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探究当前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编制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问卷,我们对10所旅游类高职院校的183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较高;大三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最高,大一居中,大二最低;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职业认同水平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农村高职生的职业认同水平高于城市高职生;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旅游类高职;职业认同;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C-0003-04
一、问题提出
职业认同(professional identity)是个体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的目标、职业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1]职业认同与个人的职业决策、职业探索和职业成功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关系到一个人在复杂的职业环境中的适应性问题。[2]目前国内关于职业认同的研究主要以医护人员、医学专业学生、教师、师范生等为研究对象,较少涉及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鉴于此,本研究使用自编问卷,分析探讨当前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特点,以期为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和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山东、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的10所旅游类高职院校,共计2000名高职生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回答,得到有效问卷1832份。
(二)研究工具
由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权威的“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量表”,笔者在参考饶薇[3]编制的《高职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基础上,结合开放式问卷以及与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访谈结果,自行编制了《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问卷》。该问卷共24题,由4个因子组成:组织认同、自我认同、参照群体认同、关系认同。其中,组织认同是指个体作为组织的成员而产生的认知;自我认同是指人对自己的各种看法;参照群体认同为通过行业外的社会群体影响而形成的认知;关系认同则为通过行业人员间的交往和比较,建立人际关系来进行自我判断[4]。问卷采用Likert5点记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经检验,本研究中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9,分半信度为0.792。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来看,问卷结构效度良好。另外,使用LISREL8.80测定模型与观测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x2/df=2.95,RMSEA=0.064,NFI=0.94,NNFI=0.95,CFI=0.96,IFI=0.96),本研究的数据支持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4维度模型。综上,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以作为测量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工具。
(三)研究程序
主试按统一的测试指导语实施团体测试,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中的所有题目,并强调回答的真实性。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特点
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发现(见表1):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总平均分为3.64,即我国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水平较高;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各因素发展不平衡,其中组织认同(M=3.76)得分最高,自我认同(M=3.47)的得分最低。各因素平均值大小的比较依次是: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参照群体认同>自我认同。
表1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情况(M±SD)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
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2),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具体来看,在自我认同、参照群体认同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其中,在自我认同因子上,男生职业认同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参照群体认同因子上,女生职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年级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见表3),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年级差异极其显著,表现为大三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最高,大一居中,大二最低。从各个因子来看,在组織认同、自我认同因子上,年级差异都非常显著。进一步经过多重比较(LSD)发现,在组织认同和自我认同这两个因子上,认同水平的高低顺序依然为:大三>大一>大二。
表3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年级差异(M±SD)
(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方面的差异
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其职业认同总体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比较平均分可看出,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职业认同水平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从职业认同具体因素来看,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在组织认同、自我认同、关系认同因素上的差异非常显著。比较平均分可知,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在这三个因素上的水平显著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
表4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
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M±SD)
(五)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5),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在是否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可是从职业认同的具体因素来看,是否独生子女在自我认同、关系认同因素上具有显著差异。比较平均分可知,独生子女的高职生在这两个因素上的认同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高职生。
表5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
独生子女上的差异(M±SD)
(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城乡上的差异
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6),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平均分可知,农村高职生的职业认同水平高于城市高职生。从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具体因素来看,在组织认同因素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比较平均分可以看出,农村高职生在组织认同因素上的水平显著高于城市高职生。 表6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城乡上的差异(M±SD)
四、高职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特点
研究发现,我国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这可能与旅游类高职院校特有的专业设置和专门的职业养成训练有关。我国旅游类高职院校一般设有酒店、旅游、烹饪、空乘等专业,此类专业对职业礼仪和职业形象要求更高,学生能更多接收到外部的正面反馈,从而易于形成内驱力,促进职业认同水平的提高。
