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陕西地方经济特色,从高等职业教育视角,分析陕西地域发展对公共事务专业发展提出的人才培养需求,探讨建立有效应对经济发展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这一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程内实践、自主性实践、项目训练、校外综合实践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关键词:三段四区;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D6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127-02
一、 陕西经济三段四区的特色分析
总体分析:经济发展的本意是创造财富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满意度。从财富产出分析,陕西经济呈现明显的三段结构: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经济带,以延安、榆林为中心的煤炭、石油资源输出地,以安康、汉中为中心的中小型农业、有色金属资源输出地。2013年,全省GDP同比增长9.7%左右,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人均GDP达到18036元,人均社会平均工资48853元。其中西安地区人均57104.96元,延安、榆林分别为61605.02元,84802.94元,汉中,安康分别为25796.66元,22967.48元。据全省30个人力资源市场一线观察点报告显示:薪酬分布上,陕北最高关中居中陕南最低。可以看出,陕西经济仍处于上升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总量,雇佣岗位基数增速在十二五期间不会有明显的降低。区域上呈现关中、陕北、陕南三个档次分布。
具体分析:关中经济带已经纳入国家级发展规划,300亿美元的韩国三星产业园区等外资项目已经开始进入实施阶段。结合国家的城镇化战略,可以预计十二五期间,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经济带基础设施投资,城市配套建设无论从规模和类型上仍然会远远领先陕北,陕南两地。表现在微观中:伴随着城市改造的居民小区会总量持续扩大,社区服务职能种类会进一步细化,对政府及各类组织的公共服务职能透明、量化的需求会进一步提高。 “小区,社区,厂区”将是GDP构成的主要载体。而陕北、陕南地区在省政府的规划下,将进入资源企业合并重组的阶段,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种植是政府对两地经济发展提出的刚性要求,因此两地的经济发展重心应在“乡区”。
三段,小区,社区,厂区为主,乡区为辅构成了陕西地方经济的特色。
二、从三段四区分析公共事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发展
从以上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可以分析出三地的公共事务需求会出现明显的分野:西安地区更多侧重城市社保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小区,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的统筹协调、突发事件的处理、公共服务平台的电子化、职能化搭建及应用,企业公共服务的外包,政府、企业大数据时代对公共事务数据的处理和制度建设等。而陕北,陕南二地重心在于:扶贫开发的公共需统筹协调,农村社保体系搭建,耕地,湿地保护中的公共服务提供。三地共性在于:人们对政府及各类社会管理组织的科学服务能力、民主服务能力、依法服务能力、电子政务能力、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难看出,依托陕西地方实际,伴随经济发展,对公共事务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增长。这种趋势在就业市场已经有所表现:2014年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发布的全省主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分析显示:从市场营销到公共管理的前10个用人单位需求专业中,同比增加最高的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及公共事务管理,分别为238.03%,92.8%。
应对经济形势,当务之急是构建科学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岗位认知明确,技能清晰应用的应用型人才。
三、构建以“三结合”为主要内容,适应三段四区特色的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以上分析:陕西高职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应将重心定位在服务小区、社区、厂区上,人才培养输出地不应回避客观实际,重心应在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经济带,同时兼顾陕南、陕北。
陕西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应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构建“岗位通识+岗位流程+综合实践”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岗位通识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实践中按照职组划分的公共事务岗位类别的共性知识。例如公共关系维护岗位是一类职组岗位,这类岗位在实践中由公关员、秘书、人力资源岗位、信息员等组成。这些岗位具备技能应用上的共性:如了解公共事务管理的均等目的服务本质,社会保障认识、危机预案编制,人民调解的程序,电子政务,常见公共服务程序等。岗位流程是指让学生掌握主要就业岗位的工作环节和程序。例如行政岗,后勤岗,社区岗在实践中有那些固定的工作环节,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程序。综合实践部分用成熟的作业报告,学工结合,订单培养等机制让学生深入体会岗位需求,深化岗位技能掌握。
因此,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重心应放在培养学生认知 小区,社区,厂区公共服务的岗位技能和岗位流程学习上,相应的课程设置也应打破传统的借鉴本科院校的习惯,突出地方特色。
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由四个相互联系的实践教学环节构成:
(一) 课程内实践环节
课程内实践依托的是校内实践设施,各类主题活动,在开设的课程体系内有选择的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岗位通识知识。这类课程具备代表性的有:社会保障,电子政务,社区工作,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上突出通识教育、技能教育。例如电子政务可以结合小区,社区治理,引导学生熟练掌握Excel, 借助社交网络数字化的提取公共需求,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又如应用文写作教会学生掌握主要的公共事务文体写作及注意事项。笔者认为,课内项目实践应站到课程总学时的50%以上,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培养高职学生的技能掌握。
(二)校内项目模拟实践
