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龙舟文化在中国具有独特意义,在高校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龙舟队。龙舟文化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品质。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龙舟文化在高校中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本文以武汉“同城双星”为例,分析研究高校龙舟文化品牌建设的特征,针对高校龙舟文化品牌建设的不足提出多方面筹资,加大经费投入,合理分配资金;注重对龙舟队员的技术培养,创建高水平的龙舟队伍;多管齐下,增强龙舟运动人文环境的培养;完善龙舟课程体系等相关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校 龙舟文化 品牌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9(b)-0201-03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在中国,龙具有独特的意义,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舟文化”作为与“龙”文化息息相关的一部分,承载着许多的传统文化内涵。关于龙舟文化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最为广泛接受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报国的义举。随着时代的发展,龙舟文化在高校也得到了发展,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文化品牌效应,在高校,甚至是在社会上都具有了一定的影响。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龙舟文化品牌在促进体育社会化、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中,作者以武汉“同城双星”龙舟竞渡为例,对高校龙舟文化品牌的建设和发展策略进行研究。
1 高校龙舟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
在中国,鉴于龙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意义,越来越多的高校组建了龙舟队,借助龙舟的文化品牌效应,扩大学校的文化影响力,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天津高校龙舟可以说是中国大学生龙舟竞渡的摇篮,师大、体院、科大等高校龙舟队伍一直在坚持训练,在全国比赛中数次取得辉煌的战绩,使得每年的海河龙舟比赛成为全国赫赫有名的龙舟赛事之一,在北方龙舟版图上可以说是先行者。沈阳也培养出现在具有一定实力水平的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龙舟队等数支高水平的龙舟队伍,一举巩固了沈阳在北方龙舟基地的地位。2011年10月,时任武大校长李晓红提议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应该效仿世界名校剑桥、牛津赛艇的传统,举办龙舟赛事活动。2012年两校均成立龙舟队,到目前为止已比赛6届。2017年的武汉高校龙舟比赛,除了武大和华科大的“同城双星”比拼,还首次增加了武汉(高校)龙舟公开赛,来自武汉商学院、湖北商贸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华夏学院四所高校的龙舟队伍参加比赛。这些队伍和比赛经过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当地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武汉“同城双星”龙舟文化品牌建设
2.1 武汉“同城双星”龙舟比赛概况
作为中国两所著名高校——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龙舟竞渡活动,“同城双星”迄今已成功的举办了六届。在六年里,来自这两大高校的龙舟队以赛会友,在比赛中进行交流、合作,相互切磋,互有输赢。在前两届的比赛中,赛程设置有男子200m及男子800m,两校连续两年都旗鼓相当。从第三届开始,在原有的赛程上,增设了男女混合500m。第三届华科3∶0武大,获得全胜,第四届武大2∶1险胜华科,第五届武大3局全胜,第六届华科3局全胜。该项龙舟竞渡的成功举行,不仅扩大了竞渡地点——武汉东湖的知名度,更是促进了高校间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为广大市民、游客以及学生们提供一个享受龙舟盛会、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健身意识发展的良好环境。
2.2 武汉“同城双星”龙舟文化品牌建设的特征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龙舟文化品牌的建设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2.2.1 团结性
龙舟竞渡属于团队型项目。在这项活动中,鼓手,桨手和舵手各自分工不同,讲究的是三者在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的默契和团队协作。如果没有优秀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队员个体的身体素质再好,力量再大,也无法顺利地扬帆起航,冲向成功的终点。
如今高校中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学生的团队意识会比较差,习惯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龙舟竞渡所需要的精诚合作、勇往直前的精神能极大的锻炼大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2.2.2 民族性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舟是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城双星”竞渡活动的船是以龙的形象出现的,象征着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气概。此外,该竞渡活动于每年端午时节举行,此举为市民,游客及学生们灌输了传统文化意识,使他们尊重、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龙舟竞渡活动文化品牌的建设能从潜意识上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极大地弘扬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2.2.3 竞技性
