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校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多年下来,笔者发现真正的研究性教学成效低,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行研究性教学活动,最大化发挥研究性教学的优势,成立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制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23-2
一、研究性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性教学已然成为教改的重要内容。我校教师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钻研研究性教学理论与方法,学校也把研究性教学当作重头戏在抓,积极推广研究性教学理念。研究性教学推行多年,但发现真正的研究性教学成果甚微,反思实行的过程,我们发现存在下面这些问题:
1.研究性教学缺乏科学引导。由于教学实际所限,学校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师送去高校培训提升,因此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理解程度不等,有些教师不了解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意义,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戴着“研究性教学”帽子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伪研究性教学。有些教师虽然有一定的领悟,但不知如何科学实施。
2.研究性教学无序散乱。大家确实把教学研究放在第一位,但由于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实施效率低下。
3.研究性教学成果甚微。教师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经验与方法,但有的无效,有的低效,即使发现了高效的方法,也因为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或管理制度使之固定、完善和传播,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研究性教学的效果甚微。
二、研究性教学活动的管理
学校鉴于研究性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环,因此确定我们教务部门进行管理。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形式,经过分析与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决定从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常规三方面入手,就集体备课、观摩研讨、教学反思等研究性教学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和考核办法,制定出一套研究性教学管理制度。
1.从管理入手对研究性教学进行引导与规范
高效管理,不仅具有监督管理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引领主导作用。因此我校成立了由校长等中层以上及中层干部组成的领导小组引导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教科室、教务处、教研组各司其职、协调管理,共同为研究性教学的高效开展保驾护航。
(1)学校成立了研究性教学领导小组,由校长、分管副校长、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年级组长等组成,形成一种由上至下,有主导,有具体实施的网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负责制定本校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方案,决定实施研究性教学计划,为师生提供教学实施的条件,保证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研究性学习课时在本校的落实。分管副校长、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年级组长等配合组长落实监管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2)教科室主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科研技术方面的支持:①负责与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的联系,举办各种专题辅导讲座,通过“请进来”等方式让我们的教师能够“走出去”,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教师的素养,保证研究性教学的真正施行;②为学生提供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指导和咨询,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进行专题研究;③负责校内外研究性学习信息资料和经验的收集整理工作、研究资料的存档工作。(举2015年教科室有哪些教师、学生等的科研成果的例子)
(3)教务处负责学校研究性教学的组织、实施、管理和评价。制定全校各年级研究性教学的教学计划,制定有关研究性教学的学生评价方案,设计学分制管理方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实施考核评价和结果存档。
(4)教研组由教研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优秀教师等组成,主要负责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等教研内容,及时发现和总结教师在研究性教学指导中的经验教训,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探索如何将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教与学的方式引入本学科教学模式中。
2.从教学常规入手对研究性教学进行督促与检查
(1)半日研修制度。每个备课组在固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开展半日研修活动。活动的人员包括:年级部分管领导、备课组长、备课组全体成员。活动内容包括:回顾上周的教学内容,对开设的教学研究课进行评析与完善,研讨下周的教学内容。
(2)周检查制度。各备课组在主备课时由备课组长和年级部当天值班干部一起对备课组每个成员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备课情况、作业批改情况、听课情况等)进行检查记载,在主备课结束时记载表及时上交教务办公室存档。
(3)研究课开设制度。①各备课组每周要结合主备课内容开设一节研究课(少于5人的备课组每两周开一次研究课)。②备课组长要在每周五将下周本备课组开设研究课的安排报教务办公室汇总公布,安排一经公布,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有特殊情况由备课组长向分管领导申请变更。③备课组成员要全员全程参与,积极听课,鼓励跨备课组跨学科听课。④备课组长要做好组织工作,及时记载参加听课人员名单,并在课后上报教务办公室汇总。⑤当天年级部值班领导也要在巡课记录本上记载参加听课人员的情况。⑥各备课组要结合主备课内容对开设的研究课进行评析,每位参与者都要发表意见,要克服只讲优点不讲改进意见的不良倾向,备课组长要做好组织工作,并形成记录。
3.从教学研究入手对研究性教学进行反思与提升
只有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让研究性成果不断稳定、巩固和完善,因此我们在教学研究上主要实施教学反思制度,从小处着眼,从点滴积累,要求写教后感,鼓励写教学论文。
①教师备课笔记上必须有教后感。②每月每位教师围绕一个专题写一篇教学反思送交教科室。③对每学期教师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分等级进行奖励。
三、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制度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研究性教学管理制度可以在宏观上调控各个研究性教学小组,对已经出成效的研究性教学内容进行管理、提升、锤炼,使之成为高效的能够推广的经验与方法,对未出成效的教研小组进行分析引导,甚至中止,避免在无效的内容上浪费时间与人力。
2.在相关制度的约束下,大家的行动有规可循,照章行事,避免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甚至互相冲突的混乱现象。研究性教学不是个人行为,它需要团体协作,在团体中发挥个人的优势才能使研究性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
3.管理部门的设立和制定的建立,不但具有指导意义,更有鞭策性和激励性,而这是一个新生事物能够存活、成长壮大的保障。研究性教学管理部门的设立,让每个实施者都能集中到一处,研究性教学制定的设置,让每个行动者都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发挥最大的效益。
