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曹乃谦的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从内容到语言都呈现出塞北农村的原生态面目,小说所描绘的窑洞与火炕文化、饮食文化,在“住”和“食”两方面真实地展示了晋北地区农村的原生态面貌,最大化地使用大量原生态的方言增添了小说浓郁的地方特色。本文分析了小说展示地方风俗的窑洞与火炕文化、饮食文化,对部分特殊方言词语做了简要的解释,以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文本,体味小说浓郁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曹乃谦 地方特色 窑洞与火炕文化 饮食文化 方言词语
曹乃谦是山西省应县籍作家,生于1949年,其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1}写作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初散见于各大文学期刊,先后被翻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瑞典文等,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曹乃谦比较“土”,小说故事多写乡土之事,语言也多用晋北地区的方言土语。曹乃谦是“一个真正的乡巴佬”,小说渗透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本文以《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为例,从地方风俗的反映与地方方言的运用两个方面探析曹乃谦的作品浓郁的地方特色。
一、地方风俗的反映
从作家曹乃谦自身而言,他往往忠实地反映和表现生活,从作品出发,又往往呈现出浓郁的地方风俗。在《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中,作者反映了晋北地区浓郁的“住”文化和“食”文化。
(一)窑洞与火炕文化
晋北地区的“住”文化最典型的是窑洞与火炕文化,过去晋北人大多住在窑洞里,窑洞一般是面南背北共三间,中间的一间是堂屋,通往室外的唯一的门就在堂屋,东边的一间是东房,西边的一间是西房,东房和西房中部各有一个门通向堂屋。
为了暖和,东西房都设有炕,位于室内南侧,紧靠窗户,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东西房都设有灶台,一般在东房的东侧和西房的西侧,做饭时,灶台生火后,灶台的烟通过炕洞进入预先设计在墙内的烟道,进而通过烟囱排出户外。生火做饭的同时,利用烟的余热把炕烧热,达到取暖的目的。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中多次写到“窑洞”“东房”“西房”与“炕”。例如:
(1)先拿这钱给孩子们捏上三间窑。(《男人》)
(2)梁下的村子,家家窯顶的烟囱都冒着黄烟。(《贵举老汉》)
(3)黑旦女人低着头接住毛口袋,眼睛不往谁身上看,进了窑。(《亲家》)
(4)三八两下就把锅洗完,把东房给拾掇得干干净净。(《柱柱家的》)
(5)听听西房,除了打鼾声,没别的响动。(《柱柱家的》)
(6)愣二面迎天躺在炕上。(《愣二疯了》)
(7)蛋娃赶快把眼从糕盆转向炕,正好看见那一伙蝇子头。(《蛋娃》)
火炕的表面是泥做的,一般要铺席子。20世纪中期,水泥的包装袋是牛皮纸做的,有的人家穷得买不起席子,就在炕上贴一层牛皮纸,小说中“洋灰袋纸裱炕”“洋灰袋裱的炕席”记录了这件事。一条炕靠近地的边缘有木质的炕沿,因为睡觉时一般头靠近炕沿,脚伸向窗户一侧,所以靠近窗户的部分叫“炕脚底”;炕靠近灶台的部分相对较热,称作“炕头”,远离灶台的部分叫“后炕”,中间部分叫“当炕”;炕内有中空的烟道,整体像个箱子,称作“炕箱”,炕两侧的墙壁叫“炕围”。这些词在小说中都有记录,例如:
(8)头一挨住炕沿就成了死猪。(《贼》)
(9)玉茭哭了。他扒在炕沿给哭了。(《玉茭》)
(10)他赶快欠起屁股跪在炕脚底窗台前。把眼睛堵在烂窗孔上。(《蛋娃》)
