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爱”温馨和谐集体的核心
叶圣陶老先生就语文教学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管”是为了“不管”?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使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能享受别人的服务又有服务别人的义务。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中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事情很多。我们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充当着“管家”、“警察”“保姆”的角色。这种管理容易造成学生依赖心理,创造性、独立性差,也使教师陷于杂务,疲惫不堪。
面对这样的班级管理现状,我认为如果改用关爱引导,是不是更能营造温馨、和谐的班集体。在班级管理中,费尽了心思管学生,可换一种思路,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化成自我教育者,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大家一起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然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施民主选举,选拔一部分责任心强、有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这样既可减轻班主任工作的负担,又可锻炼学生的能力,不是更好吗?
如果班级有序管理是一座摩天大楼,那么一个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就是这座大楼的基石。班风正,学风浓,班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做到这些——那就是我要说的“爱”,付出你的爱心引导学生,你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监督下才能做好,就不会养成好习惯。真正有效的教育应该是浸润学生心田的,应该是学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集体是每个学生的大舞台。让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从而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及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
二、用欣赏的眼光善待每一个孩子
通常每个老师都会赏识和喜爱学习优秀的孩子,对这些学生,大部分老师都很呵护。但是优等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学生则属于中等生或学困生的范畴,对于那些所谓的学困生怎么办呢?许多老师都感到很头疼,有时迫不得已会把这些学生调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可是时间一长,那些孩子会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彻底成为问题学生。
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学习存在差异,有的智力开发得比较早,有的开发得比较晚。如:爱迪生小时候的老师说他“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根本不值得一教”,但长大后的爱迪生竟成了伟大的科学家。试想,一个成天被老师轻视的学生,他会喜欢你吗?他很可能会恨你,对你产生抵抗对立的情绪。所以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学困生,把这些孩子从被遗忘的角落里调动起来,用赏识、鼓励的语言滋润他们容易受伤的心灵,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细想一下,成年人尚且希望别人欣赏自己,赞美自己,认同自己,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呢?如今新课程提倡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处,都是可塑之才。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就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教师的赏识和关爱就是孩子前进途中的兴奋剂、加油站。我们若能做到这些,一个班级还会不和谐温馨吗?
三、充分尊重学生,尽量少用批评教育
记得2015年的一天,我在教研室批改作业,有一位老师生气地将一个学生揪了进来,因为他不认真学习,又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学生低头站着,老师气愤地坐着,开始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训话。期间,这位老师既有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又有拍桌子的激动和严厉的训斥。可是这位学生不但没有听进去,反而来了一句:“谁让你骂我,大不了这书我不念了,看你能把我怎么样?”面对这样的回应,这位老师气得落泪了。我当时也蒙了,无言以对,想劝劝这个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可能是老师当时情急之下的一句讽刺挖苦,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才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尊重学生,尽量少用批评教育,哪怕是多么顽劣的学生,恨铁不成钢的气话最好不要说,它不仅没有教育作用,还会使学生产生反感,要么引发他们的敌对情绪,要么促使他们破罐子破摔。当然,有时候合理的批评教育是必需的,但是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好谈话技巧,否则会适得其反。
班主任更必须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这是我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要求。我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不能以各种借口迟到,而要按时到学校上课。“一日之计在于晨”,首先利用好晨会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凝聚力。管理好自己的常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组织科任教师及班干部参与讨论,制定班规、班风,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让整个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学习小组的合理组建和管理,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自主管理,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学习犹如马拉松比赛,贵在坚持和耐久,我要求学生对待学习,既乐观又执著,切忌“一曝十寒”,让他们知道失败的创造比模仿的成功更重要。
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班主任通过奖励,可以强化、固化学生的一些好的行为,使其表现越来越优秀。所以我们要对学生多进行奖励,并在日常生活中多一点关爱,相信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在做,也都能做到,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持之以恒了吗?自从我明白“爱”的这种力量,把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像我的孩子一样看待,耐心地关注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问题,用“爱”引导、鼓励他们,整个班级气氛一下子改变了许多,就连起初最调皮捣蛋的学生都安分守己了。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做的工作,上课、批作业、开班会体现的是“大同”,而细微之处的“小异”才能体现一个班主任的“特色”。从我自身的工作经历中,我认为情感投入真的是投资小收获大。
叶圣陶老先生就语文教学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管”是为了“不管”?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使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能享受别人的服务又有服务别人的义务。
班级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成长中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事情很多。我们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早晚跟班,无所不管,充当着“管家”、“警察”“保姆”的角色。这种管理容易造成学生依赖心理,创造性、独立性差,也使教师陷于杂务,疲惫不堪。
面对这样的班级管理现状,我认为如果改用关爱引导,是不是更能营造温馨、和谐的班集体。在班级管理中,费尽了心思管学生,可换一种思路,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化成自我教育者,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大家一起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有强大凝聚力的班集体。然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施民主选举,选拔一部分责任心强、有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这样既可减轻班主任工作的负担,又可锻炼学生的能力,不是更好吗?
