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20世纪美国社会变迁与学校教育制度演进研究(DOA120325)阶段成果。
[摘 要]基督教曾四次传入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第四次大规模传教运动发端于英国,美国后来居上。美国传教士改变传教策略,以教会学校助传教,创办了早期的教会学校。从1839年历经一百余年的马礼逊学校成为美国在华第一所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教育改革的今天,通过对它的研究、探讨,无疑对我国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美国; 教会学校;马礼逊学校; 影响;
一、美国在华教会学校创办的背景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产生于小亚细亚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曾于唐朝、元朝、明朝三次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较著名的传教士为利玛窦等人。利玛窦在传教初期进展非常缓慢。在长期传教的实践过程中,他摸索出了一套传教策略,即创立“利玛窦规矩”:要求传教士们尊重儒家经典和中国士大夫、平民“敬孔、祭祖”的祭祀习俗,又以儒家经典中的天、上帝称呼天主教的“唯一真神”天主,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伦理和宗教思想吸引中国士大夫进行学术传教。利玛窦的这套传教策略,使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迅速取得了成功并为后来在华传教作了一定的铺垫。他去世以后,陆续来华的其他会派的传教士,开始反对“利玛窦规矩”,禁止中国教徒敬孔、祭祖,从而引发了“礼仪之争”。争论从17世纪30年代起,持续了近一个世纪,惊动了罗马教皇和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对天主教传教事业失去宽容态度,提出“节取技能,禁传学术”,严厉禁教。[1]雍正皇帝继位以后,禁教更严。
当时学校的情况,大多是丈夫外出布道,妻子在家执教,有时聘一名中国书生为助手。所谓授课也只是招收几名学童围着桌子诵读《十诫》、《主祷文》。女学童还学习西方一些针织裁缝等手艺。传教士常常以物质利益来吸引他们,如长老会传教士供给午膳和点心,甚至还收留他们供以膳宿衣着,这种办学方式是为了在百姓中树立传教士的良好形象[1],以便于福音的传播。一般来说,最初的学堂是依附于教堂的,由读经班演化而来的。“每年学校都是在国内差会允许的资金条件下应急开办的。而且学校只限于下层的孩子们。”[3]随着传教事业的不断扩大,传教士开始分工,出现了一些专门教育工作者,教会学校也渐趋独立。
二、美国在华教会学校的肇始:马礼逊学校
美国教会学校从1839年马礼逊学校创办起,至1951年教会大学在中国大陆消失为止,在华存在长达一个世纪,它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836年,为纪念基督教新教第一位赴华传教士英国人马礼逊对传教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英美传教士和商人设立“马礼逊教育会”,并向英、美发出呼吁,要求派遣教师前来华办学。耶鲁大学马上派遣毕业生布朗来华。1839年,布朗夫妇的“马礼逊学校”在澳门正式开学,这是美国在华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该校第一届学生是5名男生,他们是黄胜、李刚、周文、唐杰和黄宽,第二年容闳入校。
学生们半天读汉语,半天读英语,早上六点钟开始,到晚上九点钟结束,其中读书八小时,其余三四小时在露天场地下运动和娱乐。和布朗的家庭住在一起,努力给学生以一个基督徒家庭的教育。在教学中,布朗经常要求学生先自学课文,然后就课文内容提问,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他也喜欢借助图画、图表来进行教学,还要求改变汉语学习中死背古文的教学方法,提倡多为学生讲解课文。几乎全部学生都是收留来的穷苦孩子,学校的师资、经费、教材的来源都没有保障,因此办学困难重重。1847年初,因健康原因回美国的布朗夫妇,带着容闲、黄宽、黄胜三人同去美国留学。馬礼逊学校终因经费无着落于1850年关闭。
美国传教士通过曲折的探索,兴办了早期教会学校(如马礼逊学校),一般来说规模较小,设备简陋,并常常附设在教堂中作为传教的辅助机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仅仅由一、两名传教士充任。课程比较浅显,显然早期教会学校的课程是为了适应传教的需要。早期教会学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物质引诱方法招揽的中国下层贫穷子弟,办学层次较低,多数属于小学性质。虽然直接目的在于培养传教助手或发展中国信徒,奴化中国人的精神,消饵中国人的抵触心理,但起步阶段教会学校却在客观上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起了启动作用。
三、马礼逊学校对中国近代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一)马礼逊学校为代表的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教育业的积极作用
1、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
(1) 传播西学,给中国教育改革以启迪作用
马礼逊学校为代表的教会学校在教学内容上,除了宗教神学课程以外,一般还设有西学课程,教学内容相当广泛,完全超出了中国传统学校只讲四书五经的狭隘范围。在教学方法上,教会学校打破了中国数千年来封建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学校里不仅可以学到一些西学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进行有关的科学实验。实验及教学实习的科学教学方法和提倡学校体育运动等,大量近代西学的传入,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当时中国接受过近代教育的新型知识分子主要来源于教会学校。教会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学到当时在传统学校不易学到的知识,对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启蒙作用,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马礼逊学校为代表的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消极影晌:
教会学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是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对华侵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教会学校设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播基督教教义;更主要的是培养和造就为他们服务的人才,以便能取得旧士大夫所占的统治地位,最终达到控制整个中国,使之服从基督的目的。因此,教会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对中国近代教育和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但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教会学校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应该说是超过了其消极影响,虽这并不是他们的主观愿望,但是教会学校在客观上的确起了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这是不能否认的。
参考文献:
[1]卫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王炳照,闫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五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375.
[3]Alice H Gregg. China and Educational Autonomy: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Protestant Educational Missionary in China, 1807-1937[M], 1946.