龙舟是一项具有竞技性和观赏性的活动。比赛时,选手们根据本队鼓手的鼓声有节奏、有规律、相互配合地朝着胜利的彼岸前进。每个队伍在比赛过程中都会拼尽全力,争取为自己的队伍夺取荣誉,这就增加了比赛的激烈性和吸引度。此外,在每一届的比赛中,主办方会对历年的比赛做出一些经验总结,增加或者删除一些项目,调整赛事规程,使比赛更加激烈,更具竞技性和观赏性。如“同城双星”主办方针对前两届比赛都打成平局这一现象,在第三届的时候就增加了男女混合500m比赛,让女同学也参与其中,也使得比赛更加精彩,富有悬念。
2.2.4 健身性
龙舟竞渡同样具有很好的健身强体的功能。龙舟运动是健身、健美、娱乐于一体的全身性有氧活动,长期进行这项运动可使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得以改善,同时,经常进行龙舟运动还可使身體力量得到增强。在户外进行龙舟运动时,要求身体的前臂要和上臂要在腰腹部的协调下有力地前推后拉,同时下肢要配合上臂的动作,有节奏的前蹬,一系列动作反复连贯地进行,龙舟在水面上才能前进。身体前后划动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锻炼背阔肌、胸大肌、斜方肌等肌群,同时用手划桨,还需对抗水的阻力,也是一种抗阻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对于提高肌力的效果是最为明显的,使得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小圆肌、大圆肌等上臂肩关节肌群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前臂肌群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普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都缺乏一定的训练。“武汉同城双星”龙舟竞渡的选手都来自于两校的普通生,这些学生在此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门的体育训练,也没有一个体育特长生。龙舟队的教练也是来自于两校体育教职工的公开选拨。经过长期的规范训练,普通大学生们的体质得到了增强,同时也扩大了龙舟文化在普通生之间的影响,调动他们强身健体的热情。
3 武汉“同城双星”龙舟文化品牌建设存在的不足
尽管“同城双星”经过六届的举办,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经過几年发展,“同城双星”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因为诸多方面的影响,其依然未能形成成熟的赛事运作。这个赛事在两校学生中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影响,但却没能达到让武汉市民耳熟能详的程度,并且也没有很好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其次,就目前来看,这项竞渡的承办方是政府,经费来源等都是由政府进行单一的支持。一项具有文化品牌效应的赛事往往不仅仅来自于政府的支持,还需要具有专门的赛事公司进行承办,有一定的企业等赞助商进行支持。这既能解决资金上的问题,又可以更好地为赛事进行宣传,打开知名度,更好地形成品牌效应。
最后,虽然两校和政府都对该项竞渡比较重视,也给予了较多的支持,如:每年政府和两所高校对“同城双星”都有上百万的资金投入;定时定期组织龙舟队员进行外出训练;为队员的训练提供了专门的训练基地;改造一些废弃的大型游泳池做训练之用等等。但是资金的利用存在着不够合理的现象。
4 武汉“同城双星”龙舟文化品牌建设发展策略
针对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存进龙舟文化品牌的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未来的发展策略。
4.1 多方面筹资,加大经费投入,并合理分配资金
龙舟竞渡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水上竞技活动,它对场地、设施设备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在场地的要求上,必须有一定宽度深度的水域,还需要定期对该片水域进行定期维护以保护环境,使水域达到赛场的要求;在设施设备上,需要对龙舟船进行采购和定期保养维修;此外,还需要组织队员外出比赛,外出经验交流,外出训练等等。这些无疑都是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所以建议多方面筹资,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等相互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发展。并且合理规划好每个部门及每一项经费的支出,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
4.2 注重对龙舟队员的技术培养,创建高水平的龙舟队伍
龙舟竞渡是场激烈的竞技运动,选手水平的高低对竞技的精彩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在竞技过程中,如果参赛各方都能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在比赛时能配合流畅,展现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对观众来说就会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就更能吸引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因此,要继续对龙舟队队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对每个阶段的训练要做到规范具体,如每周训练的次数,每次训练的时数,训练的内容安排都应该要科学合理。另外,在长期的艰苦训练中,也应做到平衡好学生的训练和学业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技术训练和体能练习,提升队伍的竞技水平,更好地为市民、游客及广大师生们奉献上高水平的盛事,展现这项竞技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这项竞技,并参与其中。
4.3 多管齐下,增强龙舟运动人文环境的培养