(11)烂棉花在她背后的炕脚旮旯堆着。(《愣二、愣二》)
(12)可他伸手摸摸,丑丑还在炕头睡着。(《丑帮放羊》)
(13)她一直窝缩在炕头躺着。除了鼠鼠,没人管她。(《温善家的》)
(14)银兰从后炕猛地给趴起身说:“出去!”(《愣二、愣二》)
(15)后炕有个驼着背的黑影子,嘴里圪崩圪崩嚼东西。(《愣二、愣二》)
(16)哧溜哧溜从当炕滑擦向门,又欠起屁股探起头听。(《男人》)
(17)当炕有个柳条笊篱,里头放着个玉茭面窝头。(《蛋娃》)
(18)女娃从那张小炕上揪出些莜麦秸,挨住炕箱给铺了一层。《丑帮放羊》
(19)家里头也能看得见墙上刷的红胶泥炕围。(《玉茭》)
以上各例细致地描绘了“温家窑”人的日常居住窑洞与火炕的生活,具有浓郁的晋北地域特色。
(二)饮食文化
过去晋北地区农作物以玉米(当地称“玉茭”)、莜麦、土豆(当地称“山药”、“山药蛋”)、谷子、黍子为主,人们的主食多用玉米面(当地称“玉茭面”)、莜麦面(当地称“莜面”)、黄米面(黍子去皮后当地称“黄米”)、小米做成。“玉茭面”可以做“窝头”、“玉茭面” (玉茭面做的面汤),莜麦面做成的食物如“莜面”(莜面做的面汤)、“莜面窝窝”(即“莜面栲栳”,做的时候用手掌在光滑的平面推成,又叫“莜面推窝窝”)、“莜面鱼鱼”(用莜面搓成纺锤状的小鱼形)等,土豆主要是当菜,也可以做“烤土豆”(当地称“烧山药”),黄米面主要是蒸“糕”(蒸熟的糕称作“素糕”、做熟的糕包上豆沙或菜用油炸一下叫“油炸糕”)。小说真实地记录了晋北地区的这些饮食文化,例如:
(20)官官正黑咕隆咚的在窑里熬玉茭面。(《下夜》)
(21)里头放着个玉茭面窝头。笊篱旁边还有碗莜面。(《蛋娃》)
(22)“又是莜面窝窝。”他说,“听听。都莜面窝窝了,还又是。”(《贵举老汉》)
(23)下等兵输给他一顿不掺高粱面的莜面推窝窝。(《玉茭》)
(24)女娃给做的是山蘑菇、山药蛋焖莜面鱼鱼。(《丑帮放羊》)
(25)狗子说,我给你喝小米稀粥给你吃烧山药蛋。(《下夜》)
(26)明儿早起吃顿中莜面搅粘糕。(《福牛、福牛》) (27)“啊!鸡肉泡黄米糕。”(《贵举老汉》)
(28)即便吃不起油炸糕,也得吃烙糕片。(《蛋娃》)
(29)油炸糕吃不起,但吃顿不掺高粱面的莜面窝窝还是能够办到的。(《老银银》)
(30)她给他剥了三个粽子,放在碗里,又在上面用调羹淋了些饧。(《温善家的》)
以上各例细致地描绘了“温家窑”人的日常饮食,具有浓郁的晋北地域特色。另外第30例还记录了当地饮食中的“饧”,“饧”是晋北地区人们把甜菜根或胡萝卜用开水熬制的糖稀,是当地饮食中的甜味作料。
二、地方方言的运用
2005年9月,台湾天下文化出版社出版了曹乃谦的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出版社当时希望给那些难懂的方言加上注释,曹乃谦拒绝了:“谁能看懂,谁就是我的知音。谁看不懂就让他看不懂去吧。”曹乃谦认为,读者是最聪明的,自会揣摩到方言的味道和意思。但是对于一些特别难懂、使用范围较小的方言词,却并不好揣摩它的意思,曹乃谦的知音马悦然曾经通过六十多封邮件探讨小说中方言的释义。下文笔者选择部分难懂的方言词语做简单释义,探析小说的地域特色。
(一)做项
做项:“工作、营生、活計”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今儿有做项哩,不能去耍啦。”《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小说中有一例:
(31)他知道它就是个扑灯的东西。它活着就是为了扑灯,没别的做项。(《男人》)
(二)贵贱
贵贱:《汉语大词典》释义为“无论如何、不管怎样”的意思,例举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一口气跑了二十来里,歇了脚,就爬到小河边,咕咕喝了一肚子水,坐下来,贵贱也走不动了。”晋北常见方言词。如:“我贵贱学不会个跳舞。”小说中有一例:
(32)我跟你一样。有时候想睡可贵贱睡不着。想这想那的想事情。(《愣二、愣二》)
(三)舒脱
舒脱:“舒服”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你过得舒脱的,不做营生还不缺钱。”《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小说中有两例:
(33)“哟。你倒会舒脱。”东家媳妇说。(《贵举老汉》)
(34)“看那舒脱的。”柱柱家的想。(《柱柱家的》)
(四)告草
告草:“申明认输,示弱”的意思。“草”是“草鸡”,即“母鸡”,“草鸡”在北方方言里有“怯弱畏缩”的意思。孙“告”有“表明”的意思,“告草”就是表明自己不行,认输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这个家伙宁叫我打告草了。”《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小说中有两例:
(35)临完,还是蛋娃给告草了。(《蛋娃》)
(36)她急了。向他告草求饶说,“……”(《玉茭》)
(五)中
中:当写作“”,《汉语大词典》释义为“真;正;纯粹”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我想吃肉馅儿的饺子,甭和萝卜了。”小说中有四例:
(37)连顿中莜面的窝窝也吃不起,老和山药蛋。(《愣二疯了》)
(38)靠不吃中莜面窝窝,几球年能攒两千块。(《愣二疯了》)
(39)这回,愣二妈给愣二做了中莜面窝窝,可愣二不吃。(《愣二疯了》)
(40)明儿早起吃顿中莜面搅粘糕。(《福牛》)
(六)没牢防
没牢防:“没提防”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今儿一伙人在院子里瞎忙,没牢防住叫贼把摩托给偷走了。”《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小说中有一例:
(41)谁也没牢防住他说了这么句话。(《锅扣大爷》)
(七)人伙
人伙:《汉语大词典》释义为“人群”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他钻人伙里悄悄骂你哩。”小说中有多例,如:
(42)蛋娃一调头,看见他的爹也在人伙里头,帮着做营生。(《蛋娃》)
(43)蛋娃看见老柱柱的大小子高粱也混在女人伙里头,还紧挨着拾来。(《蛋娃》)
(44)哪个女人放下锄杖或是放下镰刀,放下手里的营生活儿离开人伙,玉茭就知道她这是要去干啥。(《玉茭》)
(45)温孩的大狗和小狗也在人伙里。(《玉茭》)
(八)挨拐
挨拐:“吃亏”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那是个好占便宜不挨拐的货。”《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小说中有一例:
(46)下等兵平素是个从来都占便宜,永远不会挨拐的人。(《玉茭》)
(九)反答
反答:“辩解”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他冤枉你你咋不跟他反答?”《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小说中有一例:
(47)玉茭不敢反答,顺手拔了一撮草放进嘴,圪噌圪噌嚼。(《玉茭》)
(十)眼儿石
眼儿石:为了放置车轮向低处滑行,放一块石头来阻挡,这个过程叫“打眼儿”,“打眼儿”用的石头叫“眼儿石”。晋北常见方言词。如:“车上不去了,赶快寻疙瘩眼儿石,打个眼儿!”《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小说中有一例:
(48)好像怕屁股蛋跑了,拿脚给当眼儿石。(《下夜》)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中类似的方言词还有很多,限于篇幅,这里仅举十个例子,一方面为广大读者读懂小说文本做一个简单的释义,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些方言词的释义展示小说浓郁的地方特色。
{1}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有《亲家》《女人》《愣二疯了》《莜麦秸窝里》《锅扣大爷》《男人》《贼》等文章。
参考文献:
[1] 曹乃谦.到黑夜想你没办法.[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2] 周作人.地方与文艺[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3] 汉语大词典编纂组编.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作 者:赵立新,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关键词:曹乃谦 地方特色 窑洞与火炕文化 饮食文化 方言词语
曹乃谦是山西省应县籍作家,生于1949年,其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1}写作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初散见于各大文学期刊,先后被翻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瑞典文等,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曹乃谦比较“土”,小说故事多写乡土之事,语言也多用晋北地区的方言土语。曹乃谦是“一个真正的乡巴佬”,小说渗透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本文以《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为例,从地方风俗的反映与地方方言的运用两个方面探析曹乃谦的作品浓郁的地方特色。
一、地方风俗的反映
从作家曹乃谦自身而言,他往往忠实地反映和表现生活,从作品出发,又往往呈现出浓郁的地方风俗。在《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中,作者反映了晋北地区浓郁的“住”文化和“食”文化。
(一)窑洞与火炕文化
晋北地区的“住”文化最典型的是窑洞与火炕文化,过去晋北人大多住在窑洞里,窑洞一般是面南背北共三间,中间的一间是堂屋,通往室外的唯一的门就在堂屋,东边的一间是东房,西边的一间是西房,东房和西房中部各有一个门通向堂屋。
为了暖和,东西房都设有炕,位于室内南侧,紧靠窗户,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东西房都设有灶台,一般在东房的东侧和西房的西侧,做饭时,灶台生火后,灶台的烟通过炕洞进入预先设计在墙内的烟道,进而通过烟囱排出户外。生火做饭的同时,利用烟的余热把炕烧热,达到取暖的目的。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中多次写到“窑洞”“东房”“西房”与“炕”。例如:
(1)先拿这钱给孩子们捏上三间窑。(《男人》)
(2)梁下的村子,家家窯顶的烟囱都冒着黄烟。(《贵举老汉》)
(3)黑旦女人低着头接住毛口袋,眼睛不往谁身上看,进了窑。(《亲家》)
(4)三八两下就把锅洗完,把东房给拾掇得干干净净。(《柱柱家的》)
(5)听听西房,除了打鼾声,没别的响动。(《柱柱家的》)
(6)愣二面迎天躺在炕上。(《愣二疯了》)
(7)蛋娃赶快把眼从糕盆转向炕,正好看见那一伙蝇子头。(《蛋娃》)
火炕的表面是泥做的,一般要铺席子。20世纪中期,水泥的包装袋是牛皮纸做的,有的人家穷得买不起席子,就在炕上贴一层牛皮纸,小说中“洋灰袋纸裱炕”“洋灰袋裱的炕席”记录了这件事。一条炕靠近地的边缘有木质的炕沿,因为睡觉时一般头靠近炕沿,脚伸向窗户一侧,所以靠近窗户的部分叫“炕脚底”;炕靠近灶台的部分相对较热,称作“炕头”,远离灶台的部分叫“后炕”,中间部分叫“当炕”;炕内有中空的烟道,整体像个箱子,称作“炕箱”,炕两侧的墙壁叫“炕围”。这些词在小说中都有记录,例如:
(8)头一挨住炕沿就成了死猪。(《贼》)
(9)玉茭哭了。他扒在炕沿给哭了。(《玉茭》)
(10)他赶快欠起屁股跪在炕脚底窗台前。把眼睛堵在烂窗孔上。(《蛋娃》)
(11)烂棉花在她背后的炕脚旮旯堆着。(《愣二、愣二》)
(12)可他伸手摸摸,丑丑还在炕头睡着。(《丑帮放羊》)
(13)她一直窝缩在炕头躺着。除了鼠鼠,没人管她。(《温善家的》)
(14)银兰从后炕猛地给趴起身说:“出去!”(《愣二、愣二》)
