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简介
黄迪颖:男,1975年生于北京,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首届基地班,2005年获法国里昂第一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特异埋藏动物群及演化古生物学,主要从事澄江动物群、中生代昆虫化石及其他特异埋藏无脊椎动物化石研究。共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绝大部分发表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权威期刊上。
一
亲爱的同学,你看过一部经典的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吗?在这部电影中,科学家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加以修补和培育繁殖,竟然使恐龙这种已绝迹6500万年的庞然大物复生,将一个海洋中的岛屿变成了恐龙的乐园,即“侏罗纪公园”。但是,你知道吗,据我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侏罗纪时期的一些“蚊子”螯足很大,并不吸血,真正吸食恐龙血的是体型大如蟑螂的跳蚤。做出这一重大科学发现的,就是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黄迪颖教授带领的团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来到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有幸采访了黄迪颖教授。黄教授非常年轻,像一个邻家叔叔一样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热心地带领我们参观位于研究所内的古生物博物馆,为我们介绍了馆内展出的史前时期的生物群。而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令我们感觉最新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黄教授所研究的澄江动物群昆虫化石,以及有关史前巨型跳蚤和恐怖虫的科普展览。
而关于远古的巨型跳蚤,黄教授为我们介绍说,跳蚤和其他寄生昆虫一样,是难以保存为化石的。因此,关于蚤目的起源及中生代的演化证据长期缺失。过去,人类仅在澳大利亚发现过一例距今1.2亿年的中生代跳蚤化石。2012年初,黄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内蒙古发现了中生代巨型跳蚤的新化石,将跳蚤的化石记录至少提前了4000多万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跳蚤化石。
二
黄教授家住在北京中关村一带,小时候十分活泼,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比如到颐和园内的昆明湖里去游泳、抓鱼,或者去野地里捉虫子。他非常喜欢接触大自然,到了初中的时候,就经常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去野外。遇到周末或者是寒暑假,他更是一走就两三天,经常跑到北京周边的山村,晚上花一两块钱,吃住在农民家里。那时候,一般人家还没有电话,通讯设施十分落后。所以,每当还是小小少年的黄教授“失踪”多日的时候,父母都很着急和担心,也曾经多次和他谈话,无奈黄教授“野性难驯”,照跑不误。其实,黄教授的野外之旅并不是瞎跑,由于他早在小学时就每个周末去中国地质博物馆泡一个下午,所以他认识许多种化石。而他独立采集到的第一块化石,就是在“旅途”中有意“寻宝”的结果。
到了高中阶段,黄教授已经对地质学和化石十分着迷了,看了许多有关地质学的书,其中不乏专家教授们的学术著作。他立志从事地质方面的工作,高考填报的所有专业都和地质学相关,最终顺利考入了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大二的时候,黄教授到南京湖山进行野外地质实习。也是从那时起,他深深陷入了谜一般的古生物世界,沉迷于解谜的乐趣之中不能自拔。大二的课程设置,还没涉及古生物和地史学,他就经常在图书馆里翻资料,然后一有空闲就到南京周边东挖西挖。后来,他又制订了一个详细的假期计划,利用寒暑假到北京郊区芦上坟村挖化石。芦上坟村离黄教授北京的家有40多公里,黄教授每隔几天就骑着自行车去一次。他的装备是固定的:背包放着单面刀片、地质锤、放大镜等工具,还有一点干粮,一壶水;一个小板凳放在自行车后座上,还在自行车上绑一把铁锹。暑假时每天工作8小时,寒假时每天工作6小时。为了抓住所有阳光时间,他总是早起晚归。整个大学期间,他一共骑车去芦上坟采化石46次,用刀片剥出数以千计的昆虫化石,并完成了两篇科研论文。
三
搞地质工作的人还常常不被人理解。黄教授在芦上坟挖化石的时候,路过的老乡总是对他评头论足、指指点点,都说他在挖金子;而当他拿着地质锤去勘探时,又被怀疑是在挖坟盗宝。最后,黄教授发现一个规律,如果老乡们看到他在拿着放大镜照化石,就会说他是地质队派来搞化验的。他觉得这最后一个说法比较接近事实,于是,每当有人路过的时候,他总要装模作样地拿起放大镜,不停地照来照去,用这个办法来避免受人猜忌。
“梅花香自苦寒来。”黄教授付出的辛勤劳动,让他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他从大学毕业至今,已经发表了一百多篇学术论文,并在全球公认最权威的三大科研杂志《自然》《科学》《美国科学院院报》上都发表过重要文章。2003年,黄教授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法中科技协会陈氏兄弟地球科学奖;2010年,荣获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荣誉称号;2011年,获全国首届青年古生物学奖;2012年,获得首届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首届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如今,作为一位年轻的博士生导师,黄教授将已有的成绩只是当做自己前行路上的基石。在采访过程中,他并没有对我们提及这些成绩,而是对我们讲了他的忧虑和遗憾:那便是乡村的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了许多珍贵地质层的消失。他亲眼见证了芦上坟村的变化:那片昆虫化石产地,先是变成了一片坟地;后来人们平了坟,在上面建了房;再后来,房子也被推倒了,人们在那里建成了工厂。变迁中的小乡村虽然迎来了工业,却失去了它应该最引以为傲的自然遗产——那个一亿多年前的古老昆虫国度。而类似的事情,同样发生在南京的郊区,以及其他许多拥有珍贵地质层的地区。