环境对人的认知有直接的影响。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尽管“同城双星”经过六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其依然无法形成较好的规模。除了赛事本身的趣味性等方面的因素外,赛事宣传和社会报道等方面的因素也具有很大的影响。相比起篮球等体育运动,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比赛,“同城双星”除了在每年的端午节引起人们的讨论和媒体的关注外,在平时的关注度可能就会比较低。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龙舟队现状也大抵如此。
因此,建议平时加大宣传力度。在互联网加的时代下,可以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介进行网络赛事直播,树立良好的团队形象,展现出龙舟队的优良品质和趣味性。另外,还可以进行经常性的校际间的交流合作,扩大影响力。
4.4 完善龙舟课程体系
龙舟文化以课程的形式确立下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对这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传播龙舟文化,增强龙舟文化热情。建议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设置龙舟课程,可以以实践课的形式开展,也可以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总之,各高校要给学生们提供一些更好的途径去了解龙舟文化,让龙舟文化能够更好地呈现出其品牌效应。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高校龙舟文化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龙舟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既能体现中国人“龙的传人”的形象,又充分体现了团结向上、奋斗不息、精诚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但同时,由于水域、资金、设备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龙舟运动在高校中没有形成广泛的普及。目前,武汉“同城双星”龙舟比赛,利用其自身的实力和地缘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规模,在分析各项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能更好地帮助高校树立龙舟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 辛梦霞.武汉东湖龙舟赛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3):69-72.
[2] 余刚,夏云建.武汉市职工龙舟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2):45-47.
[3] 黄衬安.东莞龙舟文化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 王茂.大学体育文化品牌创建成功路径之探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0.
[5] 孙兵,王茂,王宗平.新模式下大学体育龙舟运动品牌构建与特色课程建设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94-97.
[6] 张玲玲.龙舟比赛与龙舟文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4):22-24.
关键词:高校 龙舟文化 品牌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9(b)-0201-03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在中国,龙具有独特的意义,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舟文化”作为与“龙”文化息息相关的一部分,承载着许多的传统文化内涵。关于龙舟文化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最为广泛接受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报国的义举。随着时代的发展,龙舟文化在高校也得到了发展,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文化品牌效应,在高校,甚至是在社会上都具有了一定的影响。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龙舟文化品牌在促进体育社会化、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中,作者以武汉“同城双星”龙舟竞渡为例,对高校龙舟文化品牌的建设和发展策略进行研究。
1 高校龙舟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
在中国,鉴于龙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意义,越来越多的高校组建了龙舟队,借助龙舟的文化品牌效应,扩大学校的文化影响力,提高学生的健身意识。天津高校龙舟可以说是中国大学生龙舟竞渡的摇篮,师大、体院、科大等高校龙舟队伍一直在坚持训练,在全国比赛中数次取得辉煌的战绩,使得每年的海河龙舟比赛成为全国赫赫有名的龙舟赛事之一,在北方龙舟版图上可以说是先行者。沈阳也培养出现在具有一定实力水平的东北电力大学龙舟队、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龙舟队等数支高水平的龙舟队伍,一举巩固了沈阳在北方龙舟基地的地位。2011年10月,时任武大校长李晓红提议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应该效仿世界名校剑桥、牛津赛艇的传统,举办龙舟赛事活动。2012年两校均成立龙舟队,到目前为止已比赛6届。2017年的武汉高校龙舟比赛,除了武大和华科大的“同城双星”比拼,还首次增加了武汉(高校)龙舟公开赛,来自武汉商学院、湖北商贸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华夏学院四所高校的龙舟队伍参加比赛。这些队伍和比赛经过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当地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武汉“同城双星”龙舟文化品牌建设
