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大师:博学重于术业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keys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大学教育而言,其中本质性的变化,恐怕是精英教育大体退出历史舞台,从思想到实践,已经基本为普及教育取代。学府遍地开花,高楼大厦拨地而起,学生规模可谓盛况空前,识字知书的人数也是今非昔比。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教育危机的普遍存在,乃至愈演愈烈,至少从文科教育来看,教育质量的下降也是不容忽视的现象。
  从过去的文科教育来看,我们难以想象,学生能够不接触古希腊罗马的经典作品。而当今之世的课程设置呢,恐怕很少有学府开设西方古典文学的课程。古典教育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流弊来说,具有前所未有的矫正之功。我这里说的不是古典文学,而是古典教育,也就是包括文学和文化两个方面。我以为,不读赫西奥德和卢克莱修,不读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歌德的《浮士德》,不能说是有文化的人。荷马史诗反映的不只是贵族的品质,而且在教育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奥德修纪》第一卷里,乔装打扮之后的雅典娜女神,在奉劝忒勒玛科斯的时候,直言不讳,说明自己的忠告是教育,即教诲。爱利亚学派的哲人克塞诺芬尼在《讽刺诗》里告诉我们,“从最初的时候起,所有的人都向荷马学习”。由此可见师道与古典文学的渊源之深。现在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泛滥,其结果是,总体说来,学生思想的浅薄和平庸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人生之路。我认为,古典文学的潜移默化,在塑造人格和追求真善美方面,或许是任何其他学问都难以比拟的。从这层意义上说,古典文学是人的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育一旦舍本逐末,其后果之严重,是未来难以弥补的。我以为知识固然有工具的作用,不过这是次要的一面,换言之,知识如果仅仅居于工具的作用,那么我们培养的人才就难以成为完善和全面的人才,同时也不易升华到一个较高的境界。我们试想一下,倘若我们外语学院的教授,绝大部分没有读过多少古典经籍,而且基本拘泥于国别文学的天地,那么授业的学生,恐怕要青出于蓝就比较困难。教师若要不辱使命,自身的文化修养恐怕较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更有意义。孔子明言“不学诗,无以言”,很遗憾,今人恐怕早已束之高阁了。在一个娱乐的时代,读书的风气在淡化,这样的局面需要改观,途径莫过于出入经典。
  文科教师的功用恐怕重要的是开拓学生的视野,授业还在其次。如果不知画家古有顾恺之,近有董其昌,外有丢勒、洛兰,雕塑家不知切里尼其人,作由家不知蒙特、维尔第、亨德尔或者巴赫父子,那么我们如何期望莘莘学子学养深厚,日后可以深造呢?我对两代文科学者有那么一点浮光掠影的比较,从群体论,前辈的古文功底和学问修养,今人难望其项背,至于专业深浅自然另作别论。姑举外语为例,今日之博导的专业知识恐怕超过前辈,但是学养呢?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我以为教师的学养较之专业知识远为重要。术业有专攻这句话,仅仅就谋生这个意义来说,或许很有道理,但是从造就“完人”这个意义上来说,很可能弊大于利。进而言之,就大学教师而论,学问较专业更为重要,只有“渐渍道德之渊,栖迟道艺之域”,我们才有可能造就超乎专业知识的宗师。
  我们的科学日新月异,我们的文学江河日下,这样一种令人尴尬的对照可谓有目共睹。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产生深深的忧虑,科学与文学在学府的地盘之争,当然由来已久,只是于今为甚而已。早在19世纪末叶,这场争论便在英国兴起,马修·阿诺德与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论争只是首开其端。时过境迁,岂料20世纪50年代查·珀·斯诺与弗·雷·利维斯继续论战,乃至不顾斯文,可见这场辩论未有共识和定论。20世纪30年代杜威在美国倡导渐进教育,后有阿德勒反其道而行之,主张通识教育。两种认识都有道理,但是任何一说推向极端,都是谬种,不过,认真思考两种学说和汲取其中合理的一面,是扭转文理不相往来的一条门径。因为我们毕竟生活在严酷的现实之中,科学和文学都是服务于人类的知识,片面强调某一面的结果,恐怕是任何有识之士都不愿看到的局面。我们应该看到,以上两种学说都是针对现实而提出的,所以比较全面地认识这场争论的意义,对于我们当今思考高等教育,应该说具有比较现实的借鉴意义。
  虽然着眼于教育,但不是着眼于任何专业的或者狭义的教育,其实人的一生都是在接受教育,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理解教育。教育的目的仅为一阶半级,那是与教育的本义背道而驰的,君不见,如此之多的高官大贾沦为阶下囚;君不见,如此之多的学人恋栈忘返;君不见,如此之多的专家昧于一家之说。再以外语而论,30年前,语言学盛极一时,学者趋之若鹜大有人在,后来教学法又成一时显学,学者又汲汲于此。时至今日,出入古今的外语学者,鲜见其人。《孟子·尽心上》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可见精英教育不可废弃。如果要保持一定程度和范围的精英教育,我们的教育者首先就需要开阔眼界,少一点专业,多一点学问。其次,少一点功利,多一点知识的渴望。大师的造就需要的是博学,而非术业。思维、判断、鉴赏、审美,四者在造就文科人才的过程中,理应大有作为。倘若缺乏此四者,学者所获,则无非知识工具而已,距离具有独立思维和批判意识的知识分子,相去何止千里。综合性大学的校长一定要有文科出身的,远见卓识乃大学兴衰之所系,理应恢复应有的话语权,或许理科一家独擅的局面实有改观之必要,大学之堂,不可以某一学科的一时进退为鹄望。
