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对我们在教育领域里创新提出了挑战;新课程改革,究其实质,是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目标,以更好地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地领会和把握这一改革的实质,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锐意探索: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呢,我想,第一要义是在课堂上把主动权切切实实地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主动权 学法指导 学习习惯
1、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让学生自学,使学生拥有掌握课堂主动权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现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用所学会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内容,自己会学习,也就拥有了掌握课堂主动权的能力。比如在执教《我的母亲》一课时,先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反映母亲对作者的“教之严”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出来,方法为:找受感动的词句,说自己的体会,然后有感情的朗读来理
解课文。接下来,学生运用此方法自学描写母亲对作者“爱之慈”的部分,这样既避免了教师泛泛的讲授,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再如,在讲授《故乡》一课时的学法指导可设计得更独特,在导人新课检查预习之后,直接让学生谈准备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学生边讨论教师边总结边板书,得出本课学习方法为:给课文分段、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有感情朗读。然后,就指导学生利用这一方法学习课文内容。它的成功之处就是方法是学生自己总结的,运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自然能够增强在课堂在课堂中的主动权。
2、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发挥课堂主动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应重视解决语文教学中怎样“放”的问题。“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发挥在课堂中的主动权,其基本做法是:围绕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设计一至二个主要问题,教学是从这几个问题人手放手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仅仅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可提出:课文共写了哪几件事?那些地方你感受最深,为什么?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课文内容自然理解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思想感情自然体会能出来。最后,在学生大致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分角色写出“自己的心声”,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中角色的言行举止,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理解,“放”的程度就更深了。“放”的程度越深,学生拥有的主动权就越大。事实上,教师越放权,学生的表现会有更多的惊喜之处。
3、引导学生重视每组导读和预习在理解课文中的作用,使学生把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教材每组课文前面都有导读,每篇课文前面都有预习要求,导读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本组主要内容及训练重点,预习是为了指导学生怎样预习,学会预习的方法。而这些在以往教学中往往被人们忽视,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种做法对教学非常不利,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缺乏明确的教学与学习导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导读和预习在理解课文中的作用。每组第一篇课文首先引导学生从导读人手,每篇课文的教学又是从预习、检查预习开始。这样导读和预习在理解课文中的作用就得以发挥,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然逐步体会到导读与预习的重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首先通过预习了解每组、每课的训练重点,自然能更好的掌握在课堂中的主动权,使学习有总体目标,便于重点训练项目的达成。
4、反对串讲,在课堂上多读、多讨论、少讲授,培养学生自主、自悟的学习习惯,真正发挥其课堂主动权。
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集中体现在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权。教师在讲授中要反对串讲,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读、多讨论、教师少讲授,老师在课堂上只起到引路的作用,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对培养学生的自主、自悟的学习习惯非常有利,培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学生真正发挥其课堂主动权,不要让老师做课堂教学的演员,而是当好教学的导演。这好比在爬山比赛中老师规定了起点与终点,学生走哪条路由他自己选择,能按时到达终点就行。如果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过同一条又窄又陡的山道,那必然会有许多学生掉进悬崖里。老师长期坚持多读少讲,学生的自主自悟的学习习惯会很快培养起来,在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课堂主动权,不断提高阅读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将会更加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创造好条件,为素质教育添光溢彩。
5、课堂上多一些空间,让学生发展。“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空间。课堂上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发展,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从而激活语文课堂,使学生思想畅通,课堂参与积极性高涨,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总之,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方法或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参与的机会,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主动权 学法指导 学习习惯
1、注重学法指导,重视让学生自学,使学生拥有掌握课堂主动权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现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用所学会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内容,自己会学习,也就拥有了掌握课堂主动权的能力。比如在执教《我的母亲》一课时,先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反映母亲对作者的“教之严”时,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出来,方法为:找受感动的词句,说自己的体会,然后有感情的朗读来理
解课文。接下来,学生运用此方法自学描写母亲对作者“爱之慈”的部分,这样既避免了教师泛泛的讲授,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再如,在讲授《故乡》一课时的学法指导可设计得更独特,在导人新课检查预习之后,直接让学生谈准备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学生边讨论教师边总结边板书,得出本课学习方法为:给课文分段、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有感情朗读。然后,就指导学生利用这一方法学习课文内容。它的成功之处就是方法是学生自己总结的,运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自然能够增强在课堂在课堂中的主动权。
2、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发挥课堂主动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应重视解决语文教学中怎样“放”的问题。“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发挥在课堂中的主动权,其基本做法是:围绕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设计一至二个主要问题,教学是从这几个问题人手放手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仅仅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可提出:课文共写了哪几件事?那些地方你感受最深,为什么?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课文内容自然理解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思想感情自然体会能出来。最后,在学生大致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分角色写出“自己的心声”,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中角色的言行举止,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理解,“放”的程度就更深了。“放”的程度越深,学生拥有的主动权就越大。事实上,教师越放权,学生的表现会有更多的惊喜之处。
3、引导学生重视每组导读和预习在理解课文中的作用,使学生把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教材每组课文前面都有导读,每篇课文前面都有预习要求,导读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本组主要内容及训练重点,预习是为了指导学生怎样预习,学会预习的方法。而这些在以往教学中往往被人们忽视,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这种做法对教学非常不利,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缺乏明确的教学与学习导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导读和预习在理解课文中的作用。每组第一篇课文首先引导学生从导读人手,每篇课文的教学又是从预习、检查预习开始。这样导读和预习在理解课文中的作用就得以发挥,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然逐步体会到导读与预习的重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首先通过预习了解每组、每课的训练重点,自然能更好的掌握在课堂中的主动权,使学习有总体目标,便于重点训练项目的达成。
4、反对串讲,在课堂上多读、多讨论、少讲授,培养学生自主、自悟的学习习惯,真正发挥其课堂主动权。
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集中体现在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权。教师在讲授中要反对串讲,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读、多讨论、教师少讲授,老师在课堂上只起到引路的作用,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对培养学生的自主、自悟的学习习惯非常有利,培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学生真正发挥其课堂主动权,不要让老师做课堂教学的演员,而是当好教学的导演。这好比在爬山比赛中老师规定了起点与终点,学生走哪条路由他自己选择,能按时到达终点就行。如果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过同一条又窄又陡的山道,那必然会有许多学生掉进悬崖里。老师长期坚持多读少讲,学生的自主自悟的学习习惯会很快培养起来,在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课堂主动权,不断提高阅读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将会更加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创造好条件,为素质教育添光溢彩。
5、课堂上多一些空间,让学生发展。“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空间。课堂上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发展,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从而激活语文课堂,使学生思想畅通,课堂参与积极性高涨,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总之,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方法或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参与的机会,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