从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各因子来看,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参照群体认同>自我认同。可见,学生对实习单位的组织认同度高,在同行业群体内积极比较,有一定的职业自豪感。这也说明学校的实习管理对学生的职业认同有重要影响,应持续加强实习指导和职业认同教育,以利于学生胜任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要求。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但是从职业认同诸因子来看:(1)在自我认同因子上,男生职业认同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女生。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与社会性别角色差异有关,男性的社会角色被赋予更高的社会价值和成就期望,使得男性的自我效能感较强;另一方面可能是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致,据了解,在同等条件下,很多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男生,故男生对自我的认同水平较高。(2)在参照群体认同因子上,女生职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这主要是因为旅游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多为服务型,其中女生的人数远高于男生,女生也更具细心、耐心,较常获得行业外群体的正面评价,从而增强了女生的职业认同感。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年级差异
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職业认同在年级上的差异极其显著,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升高,职业认同水平呈现出“√”形状。从诸因子来看,在组织认同、自我认同这两个因子上,年级差异均非常显著,同样表现为大三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最高,大一次之,大二最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大一学生怀揣着美好的职业愿景进入学校,学校往往在此阶段安排新生专业教育和职业养成课程,以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度,使大一新生对未来职业和自我发展逐步建立起信心[5],其组织认同、自我认同水平上升到一定高度。大二学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新鲜感降低,很多人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比如沉迷网络、逃课等,职业认同水平最低。到了大三,学校会为学生提供行业实习机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最新的行业知识,拓宽视野,感受到先进的行业文化和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令大三学生的组织认同、自我认同水平达到最高。
(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方面的差异
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职业认同水平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具体到职业认同诸因素上,则体现在组织认同、自我认同、关系认同上差异显著,表现为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在这三个因素上的认同水平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干部锻炼机会多,个体各方面能力和整体综合素质得以增强,对自己的要求一般也较高,职业动力更强[6],同时更能获得优质的职业资源,其组织认同、自我认同和关系认同水平势必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这提示我们,高职院校要鼓励学生踊跃参加社团活动,提高职业认同水平。
(五)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可是在自我认同、关系认同因素上具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高职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高职生。相比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独生子女从小获得更多的家庭关爱,是父母长辈关注的焦点,具有很强的心理优越感,其自我价值判断更为积极,因而自我认同度更高,这也使得他们关系认同水平较高。
(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城乡上的差异
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农村高职生的职业认同水平高于城市高职生。在组织认同因素上,农村高职生尤其显著高于城市高职生。这主要是农村高职生的职业发展路径和目标较为稳定,对实习和择业表现出更加执着的追求,迫切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职业成就,以改变家庭境遇,因此其对行业组织的认同水平较高。
参考文献:
[1]欧阳卫.江西某职院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调查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3).
[2]高艳,乔志宏,宋慧婷.职业认同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饶薇.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
[4]刘蓓.中职生职业认同维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5]安蓉,胡道圣.高职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19).
[6]刘利,潘黔玲.高职学生职业认同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
责任编辑:方健华
关键词:旅游类高职;职业认同;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C-0003-04
一、问题提出
职业认同(professional identity)是个体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的目标、职业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1]职业认同与个人的职业决策、职业探索和职业成功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关系到一个人在复杂的职业环境中的适应性问题。[2]目前国内关于职业认同的研究主要以医护人员、医学专业学生、教师、师范生等为研究对象,较少涉及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鉴于此,本研究使用自编问卷,分析探讨当前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特点,以期为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和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山东、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的10所旅游类高职院校,共计2000名高职生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回答,得到有效问卷1832份。
(二)研究工具
由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权威的“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量表”,笔者在参考饶薇[3]编制的《高职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基础上,结合开放式问卷以及与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访谈结果,自行编制了《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问卷》。该问卷共24题,由4个因子组成:组织认同、自我认同、参照群体认同、关系认同。其中,组织认同是指个体作为组织的成员而产生的认知;自我认同是指人对自己的各种看法;参照群体认同为通过行业外的社会群体影响而形成的认知;关系认同则为通过行业人员间的交往和比较,建立人际关系来进行自我判断[4]。问卷采用Likert5点记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为1~5分。经检验,本研究中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9,分半信度为0.792。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来看,问卷结构效度良好。另外,使用LISREL8.80测定模型与观测数据之间的拟合程度(x2/df=2.95,RMSEA=0.064,NFI=0.94,NNFI=0.95,CFI=0.96,IFI=0.96),本研究的数据支持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4维度模型。综上,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以作为测量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工具。
(三)研究程序
主试按统一的测试指导语实施团体测试,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中的所有题目,并强调回答的真实性。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特点
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发现(见表1):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总平均分为3.64,即我国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水平较高;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各因素发展不平衡,其中组织认同(M=3.76)得分最高,自我认同(M=3.47)的得分最低。各因素平均值大小的比较依次是: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参照群体认同>自我认同。
表1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情况(M±SD)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
