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所进行的一切社会实践,都离不开心理活动。要对儿童进行教育,就需要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针对儿童期心理活动特点,采取适合一定学科结构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使教学实践达到预期的目的。音乐教育,尤其是儿童期音乐教育,同样需要遵循心理学原理,根据儿童期音乐能力的发展过程,结合音乐结构的心理学特征,将音乐教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一、音乐歌唱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懂得音乐心理学知识
人们进行音乐活动,无论是欣赏、表演还是创作,其基本过程都是心理活动的过程。人们在音乐活动中,首先涉及到的是听觉和动觉,接着便是发展丰富的想象并对音乐作出情感反应。人们由感知客观音响到对音乐作出主观的反应,都是心理活动的结果。目前,许多有关音乐心理学的原理已被发现并为人们所接受。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了解音乐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将会使音乐教学更符合人对音乐的认知和情感过程,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懂得音乐学习的心理学原理
音乐歌唱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需要一定的教学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其中,有关学习的心理学原理更为重要。在教学中,学习是基本的,因为教学要以学为基础,教的理论依赖于学的需要。因而,懂得音乐学习的规律,掌握音乐学习的理论,是成功进行音乐教学的必要条件。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行为的改变,面对这种改变,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懂得当代有关学习的理论并将之与音乐教学实际相联系,对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运用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需要懂得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采取适合儿童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样的音乐教学才能为教学对象接受;教学的效果也才会更为有效。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了解每个教学对象的音乐才能水平,根据他们各自的不同情况进行恰当的指导,以使每个儿童的音乐才能水平得到提高。
二、音乐歌唱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的实际运用
(一)营造良好的歌唱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宽松课堂氛围的营造,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过于严肃的表情,容易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不利于进入歌曲的情感世界。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服务者,引导者,促进者,激励者。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亲近的朋友。我积极转变观念,实实在在地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将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的首席”,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地成为“孩子王”,最大限度地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亲近的、真诚的、喜爱的朋友。课堂氛围民主,学生敢表真情、敢吐直言,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堂成了师生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的园地。
(二)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源于生活,音乐源于生活。她不能高高在上,成为“高雅”人士的专利。对于小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把音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对类似生活情景的联想,去接受音乐,理解音乐。这样,他们才能从内心深处喜欢音乐,进一步引发愉快的情感体验,激活主体意识。譬如唱歌的方法,怎么学?这就需要我们动脑筋,最管用的方法就是“生活化”。把“吸气”比喻成“闻花香”,“呼气”比喻成“吹草花”;把唱歌的嘴型比喻成“鸡蛋一样竖起来放”;把舌头的放松形容成“小狗吐舌头”,学生很愉快地就会了。唱歌方法学了有什么用?除了可以保护嗓子,唱歌好听外,还有一点,我覺得可以让学生明白:他们在语文课中朗读课文时,在平时的说话演讲中,用唱歌的发声法(特别是气息控制方法),会发出动听的声音。
2、巧妙设计发声练习,使之趣味化。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幼稚的心灵却很有爱心,他们对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尤其是对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更是关怀备至。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一条富有趣味性的发声练习曲。
2/4 3 5 | 6 6 5 | 1 2 3 4 |5- | 3 6 |5 3 2 |5 4 3 2 |1-||
小 猫 爱吃 鱼 yu 小 猫 爱吃 鱼 yu
学习前,我用课件出示小猫图片,指出小猫可爱之处。它全身雪白的毛,亮闪闪的眼睛,引起学生对小花猫的兴趣。再问学生,小猫最爱吃什么?学生肯定会答,小猫爱吃鱼。那我们就一同来喂小猫吃鱼。这样就自然地把学生引到发声练习的教学中来。接着我范唱,要求学生注意老师的口型,听老师的声音,不然小花猫吃不到鱼。通过两三遍范唱,学生们也能唱出曲子,而且基本上能掌握“yu”的口型,从而达到发声练习的教学效果。
3、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
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即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县里、镇里举办的文艺演出,向社会展示学校音乐教育成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镇区举办的各项活动。多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请进来,即指组织学生观看精彩文艺节目的录相。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了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活泼乐观的性格,消除了自卑、孤僻、羞愧等不健康心理。
在教材中,有抒发英雄情的《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有抒发自然情的《春天在哪里》;有抒发爱国情的《祖国祖国我爱你》;有抒发生活情的《我们多么幸福》;有抒发动物情的《我有一只小羊羔》;有抒发乡情的《思乡曲》等。在指导学生声情并茂演唱的同时,挖掘教材的蕴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体验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延伸至他们今后对人生,对社会的体验、认识、理解。音乐课虽然结束了,但留在学生心目中的这份真挚情感是永远也抹不掉的。