项目模拟实践针对的是岗位流程学习,让学生前置式的熟悉今后主要工作岗位。这类项目有:企业办公室,后勤供应综合认知训练,政府部门办事流程认知综合训练,居民小区纠纷类型及处理流程,社区服务流程认知,乡区主要工作类型及办事流程,谈判及沟通常技巧等。⑤需要注意的是,项目模拟训练并不是课堂教学,而是实践基地内教学。通过项目训练,学生能够自主的发现其技能掌握,通识知识的弱项,就业导向的学习目标会更清晰。 (三) 自主性实践环节
这一环节安排在学生的假期,及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政府,各类社会组织筹办的公共服务类活动,例如社区,小区服务。是对课程内实践,校内项目模拟实践的有益补充。在教学安排上,即可以作为单独教学环节安排,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灵活组织。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加深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认识,培养从事管理类岗位的服务意识。
(四) 校外集中实践环节
文科类高职校外集中实践目前普遍存在走形式的现象,表现在学生实而不学,或者学而不实。就其原因,根源在于校内技能教育,岗位教育体系化,清晰化建设不够,课程设计,学时设置受普通高等教育影响深。导致学生课程学习结束后,不知道岗位需要那些技能,如何掌握技能。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校外集中实践应紧密结合三段四区地方特色,实现校区结合,校政结合,校企结合。具体而言:
首先应安排必要课时对课程内实践、校内项目实践、自主实践进行回顾,帮助学生总结,加深认识已经学到的岗位技能,岗位流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分组式岗前培训,明确工作纪律。
其次,根据学生生源和主观意愿,实现四区范围内的实习:小区,社区类实习可以由教室带队进入基层政府,公益类组织实习,根据笔者了解,基层政府和公益组织由于人手短缺,很欢迎这类实习组织。厂区、乡区鼓励学生面向更广的工作范围,例如现场管理,土地管理,计生管理等。
最后,在实习结束后,当学生通过集中实践充分认识到社会对自身的要求后,再进行就业教育,职业生涯的教育。学生就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摈弃了一些不良观念的影响,树立起“吃苦学本事,锻炼看长远”的健康就业观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课程、自主、项目实践是基础,是高职教育能否培养适应岗位需求人才的关键,也是学生是否掌握清晰的岗位技能、岗位流程的关键环节,校外实践是拓展和延伸。总之,伴随着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共服务均等化追求的趋势,只有结合三段四区特色的经济实际,推动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高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建设,才能培养出符合陕西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作者单位: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本文来自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教育教学研究改革项目《基于陕西地方特色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贾彧; 孔繁成. 陕西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联性[J].企业经济,2011,(8).
[2]刘玲娅.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高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3]宋琪,方永恒.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4).
[4]孙晓娟,赵红梅.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
关键词:三段四区;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D6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127-02
一、 陕西经济三段四区的特色分析
总体分析:经济发展的本意是创造财富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满意度。从财富产出分析,陕西经济呈现明显的三段结构: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经济带,以延安、榆林为中心的煤炭、石油资源输出地,以安康、汉中为中心的中小型农业、有色金属资源输出地。2013年,全省GDP同比增长9.7%左右,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人均GDP达到18036元,人均社会平均工资48853元。其中西安地区人均57104.96元,延安、榆林分别为61605.02元,84802.94元,汉中,安康分别为25796.66元,22967.48元。据全省30个人力资源市场一线观察点报告显示:薪酬分布上,陕北最高关中居中陕南最低。可以看出,陕西经济仍处于上升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总量,雇佣岗位基数增速在十二五期间不会有明显的降低。区域上呈现关中、陕北、陕南三个档次分布。
具体分析:关中经济带已经纳入国家级发展规划,300亿美元的韩国三星产业园区等外资项目已经开始进入实施阶段。结合国家的城镇化战略,可以预计十二五期间,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经济带基础设施投资,城市配套建设无论从规模和类型上仍然会远远领先陕北,陕南两地。表现在微观中:伴随着城市改造的居民小区会总量持续扩大,社区服务职能种类会进一步细化,对政府及各类组织的公共服务职能透明、量化的需求会进一步提高。 “小区,社区,厂区”将是GDP构成的主要载体。而陕北、陕南地区在省政府的规划下,将进入资源企业合并重组的阶段,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种植是政府对两地经济发展提出的刚性要求,因此两地的经济发展重心应在“乡区”。
三段,小区,社区,厂区为主,乡区为辅构成了陕西地方经济的特色。
二、从三段四区分析公共事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发展
从以上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可以分析出三地的公共事务需求会出现明显的分野:西安地区更多侧重城市社保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小区,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的统筹协调、突发事件的处理、公共服务平台的电子化、职能化搭建及应用,企业公共服务的外包,政府、企业大数据时代对公共事务数据的处理和制度建设等。而陕北,陕南二地重心在于:扶贫开发的公共需统筹协调,农村社保体系搭建,耕地,湿地保护中的公共服务提供。三地共性在于:人们对政府及各类社会管理组织的科学服务能力、民主服务能力、依法服务能力、电子政务能力、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难看出,依托陕西地方实际,伴随经济发展,对公共事务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增长。这种趋势在就业市场已经有所表现:2014年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发布的全省主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分析显示:从市场营销到公共管理的前10个用人单位需求专业中,同比增加最高的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及公共事务管理,分别为238.03%,92.8%。
