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高中语文开放性作业已经不乏研究,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历,试图探讨现存的语文作业和潜在的语文作业,寻找课外开放性作业设计的相关内容,为以后的作业实践活动做好相应的准备。
一、开放性作业的界定
通常我们认为课外开放性作业指的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表现形式多样的作业。这类作业具有可操作性强,作业内容与作业结果不具有唯一性,它还具有学生自主作业、主动完成等特点,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或生活经验收集相关材料,并按教师的指向对学生所据材料进行分类、积累、创新、独立操作及独立思考等,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训练方式。
结合众多一线教师的论述和本人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中语文开放性作业应该具有个性化、层次化、趣味化、自主化、人文化等五个特质。
二、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开放性作业不像传统作业那样单一和一刀切,那么如何来评定开放性作业是否有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去判断。
评价一:学生是否乐意参与?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与“悱”是指学生在追求知识时的一种急迫的心理状态,如果我们的作业设计也使学生迫切地想要得到“启”与“发”,那么它自然是有效的。
比如,在设计《<宽容>序言》一课的作业时,先将课本内容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要求学生分组选择最感兴趣的片段进行排演,最终在课堂上表演。结果,几乎每位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对课本内容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也使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可以说,要使语文作业有效,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看学生是否主动在做,是否愿意去做。
评价二: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是否能感受到语文带来的快乐?
开放性作业的完成,很多时候是学生通过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与同学的合作来完成的,它们摒弃了课文的约束、教材的限制。在作业过程中,学生的这种内心需求得到满足,才能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体验到快乐。
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第三册教材以文学鉴赏为主,袁湛江老师用拓展阅读和专题性研究取代传统作文,让学生自选内容进行研究性阅读和写作。一个学期以后,学生的研究小文章合成了一个集子《微光》。袁老师说:“让人感到欣慰的确实还不仅仅是论文集《微光》这样的显性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个性化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付出的真诚和获得的快乐。
评价三:作业评价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教师的作业评价艺术是语文作业有效的良药。开放性作业的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是评价开放性作业是否有效的又一个重要指标。作业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应该以诊断、激励和发展为主要目的。
比如在教授《道士塔》一文前,要求学生用简短的文字写下看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而评价的方式是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写下的文字。于是学生开始翻阅对余秋雨溢满谀颂、充斥褒誉的众多的辅导资料,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开始阐述《道士塔》、王圆渌、敦煌以及余秋雨。结果学生们的读后感写成了,他们对《道士塔》有了最真实的感受,有了最真实的表达。
在阅读中真正实现生命的碰撞、交流和沟通,其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努力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设置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情境。而这样的作业设计就达到了这个目的。最后,将学生们的这些文字编辑到多媒体课件中,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业以这种方式呈现在眼前的时候,都异常兴奋,有着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对完成语文作业也就有了另外一种心态。
评价四作业结果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简言之,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开放性作业如果只能做到形式上的创新,而不能真正地开放学生的语文视野,开发学生的語文天地,从听、说、读、写等各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他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真正有效的开放性作业必须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的。
在众多的学习目标中,由于目标层次的不同,有的目标所指向的知识内容只需要学生熟悉,而有的则需要持久理解。”持久理解”中的”持久”,不是局限在课堂中,也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生活中,而是延伸到整个社会生活,延伸到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学习。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开放性作业设计,在这三维立体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内容上的充实和形式上的创新,在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一、开放性作业的界定
通常我们认为课外开放性作业指的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表现形式多样的作业。这类作业具有可操作性强,作业内容与作业结果不具有唯一性,它还具有学生自主作业、主动完成等特点,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或生活经验收集相关材料,并按教师的指向对学生所据材料进行分类、积累、创新、独立操作及独立思考等,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训练方式。
结合众多一线教师的论述和本人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中语文开放性作业应该具有个性化、层次化、趣味化、自主化、人文化等五个特质。
二、高中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开放性作业不像传统作业那样单一和一刀切,那么如何来评定开放性作业是否有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去判断。
评价一:学生是否乐意参与?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与“悱”是指学生在追求知识时的一种急迫的心理状态,如果我们的作业设计也使学生迫切地想要得到“启”与“发”,那么它自然是有效的。
比如,在设计《<宽容>序言》一课的作业时,先将课本内容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要求学生分组选择最感兴趣的片段进行排演,最终在课堂上表演。结果,几乎每位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对课本内容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也使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可以说,要使语文作业有效,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看学生是否主动在做,是否愿意去做。
评价二: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是否能感受到语文带来的快乐?
开放性作业的完成,很多时候是学生通过上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与同学的合作来完成的,它们摒弃了课文的约束、教材的限制。在作业过程中,学生的这种内心需求得到满足,才能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体验到快乐。
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第三册教材以文学鉴赏为主,袁湛江老师用拓展阅读和专题性研究取代传统作文,让学生自选内容进行研究性阅读和写作。一个学期以后,学生的研究小文章合成了一个集子《微光》。袁老师说:“让人感到欣慰的确实还不仅仅是论文集《微光》这样的显性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个性化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付出的真诚和获得的快乐。
评价三:作业评价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教师的作业评价艺术是语文作业有效的良药。开放性作业的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是评价开放性作业是否有效的又一个重要指标。作业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应该以诊断、激励和发展为主要目的。
比如在教授《道士塔》一文前,要求学生用简短的文字写下看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而评价的方式是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写下的文字。于是学生开始翻阅对余秋雨溢满谀颂、充斥褒誉的众多的辅导资料,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开始阐述《道士塔》、王圆渌、敦煌以及余秋雨。结果学生们的读后感写成了,他们对《道士塔》有了最真实的感受,有了最真实的表达。
在阅读中真正实现生命的碰撞、交流和沟通,其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努力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设置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情境。而这样的作业设计就达到了这个目的。最后,将学生们的这些文字编辑到多媒体课件中,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业以这种方式呈现在眼前的时候,都异常兴奋,有着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对完成语文作业也就有了另外一种心态。
评价四作业结果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简言之,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开放性作业如果只能做到形式上的创新,而不能真正地开放学生的语文视野,开发学生的語文天地,从听、说、读、写等各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他的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真正有效的开放性作业必须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的。
在众多的学习目标中,由于目标层次的不同,有的目标所指向的知识内容只需要学生熟悉,而有的则需要持久理解。”持久理解”中的”持久”,不是局限在课堂中,也不仅仅局限在学校生活中,而是延伸到整个社会生活,延伸到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学习。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开放性作业设计,在这三维立体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内容上的充实和形式上的创新,在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