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人为本管理的概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概念,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指导思想。
2、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展开。
3、以人为本的管理致力于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学校的管理中以人为本是在这些基本概念上根据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特点来延展开来的。
二、教职工的心理特征
教师群体与一般的企事业单位员工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构成,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文化层次高,更需要尊重感。
教师群体属于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的五个层次的理论,教师群体基本上已经超脱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的层次,而达到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层次,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2、班主任教师与主科教师比其他学科教师心理压力要大。
班主任由于要管理班级,又要兼任科目教学,尤其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教师,还面临着升学压力,这意味着他们就要有更大的工作量,心理压力也要比非班主任教师更大。
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担任语文、数学、外语的教师,其所担任责任相对要大一些,工作任务就要相对繁重,心理健康问题要比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严重。
3、女教师比男教师心理压力大。
成了家的女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往往还担负着照顾家人的责任,她们所身负着的双重的压力使得她们在工作中比男教师要费力一些,此外,受性别特征,女教师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和家事的影响,比较情绪化,也容易将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所以,女教师的心理状态更需要关心。
4、不同年龄的教师心理状态有所不同。
青年教师初出茅庐,往往比较有拼劲,但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收入待遇尚不高,以及所处的人生阶段,他们也容易因为一些挫折而泄劲。中年教师的状态相对稳定,有了较多的经验,收入和家庭也相对稳定,因此,这个阶段的教师心理状态是最好的。老年教师已经接近退休年龄,身体状态走向下坡,这个时候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相比中年教师,状态要差。
三、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方法
1、人本管理思想强调管理以人为中心,管理是为人服务的,管理就是服务。
“管理就是服务”是人本主义体现的基本理念,必须渗透于学校管理活动之中。在学校管理中,教师员工是管理主体,尊重他们的权益,理解他们的价值,关心他们的生活,并且提供可靠的途径,创造优厚的条件,使他们在学校中得到发展,从而实现自身价值。这样才会赢得教师们的满意,也确保了学校健康发展。
2、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
学校是非营利机构,而有的教师却对于薪酬比较在乎,对此,管理者也应当在工作中鼓励教师将荣誉和责任看做第一位。但在经济大潮下,人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所以,管理者在以人为本管理的同时,也尽量在制度内给予教师适当的激励,比如给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一定的奖励、多方表扬等等,都能极大的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3、提供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管理者要更新管理观念,转变管理行为,要创造并提供教师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促进教师道德提高和专业成长;要把主要的时间、精力、经费投入到帮助教师成长当中去,自觉充当教师成长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与教师共同成长。积极鼓励并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开展的优质课、教坛新秀、优秀论文等评选活动,让一线教师有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流通信息渠道,开阔视野,不断充实自我,促进成长。
4、尊重每个教职员工。
尊重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理解每个人在思想上、工作能力上的优点和缺点,尊重他们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并给以教师足够的信任。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做到“三个不”,即不自以为是,而是善于尊重和倾听别人的意见;不偏听偏信,善于博采众长,全面客观看问题;不独断专行,善于与人合作,遇事多商量。
5、与教师多交流。
管理者要经常深入了解教师,深入班组,与他们谈心,了解师生动态,倾听师生意见。管理者只有掌握大量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形成符合实际的正确意见。同时,交流的过程也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过程。学校可创设多种交流的平台,有目的地展开交流。多开展如论坛、茶话会等等正式或非正式的活动,教师有困难尽量给予帮助,关心教师的家人,真正与教师打成一片,聆听他们的心声,交流才会理解,才会达到双方合作共赢的局面。
6、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言而喻。真正良好的校园环境,应该是以人为本、师生关系融洽、良性竞争的。对于学校的发展,和谐的人际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进而自己生活得也愉悦。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应做到:(1)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衡量教师水平,使教师处于一种公正、公平、真诚的工作氛围中。(2)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各自的长处和闪光点,恰当激励,使教师始终在良好的心境下工作。(3)尽力为每位教师提供展示自己和学习的机会,从而体现其自身价值,使大家在学校感觉更充实更愉悦。(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师提供调节心态的时空。如组织开展教师学生运动会,组织各项课下娱乐活动,给老师们的学校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
四、小结
若要在学校中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充分了解教职员工的心理和现实需求,在制度范围内尽量激励,在感情上尽量给予支持,多交流,采用多种方式满足教职员工的个性化需要,才能将以人为本贯彻到每个角落,实现学校的规范化运行。
参考文献:
[1]吴孔宝,学校管理新概念,浙江师范大学,2006
[2]叶海豹,学校和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2005
[3]张祥鸿,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华中师范大学,2004