4.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研究性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力的表现,管理好研究性教学是学校长足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制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23-2
一、研究性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性教学已然成为教改的重要内容。我校教师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钻研研究性教学理论与方法,学校也把研究性教学当作重头戏在抓,积极推广研究性教学理念。研究性教学推行多年,但发现真正的研究性教学成果甚微,反思实行的过程,我们发现存在下面这些问题:
1.研究性教学缺乏科学引导。由于教学实际所限,学校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师送去高校培训提升,因此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理解程度不等,有些教师不了解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意义,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戴着“研究性教学”帽子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伪研究性教学。有些教师虽然有一定的领悟,但不知如何科学实施。
2.研究性教学无序散乱。大家确实把教学研究放在第一位,但由于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实施效率低下。
3.研究性教学成果甚微。教师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经验与方法,但有的无效,有的低效,即使发现了高效的方法,也因为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或管理制度使之固定、完善和传播,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研究性教学的效果甚微。
二、研究性教学活动的管理
学校鉴于研究性教学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环,因此确定我们教务部门进行管理。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形式,经过分析与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决定从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常规三方面入手,就集体备课、观摩研讨、教学反思等研究性教学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和考核办法,制定出一套研究性教学管理制度。
1.从管理入手对研究性教学进行引导与规范
高效管理,不仅具有监督管理作用,更重要的是有引领主导作用。因此我校成立了由校长等中层以上及中层干部组成的领导小组引导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教科室、教务处、教研组各司其职、协调管理,共同为研究性教学的高效开展保驾护航。
(1)学校成立了研究性教学领导小组,由校长、分管副校长、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年级组长等组成,形成一种由上至下,有主导,有具体实施的网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负责制定本校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方案,决定实施研究性教学计划,为师生提供教学实施的条件,保证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研究性学习课时在本校的落实。分管副校长、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年级组长等配合组长落实监管研究性教学的开展。
(2)教科室主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科研技术方面的支持:①负责与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的联系,举办各种专题辅导讲座,通过“请进来”等方式让我们的教师能够“走出去”,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教师的素养,保证研究性教学的真正施行;②为学生提供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指导和咨询,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进行专题研究;③负责校内外研究性学习信息资料和经验的收集整理工作、研究资料的存档工作。(举2015年教科室有哪些教师、学生等的科研成果的例子)
(3)教务处负责学校研究性教学的组织、实施、管理和评价。制定全校各年级研究性教学的教学计划,制定有关研究性教学的学生评价方案,设计学分制管理方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实施考核评价和结果存档。
(4)教研组由教研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优秀教师等组成,主要负责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等教研内容,及时发现和总结教师在研究性教学指导中的经验教训,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探索如何将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教与学的方式引入本学科教学模式中。
2.从教学常规入手对研究性教学进行督促与检查
(1)半日研修制度。每个备课组在固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开展半日研修活动。活动的人员包括:年级部分管领导、备课组长、备课组全体成员。活动内容包括:回顾上周的教学内容,对开设的教学研究课进行评析与完善,研讨下周的教学内容。
(2)周检查制度。各备课组在主备课时由备课组长和年级部当天值班干部一起对备课组每个成员的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备课情况、作业批改情况、听课情况等)进行检查记载,在主备课结束时记载表及时上交教务办公室存档。
(3)研究课开设制度。①各备课组每周要结合主备课内容开设一节研究课(少于5人的备课组每两周开一次研究课)。②备课组长要在每周五将下周本备课组开设研究课的安排报教务办公室汇总公布,安排一经公布,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有特殊情况由备课组长向分管领导申请变更。③备课组成员要全员全程参与,积极听课,鼓励跨备课组跨学科听课。④备课组长要做好组织工作,及时记载参加听课人员名单,并在课后上报教务办公室汇总。⑤当天年级部值班领导也要在巡课记录本上记载参加听课人员的情况。⑥各备课组要结合主备课内容对开设的研究课进行评析,每位参与者都要发表意见,要克服只讲优点不讲改进意见的不良倾向,备课组长要做好组织工作,并形成记录。
3.从教学研究入手对研究性教学进行反思与提升
只有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让研究性成果不断稳定、巩固和完善,因此我们在教学研究上主要实施教学反思制度,从小处着眼,从点滴积累,要求写教后感,鼓励写教学论文。
①教师备课笔记上必须有教后感。②每月每位教师围绕一个专题写一篇教学反思送交教科室。③对每学期教师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分等级进行奖励。
三、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制度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研究性教学管理制度可以在宏观上调控各个研究性教学小组,对已经出成效的研究性教学内容进行管理、提升、锤炼,使之成为高效的能够推广的经验与方法,对未出成效的教研小组进行分析引导,甚至中止,避免在无效的内容上浪费时间与人力。
2.在相关制度的约束下,大家的行动有规可循,照章行事,避免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甚至互相冲突的混乱现象。研究性教学不是个人行为,它需要团体协作,在团体中发挥个人的优势才能使研究性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
3.管理部门的设立和制定的建立,不但具有指导意义,更有鞭策性和激励性,而这是一个新生事物能够存活、成长壮大的保障。研究性教学管理部门的设立,让每个实施者都能集中到一处,研究性教学制定的设置,让每个行动者都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发挥最大的效益。
4.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研究性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力的表现,管理好研究性教学是学校长足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