子创造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机会,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在建军节,给孩子讲讲军人的故事,讲雷锋叔叔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故事,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解放军的教育;在国庆节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画国旗、插国旗、挂地图、制作地球仪等,培养孩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遵循家园节日教育的原则
家园节日教育的方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值得一提的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它是对幼儿进行节日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趣味性、操作性。
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年龄越小,对事物的持久性越低,因而,家长要注重节日教育的趣味性、操作性,不使它流于形式化。
(二)注重和幼儿园、社区教学相接合的原则。
这是幼儿社会性得以充分发展的重要前提。幼儿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完善个体,有赖于来自社会、幼儿园、家庭的各种活动的和谐一致。家长可随时关注社会、幼儿园节日教育动态,适时与孩子交流,充分利用电视、电影等各种媒体,带孩子参与到幼儿园或街道组织的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中去,让孩子接触社会,不断社会化。
(三)注重节日教育的即时性、科学性、时代性原则。
老师和家长要充分利用节日对孩子进行教育,在家园节日教育中注意到了趣味性、即时性、情感性,让孩子良好的家庭节日氛围中感受、体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节日活动则是民风习俗最集中的体现和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节日教育,我们可以寻觅不同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到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及其传统友谊,可以体会到各国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真切之情,可以多方面领略各国人民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只要是人为的东西,就肯定有缺陷,节日文化也不例外。受历史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节日文化中也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健康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员(即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一起精心筛选出有趣味性、有重要教育意义的节日,让幼儿学会尊重来自不同种族、民族、地区的儿童,学会公平对待具有不同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的儿童,学会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提高综合素质。
一、充分挖掘节日教育的内容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更有许多独特的民间传统节日,节日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诸如节日的传说,节日的民俗民风(即节日活动),节日的饮食……在让孩子体验节日的愉快之余,还可以挖掘其深远的教育意义。如在过元旦节时我们请小班孩子家长一同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与家长一同体验节日的乐趣。为了让节日生动开展,各班开展了亲子制作活动:制作贺卡、包汤圆等。父母全神贯注地与幼儿共同制作着,体验着合作的快乐,灿烂的笑容时时在他们的脸上荡漾,他们仿佛也回到了幸福的童年……最后,孩子们还亲手喂家长吃汤圆。各班都成了欢乐的海洋,幼儿园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欢声笑语。本次活动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融洽了亲情的交流,创设了快乐的游戏环境,给寒冷的冬天抹上了绚丽的色彩。通过家长的共同参与,孩子知道了元旦节的来源和元旦的习俗,可见家长对节日教育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二、共同创设家园节日教育的氛围
幼儿知识经验缺乏,可塑性大,模仿力强,在和父母的朝夕相处中,耳濡目染,成为父母的“影子”。因而父母是孩子最经常、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具有十分强烈的教育影响力,这是其他因素无法替代的,例如,重阳节教育孩子尊敬老人,家长自身也要尊老爱幼,经常去看望老人,在老人生病时及时地予以关心和照顾,等等。
提供多彩的节日环境是家园共庆节日氛围不可缺少物质基础。对孩子来说,生活在一个多样的、充实的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园节日教育中,老师和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创设与节日相适应的氛围。例如,元旦,请家长来园与孩子共同庆祝,开展一系列亲子活动,孩子制作贺卡送给父母,父母和孩子一起包汤圆,让孩子喂父母吃汤圆,等等,教育孩子长大了要懂事,尝试关心成人。圣诞节,老师请小朋友和家长共同收集各种圣诞的挂饰,装扮教室,烘托节日的气氛。过节是轻松的、愉快的。所以在节假日中,我们应当给孩子充分的嬉乐时间,将节日活动与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让孩子寓学于乐。
家长还可收集一些有关节日传说、故事的图书、VCD等,或将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录制下来,制成专辑光盘,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让孩子上网来了解本地区、少数民族和国外的节日活动,开阔孩子的眼界,鼓励孩子接触多元文化。
三、积极探索节日亲子活动的方法
