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有效设计主问题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zh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听了由如东实验中学李旭东执教的《幽静悲剧》一课,我感受到教者对作者季羡林思想的认识之深入,对作品悲剧内涵理解之深刻,对学习主体点拨之适时。而这一切,皆源于教者有效设计的“主问题”,唤醒了学生思维的潜能,促进思维活动紧张充分。使課堂教学呈现教与学的生命的丰盈。下面我们不妨先看看其中的案例。
  情境描述之一:感知凄美
  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后,老师请学生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一位学生借用鲁迅的话解释自己对课题中“悲剧”的理解:悲剧就是把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李老师顺势抛出问题:季羡林先生在这篇文章中是如何描写这些美好的事物的呢?(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描写古藤之美的段落或语句)
  生:第8节中“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作者描写时抓住了古藤的形,十分形象。
  师:虽说作者是抓住它的形描写,但表达的是一种敬仰,敬仰的是古藤的精神。
  生:还是这一节,“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写闻到它的幽香;‘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写听到的声音;‘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既有看到的色彩,还写到由此产生的联想”。作者从嗅觉、听觉、视觉和感觉等角度来形容古藤,非常形象。
  师:是啊,他调动了各种感官,写出古藤形、色、味的美好。这使季羡林的内心感到无限的愉悦。难怪他会“顾而乐之”了。还有其他关于美的描绘吗?
  生:第3节写了幽径的美。写了这里的色彩美“翠色在且”、“一团浓绿”;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等。
  随机感悟 阅读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李老师抓住本课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核心——“理解古藤悲剧的内涵”来设计问题。他首先提问——季羡林先生在文中如何描写古藤的美?为后来理解古藤悲剧蓄势,不失为妙招之一。曾记得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说过。教师精简课堂提问,提高问题质量,是使课堂教学更加简洁明快的最重要措施。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以问促读,使我们的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潜心读书的课堂。
  感受古藤之美后,老师并未停止追问,而是承前发问:悲剧既然是“将美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作者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美呢?作者内心涌起的该是一种沉重压在心头,一种凄凉、一种悲哀无法排遣。这种美,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凄美。学生思考后感受到这种“凄美”带来的心灵的震撼。学生又联系“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中“初绽”和“还”,体会被砍藤萝那种无辜,那种无助,读出这种“凄美”。在教者示范朗读下,同学们进入创设的凄美情境之中。
  情境描述之二:探究主旨
  师:躲过了十年浩劫。1992年这出悲剧又重演了。我们从哪里看到、读到、体会到这种悲剧给作者带来的悲哀呢?(老师提醒找到了可以与前面的美对比着读。巡视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从第14节中找的,就锁定这一节研读。此后,师生间的思想的碰撞再次激起火花。)
  生:我觉得这里体验到的应是一种愤慨,一种惋惜。(师:那谁来读一读?)
  生:(读)“……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到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师:没能听出来,再试一试。)
  生:(再读。)“……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语速稍慢,突出“万分”“又”和“无门”。)
  生:(评)他读出了一种无奈
  师:古藤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生答是“美丽”)
  人们给它的是什么?(生答是“毁灭”)
  师:(小结)对呀,愚昧灭美,这才是悲剧所在。(板书“愚昧灭美”“悲剧”)
  师:(再问)作者在字里行间还隐含着一种什么感情?
  生:还有对争名逐利之人的一种愤慨。如第14节后半部分“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师:是的,因为这里的“人们”缺少一份关爱,同情之心。(同学们齐读,感受这种愤慨之意)
  师:末句重复用词。写的是“哭泣”,实际是对人的控诉,也是一种提醒:对古藤要关爱,要维护。那么,季羡林先生仅仅是要我们认识这样一场悲剧吗?
  生:应该不只是这些。还有期待:希望人们要有爱心,懂得关爱自然,维护美的、真的、善的。
  师:不错,没有良知,没有爱心,没有同情心。更是一种悲剧。这种悲剧在现代生活中不能重演。
  随机感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本节课围绕探究悲剧的内涵设计的问题之二是:既然悲剧是“将美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美呢?由于教学中的这种“主问题”涵盖全文内容,覆盖面极大,因此,课堂也就成为了所有的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自由。学生对美的认识已有了文字上的研读,情感上的共鸣;对愚氓之人砍掉古藤的控诉、愤慨已有了深入分析,此时理解对美的毁灭,对有价值的东西的摧残就有了扎实的根基。在师生对话中,引起读者(在场的学生)和听众(听课教师)深刻思考的应该是:这一幕悲剧如果发生在“十年动乱”期间,是不足为奇的,因为那是一个悲剧的年代,可是它发生在“十年动乱”结束十几年后的今天(写作是在1992年),这不能不让人痛心疾首。这十多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迅速提高,已经奔上小康之路。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显得那样贫乏。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中的真、善、美,并维护之,并不仅仅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博爱之心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是否具有健康、积极、良好的精神素质的大问题。
  这样的悲剧如果是发生在偏远落后的荒蛮野岭之间。倒也罢了,可它偏偏发生在中国最具历史文化渊源的北大。这里是中国文化精英的聚集地,是思想最为解放的最高学府!然而(注意,文中第11节起始词就是一个“然而”,可说是意味深长!)堂堂燕园竟没有第二人关注藤萝的生死,并为之悲哀的,这才使其悲剧意味更加浓重。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对美的珍视。对真善美的呵护与追求,已不止于文章本身了。这种以小见大,由浅入深的主旨探究,着实可见李老师 对文本的钻研之深,对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之切。
  情境描述之三:质疑解疑
  (师生对话。探究主旨之后,李老师问还有什么疑问时,学生提出了一个个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以下略举一二。)
  生:第12節“真正的伟人们是绝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绝不能成为伟人”,作者对真正的伟人是什么感情?
