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学习和口语表达中常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口语焦虑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本文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成因及对策,教师应从口语表达的基础、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帮助学生缓解口语焦虑。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大学生英语 口语焦虑
英语口语是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日常交流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一些学习者英语口语水平较低,不敢说,不会说。在英语口语表达过程中一些学习者会出现紧张、担忧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者的英语口语表达,阻碍其口语能力的提高。本文拟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焦虑的成因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降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学习中的焦虑程度,帮助其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一、二语口语焦虑
心理学家通常认为,焦虑是“一种仅与某一对象间接相关的畏惧或模糊恐惧感”[1]。焦虑是一个心理概念。具体来说,焦虑是“伴随神经系统自动激发而产生的紧张、恐惧、胆怯和担忧等主观感觉”[2]。
学习者在二语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一些学习者觉得他们在二语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紧张、压力、担忧等负面情绪,甚至有学习者认为二语学习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二语焦虑是“与二语语境有着特殊联系的紧张和恐惧的感觉”[3]。由此可见,二语焦虑是在二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紧张、担忧的主观感受。实际上,二语焦虑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感受。Horwitz等(1986)认为,二语焦虑是一种“因语言学习过程的独特性而产生的、与课堂语言教学相关的自我意识、信念、感觉和行为的独特综合体”。根据二语焦虑的特点,Horwitz将二语焦虑分为交流恐惧、考试焦虑和负面评价担忧三种表现形式。交流恐惧,是与人交流过程中所经历的焦虑。有交流恐惧的学习者在当众演讲或口语教学环境中常常会遇到困难。考试焦虑的产生主要源自对考试失败的担忧和恐惧。有考试焦虑的学习者往往对自己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一旦在考试中的表现不如预期完美,则被学习者认为是一种失败。负面评价担忧是二语焦虑的一种表现。担忧负面评价的学习者会对其他人的评价感到焦虑。他们认为他们将要得到的评价是负面的、消极的,因此可能会试图回避需要接受评价的场合。在某种程度上,负面评价担忧和考试焦虑有相似之处,但前者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不仅仅局限于考试环境。
英语口语是一个语言输出过程,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同时对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等提出一定的要求。口语表达是一个相对较复杂的过程,学习者在口语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在二语焦虑的三种表现形式中,交流恐惧与口语焦虑的关系最为紧密,也就是说,口语焦虑主要表现为交流恐惧。在对二语口语焦虑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关注口语焦虑和口语水平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多数研究者发现,口语焦虑和口语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焦虑水平较高的学习者,英语口语能力较弱[4]。国内大量研究发现,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学习中会产生较高程度的焦虑情绪。因此,有必要通过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产生的原因,找到相应的对策,降低口语焦虑程度。
二、英语口语焦虑的成因
首先,英语语言上的困难和学习者有限的英语水平是英语口语焦虑产生的原因之一。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在语音语调上存在差异。英语中连读、弱读、爆破、重音等读音规则会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口语表达对学习者的词汇水平提出一定的要求,在日常口语交流中,如果学习者的词汇量过少,则难以充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已经接受多年的英语教育,但在口语表达过程中依然会受到语音、词汇等方面的限制。当学生意识到在口语学习和口语表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限制时,就会产生担忧、紧张等负面情绪。语言困难和英语水平的阻碍,让口语学习和口语表达过程变得痛苦,使得口语表达过程更像是一个完成任务的过程而非表达交流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焦虑感。
其次,缺乏自信是引发英语口语焦虑的又一原因。一些学习者对自我能力的评价过低,总认为自己的口语水平不如他人。这种自我贬损的心态会影响学习者口语表达的流利度,每一次不流畅的口语表达过程都会削弱学习者的自信心,使学习者越来越不敢张口,加重他们的焦虑感。口语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学生因自身努力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回报而丧失对提高口语能力的信心,甚至否定自己的能力。此外,一些学生口语练习不足,缺乏必备的口语表达技巧,难以灵活处理口语表达过程中的困难,因此在即将进行口语表达时,不确定自己能否顺利完成表达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对英语口语表达产生恐惧和担忧。
