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类瓷树脂和两种玻璃陶瓷(牙合)贴面在咀嚼和温度疲劳后(牙合)接触区的磨耗程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优选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牙合)贴面材料.方法:将24颗完整的离体人前磨牙预备成(牙合)面中重度磨耗的形态,轴壁釉质完整、牙尖斜度20°.制作1.5 mm厚的类瓷树脂、热压铸造二硅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热压铸瓷)、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CAD/CAM)切削二硅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CAD/CAM切削瓷)(牙合)贴面.使用树脂粘接剂将(牙合)贴面粘接到预备体(牙合)面形成试件,在水中储存72 h后在咀嚼模拟疲劳机上进行模拟5年口内温度疲劳和咀嚼疲劳的实验(5 ~55℃冷热水循环,模拟后牙咀嚼循环 120万次).用三维激光模型扫描和数字化分析法评价疲劳实验前后(牙合)贴面的磨耗程度,用三维形貌测量激光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及粗糙度变化.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咀嚼和温度疲劳实验后没有试件发生脱粘接或折裂.类瓷树脂组、热压铸瓷组、CAD/CAM切削瓷组的平均磨耗为(-0.13 ±0.03) mm、(-0.05 ±0.01) mm和(-0.05 ±0.01) mm,类瓷树脂组的磨耗量显著大于玻璃陶瓷两组(P <0. 001);疲劳实验前各组(牙合)接触区的表面粗糙度(Ra)为(1.24 ± 0.20) μm、(0. 75 ± 0.09) μm、(0.73 ±0.14) μm,类瓷树脂组的表面粗糙度显著高于玻璃陶瓷两组(P <0.001);疲劳实验后的表面粗糙度为(1.81±0.24) μm、(1.53±0.26)μm111及(1.77±0.23) μm,热压铸瓷组显著低于类瓷树脂组(P=0.005)及 CAD/ CAM切削瓷组(P=0.010).结论:从磨耗速度来看,类瓷树脂(牙合)贴面显著高于两种玻璃陶瓷,但更接近于对颌牙为天然牙时牙釉质的平均磨耗速度;从表面粗糙度来看疲劳实验前类瓷树脂的表面粗糙度显著高于两种玻璃陶瓷,疲劳实验后热压铸瓷(牙合)贴面的表面粗糙度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