  老师提醒书后探究练习二中也有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里说“我”是个渺小的人,“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实际上是说自己有同情之心。有爱心;而这些“真正的伟人”却没有爱心,有着对“真正的伟人”的一种鄙视。
  生:作者写的是古藤被砍的悲剧,标题却是“幽静悲剧”,为什么用这个标题?
  老师结合前面的理解,在与学生交流中达成共识:这是自然生态之中的悲剧。愚氓好像灭的是古藤。实际虽离十年浩劫已十多年,但这样的悲剧仍旧发生,实属可悲可叹。所以“幽静悲剧”可理解为是一种象征。
  生:第16节“十字架”该怎么理解?
  师生互动:“十字架”有两种理解,一是沉重的负担;二是从基督教上说,是一种信仰。(比如我们有些年轻人挂在胸前)这里可理解为一种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维护。学生还作了补充。认为这里可以看成是有了一种责任。对万物的同情心和爱心。
  案例反思
  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当教师站在作者的立场上、站在读者的立场上、站在教师的立场上、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认识文本、解读文本,审视文本的精神内核,并以此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点,设计出符合文本精髓的主问题展开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在课堂上尊重主体,引导体验,组织交流,促发提升,使课堂的教与学表现出生命的丰盈。李老师充分的预设,有效的提问,适时的点拨,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实现了与文本共舞。
  1,有效的提问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看提问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中的“主问题”对牵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品读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李老师抓住两个核心问题来理解悲剧的内涵:其一就是季羡林先生在文章中是如何描写古藤的美的。课前,学生已经对文本作过充分预习。课上整体感知之后,爱美之心皆有的同学们自然会再次带着疑问和兴趣去研读文本,并且借助“品读”来寻找美,认识美,感知美。随后,李老师再设置一个坎:作者要写的是这株古藤被愚氓之人所砍这场悲剧,有同学会想: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幽径之美呢?这像在原本趋于平静的湖面再次投石激起涟漪,触发大家的再次思考。幽径神奇而美丽,如诗如画,秀色可餐。生于其间,长于其间的古藤萝呢?——应该更是一个不同凡响,让你难以忘怀,让你刻骨铭心的角色。学生们悟到,这样来写幽径的美,是一种有力的铺垫、蓄势——用不同寻常的神奇秀美的环境来烘托古藤。可见,良好的提问不仅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有声有色,更能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培养探究问题的意识。
  2,有效的提问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本节课围绕探究悲剧的内涵设计的主问题之二是:既然悲剧是“将美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美呢?因为古藤就是生长在美丽的幽径之中的。这便使原先所细细品读、感知到的古藤的美更笼上了一层悲怆的意味,古藤之美自然成为一种难以接受却不得抗拒的“凄美”。学生据文思考,并进行了对比,感知悲剧的内涵是愚氓之人对美的毁灭,由此拓展到作者是想激发人们对美的呵护。对真善美的珍爱与维护。活动交流中进发的思维的火花点亮了课堂的每个角落。自由读、个别朗读、齐读、老师范读更让课堂的语文味儿十足,学生读中感,读中悟,读中明理,充溢着阅读的感性与思维的理性交融的勃发之气。回看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问题牵引,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说中交流,在问中理解,极大地发挥了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潜能被唤醒,既训练了听说与读思相结合的能力。又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3,有效的提问能给学生培养问题意识的时空。当学生围绕悲剧的实质发问质疑时,课堂也因思想的碰撞而更具质量。学生在发问中理解了作者对“真正的伟人”所持的鄙视之情,思考着“幽静悲剧”背后深广的象征意义,接受了作者愿意永远永远将“十字架”背负下去的厚重责任感。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加深了大家对作品悲剧内涵的理解,而这,正是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恰当而得体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增加学生对主旨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这种课堂质疑发问的有效,其前提恰恰就是教师主问题设计的精当。
  课将结束,李老师联系“责任”这个话题适时向大家推荐,要想更好的理解作品内涵。可以去阅读作者当时所写的散文集《牛棚杂忆》,这给学生再次拓展了问题意识的时空。《牛棚杂忆》与本文同时期写作,责任的承担是相通的。这其中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作者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因此季老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当学生对课文的领会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师顺势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从而培养他们思维的深刻性。
  其实,阅读季老先生的书。不只能更深一层理解文章主旨,还让21世纪青少年走近这位“最难时也不丢掉自己的良知”的大家,去感知他的品格之高——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我想,这也体现新课程思想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初衷了吧。
