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摹拟范本」
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的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摹拟价值」
这是邹韬奋先生的回忆性散文《我的母亲》中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同时写到了父亲和母亲,两者形象恰成对比,一个严厉,一个慈爱。重点刻画的是母亲,她虽然从感性角度疼爱儿子,舍不得儿子,但从理性角度又认同丈夫的“不打不成材”。母亲“唏唏嘘嘘”哭泣的细节尤让人感动。
亲子之爱,祖孙之爱,是同学们常写的作文主题,但不少同学一写到此,就落入俗套,下雨天送伞、半夜上医院之类的滥俗故事自不待言,即使从自己的生活里选取真实的故事来写,也往往由于选材不够典型,表现力平平,导致中心很难突出。
仔细揣摩这个片段,必能增进我们对于如何“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的理解和实践。
「范本分析」
这个片段,写母亲对孩子的爱。作者设置了一个儿子挨打的场景,突出了母亲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见儿子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于是忍不住断断续续地呜咽;可是她又知道丈夫是在教育孩子,是为了儿子上进,这是必要之狠心,于是即使心疼,也只能压低声音呜咽,还要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此处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母亲内心的矛盾,这是理智与情感的矛盾,表现出了母爱的丰富性。
「摹拟要求」
1. 围绕“亲子之爱”的主题,从自身情感经历中选取素材。
2. 注意材料的典型性,既凝聚共性,又闪耀个性。
3. 追求细节的生动、传神。
「摹拟习作」
片段一
摹拟指数:★★
二年级时,妈妈只给我很少的零花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电视机柜上放着50元钱。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欣喜若狂,想都没想便拿了钱去商店买了心仪已久的玩具车。妈妈知道后火冒三丈,“咣当”一下,把玩具车摔得粉碎。我被妈妈吓着了,“哇”的一声哭起来。妈妈的眼圈也红了,她的脸色缓和下来,爱怜地看着我,嘴唇抖了几抖,但终究没来安慰我。我记得她只是摸了摸我的头,说了一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便去做饭了。第二天,我发现书桌上多了一辆崭新的玩具车。(张士煜)
点评 张士煜的这个片段也是写母爱,写“理智与情感”纠缠的母爱,而且同样抓住了母亲的矛盾心理来刻画。不足之处在于“很像”,没有与原作拉开距离。
片段二
摹拟指数:★★★
老爸很了解我,正如我很了解他。我的很多习惯都随老爸,比如说吃菜吧,他爱吃的,我也几乎都爱吃。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吃苋菜,紫红的汤汁儿,红里透绿的菜叶儿,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我们一家都喜欢吃,往往苋菜一上桌,所有的筷子就几乎同时伸了过来。
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吃菜叶,不爱吃菜茎。老爸也是。有一次,一阵瓜分之后,盘子里只剩下一点点苋菜了。老爸刚伸出筷子夹了去,突然看到了我可怜巴巴的眼神,于是,他的筷子顿在了半空。晃了几晃后,他把那点苋菜夹回盘子里,只挑了一根长茎短叶的“意思了下”。(朱亚诺)
点评 该片段抓住老爸夹菜的瞬间,连用几个动词,细腻地刻画了人物。语言还可以再精练,素材的选取也可以再推敲。
片段三
摹拟指数:★★★
“亚鹏,快过来洗澡,妈妈洗好了。”
“好吧。不过为什么我总是第二个洗?明天我要第一个洗。”
“这有什么好争的?明天还是妈妈先洗,你第二个洗。”
“不行!我就要第一个洗!”
“怎么这么不听话?”
“为什么不让我第一个洗?你总要说个理由吧?”