幼儿园的节日教育可通过各种亲子活动进行。亲子活动对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极大的益处。亲子间的交往与沟通,可让孩子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家庭氛围中体会骨肉亲情的珍贵,也能使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从而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在孩子眼中,过节是最快乐的,因而也最能接受教育,若能抓住时机,运用亲子活动中接触到的一些事物和材料,对孩子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就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以感知、操作为主的亲子活动。
此类活动旨在通过感知操作,让孩子体验节日快乐,领略民俗民风,培养创造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民间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活动形式与内容。如各种制作精美、形态各异的民间饰物和别具一格的节日饮食,在生活中可以随时给幼儿以感知,增长其知识,促进其发展。例如,过元宵节时,孩子们搓着白白的、软软的面团,饶有兴趣地捏出一只只“小猫”、“兔子”。过端午节时,和孩子一起制作各种玲珑别致、形状各异的香袋,在香袋上缝上富有民族风情的花纹,领略端午的民俗氛围;也可以在和孩子品尝各种味道的端午粽的同时讲解有关屈原投江的故事,让孩子萌发爱国主义情感。过中秋时,捧着形态各异,品尝着风格不一的月饼,听听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体会中秋节的甜蜜。这是何等的快乐,这些活动既使幼儿领略民俗风情,体验节日快乐,增进亲子关系,又能提高幼儿的感知、动手能力。
(二)以运动,远足为主的亲子活动。
孩子好奇、好动,对客观世界处处感到新鲜、有趣。“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节日教育同样可以利用大自然这一活教材。清明节,可带领孩子到自然界远足,放风筝;端午节,可带领孩子去划龙舟;重阳节,可带领孩子登高,等等。各种各样的活动运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体质,融洽亲子关系,而且使孩子从大自然中感受到节日中的民俗、民风。
(三)以激发孩子“爱”的情感的亲子活动。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小皇帝”、“小太阳”,“唯我独尊”,对别人缺少关爱之心。家长可利用父亲节、母亲节、敬老节,教育孩子学会去爱别人、关心别人。例如:在儿童节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孤儿院,接几个孤儿回来,在家里大家一起欢聚,为孩子创造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机会,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在建军节,给孩子讲讲军人的故事,讲雷锋叔叔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故事,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解放军的教育;在国庆节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画国旗、插国旗、挂地图、制作地球仪等,培养孩子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遵循家园节日教育的原则
家园节日教育的方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值得一提的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它是对幼儿进行节日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趣味性、操作性。
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年龄越小,对事物的持久性越低,因而,家长要注重节日教育的趣味性、操作性,不使它流于形式化。
(二)注重和幼儿园、社区教学相接合的原则。
这是幼儿社会性得以充分发展的重要前提。幼儿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完善个体,有赖于来自社会、幼儿园、家庭的各种活动的和谐一致。家长可随时关注社会、幼儿园节日教育动态,适时与孩子交流,充分利用电视、电影等各种媒体,带孩子参与到幼儿园或街道组织的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中去,让孩子接触社会,不断社会化。
(三)注重节日教育的即时性、科学性、时代性原则。
老师和家长要充分利用节日对孩子进行教育,在家园节日教育中注意到了趣味性、即时性、情感性,让孩子良好的家庭节日氛围中感受、体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节日活动则是民风习俗最集中的体现和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节日教育,我们可以寻觅不同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到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及其传统友谊,可以体会到各国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真切之情,可以多方面领略各国人民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只要是人为的东西,就肯定有缺陷,节日文化也不例外。受历史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节日文化中也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健康的东西。这就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员(即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一起精心筛选出有趣味性、有重要教育意义的节日,让幼儿学会尊重来自不同种族、民族、地区的儿童,学会公平对待具有不同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的儿童,学会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提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