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偏重于应试的教学理念,即偏重认知的传统教育观,使得本该生动活泼、情意盎然的语文教学索然无味。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就应该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妙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达到一种情感的愉悦。以真情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交融,以文本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以探讨促使学生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从而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心灵;交融;沟通;交流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偏重于应试的教学理念,即偏重认知的传统教育观,使得本该生动活泼、情意盎然的语文教学索然无味。如果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融入到对美的欣赏体悟中,将使枯燥乏味的“沙漠”变为美轮美奂的“绿洲”,语文教学将成为学生茁壮成长的一片沃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就是要实现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应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让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教育是发展变化的,观念在不断更新,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前沿就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如何对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以真情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交融,进行情感教育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因此只有在师生间建立了平等、互尊、合作的关系后,学生才会因此产生自尊、自重的心理需要。当学生的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努力学习。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位老师而对其所教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果一位教师整日不苟言笑,学生不敢亲近,自然会降低对他所教授课的兴趣,随之学习成绩下降;若是这位教师和蔼可亲,真心的关心、体贴学生,学生会从情感上喜欢他,对他的课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成绩也会不断提高。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曾经中途接手一个初二的班级,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我发现班级中有一位学生整天萎靡不振,课堂上老打瞌睡。课后通过询问其他老师,了解到该生是初一时就有名的后进生,平时沉迷于电脑游戏,学习态度和成绩极差。我由此意识到:要教育好这位学生,单一的批评训斥是无济于事的,得深入解决这位学生的思想问题,要用老师的真情去感化他萎靡麻木的心灵。我时常利用课间、午休时间和他谈心,和他聊网络游戏,聊课外生活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该生慢慢对我敞开了心扉,向我吐露了他的心声。他告诉我,他其实也想好好学习,可是以前的老师总是打骂他,于是他就故意和老师作对,破罐子破摔,才造成现在这个样子。他觉得我和以前的老师不一样,对他很好,关心他。所以他决定要好好学习,争取把成绩提高起来,不辜负我对他的关心。他向我承诺:每天晚上不再玩网络游戏,认真做好作业后就睡觉。在课堂上该生的面貌焕然一新,专心地听我的讲课,每当他要打瞌睡时,我就提醒一下他,他就会按照我教他的方法在鼻子下抹一点风油精,重新抖擞精神认真听课。作业也能按时完成,质量也逐步提高。在期末考试中,语文从没考及格过的他这次居然考了81分。批完卷的当天晚上,他早早的在QQ上等着我告诉他的语文成绩。当我告诉了他的成绩后,他给我发了一连串的“笑脸”。从这一连串的笑脸中,我领会到了他的激动喜悦之情,这可是他渴盼已久的喜悦。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情感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啊!
二、以文本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实施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情文并茂,从方方面面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下转第17页)
(上接第20页)
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鲁迅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范仲淹在“岳阳楼”中抒写的忧国忧民之情;普通“枣核”中饱含着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满腔深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甜甜的泥土”中蕴含的离异母亲对孩子的浓浓亲情;再加“李煜独上西楼”的一股难言的委曲愁苦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去做主动的感悟者,敞开心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最终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以探讨促使学生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促成情感教育
由于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是跨越时空的,对话的另一方在事实上是缺席的,因此这种沟通是依赖于想象的,因而对话有时显得比较单调和抽象,而基于文本的解读而进行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则是面对面的、现实的交流,因而这种心灵的交流更真实、更生动、更直接,更具互动性,正好可以弥补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的不足。
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达到情感的共鸣。
在学习过程中,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探讨在学习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个体之间在合作探讨中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一种以自主学习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语文学习是一种汲取知识、深蓄内涵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适合的教材内容,引导和调控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心灵的交流。因为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心灵、情感的碰撞就会使每个学习者的体验更深一层,达到情感的共鸣,促成情感教育。