2.1 武汉“同城双星”龙舟比赛概况
作为中国两所著名高校——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龙舟竞渡活动,“同城双星”迄今已成功的举办了六届。在六年里,来自这两大高校的龙舟队以赛会友,在比赛中进行交流、合作,相互切磋,互有输赢。在前两届的比赛中,赛程设置有男子200m及男子800m,两校连续两年都旗鼓相当。从第三届开始,在原有的赛程上,增设了男女混合500m。第三届华科3∶0武大,获得全胜,第四届武大2∶1险胜华科,第五届武大3局全胜,第六届华科3局全胜。该项龙舟竞渡的成功举行,不仅扩大了竞渡地点——武汉东湖的知名度,更是促进了高校间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为广大市民、游客以及学生们提供一个享受龙舟盛会、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健身意识发展的良好环境。
2.2 武汉“同城双星”龙舟文化品牌建设的特征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龙舟文化品牌的建设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2.2.1 团结性
龙舟竞渡属于团队型项目。在这项活动中,鼓手,桨手和舵手各自分工不同,讲究的是三者在各方面的相互配合,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的默契和团队协作。如果没有优秀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队员个体的身体素质再好,力量再大,也无法顺利地扬帆起航,冲向成功的终点。
如今高校中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学生的团队意识会比较差,习惯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龙舟竞渡所需要的精诚合作、勇往直前的精神能极大的锻炼大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2.2.2 民族性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舟是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城双星”竞渡活动的船是以龙的形象出现的,象征着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气节和民族气概。此外,该竞渡活动于每年端午时节举行,此举为市民,游客及学生们灌输了传统文化意识,使他们尊重、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龙舟竞渡活动文化品牌的建设能从潜意识上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极大地弘扬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2.2.3 竞技性
龙舟是一项具有竞技性和观赏性的活动。比赛时,选手们根据本队鼓手的鼓声有节奏、有规律、相互配合地朝着胜利的彼岸前进。每个队伍在比赛过程中都会拼尽全力,争取为自己的队伍夺取荣誉,这就增加了比赛的激烈性和吸引度。此外,在每一届的比赛中,主办方会对历年的比赛做出一些经验总结,增加或者删除一些项目,调整赛事规程,使比赛更加激烈,更具竞技性和观赏性。如“同城双星”主办方针对前两届比赛都打成平局这一现象,在第三届的时候就增加了男女混合500m比赛,让女同学也参与其中,也使得比赛更加精彩,富有悬念。
2.2.4 健身性
龙舟竞渡同样具有很好的健身强体的功能。龙舟运动是健身、健美、娱乐于一体的全身性有氧活动,长期进行这项运动可使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得以改善,同时,经常进行龙舟运动还可使身體力量得到增强。在户外进行龙舟运动时,要求身体的前臂要和上臂要在腰腹部的协调下有力地前推后拉,同时下肢要配合上臂的动作,有节奏的前蹬,一系列动作反复连贯地进行,龙舟在水面上才能前进。身体前后划动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锻炼背阔肌、胸大肌、斜方肌等肌群,同时用手划桨,还需对抗水的阻力,也是一种抗阻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对于提高肌力的效果是最为明显的,使得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小圆肌、大圆肌等上臂肩关节肌群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前臂肌群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普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都缺乏一定的训练。“武汉同城双星”龙舟竞渡的选手都来自于两校的普通生,这些学生在此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门的体育训练,也没有一个体育特长生。龙舟队的教练也是来自于两校体育教职工的公开选拨。经过长期的规范训练,普通大学生们的体质得到了增强,同时也扩大了龙舟文化在普通生之间的影响,调动他们强身健体的热情。
3 武汉“同城双星”龙舟文化品牌建设存在的不足
尽管“同城双星”经过六届的举办,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经過几年发展,“同城双星”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因为诸多方面的影响,其依然未能形成成熟的赛事运作。这个赛事在两校学生中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影响,但却没能达到让武汉市民耳熟能详的程度,并且也没有很好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其次,就目前来看,这项竞渡的承办方是政府,经费来源等都是由政府进行单一的支持。一项具有文化品牌效应的赛事往往不仅仅来自于政府的支持,还需要具有专门的赛事公司进行承办,有一定的企业等赞助商进行支持。这既能解决资金上的问题,又可以更好地为赛事进行宣传,打开知名度,更好地形成品牌效应。
最后,虽然两校和政府都对该项竞渡比较重视,也给予了较多的支持,如:每年政府和两所高校对“同城双星”都有上百万的资金投入;定时定期组织龙舟队员进行外出训练;为队员的训练提供了专门的训练基地;改造一些废弃的大型游泳池做训练之用等等。但是资金的利用存在着不够合理的现象。