“以人为本”的管理的概念,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其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以人为本的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指导思想。
2、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展开。
3、以人为本的管理致力于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学校的管理中以人为本是在这些基本概念上根据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特点来延展开来的。
二、教职工的心理特征
教师群体与一般的企事业单位员工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构成,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文化层次高,更需要尊重感。
教师群体属于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的五个层次的理论,教师群体基本上已经超脱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的层次,而达到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层次,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2、班主任教师与主科教师比其他学科教师心理压力要大。
班主任由于要管理班级,又要兼任科目教学,尤其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教师,还面临着升学压力,这意味着他们就要有更大的工作量,心理压力也要比非班主任教师更大。
不同学科教师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担任语文、数学、外语的教师,其所担任责任相对要大一些,工作任务就要相对繁重,心理健康问题要比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严重。
3、女教师比男教师心理压力大。
成了家的女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往往还担负着照顾家人的责任,她们所身负着的双重的压力使得她们在工作中比男教师要费力一些,此外,受性别特征,女教师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和家事的影响,比较情绪化,也容易将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所以,女教师的心理状态更需要关心。
4、不同年龄的教师心理状态有所不同。
青年教师初出茅庐,往往比较有拼劲,但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收入待遇尚不高,以及所处的人生阶段,他们也容易因为一些挫折而泄劲。中年教师的状态相对稳定,有了较多的经验,收入和家庭也相对稳定,因此,这个阶段的教师心理状态是最好的。老年教师已经接近退休年龄,身体状态走向下坡,这个时候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相比中年教师,状态要差。
三、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的实施方法
1、人本管理思想强调管理以人为中心,管理是为人服务的,管理就是服务。
“管理就是服务”是人本主义体现的基本理念,必须渗透于学校管理活动之中。在学校管理中,教师员工是管理主体,尊重他们的权益,理解他们的价值,关心他们的生活,并且提供可靠的途径,创造优厚的条件,使他们在学校中得到发展,从而实现自身价值。这样才会赢得教师们的满意,也确保了学校健康发展。
2、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
学校是非营利机构,而有的教师却对于薪酬比较在乎,对此,管理者也应当在工作中鼓励教师将荣誉和责任看做第一位。但在经济大潮下,人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所以,管理者在以人为本管理的同时,也尽量在制度内给予教师适当的激励,比如给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一定的奖励、多方表扬等等,都能极大的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3、提供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学校管理者要更新管理观念,转变管理行为,要创造并提供教师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促进教师道德提高和专业成长;要把主要的时间、精力、经费投入到帮助教师成长当中去,自觉充当教师成长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与教师共同成长。积极鼓励并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研部门开展的优质课、教坛新秀、优秀论文等评选活动,让一线教师有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流通信息渠道,开阔视野,不断充实自我,促进成长。
4、尊重每个教职员工。
尊重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理解每个人在思想上、工作能力上的优点和缺点,尊重他们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并给以教师足够的信任。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做到“三个不”,即不自以为是,而是善于尊重和倾听别人的意见;不偏听偏信,善于博采众长,全面客观看问题;不独断专行,善于与人合作,遇事多商量。
5、与教师多交流。
管理者要经常深入了解教师,深入班组,与他们谈心,了解师生动态,倾听师生意见。管理者只有掌握大量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形成符合实际的正确意见。同时,交流的过程也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过程。学校可创设多种交流的平台,有目的地展开交流。多开展如论坛、茶话会等等正式或非正式的活动,教师有困难尽量给予帮助,关心教师的家人,真正与教师打成一片,聆听他们的心声,交流才会理解,才会达到双方合作共赢的局面。
6、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言而喻。真正良好的校园环境,应该是以人为本、师生关系融洽、良性竞争的。对于学校的发展,和谐的人际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进而自己生活得也愉悦。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应做到:(1)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衡量教师水平,使教师处于一种公正、公平、真诚的工作氛围中。(2)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各自的长处和闪光点,恰当激励,使教师始终在良好的心境下工作。(3)尽力为每位教师提供展示自己和学习的机会,从而体现其自身价值,使大家在学校感觉更充实更愉悦。(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师提供调节心态的时空。如组织开展教师学生运动会,组织各项课下娱乐活动,给老师们的学校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
四、小结
若要在学校中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充分了解教职员工的心理和现实需求,在制度范围内尽量激励,在感情上尽量给予支持,多交流,采用多种方式满足教职员工的个性化需要,才能将以人为本贯彻到每个角落,实现学校的规范化运行。
参考文献:
[1]吴孔宝,学校管理新概念,浙江师范大学,2006
[2]叶海豹,学校和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2005
[3]张祥鸿,以人为本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华中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