(15)后炕有个驼着背的黑影子,嘴里圪崩圪崩嚼东西。(《愣二、愣二》)
(16)哧溜哧溜从当炕滑擦向门,又欠起屁股探起头听。(《男人》)
(17)当炕有个柳条笊篱,里头放着个玉茭面窝头。(《蛋娃》)
(18)女娃从那张小炕上揪出些莜麦秸,挨住炕箱给铺了一层。《丑帮放羊》
(19)家里头也能看得见墙上刷的红胶泥炕围。(《玉茭》)
以上各例细致地描绘了“温家窑”人的日常居住窑洞与火炕的生活,具有浓郁的晋北地域特色。
(二)饮食文化
过去晋北地区农作物以玉米(当地称“玉茭”)、莜麦、土豆(当地称“山药”、“山药蛋”)、谷子、黍子为主,人们的主食多用玉米面(当地称“玉茭面”)、莜麦面(当地称“莜面”)、黄米面(黍子去皮后当地称“黄米”)、小米做成。“玉茭面”可以做“窝头”、“玉茭面” (玉茭面做的面汤),莜麦面做成的食物如“莜面”(莜面做的面汤)、“莜面窝窝”(即“莜面栲栳”,做的时候用手掌在光滑的平面推成,又叫“莜面推窝窝”)、“莜面鱼鱼”(用莜面搓成纺锤状的小鱼形)等,土豆主要是当菜,也可以做“烤土豆”(当地称“烧山药”),黄米面主要是蒸“糕”(蒸熟的糕称作“素糕”、做熟的糕包上豆沙或菜用油炸一下叫“油炸糕”)。小说真实地记录了晋北地区的这些饮食文化,例如:
(20)官官正黑咕隆咚的在窑里熬玉茭面。(《下夜》)
(21)里头放着个玉茭面窝头。笊篱旁边还有碗莜面。(《蛋娃》)
(22)“又是莜面窝窝。”他说,“听听。都莜面窝窝了,还又是。”(《贵举老汉》)
(23)下等兵输给他一顿不掺高粱面的莜面推窝窝。(《玉茭》)
(24)女娃给做的是山蘑菇、山药蛋焖莜面鱼鱼。(《丑帮放羊》)
(25)狗子说,我给你喝小米稀粥给你吃烧山药蛋。(《下夜》)
(26)明儿早起吃顿中莜面搅粘糕。(《福牛、福牛》) (27)“啊!鸡肉泡黄米糕。”(《贵举老汉》)
(28)即便吃不起油炸糕,也得吃烙糕片。(《蛋娃》)
(29)油炸糕吃不起,但吃顿不掺高粱面的莜面窝窝还是能够办到的。(《老银银》)
(30)她给他剥了三个粽子,放在碗里,又在上面用调羹淋了些饧。(《温善家的》)
以上各例细致地描绘了“温家窑”人的日常饮食,具有浓郁的晋北地域特色。另外第30例还记录了当地饮食中的“饧”,“饧”是晋北地区人们把甜菜根或胡萝卜用开水熬制的糖稀,是当地饮食中的甜味作料。
二、地方方言的运用
2005年9月,台湾天下文化出版社出版了曹乃谦的长篇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出版社当时希望给那些难懂的方言加上注释,曹乃谦拒绝了:“谁能看懂,谁就是我的知音。谁看不懂就让他看不懂去吧。”曹乃谦认为,读者是最聪明的,自会揣摩到方言的味道和意思。但是对于一些特别难懂、使用范围较小的方言词,却并不好揣摩它的意思,曹乃谦的知音马悦然曾经通过六十多封邮件探讨小说中方言的释义。下文笔者选择部分难懂的方言词语做简单释义,探析小说的地域特色。
(一)做项
做项:“工作、营生、活計”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今儿有做项哩,不能去耍啦。”《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小说中有一例:
(31)他知道它就是个扑灯的东西。它活着就是为了扑灯,没别的做项。(《男人》)
(二)贵贱
贵贱:《汉语大词典》释义为“无论如何、不管怎样”的意思,例举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一口气跑了二十来里,歇了脚,就爬到小河边,咕咕喝了一肚子水,坐下来,贵贱也走不动了。”晋北常见方言词。如:“我贵贱学不会个跳舞。”小说中有一例:
(32)我跟你一样。有时候想睡可贵贱睡不着。想这想那的想事情。(《愣二、愣二》)
(三)舒脱
舒脱:“舒服”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你过得舒脱的,不做营生还不缺钱。”《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小说中有两例:
(33)“哟。你倒会舒脱。”东家媳妇说。(《贵举老汉》)
(34)“看那舒脱的。”柱柱家的想。(《柱柱家的》)
(四)告草