总而言之,音乐歌唱教学是一门情感艺术,它对人感情的陶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其效果是深刻而久远的。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学生的特点,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一定会在我们的引导下茁壮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作者单位:宝应县实验小学 江苏】
一、音乐歌唱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懂得音乐心理学知识
人们进行音乐活动,无论是欣赏、表演还是创作,其基本过程都是心理活动的过程。人们在音乐活动中,首先涉及到的是听觉和动觉,接着便是发展丰富的想象并对音乐作出情感反应。人们由感知客观音响到对音乐作出主观的反应,都是心理活动的结果。目前,许多有关音乐心理学的原理已被发现并为人们所接受。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了解音乐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将会使音乐教学更符合人对音乐的认知和情感过程,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懂得音乐学习的心理学原理
音乐歌唱教学和其它学科教学一样,需要一定的教学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其中,有关学习的心理学原理更为重要。在教学中,学习是基本的,因为教学要以学为基础,教的理论依赖于学的需要。因而,懂得音乐学习的规律,掌握音乐学习的理论,是成功进行音乐教学的必要条件。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行为的改变,面对这种改变,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懂得当代有关学习的理论并将之与音乐教学实际相联系,对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运用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需要懂得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采取适合儿童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样的音乐教学才能为教学对象接受;教学的效果也才会更为有效。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了解每个教学对象的音乐才能水平,根据他们各自的不同情况进行恰当的指导,以使每个儿童的音乐才能水平得到提高。
二、音乐歌唱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的实际运用
(一)营造良好的歌唱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宽松课堂氛围的营造,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过于严肃的表情,容易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不利于进入歌曲的情感世界。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服务者,引导者,促进者,激励者。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亲近的朋友。我积极转变观念,实实在在地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将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的首席”,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地成为“孩子王”,最大限度地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亲近的、真诚的、喜爱的朋友。课堂氛围民主,学生敢表真情、敢吐直言,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堂成了师生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的园地。
(二)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源于生活,音乐源于生活。她不能高高在上,成为“高雅”人士的专利。对于小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把音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回忆,对类似生活情景的联想,去接受音乐,理解音乐。这样,他们才能从内心深处喜欢音乐,进一步引发愉快的情感体验,激活主体意识。譬如唱歌的方法,怎么学?这就需要我们动脑筋,最管用的方法就是“生活化”。把“吸气”比喻成“闻花香”,“呼气”比喻成“吹草花”;把唱歌的嘴型比喻成“鸡蛋一样竖起来放”;把舌头的放松形容成“小狗吐舌头”,学生很愉快地就会了。唱歌方法学了有什么用?除了可以保护嗓子,唱歌好听外,还有一点,我覺得可以让学生明白:他们在语文课中朗读课文时,在平时的说话演讲中,用唱歌的发声法(特别是气息控制方法),会发出动听的声音。
2、巧妙设计发声练习,使之趣味化。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幼稚的心灵却很有爱心,他们对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尤其是对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更是关怀备至。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一条富有趣味性的发声练习曲。
2/4 3 5 | 6 6 5 | 1 2 3 4 |5- | 3 6 |5 3 2 |5 4 3 2 |1-||
小 猫 爱吃 鱼 yu 小 猫 爱吃 鱼 yu
学习前,我用课件出示小猫图片,指出小猫可爱之处。它全身雪白的毛,亮闪闪的眼睛,引起学生对小花猫的兴趣。再问学生,小猫最爱吃什么?学生肯定会答,小猫爱吃鱼。那我们就一同来喂小猫吃鱼。这样就自然地把学生引到发声练习的教学中来。接着我范唱,要求学生注意老师的口型,听老师的声音,不然小花猫吃不到鱼。通过两三遍范唱,学生们也能唱出曲子,而且基本上能掌握“yu”的口型,从而达到发声练习的教学效果。
3、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
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即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县里、镇里举办的文艺演出,向社会展示学校音乐教育成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镇区举办的各项活动。多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请进来,即指组织学生观看精彩文艺节目的录相。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了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活泼乐观的性格,消除了自卑、孤僻、羞愧等不健康心理。
在教材中,有抒发英雄情的《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有抒发自然情的《春天在哪里》;有抒发爱国情的《祖国祖国我爱你》;有抒发生活情的《我们多么幸福》;有抒发动物情的《我有一只小羊羔》;有抒发乡情的《思乡曲》等。在指导学生声情并茂演唱的同时,挖掘教材的蕴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体验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延伸至他们今后对人生,对社会的体验、认识、理解。音乐课虽然结束了,但留在学生心目中的这份真挚情感是永远也抹不掉的。
总而言之,音乐歌唱教学是一门情感艺术,它对人感情的陶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渗透过程,其效果是深刻而久远的。只要我们善于抓住学生的特点,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一定会在我们的引导下茁壮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作者单位:宝应县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