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学习古诗词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但是,由于初中生古文化知识的欠缺以及阅历、生活经验的不足,他们很难身临其境,与文本对话,与古人交流。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谈几点拙见。
一.指导诵读,领悟神韵
很多老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只重视背诵,不重视诵读,这自然是不行的。其一、准确把握诗句的节奏。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诵读此诗,每句以三拍为节奏,每拍后要适度拖长字音,不能断音。前二句描写中秋的夜景,要在诵读时展开想象,“冷”、“湿”字要重读。第三句是全诗抒情的高潮,“尽”字为最强音,要读得深沉有力,读出千家万户举目尽望、渴盼团聚的心愿。第四句语调回落,“落谁家”三字要逐步放慢语速,读出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读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其二、尽量有表情的诵读。诵读不仅是朗诵、背诵,重要的是读出韵味,即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使整个身心沉醉其中的美读,进入“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曾国藩:《谕纪泽》)的忘我之境。如读刚才这首诗,学生如果能够手作执杯状,抬头仰望,再现当时思念的情景,那这首诗他就基本上“意会”了。
二.解读意象,品味意境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
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意象杨花和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它漫天飞舞,飘泊无定,象征友人的身世遭遇;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暗示了离别的悲伤。学生只有解读了这两种意象,才能体会到诗人要抒发的飘零之感和离別之痛。三四句中又借“明月”这个意象,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诗人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只好把满腔愁绪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三.引导想象,展现画面
诗歌所提供的信息是复杂多样的。诗歌的语言是片段式,中间充满着许许多多的空白,使欣赏者一时难以把握其真正的思想内涵。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因为他们自身生活经验的缺乏,与诗人情思上存有隔膜,无法与作品对等交流,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努力用生動的语言,饱满的热情去调动学生的潜能,去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再创造形象,发现诗歌中的美,从而发现生活的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如王昌龄的《采莲曲》,篇幅虽然短小,但内容却极为丰富。教学此诗,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摆脱思维的束缚,驰骋想象,把抽象有限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可感、生动活泼的画面:1、勾勒轮廓。让同学们在脑海中展现荷塘、荷叶、采莲女等形象的轮廓,组织同学们依据各自构成的轮廓进行讨论,合理想象,让学生在黑板上勾勒出略图。2、着色添彩。让学生借助于各自的想象,给各种事物描上恰切的色彩:清澈的湖水,田田的荷叶,婀娜的荷花,采莲女红润艳丽的脸庞,随风飘曳的罗裙……3、动静结合。让学生借助于想象,进一步将文字化成一幅动态的画面。看不见人,但听到船桨划动水波的声音,“哗啦哗啦”,清脆而又响亮,婉转悠扬的少女歌声让诗人如痴如醉……4、补充细节。让学生补上适当的细节,使画面更细致,更逼真。如:少女红扑扑的脸蛋上,愉快、活泼而又害羞的神情,诗人此时的神情、心情如何……经过以上四步由浅入深的想象、联想,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补充了诗歌所提供的画面内容,他们自然能感受到此诗内容的丰富多彩。
四.推敲字词,体会感情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引领学生推敲诗词中的一些关键词,从而品味、领悟诗歌蕴含的感情。如赏析唐代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时,可扣住最后一句中“涕泗流”三字,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涕泗横流一定是非常伤心,诗人为何如此伤心?”学生定能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等诗句中找到答案,体会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总之,只要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尽力采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加以引导,使古诗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古诗词课堂变得诗意盎然。那么,我们的学生想说爱古典诗词也就容易多了!
冒爱玉,教师,现居江苏如东。
一.指导诵读,领悟神韵
很多老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只重视背诵,不重视诵读,这自然是不行的。其一、准确把握诗句的节奏。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诵读此诗,每句以三拍为节奏,每拍后要适度拖长字音,不能断音。前二句描写中秋的夜景,要在诵读时展开想象,“冷”、“湿”字要重读。第三句是全诗抒情的高潮,“尽”字为最强音,要读得深沉有力,读出千家万户举目尽望、渴盼团聚的心愿。第四句语调回落,“落谁家”三字要逐步放慢语速,读出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读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其二、尽量有表情的诵读。诵读不仅是朗诵、背诵,重要的是读出韵味,即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使整个身心沉醉其中的美读,进入“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曾国藩:《谕纪泽》)的忘我之境。如读刚才这首诗,学生如果能够手作执杯状,抬头仰望,再现当时思念的情景,那这首诗他就基本上“意会”了。
二.解读意象,品味意境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
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意象杨花和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它漫天飞舞,飘泊无定,象征友人的身世遭遇;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暗示了离别的悲伤。学生只有解读了这两种意象,才能体会到诗人要抒发的飘零之感和离別之痛。三四句中又借“明月”这个意象,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诗人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只好把满腔愁绪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三.引导想象,展现画面
诗歌所提供的信息是复杂多样的。诗歌的语言是片段式,中间充满着许许多多的空白,使欣赏者一时难以把握其真正的思想内涵。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因为他们自身生活经验的缺乏,与诗人情思上存有隔膜,无法与作品对等交流,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努力用生動的语言,饱满的热情去调动学生的潜能,去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再创造形象,发现诗歌中的美,从而发现生活的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如王昌龄的《采莲曲》,篇幅虽然短小,但内容却极为丰富。教学此诗,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摆脱思维的束缚,驰骋想象,把抽象有限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可感、生动活泼的画面:1、勾勒轮廓。让同学们在脑海中展现荷塘、荷叶、采莲女等形象的轮廓,组织同学们依据各自构成的轮廓进行讨论,合理想象,让学生在黑板上勾勒出略图。2、着色添彩。让学生借助于各自的想象,给各种事物描上恰切的色彩:清澈的湖水,田田的荷叶,婀娜的荷花,采莲女红润艳丽的脸庞,随风飘曳的罗裙……3、动静结合。让学生借助于想象,进一步将文字化成一幅动态的画面。看不见人,但听到船桨划动水波的声音,“哗啦哗啦”,清脆而又响亮,婉转悠扬的少女歌声让诗人如痴如醉……4、补充细节。让学生补上适当的细节,使画面更细致,更逼真。如:少女红扑扑的脸蛋上,愉快、活泼而又害羞的神情,诗人此时的神情、心情如何……经过以上四步由浅入深的想象、联想,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补充了诗歌所提供的画面内容,他们自然能感受到此诗内容的丰富多彩。
四.推敲字词,体会感情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引领学生推敲诗词中的一些关键词,从而品味、领悟诗歌蕴含的感情。如赏析唐代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时,可扣住最后一句中“涕泗流”三字,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涕泗横流一定是非常伤心,诗人为何如此伤心?”学生定能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等诗句中找到答案,体会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总之,只要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尽力采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加以引导,使古诗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古诗词课堂变得诗意盎然。那么,我们的学生想说爱古典诗词也就容易多了!
冒爱玉,教师,现居江苏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