4 武汉“同城双星”龙舟文化品牌建设发展策略
针对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存进龙舟文化品牌的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未来的发展策略。
4.1 多方面筹资,加大经费投入,并合理分配资金
龙舟竞渡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水上竞技活动,它对场地、设施设备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在场地的要求上,必须有一定宽度深度的水域,还需要定期对该片水域进行定期维护以保护环境,使水域达到赛场的要求;在设施设备上,需要对龙舟船进行采购和定期保养维修;此外,还需要组织队员外出比赛,外出经验交流,外出训练等等。这些无疑都是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所以建议多方面筹资,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等相互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发展。并且合理规划好每个部门及每一项经费的支出,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
4.2 注重对龙舟队员的技术培养,创建高水平的龙舟队伍
龙舟竞渡是场激烈的竞技运动,选手水平的高低对竞技的精彩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在竞技过程中,如果参赛各方都能表现出很高的水平,在比赛时能配合流畅,展现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对观众来说就会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就更能吸引观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因此,要继续对龙舟队队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对每个阶段的训练要做到规范具体,如每周训练的次数,每次训练的时数,训练的内容安排都应该要科学合理。另外,在长期的艰苦训练中,也应做到平衡好学生的训练和学业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技术训练和体能练习,提升队伍的竞技水平,更好地为市民、游客及广大师生们奉献上高水平的盛事,展现这项竞技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这项竞技,并参与其中。
4.3 多管齐下,增强龙舟运动人文环境的培养
环境对人的认知有直接的影响。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尽管“同城双星”经过六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其依然无法形成较好的规模。除了赛事本身的趣味性等方面的因素外,赛事宣传和社会报道等方面的因素也具有很大的影响。相比起篮球等体育运动,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比赛,“同城双星”除了在每年的端午节引起人们的讨论和媒体的关注外,在平时的关注度可能就会比较低。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龙舟队现状也大抵如此。
因此,建议平时加大宣传力度。在互联网加的时代下,可以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介进行网络赛事直播,树立良好的团队形象,展现出龙舟队的优良品质和趣味性。另外,还可以进行经常性的校际间的交流合作,扩大影响力。
4.4 完善龙舟课程体系
龙舟文化以课程的形式确立下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对这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传播龙舟文化,增强龙舟文化热情。建议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设置龙舟课程,可以以实践课的形式开展,也可以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总之,各高校要给学生们提供一些更好的途径去了解龙舟文化,让龙舟文化能够更好地呈现出其品牌效应。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高校龙舟文化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龙舟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既能体现中国人“龙的传人”的形象,又充分体现了团结向上、奋斗不息、精诚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但同时,由于水域、资金、设备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龙舟运动在高校中没有形成广泛的普及。目前,武汉“同城双星”龙舟比赛,利用其自身的实力和地缘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规模,在分析各项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能更好地帮助高校树立龙舟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 辛梦霞.武汉东湖龙舟赛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3):69-72.
[2] 余刚,夏云建.武汉市职工龙舟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2):45-47.
[3] 黄衬安.东莞龙舟文化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 王茂.大学体育文化品牌创建成功路径之探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0.
[5] 孙兵,王茂,王宗平.新模式下大学体育龙舟运动品牌构建与特色课程建设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94-97.
[6] 张玲玲.龙舟比赛与龙舟文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