[4]张施娟.裨治文与早期中美文化交流[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摘 要]基督教曾四次传入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基督教第四次大规模传教运动发端于英国,美国后来居上。美国传教士改变传教策略,以教会学校助传教,创办了早期的教会学校。从1839年历经一百余年的马礼逊学校成为美国在华第一所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教育改革的今天,通过对它的研究、探讨,无疑对我国建立现代化的教育体系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美国; 教会学校;马礼逊学校; 影响;
一、美国在华教会学校创办的背景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产生于小亚细亚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曾于唐朝、元朝、明朝三次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较著名的传教士为利玛窦等人。利玛窦在传教初期进展非常缓慢。在长期传教的实践过程中,他摸索出了一套传教策略,即创立“利玛窦规矩”:要求传教士们尊重儒家经典和中国士大夫、平民“敬孔、祭祖”的祭祀习俗,又以儒家经典中的天、上帝称呼天主教的“唯一真神”天主,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伦理和宗教思想吸引中国士大夫进行学术传教。利玛窦的这套传教策略,使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迅速取得了成功并为后来在华传教作了一定的铺垫。他去世以后,陆续来华的其他会派的传教士,开始反对“利玛窦规矩”,禁止中国教徒敬孔、祭祖,从而引发了“礼仪之争”。争论从17世纪30年代起,持续了近一个世纪,惊动了罗马教皇和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对天主教传教事业失去宽容态度,提出“节取技能,禁传学术”,严厉禁教。[1]雍正皇帝继位以后,禁教更严。
当时学校的情况,大多是丈夫外出布道,妻子在家执教,有时聘一名中国书生为助手。所谓授课也只是招收几名学童围着桌子诵读《十诫》、《主祷文》。女学童还学习西方一些针织裁缝等手艺。传教士常常以物质利益来吸引他们,如长老会传教士供给午膳和点心,甚至还收留他们供以膳宿衣着,这种办学方式是为了在百姓中树立传教士的良好形象[1],以便于福音的传播。一般来说,最初的学堂是依附于教堂的,由读经班演化而来的。“每年学校都是在国内差会允许的资金条件下应急开办的。而且学校只限于下层的孩子们。”[3]随着传教事业的不断扩大,传教士开始分工,出现了一些专门教育工作者,教会学校也渐趋独立。
二、美国在华教会学校的肇始:马礼逊学校
美国教会学校从1839年马礼逊学校创办起,至1951年教会大学在中国大陆消失为止,在华存在长达一个世纪,它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836年,为纪念基督教新教第一位赴华传教士英国人马礼逊对传教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英美传教士和商人设立“马礼逊教育会”,并向英、美发出呼吁,要求派遣教师前来华办学。耶鲁大学马上派遣毕业生布朗来华。1839年,布朗夫妇的“马礼逊学校”在澳门正式开学,这是美国在华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该校第一届学生是5名男生,他们是黄胜、李刚、周文、唐杰和黄宽,第二年容闳入校。
学生们半天读汉语,半天读英语,早上六点钟开始,到晚上九点钟结束,其中读书八小时,其余三四小时在露天场地下运动和娱乐。和布朗的家庭住在一起,努力给学生以一个基督徒家庭的教育。在教学中,布朗经常要求学生先自学课文,然后就课文内容提问,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他也喜欢借助图画、图表来进行教学,还要求改变汉语学习中死背古文的教学方法,提倡多为学生讲解课文。几乎全部学生都是收留来的穷苦孩子,学校的师资、经费、教材的来源都没有保障,因此办学困难重重。1847年初,因健康原因回美国的布朗夫妇,带着容闲、黄宽、黄胜三人同去美国留学。馬礼逊学校终因经费无着落于1850年关闭。
美国传教士通过曲折的探索,兴办了早期教会学校(如马礼逊学校),一般来说规模较小,设备简陋,并常常附设在教堂中作为传教的辅助机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仅仅由一、两名传教士充任。课程比较浅显,显然早期教会学校的课程是为了适应传教的需要。早期教会学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物质引诱方法招揽的中国下层贫穷子弟,办学层次较低,多数属于小学性质。虽然直接目的在于培养传教助手或发展中国信徒,奴化中国人的精神,消饵中国人的抵触心理,但起步阶段教会学校却在客观上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起了启动作用。
三、马礼逊学校对中国近代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一)马礼逊学校为代表的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教育业的积极作用
1、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
(1) 传播西学,给中国教育改革以启迪作用
马礼逊学校为代表的教会学校在教学内容上,除了宗教神学课程以外,一般还设有西学课程,教学内容相当广泛,完全超出了中国传统学校只讲四书五经的狭隘范围。在教学方法上,教会学校打破了中国数千年来封建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学校里不仅可以学到一些西学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进行有关的科学实验。实验及教学实习的科学教学方法和提倡学校体育运动等,大量近代西学的传入,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当时中国接受过近代教育的新型知识分子主要来源于教会学校。教会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学到当时在传统学校不易学到的知识,对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启蒙作用,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马礼逊学校为代表的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消极影晌:
教会学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是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对华侵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教会学校设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播基督教教义;更主要的是培养和造就为他们服务的人才,以便能取得旧士大夫所占的统治地位,最终达到控制整个中国,使之服从基督的目的。因此,教会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对中国近代教育和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但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教会学校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应该说是超过了其消极影响,虽这并不是他们的主观愿望,但是教会学校在客观上的确起了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这是不能否认的。
参考文献:
[1]卫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王炳照,闫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五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375.
[3]Alice H Gregg. China and Educational Autonomy: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Protestant Educational Missionary in China, 1807-1937[M], 1946.
[4]张施娟.裨治文与早期中美文化交流[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