如果班级有序管理是一座摩天大楼,那么一个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就是这座大楼的基石。班风正,学风浓,班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做到这些——那就是我要说的“爱”,付出你的爱心引导学生,你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监督下才能做好,就不会养成好习惯。真正有效的教育应该是浸润学生心田的,应该是学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集体是每个学生的大舞台。让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从而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及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
二、用欣赏的眼光善待每一个孩子
通常每个老师都会赏识和喜爱学习优秀的孩子,对这些学生,大部分老师都很呵护。但是优等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学生则属于中等生或学困生的范畴,对于那些所谓的学困生怎么办呢?许多老师都感到很头疼,有时迫不得已会把这些学生调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可是时间一长,那些孩子会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彻底成为问题学生。
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学习存在差异,有的智力开发得比较早,有的开发得比较晚。如:爱迪生小时候的老师说他“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根本不值得一教”,但长大后的爱迪生竟成了伟大的科学家。试想,一个成天被老师轻视的学生,他会喜欢你吗?他很可能会恨你,对你产生抵抗对立的情绪。所以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学困生,把这些孩子从被遗忘的角落里调动起来,用赏识、鼓励的语言滋润他们容易受伤的心灵,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细想一下,成年人尚且希望别人欣赏自己,赞美自己,认同自己,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呢?如今新课程提倡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处,都是可塑之才。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就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教师的赏识和关爱就是孩子前进途中的兴奋剂、加油站。我们若能做到这些,一个班级还会不和谐温馨吗?
三、充分尊重学生,尽量少用批评教育
记得2015年的一天,我在教研室批改作业,有一位老师生气地将一个学生揪了进来,因为他不认真学习,又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学生低头站着,老师气愤地坐着,开始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训话。期间,这位老师既有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又有拍桌子的激动和严厉的训斥。可是这位学生不但没有听进去,反而来了一句:“谁让你骂我,大不了这书我不念了,看你能把我怎么样?”面对这样的回应,这位老师气得落泪了。我当时也蒙了,无言以对,想劝劝这个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可能是老师当时情急之下的一句讽刺挖苦,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才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尊重学生,尽量少用批评教育,哪怕是多么顽劣的学生,恨铁不成钢的气话最好不要说,它不仅没有教育作用,还会使学生产生反感,要么引发他们的敌对情绪,要么促使他们破罐子破摔。当然,有时候合理的批评教育是必需的,但是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好谈话技巧,否则会适得其反。
班主任更必须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这是我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要求。我在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不能以各种借口迟到,而要按时到学校上课。“一日之计在于晨”,首先利用好晨会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凝聚力。管理好自己的常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组织科任教师及班干部参与讨论,制定班规、班风,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让整个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学习小组的合理组建和管理,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自主管理,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学习犹如马拉松比赛,贵在坚持和耐久,我要求学生对待学习,既乐观又执著,切忌“一曝十寒”,让他们知道失败的创造比模仿的成功更重要。
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班主任通过奖励,可以强化、固化学生的一些好的行为,使其表现越来越优秀。所以我们要对学生多进行奖励,并在日常生活中多一点关爱,相信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在做,也都能做到,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们持之以恒了吗?自从我明白“爱”的这种力量,把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像我的孩子一样看待,耐心地关注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问题,用“爱”引导、鼓励他们,整个班级气氛一下子改变了许多,就连起初最调皮捣蛋的学生都安分守己了。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做的工作,上课、批作业、开班会体现的是“大同”,而细微之处的“小异”才能体现一个班主任的“特色”。从我自身的工作经历中,我认为情感投入真的是投资小收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