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以及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现在的绝大多数孩子不能再像黄教授当年那样去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了。黄教授说,其实,化石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南京的郊区,比如汤山一带,就有很丰富的化石层。如果有兴趣去挖生物化石,是很容易挖到的。但在现在的中小学中,生物课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本中有许多知识都已经陈旧。加上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很重,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如果想在现有的条件下多了解自然界和动植物知识,黄教授建议我们在家长允许的情况下,多看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节目,多读有关动植物的书籍,并尽可能多去野外走走。
小记者采访感言
景韬(丹阳市第八中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对一件正确的事情产生兴趣,并能持之以恒地去探究它,你就一定会做出成绩。
匡安澜(丹阳市实验学校):从黄教授身上,我学习到一个宝贵的经验,即要将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知道自己将来要学什么,做什么,而不是像一个陀螺一般漫无目的地瞎转,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史佳(丹阳市第八中学):通过这次采访,我懂得了,首先,我们要亲近自然,这与学习一样重要;其次,兴趣与学习要共同发展;最后,我们要善于提问,无论在学习还是在了解自然的过程中,都应做到及时提出与解决问题。
易昕(丹阳市实验学校):在这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也懂得了许多。当我们要挽回“过去”时,时间的经纬里,已经织上“现在”的丝了。未来的挑战,我们准备好了!
黄迪颖:男,1975年生于北京,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首届基地班,2005年获法国里昂第一大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特异埋藏动物群及演化古生物学,主要从事澄江动物群、中生代昆虫化石及其他特异埋藏无脊椎动物化石研究。共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绝大部分发表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权威期刊上。
一
亲爱的同学,你看过一部经典的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吗?在这部电影中,科学家利用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加以修补和培育繁殖,竟然使恐龙这种已绝迹6500万年的庞然大物复生,将一个海洋中的岛屿变成了恐龙的乐园,即“侏罗纪公园”。但是,你知道吗,据我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侏罗纪时期的一些“蚊子”螯足很大,并不吸血,真正吸食恐龙血的是体型大如蟑螂的跳蚤。做出这一重大科学发现的,就是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黄迪颖教授带领的团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来到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有幸采访了黄迪颖教授。黄教授非常年轻,像一个邻家叔叔一样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热心地带领我们参观位于研究所内的古生物博物馆,为我们介绍了馆内展出的史前时期的生物群。而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令我们感觉最新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黄教授所研究的澄江动物群昆虫化石,以及有关史前巨型跳蚤和恐怖虫的科普展览。
而关于远古的巨型跳蚤,黄教授为我们介绍说,跳蚤和其他寄生昆虫一样,是难以保存为化石的。因此,关于蚤目的起源及中生代的演化证据长期缺失。过去,人类仅在澳大利亚发现过一例距今1.2亿年的中生代跳蚤化石。2012年初,黄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内蒙古发现了中生代巨型跳蚤的新化石,将跳蚤的化石记录至少提前了4000多万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跳蚤化石。
二