再次,教师的负面评价或过度纠正学生发音错误是引发学生口语焦虑的原因之一。学生口语表达之后,教师习惯于及时纠正学生表达中的错误。一些学生接受了教师的负面评价之后,会感到沮丧,产生挫败感。在接下来的口语表达中,很可能因试图避免教师的负面评价而产生焦虑感。除此之外,学生口语表达中折发音错误较内容上的错误更为明显,因此,发音错误更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在给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中,教师更侧重对学生错误发音的纠正而忽略学生口语表达的内容。这可能会误导学生片面追求发音上的准确,忽视对口语表达内容的斟酌,使口语表达内容空洞。学生会错误地认为,口语练习就是发音练习,发音标准与否是判断口语水平的唯一标准。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学生会因英语发音不够标准而不敢开口说英语,或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因过于关注发音规则而产生焦虑感。
最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響,多数学生不愿意在其他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英语口语,在口语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多数学生被动参与、较少参与甚至不参与。这让一些口语活动流于形式,难以起到提高口语能力的作用。
三、英语口语焦虑的对策
有研究表明,英语口语焦虑会阻碍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应针对学生口语焦虑产生的原因,从多方面着手降低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程度,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口语教学指导。 1.夯实英语基础,树立学生信心。
英语发音不是衡量英语口语能力的唯一标准,却是口语表达的基础。英语发音不准确会直接影响交流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大学生应首先掌握英语发音的基本规则和习惯。已经接受多年英语教育的大学生英语发音习惯已经养成,而大多数学生受方言和不系统语音教育的影响,养成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因此,英语发音的提高并非易事。学生需通过大量模仿、跟读等练习纠正错误的发音。其次,学生应扩大词汇量,尤其是日常口语中常用的词汇,以便在口语表达时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当学生克服了口语表达中的困难,才能减轻口语表达中的焦虑感,学生才愿意表达,愿意参与口语交流。此外,教师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使学生意识到,口语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口语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避免一些学生因短期没有成效而丧失信心。
2.重视口语表达内容。
教师在关注学生发音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表达的内容。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口语表达中不难看出,一些学生表达的内容缺乏逻辑性,语言贫瘠,内容空洞。由此可见,口语表达内容并不是学生关注的重点。汉语表达时学生更關注内容,而英语表达时,学生似乎拘泥于语音和语言形式,常常因为一个单词发音不准或一个句子表达不清楚而影响口语表达的正常进行。这不仅影响学生口语表达的流畅度,而且偏离交流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关注口语表达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对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评判标准是多元化的,让口语表达过程变得有意义,从而减少学生排斥、回避英语口语表达的行为。例如在设置口语话题时,应尽量避免出现陈旧的口语话题。大学生有一定的口语学习经历,如果一些常见的、简单的口语话题,如“我的爱好”、“我假期喜欢做什么”等反复地出现在大学英语课堂里,学生就会丧失兴趣,认为无话可说。教师可选择大学生关注的热点、新闻或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口语话题并对这些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学生在对某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时,会更关注自己表达的观点,即口语表达的内容。
3.转变评价方式,创造轻松的口语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评价方式,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降低学生的口语焦虑程度。学生常常过于重视教师给出的评价,一旦教师给出负面评价,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同时,在口语课堂上,学生常常在全班同学面前接受教师的评价,无疑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压力。为降低教师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等。教师应注意给学生的反馈内容。对于学生在口语中犯的错误,教师不及时纠正,会误导其他学生,也起不到提高口语能力的作用,但教师在评价反馈时尤其是负面评价反馈时,应采用委婉的方式,用提醒或提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总之,英语口语焦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英语教师应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焦虑产生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调整教学重点和方法,帮助学生缓解口语表达和口语学习中的焦虑感,减少口语焦虑对口语水平提高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Hilgard, E. R., Atkinson, R. C.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大学生英语 口语焦虑