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2),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具体来看,在自我认同、参照群体认同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其中,在自我认同因子上,男生职业认同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参照群体认同因子上,女生职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年级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见表3),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年级差异极其显著,表现为大三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最高,大一居中,大二最低。从各个因子来看,在组織认同、自我认同因子上,年级差异都非常显著。进一步经过多重比较(LSD)发现,在组织认同和自我认同这两个因子上,认同水平的高低顺序依然为:大三>大一>大二。
表3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年级差异(M±SD)
(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方面的差异
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其职业认同总体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比较平均分可看出,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职业认同水平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从职业认同具体因素来看,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在组织认同、自我认同、关系认同因素上的差异非常显著。比较平均分可知,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在这三个因素上的水平显著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
表4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
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M±SD)
(五)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5),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在是否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可是从职业认同的具体因素来看,是否独生子女在自我认同、关系认同因素上具有显著差异。比较平均分可知,独生子女的高职生在这两个因素上的认同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高职生。
表5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
独生子女上的差异(M±SD)
(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城乡上的差异
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6),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平均分可知,农村高职生的职业认同水平高于城市高职生。从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具体因素来看,在组织认同因素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比较平均分可以看出,农村高职生在组织认同因素上的水平显著高于城市高职生。 表6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城乡上的差异(M±SD)
四、高职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总体特点
研究发现,我国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这可能与旅游类高职院校特有的专业设置和专门的职业养成训练有关。我国旅游类高职院校一般设有酒店、旅游、烹饪、空乘等专业,此类专业对职业礼仪和职业形象要求更高,学生能更多接收到外部的正面反馈,从而易于形成内驱力,促进职业认同水平的提高。
从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各因子来看,组织认同>关系认同>参照群体认同>自我认同。可见,学生对实习单位的组织认同度高,在同行业群体内积极比较,有一定的职业自豪感。这也说明学校的实习管理对学生的职业认同有重要影响,应持续加强实习指导和职业认同教育,以利于学生胜任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要求。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但是从职业认同诸因子来看:(1)在自我认同因子上,男生职业认同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女生。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与社会性别角色差异有关,男性的社会角色被赋予更高的社会价值和成就期望,使得男性的自我效能感较强;另一方面可能是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致,据了解,在同等条件下,很多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男生,故男生对自我的认同水平较高。(2)在参照群体认同因子上,女生职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这主要是因为旅游类高职院校的专业多为服务型,其中女生的人数远高于男生,女生也更具细心、耐心,较常获得行业外群体的正面评价,从而增强了女生的职业认同感。
(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的年级差异
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職业认同在年级上的差异极其显著,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升高,职业认同水平呈现出“√”形状。从诸因子来看,在组织认同、自我认同这两个因子上,年级差异均非常显著,同样表现为大三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最高,大一次之,大二最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大一学生怀揣着美好的职业愿景进入学校,学校往往在此阶段安排新生专业教育和职业养成课程,以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度,使大一新生对未来职业和自我发展逐步建立起信心[5],其组织认同、自我认同水平上升到一定高度。大二学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新鲜感降低,很多人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比如沉迷网络、逃课等,职业认同水平最低。到了大三,学校会为学生提供行业实习机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最新的行业知识,拓宽视野,感受到先进的行业文化和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令大三学生的组织认同、自我认同水平达到最高。
(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方面的差异
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职业认同水平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具体到职业认同诸因素上,则体现在组织认同、自我认同、关系认同上差异显著,表现为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在这三个因素上的认同水平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干部锻炼机会多,个体各方面能力和整体综合素质得以增强,对自己的要求一般也较高,职业动力更强[6],同时更能获得优质的职业资源,其组织认同、自我认同和关系认同水平势必高于不担任学生干部的高职生。这提示我们,高职院校要鼓励学生踊跃参加社团活动,提高职业认同水平。
(五)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认同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没有显著差异,可是在自我认同、关系认同因素上具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高职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高职生。相比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独生子女从小获得更多的家庭关爱,是父母长辈关注的焦点,具有很强的心理优越感,其自我价值判断更为积极,因而自我认同度更高,这也使得他们关系认同水平较高。
(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城乡上的差异
旅游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在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农村高职生的职业认同水平高于城市高职生。在组织认同因素上,农村高职生尤其显著高于城市高职生。这主要是农村高职生的职业发展路径和目标较为稳定,对实习和择业表现出更加执着的追求,迫切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职业成就,以改变家庭境遇,因此其对行业组织的认同水平较高。
参考文献:
[1]欧阳卫.江西某职院饭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调查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3).
[2]高艳,乔志宏,宋慧婷.职业认同研究现状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饶薇.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
[4]刘蓓.中职生职业认同维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5]安蓉,胡道圣.高职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19).
[6]刘利,潘黔玲.高职学生职业认同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
责任编辑:方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