“你这孩子……”
“妈妈先洗,浴室里就会暖和一些,这样你洗的时候,就能舒服一些。”爸爸在一旁插话了。
“可是,也暖和不了多少啊。”我虽然还嘴硬,但略微有些感动了。
“确实暖和不了多少,但一两度总有吧。暖和一点是一点。”妈妈好像在解释,又好像在自我安慰。
“暖和一点是一点”,在这个寒冷的冬夜,我咀嚼着妈妈的话,心里竟暖烘烘的。
(薛亚鹏)
点评 这个片段,主要借助语言描写来展开,层次感强,富有生活气息,三个人物的形象也比较鲜明。
片段四
摹拟指数:★★★★
每到假日,我就不吃早饭,暑假里就更不用说了。早上起床后,我就躺在沙发上懒洋洋地看电视,直到中午。
八月,暑热正盛,老爸休假在家。他休假的第一个早晨,就早早地起床为我张罗早饭。而我呢,起床后照例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剧,完全忘了老爸正在为我忙活。
“吃饭咯!”老爸从厨房里出来,一手端着一个碗,轻轻地走到茶几前,轻轻地将碗放下。一只碗里是蛋炒饭,蛋炒得白里透黄,椭圆形的饭粒上滚着金黄的豆油,饭粒间还夹着青青的葱叶、酱红的火腿。另一个碗里是豆浆,乳白乳白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老爸一手叉着腰,一手忙着擦汗。油烟呛得他满脸通红。
我瞅了瞅饭,撇了撇嘴,继续看电视。老爸问:“怎么不吃?”我不吭声。他似乎有点上火:“快吃!我自己都没吃,就给你做!”我皱皱眉,满心不耐烦,依旧沉默。老爸彻底被我激怒了,走过去关掉了电视,又拔掉了插头,严厉地对我说:“你怎么一天到晚就知道看电视?快吃!不吃早饭,落下胃病,后悔就晚了!”
我恍然想到:老爸就是因为年轻时经常不吃早饭,才落下的慢性胃病,他是不想我也……
(孙欣)
点评 孙欣的这个片段很典型,既刻画了一个严厉又慈爱的父亲形象,写出了人物的丰富性,又以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父爱的深沉。读完这个片段,我想到了古人的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的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摹拟价值」
这是邹韬奋先生的回忆性散文《我的母亲》中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同时写到了父亲和母亲,两者形象恰成对比,一个严厉,一个慈爱。重点刻画的是母亲,她虽然从感性角度疼爱儿子,舍不得儿子,但从理性角度又认同丈夫的“不打不成材”。母亲“唏唏嘘嘘”哭泣的细节尤让人感动。
亲子之爱,祖孙之爱,是同学们常写的作文主题,但不少同学一写到此,就落入俗套,下雨天送伞、半夜上医院之类的滥俗故事自不待言,即使从自己的生活里选取真实的故事来写,也往往由于选材不够典型,表现力平平,导致中心很难突出。
仔细揣摩这个片段,必能增进我们对于如何“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的理解和实践。
「范本分析」
这个片段,写母亲对孩子的爱。作者设置了一个儿子挨打的场景,突出了母亲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见儿子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于是忍不住断断续续地呜咽;可是她又知道丈夫是在教育孩子,是为了儿子上进,这是必要之狠心,于是即使心疼,也只能压低声音呜咽,还要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此处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母亲内心的矛盾,这是理智与情感的矛盾,表现出了母爱的丰富性。
「摹拟要求」
1. 围绕“亲子之爱”的主题,从自身情感经历中选取素材。
2. 注意材料的典型性,既凝聚共性,又闪耀个性。
3. 追求细节的生动、传神。
「摹拟习作」
片段一
摹拟指数:★★