英语口语是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日常交流的重要途径。然而,我国一些学习者英语口语水平较低,不敢说,不会说。在英语口语表达过程中一些学习者会出现紧张、担忧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者的英语口语表达,阻碍其口语能力的提高。本文拟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焦虑的成因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降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学习中的焦虑程度,帮助其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一、二语口语焦虑
心理学家通常认为,焦虑是“一种仅与某一对象间接相关的畏惧或模糊恐惧感”[1]。焦虑是一个心理概念。具体来说,焦虑是“伴随神经系统自动激发而产生的紧张、恐惧、胆怯和担忧等主观感觉”[2]。
学习者在二语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一些学习者觉得他们在二语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紧张、压力、担忧等负面情绪,甚至有学习者认为二语学习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二语焦虑是“与二语语境有着特殊联系的紧张和恐惧的感觉”[3]。由此可见,二语焦虑是在二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紧张、担忧的主观感受。实际上,二语焦虑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感受。Horwitz等(1986)认为,二语焦虑是一种“因语言学习过程的独特性而产生的、与课堂语言教学相关的自我意识、信念、感觉和行为的独特综合体”。根据二语焦虑的特点,Horwitz将二语焦虑分为交流恐惧、考试焦虑和负面评价担忧三种表现形式。交流恐惧,是与人交流过程中所经历的焦虑。有交流恐惧的学习者在当众演讲或口语教学环境中常常会遇到困难。考试焦虑的产生主要源自对考试失败的担忧和恐惧。有考试焦虑的学习者往往对自己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一旦在考试中的表现不如预期完美,则被学习者认为是一种失败。负面评价担忧是二语焦虑的一种表现。担忧负面评价的学习者会对其他人的评价感到焦虑。他们认为他们将要得到的评价是负面的、消极的,因此可能会试图回避需要接受评价的场合。在某种程度上,负面评价担忧和考试焦虑有相似之处,但前者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不仅仅局限于考试环境。
英语口语是一个语言输出过程,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同时对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等提出一定的要求。口语表达是一个相对较复杂的过程,学习者在口语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在二语焦虑的三种表现形式中,交流恐惧与口语焦虑的关系最为紧密,也就是说,口语焦虑主要表现为交流恐惧。在对二语口语焦虑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关注口语焦虑和口语水平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多数研究者发现,口语焦虑和口语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焦虑水平较高的学习者,英语口语能力较弱[4]。国内大量研究发现,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口语学习中会产生较高程度的焦虑情绪。因此,有必要通过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产生的原因,找到相应的对策,降低口语焦虑程度。
二、英语口语焦虑的成因
首先,英语语言上的困难和学习者有限的英语水平是英语口语焦虑产生的原因之一。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在语音语调上存在差异。英语中连读、弱读、爆破、重音等读音规则会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口语表达对学习者的词汇水平提出一定的要求,在日常口语交流中,如果学习者的词汇量过少,则难以充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已经接受多年的英语教育,但在口语表达过程中依然会受到语音、词汇等方面的限制。当学生意识到在口语学习和口语表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限制时,就会产生担忧、紧张等负面情绪。语言困难和英语水平的阻碍,让口语学习和口语表达过程变得痛苦,使得口语表达过程更像是一个完成任务的过程而非表达交流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焦虑感。
其次,缺乏自信是引发英语口语焦虑的又一原因。一些学习者对自我能力的评价过低,总认为自己的口语水平不如他人。这种自我贬损的心态会影响学习者口语表达的流利度,每一次不流畅的口语表达过程都会削弱学习者的自信心,使学习者越来越不敢张口,加重他们的焦虑感。口语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学生因自身努力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回报而丧失对提高口语能力的信心,甚至否定自己的能力。此外,一些学生口语练习不足,缺乏必备的口语表达技巧,难以灵活处理口语表达过程中的困难,因此在即将进行口语表达时,不确定自己能否顺利完成表达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对英语口语表达产生恐惧和担忧。