应对经济形势,当务之急是构建科学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岗位认知明确,技能清晰应用的应用型人才。
三、构建以“三结合”为主要内容,适应三段四区特色的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以上分析:陕西高职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应将重心定位在服务小区、社区、厂区上,人才培养输出地不应回避客观实际,重心应在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经济带,同时兼顾陕南、陕北。
陕西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应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构建“岗位通识+岗位流程+综合实践”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岗位通识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实践中按照职组划分的公共事务岗位类别的共性知识。例如公共关系维护岗位是一类职组岗位,这类岗位在实践中由公关员、秘书、人力资源岗位、信息员等组成。这些岗位具备技能应用上的共性:如了解公共事务管理的均等目的服务本质,社会保障认识、危机预案编制,人民调解的程序,电子政务,常见公共服务程序等。岗位流程是指让学生掌握主要就业岗位的工作环节和程序。例如行政岗,后勤岗,社区岗在实践中有那些固定的工作环节,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程序。综合实践部分用成熟的作业报告,学工结合,订单培养等机制让学生深入体会岗位需求,深化岗位技能掌握。
因此,公共事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重心应放在培养学生认知 小区,社区,厂区公共服务的岗位技能和岗位流程学习上,相应的课程设置也应打破传统的借鉴本科院校的习惯,突出地方特色。
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由四个相互联系的实践教学环节构成:
(一) 课程内实践环节
课程内实践依托的是校内实践设施,各类主题活动,在开设的课程体系内有选择的按照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岗位通识知识。这类课程具备代表性的有:社会保障,电子政务,社区工作,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上突出通识教育、技能教育。例如电子政务可以结合小区,社区治理,引导学生熟练掌握Excel, 借助社交网络数字化的提取公共需求,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又如应用文写作教会学生掌握主要的公共事务文体写作及注意事项。笔者认为,课内项目实践应站到课程总学时的50%以上,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培养高职学生的技能掌握。
(二)校内项目模拟实践
项目模拟实践针对的是岗位流程学习,让学生前置式的熟悉今后主要工作岗位。这类项目有:企业办公室,后勤供应综合认知训练,政府部门办事流程认知综合训练,居民小区纠纷类型及处理流程,社区服务流程认知,乡区主要工作类型及办事流程,谈判及沟通常技巧等。⑤需要注意的是,项目模拟训练并不是课堂教学,而是实践基地内教学。通过项目训练,学生能够自主的发现其技能掌握,通识知识的弱项,就业导向的学习目标会更清晰。 (三) 自主性实践环节
这一环节安排在学生的假期,及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政府,各类社会组织筹办的公共服务类活动,例如社区,小区服务。是对课程内实践,校内项目模拟实践的有益补充。在教学安排上,即可以作为单独教学环节安排,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灵活组织。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加深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认识,培养从事管理类岗位的服务意识。
(四) 校外集中实践环节
文科类高职校外集中实践目前普遍存在走形式的现象,表现在学生实而不学,或者学而不实。就其原因,根源在于校内技能教育,岗位教育体系化,清晰化建设不够,课程设计,学时设置受普通高等教育影响深。导致学生课程学习结束后,不知道岗位需要那些技能,如何掌握技能。
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校外集中实践应紧密结合三段四区地方特色,实现校区结合,校政结合,校企结合。具体而言:
首先应安排必要课时对课程内实践、校内项目实践、自主实践进行回顾,帮助学生总结,加深认识已经学到的岗位技能,岗位流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分组式岗前培训,明确工作纪律。
其次,根据学生生源和主观意愿,实现四区范围内的实习:小区,社区类实习可以由教室带队进入基层政府,公益类组织实习,根据笔者了解,基层政府和公益组织由于人手短缺,很欢迎这类实习组织。厂区、乡区鼓励学生面向更广的工作范围,例如现场管理,土地管理,计生管理等。
最后,在实习结束后,当学生通过集中实践充分认识到社会对自身的要求后,再进行就业教育,职业生涯的教育。学生就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摈弃了一些不良观念的影响,树立起“吃苦学本事,锻炼看长远”的健康就业观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课程、自主、项目实践是基础,是高职教育能否培养适应岗位需求人才的关键,也是学生是否掌握清晰的岗位技能、岗位流程的关键环节,校外实践是拓展和延伸。总之,伴随着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共服务均等化追求的趋势,只有结合三段四区特色的经济实际,推动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高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建设,才能培养出符合陕西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作者单位: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本文来自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教育教学研究改革项目《基于陕西地方特色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贾彧; 孔繁成. 陕西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联性[J].企业经济,2011,(8).
[2]刘玲娅.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高职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3]宋琪,方永恒.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4).
[4]孙晓娟,赵红梅.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