情感交流是教育的基础,没有情感交流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成功的教育。时代在不断进步,教育要与时俱进,教育观念也要不断更新,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金家坝中学)
【关键词】情感教育;心灵;交融;沟通;交流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偏重于应试的教学理念,即偏重认知的传统教育观,使得本该生动活泼、情意盎然的语文教学索然无味。如果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融入到对美的欣赏体悟中,将使枯燥乏味的“沙漠”变为美轮美奂的“绿洲”,语文教学将成为学生茁壮成长的一片沃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就是要实现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目的。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相应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让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教育是发展变化的,观念在不断更新,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前沿就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教育。如何对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以真情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交融,进行情感教育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因此只有在师生间建立了平等、互尊、合作的关系后,学生才会因此产生自尊、自重的心理需要。当学生的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努力学习。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位老师而对其所教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果一位教师整日不苟言笑,学生不敢亲近,自然会降低对他所教授课的兴趣,随之学习成绩下降;若是这位教师和蔼可亲,真心的关心、体贴学生,学生会从情感上喜欢他,对他的课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成绩也会不断提高。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曾经中途接手一个初二的班级,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我发现班级中有一位学生整天萎靡不振,课堂上老打瞌睡。课后通过询问其他老师,了解到该生是初一时就有名的后进生,平时沉迷于电脑游戏,学习态度和成绩极差。我由此意识到:要教育好这位学生,单一的批评训斥是无济于事的,得深入解决这位学生的思想问题,要用老师的真情去感化他萎靡麻木的心灵。我时常利用课间、午休时间和他谈心,和他聊网络游戏,聊课外生活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该生慢慢对我敞开了心扉,向我吐露了他的心声。他告诉我,他其实也想好好学习,可是以前的老师总是打骂他,于是他就故意和老师作对,破罐子破摔,才造成现在这个样子。他觉得我和以前的老师不一样,对他很好,关心他。所以他决定要好好学习,争取把成绩提高起来,不辜负我对他的关心。他向我承诺:每天晚上不再玩网络游戏,认真做好作业后就睡觉。在课堂上该生的面貌焕然一新,专心地听我的讲课,每当他要打瞌睡时,我就提醒一下他,他就会按照我教他的方法在鼻子下抹一点风油精,重新抖擞精神认真听课。作业也能按时完成,质量也逐步提高。在期末考试中,语文从没考及格过的他这次居然考了81分。批完卷的当天晚上,他早早的在QQ上等着我告诉他的语文成绩。当我告诉了他的成绩后,他给我发了一连串的“笑脸”。从这一连串的笑脸中,我领会到了他的激动喜悦之情,这可是他渴盼已久的喜悦。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情感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啊!
二、以文本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实施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情文并茂,从方方面面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下转第17页)
(上接第20页)
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鲁迅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范仲淹在“岳阳楼”中抒写的忧国忧民之情;普通“枣核”中饱含着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满腔深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甜甜的泥土”中蕴含的离异母亲对孩子的浓浓亲情;再加“李煜独上西楼”的一股难言的委曲愁苦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去做主动的感悟者,敞开心扉,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最终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三、以探讨促使学生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促成情感教育
由于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是跨越时空的,对话的另一方在事实上是缺席的,因此这种沟通是依赖于想象的,因而对话有时显得比较单调和抽象,而基于文本的解读而进行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则是面对面的、现实的交流,因而这种心灵的交流更真实、更生动、更直接,更具互动性,正好可以弥补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的不足。
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由异质成员所组成的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小组,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达到情感的共鸣。
在学习过程中,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探讨在学习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个体之间在合作探讨中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一种以自主学习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语文学习是一种汲取知识、深蓄内涵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适合的教材内容,引导和调控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心灵的交流。因为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心灵、情感的碰撞就会使每个学习者的体验更深一层,达到情感的共鸣,促成情感教育。
情感交流是教育的基础,没有情感交流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成功的教育。时代在不断进步,教育要与时俱进,教育观念也要不断更新,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金家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