其他文献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继而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四年以来,“次贷”、“货币贬值”、“通货膨胀”这些金融学术语充斥着各种媒体。在图书市场上,金融危机类图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从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到普通百姓,甚至是学生都开始翻阅此类图书。金融危机类图书成为四年来国内最畅销的图书品种之一。  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金融危机第一枚骨牌倒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金融危机开始
高房价绑架了无数中国人的幸福。谁是高房价的真正推手?谁攫取了高房价的暴利?中国的房价未来两年的走向如何?从房地产市场看,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如何?公众为何因为住房问题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本书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选编自该书,看专业人士时寒冰如何解读高房价。    《向高价房宣战》  曹建海著  中信出版社2010.1  定价:29.00元  
广州大学图书馆是实行广东省与广州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的综合性高校图书馆,于2000年7月随学校调整合并,由原广州师范学院、广州大学、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师范专科学校和广州教育学院共5所院校的图书馆合并组建而成。2002年,成功实现了广州大学合并组建后五校区图书馆170万册纸质文献的“统一管理,通借、通阅、通还”的“一统三通”先进管理模式;2004年8月又成功联通大学城新校园,全面实现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德路甲61号红都商务中心6层邮编:100011   电话:6217303884121805 传真:62176522  网址:http://www.kjpbooks.com.cn 电子邮箱:liangjunxia@yeah.net    1走近科学.动物的故事《走近科学》丛书编委会2009978-7-110-06142-829.90  2走近科学.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走近科学》丛书
春天来,桃花开,人眼可感知的万物变化  大自然界众多动植物的身体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人们用肉眼就可以感知。  除了眼睛看得见的变化,还有眼睛看不见的变化,比如激素的变化。激素对人和动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激素与人和动物的应激反应(ACTH)、生长、新陈代谢(TSH)、繁殖(LH)和哺乳(PRL)等都密切相关——它控制着人和动物上述的生物功能。  已有研究表明,动物体内激素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今年是任继愈先生九十华诞,同时也是作者译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经典——《老子》五十周年。五十年间,任先生先后曾出版过三部《老子》注译著作(分别是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老子今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老子新译》、巴蜀书社出版的《老子全译》),深受几代学人的推崇和喜爱。随着新材料的出土(长沙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乙、丙本等)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任先生决定对《老子》进行第四次翻译
种种迹象显示,地球的生存环境与素质,正在急速向下沉沦。全球人口在极短的200年(现代人类历史约4万年)内剧增了6.5倍(地球存在约45亿年),有如急速暴涨的洪流,摧枯拉朽。  为了应付巨幅人口膨胀的需求,从土地运用、地域开拓,到粮食生产、资源消耗等,人类不断让地球受到快速的侵蚀及剥削,以至于山河为之变色,生态惨遭蹂躏。而随着19世纪50年代“工业革命”的延续发展,人类的自私行为更进一步促使能源过度
本刊讯 本刊综合消息:2008年,中央财政拿出6个多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中西部地区建设46434个农家书屋;按照每个书屋2万元建设标准,给予中部地区50%的补助、西部地区80%的补助,极大推动了工程实施。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3万余家。2009年上半年,全国各地狠抓落实,再一次掀起了新建农家书屋的热潮。预计到2010年,全国还将建设20万个农家书屋,实现农家书屋基本覆盖全国每个行
博弈论原是数学运筹中的一个支系,其研究运用了种种数学工具,大量的数学模型成了博弈论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之间的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面对这条鸿沟,很多人的反应是耸耸肩膀走开,少数人会企图通过学习数学来渡过。但是这两种反应都忽略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如同一个不会编程的人照样可以成为电脑应用高手,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们同样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孙膑没有学过高等数学,但是这并不影响他通过运用博
近代史上,中国遇到了两个穷凶极恶的敌人,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就是日本。前者割去了中国北部大片沃土,后者的侵略与残酷更令人发指,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就是发生在这个阶段的典型事件。日本是一个岛国,狭小的地域养成了复杂的国民个性,充满欲望又好勇斗狠,在与中国交往的过程中,大大小小的战争就没有断过。  因为地理关系,甲午战争以前,中日两国的战争大都发生在朝鲜半岛。两国之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是发生在公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