再次,教师的负面评价或过度纠正学生发音错误是引发学生口语焦虑的原因之一。学生口语表达之后,教师习惯于及时纠正学生表达中的错误。一些学生接受了教师的负面评价之后,会感到沮丧,产生挫败感。在接下来的口语表达中,很可能因试图避免教师的负面评价而产生焦虑感。除此之外,学生口语表达中折发音错误较内容上的错误更为明显,因此,发音错误更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在给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中,教师更侧重对学生错误发音的纠正而忽略学生口语表达的内容。这可能会误导学生片面追求发音上的准确,忽视对口语表达内容的斟酌,使口语表达内容空洞。学生会错误地认为,口语练习就是发音练习,发音标准与否是判断口语水平的唯一标准。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学生会因英语发音不够标准而不敢开口说英语,或在口语表达过程中因过于关注发音规则而产生焦虑感。
最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響,多数学生不愿意在其他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英语口语,在口语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多数学生被动参与、较少参与甚至不参与。这让一些口语活动流于形式,难以起到提高口语能力的作用。
三、英语口语焦虑的对策
有研究表明,英语口语焦虑会阻碍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应针对学生口语焦虑产生的原因,从多方面着手降低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程度,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口语教学指导。 1.夯实英语基础,树立学生信心。
英语发音不是衡量英语口语能力的唯一标准,却是口语表达的基础。英语发音不准确会直接影响交流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大学生应首先掌握英语发音的基本规则和习惯。已经接受多年英语教育的大学生英语发音习惯已经养成,而大多数学生受方言和不系统语音教育的影响,养成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因此,英语发音的提高并非易事。学生需通过大量模仿、跟读等练习纠正错误的发音。其次,学生应扩大词汇量,尤其是日常口语中常用的词汇,以便在口语表达时准确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当学生克服了口语表达中的困难,才能减轻口语表达中的焦虑感,学生才愿意表达,愿意参与口语交流。此外,教师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应多鼓励学生,使学生意识到,口语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口语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避免一些学生因短期没有成效而丧失信心。
2.重视口语表达内容。
教师在关注学生发音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表达的内容。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口语表达中不难看出,一些学生表达的内容缺乏逻辑性,语言贫瘠,内容空洞。由此可见,口语表达内容并不是学生关注的重点。汉语表达时学生更關注内容,而英语表达时,学生似乎拘泥于语音和语言形式,常常因为一个单词发音不准或一个句子表达不清楚而影响口语表达的正常进行。这不仅影响学生口语表达的流畅度,而且偏离交流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关注口语表达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对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评判标准是多元化的,让口语表达过程变得有意义,从而减少学生排斥、回避英语口语表达的行为。例如在设置口语话题时,应尽量避免出现陈旧的口语话题。大学生有一定的口语学习经历,如果一些常见的、简单的口语话题,如“我的爱好”、“我假期喜欢做什么”等反复地出现在大学英语课堂里,学生就会丧失兴趣,认为无话可说。教师可选择大学生关注的热点、新闻或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口语话题并对这些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学生在对某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时,会更关注自己表达的观点,即口语表达的内容。
3.转变评价方式,创造轻松的口语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评价方式,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降低学生的口语焦虑程度。学生常常过于重视教师给出的评价,一旦教师给出负面评价,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同时,在口语课堂上,学生常常在全班同学面前接受教师的评价,无疑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压力。为降低教师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等。教师应注意给学生的反馈内容。对于学生在口语中犯的错误,教师不及时纠正,会误导其他学生,也起不到提高口语能力的作用,但教师在评价反馈时尤其是负面评价反馈时,应采用委婉的方式,用提醒或提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总之,英语口语焦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英语教师应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焦虑产生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调整教学重点和方法,帮助学生缓解口语表达和口语学习中的焦虑感,减少口语焦虑对口语水平提高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Hilgard, E. R., Atkinson, R.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