黄教授家住在北京中关村一带,小时候十分活泼,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比如到颐和园内的昆明湖里去游泳、抓鱼,或者去野地里捉虫子。他非常喜欢接触大自然,到了初中的时候,就经常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去野外。遇到周末或者是寒暑假,他更是一走就两三天,经常跑到北京周边的山村,晚上花一两块钱,吃住在农民家里。那时候,一般人家还没有电话,通讯设施十分落后。所以,每当还是小小少年的黄教授“失踪”多日的时候,父母都很着急和担心,也曾经多次和他谈话,无奈黄教授“野性难驯”,照跑不误。其实,黄教授的野外之旅并不是瞎跑,由于他早在小学时就每个周末去中国地质博物馆泡一个下午,所以他认识许多种化石。而他独立采集到的第一块化石,就是在“旅途”中有意“寻宝”的结果。
到了高中阶段,黄教授已经对地质学和化石十分着迷了,看了许多有关地质学的书,其中不乏专家教授们的学术著作。他立志从事地质方面的工作,高考填报的所有专业都和地质学相关,最终顺利考入了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大二的时候,黄教授到南京湖山进行野外地质实习。也是从那时起,他深深陷入了谜一般的古生物世界,沉迷于解谜的乐趣之中不能自拔。大二的课程设置,还没涉及古生物和地史学,他就经常在图书馆里翻资料,然后一有空闲就到南京周边东挖西挖。后来,他又制订了一个详细的假期计划,利用寒暑假到北京郊区芦上坟村挖化石。芦上坟村离黄教授北京的家有40多公里,黄教授每隔几天就骑着自行车去一次。他的装备是固定的:背包放着单面刀片、地质锤、放大镜等工具,还有一点干粮,一壶水;一个小板凳放在自行车后座上,还在自行车上绑一把铁锹。暑假时每天工作8小时,寒假时每天工作6小时。为了抓住所有阳光时间,他总是早起晚归。整个大学期间,他一共骑车去芦上坟采化石46次,用刀片剥出数以千计的昆虫化石,并完成了两篇科研论文。
三
搞地质工作的人还常常不被人理解。黄教授在芦上坟挖化石的时候,路过的老乡总是对他评头论足、指指点点,都说他在挖金子;而当他拿着地质锤去勘探时,又被怀疑是在挖坟盗宝。最后,黄教授发现一个规律,如果老乡们看到他在拿着放大镜照化石,就会说他是地质队派来搞化验的。他觉得这最后一个说法比较接近事实,于是,每当有人路过的时候,他总要装模作样地拿起放大镜,不停地照来照去,用这个办法来避免受人猜忌。
“梅花香自苦寒来。”黄教授付出的辛勤劳动,让他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他从大学毕业至今,已经发表了一百多篇学术论文,并在全球公认最权威的三大科研杂志《自然》《科学》《美国科学院院报》上都发表过重要文章。2003年,黄教授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法中科技协会陈氏兄弟地球科学奖;2010年,荣获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荣誉称号;2011年,获全国首届青年古生物学奖;2012年,获得首届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首届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如今,作为一位年轻的博士生导师,黄教授将已有的成绩只是当做自己前行路上的基石。在采访过程中,他并没有对我们提及这些成绩,而是对我们讲了他的忧虑和遗憾:那便是乡村的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了许多珍贵地质层的消失。他亲眼见证了芦上坟村的变化:那片昆虫化石产地,先是变成了一片坟地;后来人们平了坟,在上面建了房;再后来,房子也被推倒了,人们在那里建成了工厂。变迁中的小乡村虽然迎来了工业,却失去了它应该最引以为傲的自然遗产——那个一亿多年前的古老昆虫国度。而类似的事情,同样发生在南京的郊区,以及其他许多拥有珍贵地质层的地区。
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以及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现在的绝大多数孩子不能再像黄教授当年那样去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了。黄教授说,其实,化石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南京的郊区,比如汤山一带,就有很丰富的化石层。如果有兴趣去挖生物化石,是很容易挖到的。但在现在的中小学中,生物课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本中有许多知识都已经陈旧。加上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很重,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如果想在现有的条件下多了解自然界和动植物知识,黄教授建议我们在家长允许的情况下,多看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节目,多读有关动植物的书籍,并尽可能多去野外走走。
小记者采访感言
景韬(丹阳市第八中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对一件正确的事情产生兴趣,并能持之以恒地去探究它,你就一定会做出成绩。
匡安澜(丹阳市实验学校):从黄教授身上,我学习到一个宝贵的经验,即要将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知道自己将来要学什么,做什么,而不是像一个陀螺一般漫无目的地瞎转,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史佳(丹阳市第八中学):通过这次采访,我懂得了,首先,我们要亲近自然,这与学习一样重要;其次,兴趣与学习要共同发展;最后,我们要善于提问,无论在学习还是在了解自然的过程中,都应做到及时提出与解决问题。
易昕(丹阳市实验学校):在这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的采访中,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也懂得了许多。当我们要挽回“过去”时,时间的经纬里,已经织上“现在”的丝了。未来的挑战,我们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