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今年来心理学研究热点之一的“元认知”理论,在教育领域也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作用。于英语教学活动而言,元认知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其对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无法估量的积极作用。高校的英语教学成效如何有效达成,一直是英语教学工作者不断思考的议题,就总体而言,高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水平相差较大,元认知教学策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成效,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英语水平,从而使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得以有效达成。
【关键词】元认知;高校英语;教改;应用
一、何为元认知
(一) 元认知概述
“元认知”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美国,是在研究儿童心理过程中提出的一种认知模式,是针对认知活动本身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元认知在一般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的再深化,进一步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元认知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和探究,并在自我学习过程中能够科学调节和变换 认知角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认知学习的各个主体将在思维和学习建构方面获得极大提高, 并能培养自主学习的主人翁意识。通俗的说,元认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而不是寻求某个结果,使学 生通过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和工具,逐渐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
(二) 深度解析元认知
不同于一般认知,元认知包括两个方面的认知:社会行为与个体行为。高效的知识学习过程应该包括社会性元认知与个体性元认知两个方面,并且,前者應当不断渗透融入到后者。就哲学角度而言,元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个体在认知活动中的自我感悟与个体调节,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意味着运动与前进,而非静止与终止。因而,元认知涵盖了在正在发生的认知中的意识与调节两个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难题及选择元认知教学策略的原因
(一) 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不断发展,除了公办学校外,民办学校的规模和办学质量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民办学校在急剧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师生缺乏有效互动、 传统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汉语式”英语教学仍然存在、 学生英语基础水平高低不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以及硬软件资源不丰富等。总体来看,高校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和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薄弱两个方面。根据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高校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热爱学习、主动 学习的意识和水平。如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难以发挥,高校英语教学的目标就难以达成。
(二) 为何选择元认知教学策略
英语教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即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往往能更快适应课堂教学节奏,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有较好的英语语感,成绩往往也更加出色。而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却并非易事,究其原因,学生在多年的学习中思维逐渐僵化,对于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往往将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同时,对自己的认知不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元认知教学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的认知意识,逐渐恢复个性化的认知,与此同时,教学者应当引导学生将其个人认知融入到社会认知过程中去。这种教育策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不再为学习而学习,而是逐渐发现学习的真谛。
三、元认知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
(一) 元认知教学策略之于英语阅读
除了听力与口语,阅读是英语学习最主要途径,而在英语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因为词汇量、语法等种种原因对阅读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从而无法顺利进行英语的阅读训练,以科技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元认知教学策略如何解决这一教学难题?
例如《transgenic technology》一文,除了讲解相应的词汇与语法,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者可以针对文中提出的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几个观点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得以用英语这门语言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从而发觉自身学习英语的意义所在,同时,将转基因技术的讨论上升到社会层面,组织学生观看外国媒体的相关报道,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得以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 元认知教学策略之于英语写作
写作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元认知教学策略同样可以运用于写作教学。仍以《transgenic technology》的学习为例,在阅读学习结束后,教学者可以让学生模仿相关媒体的叙事风格写文章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在引导过程中,教学者应当为学生提供多种观点与思路,引发学生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多角度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元认知教学策略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可以发挥极大的积极作用,从而帮助教学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授之鱼,且授之以渔,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备一定社会英语技能的同时真正明白英语学习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吴彦文.元认知教学策略设计[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9)
[2]方芳.元认知策略训练对提高英语自助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05).
[3]孔繁星;康俊偈.英语写作元认知教学模式探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2)
【关键词】元认知;高校英语;教改;应用
一、何为元认知
(一) 元认知概述
“元认知”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美国,是在研究儿童心理过程中提出的一种认知模式,是针对认知活动本身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元认知在一般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的再深化,进一步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元认知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和探究,并在自我学习过程中能够科学调节和变换 认知角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认知学习的各个主体将在思维和学习建构方面获得极大提高, 并能培养自主学习的主人翁意识。通俗的说,元认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而不是寻求某个结果,使学 生通过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和工具,逐渐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
(二) 深度解析元认知
不同于一般认知,元认知包括两个方面的认知:社会行为与个体行为。高效的知识学习过程应该包括社会性元认知与个体性元认知两个方面,并且,前者應当不断渗透融入到后者。就哲学角度而言,元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个体在认知活动中的自我感悟与个体调节,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意味着运动与前进,而非静止与终止。因而,元认知涵盖了在正在发生的认知中的意识与调节两个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难题及选择元认知教学策略的原因
(一) 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不断发展,除了公办学校外,民办学校的规模和办学质量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民办学校在急剧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师生缺乏有效互动、 传统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英语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汉语式”英语教学仍然存在、 学生英语基础水平高低不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以及硬软件资源不丰富等。总体来看,高校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和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薄弱两个方面。根据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高校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热爱学习、主动 学习的意识和水平。如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难以发挥,高校英语教学的目标就难以达成。
(二) 为何选择元认知教学策略
英语教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即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往往能更快适应课堂教学节奏,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有较好的英语语感,成绩往往也更加出色。而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却并非易事,究其原因,学生在多年的学习中思维逐渐僵化,对于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往往将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同时,对自己的认知不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元认知教学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的认知意识,逐渐恢复个性化的认知,与此同时,教学者应当引导学生将其个人认知融入到社会认知过程中去。这种教育策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不再为学习而学习,而是逐渐发现学习的真谛。
三、元认知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
(一) 元认知教学策略之于英语阅读
除了听力与口语,阅读是英语学习最主要途径,而在英语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因为词汇量、语法等种种原因对阅读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从而无法顺利进行英语的阅读训练,以科技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元认知教学策略如何解决这一教学难题?
例如《transgenic technology》一文,除了讲解相应的词汇与语法,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者可以针对文中提出的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几个观点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得以用英语这门语言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从而发觉自身学习英语的意义所在,同时,将转基因技术的讨论上升到社会层面,组织学生观看外国媒体的相关报道,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得以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 元认知教学策略之于英语写作
写作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元认知教学策略同样可以运用于写作教学。仍以《transgenic technology》的学习为例,在阅读学习结束后,教学者可以让学生模仿相关媒体的叙事风格写文章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在引导过程中,教学者应当为学生提供多种观点与思路,引发学生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多角度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元认知教学策略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可以发挥极大的积极作用,从而帮助教学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授之鱼,且授之以渔,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备一定社会英语技能的同时真正明白英语学习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吴彦文.元认知教学策略设计[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9)
[2]方芳.元认知策略训练对提高英语自助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 05).
[3]孔繁星;康俊偈.英语写作元认知教学模式探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