  李旭东老师的这堂课让我想到的还有很多,很多。记得《新课程》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诉说”,讲述一个昨天的故事;也是“发现”,发现学生可贵的品质,独特的智慧和丰富的潜能;更是“唤醒”,唤醒学生沉睡着的主体意识、巨大的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我们语文老师,该从中有所顿悟。
其他文献
鹿城古镇,淮水之滨,钟灵毓秀的皖西北大地上升起了一颗璀璨的教苑明珠——安徽省阜南县第一初级中学。她是一所年轻的学校,2007年8月由原阜南四中、二中和实验中学的初中部整合而成。学校虽然年轻,但已经彰显出其独特的优势,2010年就被评为市级示范学校、市级先进单位等。走进阜南第一初级中学校园,只见宽阔平整的道路四通八达,精致典雅的花坛星罗棋布。这里四季如春,景色宜人,各种花草争奇斗艳。浓荫掩映下,一座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是生活的结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语文与生活本是相通的,我校语文课题组正在做“通透式”语文教学的课题研究,研究“阅读与写作”的通透、“课内与课外”的通透、“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通透、“语文与生活”的通透。这里,笔者仅就子课题“阅读与写作的通透研究”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  阅读与写
“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  “知人论世”作为阅读作品的方法,其重
钱梦龙,1931年2月生,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历任嘉定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嘉定区桃李园实验学校(原实验中学)前校长。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现任上海市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校长,兼任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会长。曾兼任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学科审查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特约编审。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成绩显著。著有《语文导读法探索》《导读的艺术》《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等。     霍
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迎来了相对宽松的语文教学环境:《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做了明确要求;语文考试试卷中客观题减少、主观题增多;不少开放性的题目取消了标准答案;新教材中的一批具有鲜活时代气息、富有生活趣味的作品也走进了初中语文课本;对课文的理解不再仅仅听命于教参,而呈现出符合阅读规律的多元化倾向。本次语文课程改革还有一大亮点,即综合性学习,它突破了以往课堂中心、课本中心的学习
当前,新课改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广大教师都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行尝试。但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老套、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严重制约了语文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往往是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最富有文化艺术灵气的学科,被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教得呆板,教了也不管用;学生学得枯燥,学了也不会用。由湖南省新化县教育局举办的首届“星台杯
各位老师好,各位同学好。  在我来瑞士之前,我得到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谈谈我和文学的关系。我叫毕飞宇,那我就聊聊毕飞宇和文学的关系吧。  我要谈的第一个字是“毕”。在汉语里,这是一个姓,在中国,祖上、家庭是重要的,比个体重要,这是我们的文化,所以,我们把姓放在前面。一个人如果做出了成就,受到了人们的尊敬,那么,姓就很突出了,我们把这个叫光宗耀祖。从姓氏和名字的关系我们看得出,中国的文化是服务的文化,
《祝福》中说:“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已经脱落的一边的对联,小说中没有说,是什么呢?  鲁迅先生创作小说“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在《〈呐喊〉自序》中又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了一个花环”。由此看来,出现的这副对联,恰似“添了一个
但凡评点作文的优劣,无不重言审题立意的高下,而每年对语文高考作文的总结评价,也无一例外地会将审题是否到位列为重中之重。次次强调审题对于作文的成败至关重要,却又每每叹息作文失误的根子仍在审题。是因为审题深奥难把握,还是由于审题复杂难操持?其实不然。只要我们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横比各省市的自主命题,就不难看出:审题的症结实际还是考生的语文基础功力不够。  谈到语文基础,我们切不要以为只是字词句的识记
低幼化指发表低于其应有水平的言论或做出低于应有水平的事。在作文中表现为低于写作者应有水平的见解或感情。这种毛病比较集中地出现在高一学生的写作之中,其主要表现如下:  题材低幼化。在记叙文写作中,高一学生喜欢选择低年龄段的经历作为题材。如在写作“留存心灵深处的记忆”一文时,有的学生苦于无素材可供选择,就记叙幼年时代与伙伴在老家桑树下躲猫猫、捉金龟子、摘桑葚的事,还有的学生记叙小时候因为一支铅笔跟好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