二年级时,妈妈只给我很少的零花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电视机柜上放着50元钱。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欣喜若狂,想都没想便拿了钱去商店买了心仪已久的玩具车。妈妈知道后火冒三丈,“咣当”一下,把玩具车摔得粉碎。我被妈妈吓着了,“哇”的一声哭起来。妈妈的眼圈也红了,她的脸色缓和下来,爱怜地看着我,嘴唇抖了几抖,但终究没来安慰我。我记得她只是摸了摸我的头,说了一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便去做饭了。第二天,我发现书桌上多了一辆崭新的玩具车。(张士煜)
点评 张士煜的这个片段也是写母爱,写“理智与情感”纠缠的母爱,而且同样抓住了母亲的矛盾心理来刻画。不足之处在于“很像”,没有与原作拉开距离。
片段二
摹拟指数:★★★
老爸很了解我,正如我很了解他。我的很多习惯都随老爸,比如说吃菜吧,他爱吃的,我也几乎都爱吃。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吃苋菜,紫红的汤汁儿,红里透绿的菜叶儿,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我们一家都喜欢吃,往往苋菜一上桌,所有的筷子就几乎同时伸了过来。
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吃菜叶,不爱吃菜茎。老爸也是。有一次,一阵瓜分之后,盘子里只剩下一点点苋菜了。老爸刚伸出筷子夹了去,突然看到了我可怜巴巴的眼神,于是,他的筷子顿在了半空。晃了几晃后,他把那点苋菜夹回盘子里,只挑了一根长茎短叶的“意思了下”。(朱亚诺)
点评 该片段抓住老爸夹菜的瞬间,连用几个动词,细腻地刻画了人物。语言还可以再精练,素材的选取也可以再推敲。
片段三
摹拟指数:★★★
“亚鹏,快过来洗澡,妈妈洗好了。”
“好吧。不过为什么我总是第二个洗?明天我要第一个洗。”
“这有什么好争的?明天还是妈妈先洗,你第二个洗。”
“不行!我就要第一个洗!”
“怎么这么不听话?”
“为什么不让我第一个洗?你总要说个理由吧?”
“你这孩子……”
“妈妈先洗,浴室里就会暖和一些,这样你洗的时候,就能舒服一些。”爸爸在一旁插话了。
“可是,也暖和不了多少啊。”我虽然还嘴硬,但略微有些感动了。
“确实暖和不了多少,但一两度总有吧。暖和一点是一点。”妈妈好像在解释,又好像在自我安慰。
“暖和一点是一点”,在这个寒冷的冬夜,我咀嚼着妈妈的话,心里竟暖烘烘的。
(薛亚鹏)
点评 这个片段,主要借助语言描写来展开,层次感强,富有生活气息,三个人物的形象也比较鲜明。
片段四
摹拟指数:★★★★
每到假日,我就不吃早饭,暑假里就更不用说了。早上起床后,我就躺在沙发上懒洋洋地看电视,直到中午。
八月,暑热正盛,老爸休假在家。他休假的第一个早晨,就早早地起床为我张罗早饭。而我呢,起床后照例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剧,完全忘了老爸正在为我忙活。
“吃饭咯!”老爸从厨房里出来,一手端着一个碗,轻轻地走到茶几前,轻轻地将碗放下。一只碗里是蛋炒饭,蛋炒得白里透黄,椭圆形的饭粒上滚着金黄的豆油,饭粒间还夹着青青的葱叶、酱红的火腿。另一个碗里是豆浆,乳白乳白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老爸一手叉着腰,一手忙着擦汗。油烟呛得他满脸通红。
我瞅了瞅饭,撇了撇嘴,继续看电视。老爸问:“怎么不吃?”我不吭声。他似乎有点上火:“快吃!我自己都没吃,就给你做!”我皱皱眉,满心不耐烦,依旧沉默。老爸彻底被我激怒了,走过去关掉了电视,又拔掉了插头,严厉地对我说:“你怎么一天到晚就知道看电视?快吃!不吃早饭,落下胃病,后悔就晚了!”
我恍然想到:老爸就是因为年轻时经常不吃早饭,才落下的慢性胃病,他是不想我也……
(孙欣)
点评 孙欣的这个片段很典型,既刻画了一个严厉又慈爱的父亲形象,写出了人物的丰富性,又以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了父爱的深沉。读完这个片段,我想到了古人的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