告草:“申明认输,示弱”的意思。“草”是“草鸡”,即“母鸡”,“草鸡”在北方方言里有“怯弱畏缩”的意思。孙“告”有“表明”的意思,“告草”就是表明自己不行,认输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这个家伙宁叫我打告草了。”《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小说中有两例:
(35)临完,还是蛋娃给告草了。(《蛋娃》)
(36)她急了。向他告草求饶说,“……”(《玉茭》)
(五)中
中:当写作“”,《汉语大词典》释义为“真;正;纯粹”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我想吃肉馅儿的饺子,甭和萝卜了。”小说中有四例:
(37)连顿中莜面的窝窝也吃不起,老和山药蛋。(《愣二疯了》)
(38)靠不吃中莜面窝窝,几球年能攒两千块。(《愣二疯了》)
(39)这回,愣二妈给愣二做了中莜面窝窝,可愣二不吃。(《愣二疯了》)
(40)明儿早起吃顿中莜面搅粘糕。(《福牛》)
(六)没牢防
没牢防:“没提防”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今儿一伙人在院子里瞎忙,没牢防住叫贼把摩托给偷走了。”《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小说中有一例:
(41)谁也没牢防住他说了这么句话。(《锅扣大爷》)
(七)人伙
人伙:《汉语大词典》释义为“人群”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他钻人伙里悄悄骂你哩。”小说中有多例,如:
(42)蛋娃一调头,看见他的爹也在人伙里头,帮着做营生。(《蛋娃》)
(43)蛋娃看见老柱柱的大小子高粱也混在女人伙里头,还紧挨着拾来。(《蛋娃》)
(44)哪个女人放下锄杖或是放下镰刀,放下手里的营生活儿离开人伙,玉茭就知道她这是要去干啥。(《玉茭》)
(45)温孩的大狗和小狗也在人伙里。(《玉茭》)
(八)挨拐
挨拐:“吃亏”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那是个好占便宜不挨拐的货。”《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小说中有一例:
(46)下等兵平素是个从来都占便宜,永远不会挨拐的人。(《玉茭》)
(九)反答
反答:“辩解”的意思。晋北常见方言词。如:“他冤枉你你咋不跟他反答?”《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小说中有一例:
(47)玉茭不敢反答,顺手拔了一撮草放进嘴,圪噌圪噌嚼。(《玉茭》)
(十)眼儿石
眼儿石:为了放置车轮向低处滑行,放一块石头来阻挡,这个过程叫“打眼儿”,“打眼儿”用的石头叫“眼儿石”。晋北常见方言词。如:“车上不去了,赶快寻疙瘩眼儿石,打个眼儿!”《汉语大词典》未收录。小说中有一例:
(48)好像怕屁股蛋跑了,拿脚给当眼儿石。(《下夜》)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中类似的方言词还有很多,限于篇幅,这里仅举十个例子,一方面为广大读者读懂小说文本做一个简单的释义,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些方言词的释义展示小说浓郁的地方特色。
{1}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有《亲家》《女人》《愣二疯了》《莜麦秸窝里》《锅扣大爷》《男人》《贼》等文章。
参考文献:
[1] 曹乃谦.到黑夜想你没办法.[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2] 周作人.地方与文艺[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3] 汉语大词典编纂组编.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作 者:赵立新,山西大同大学浑源师范分校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