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出于保护学生身心健康,优化学生学科认知与学习体会的目的,提出了组织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改革建议,希望各学科教师都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们参与学科实践,使其学会学以致用,懂得从实践中深化学习知识。其中,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科目,也应该通过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来提高小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数学理解能力。本文将从根据现实需求确定综合实践主题、注意实践活动的综合性与跨学科特点、整合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组织策略
常规的小学数学课堂关注的是学生们的理论认识,认为只有让小学生牢牢记住数学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那么学生就能够正确解题、得高分。然而,数学知识十分抽象,理论性很强,如果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那么他们是很难在各类问题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而且,长期的理论记忆活动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健康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尝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改善常规的数学教学效益,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数学感官与素养水平。
一、根据现实需求确定综合实践主题
客观来讲,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直接目的便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知行脱节的问题,促使小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使其通过数学学习来获得现实成长的必备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则要积极根据现实需求来确定综合实践主题,认真分析学生的成长需求,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促使小学生养成灵活迁移数学理论的健康意识。
就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笔者便认真调查了小学生的生活需求,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积累了不少的购物体验,但是从来没有负责过计算消费总额,对物价了解不多。因此,在本课教学结束之后,我就以“计算消费金额”这一综合实践任务,希望学生们可以积极利用本课所学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消费问题。由于这一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家长的全力支持与合作,所以笔者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向其解释了组织学生参与购物、计算消费金额的重要性,希望家长可以合理对学生进行理性消费的思想教育。然后,学生则可在家长的帮助下参与购物实践,了解物价,计算消费总额,进一步巩固自己对元、角、分知识的认识。
二、注意实践活动的综合性与跨学科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带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即便是数学领域中的学科实践,也有可能会使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经验,而且每一轮综合实践活动都不仅仅需要学生使用单一的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全面调用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树立开放教学的意识,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應用自己的认知经验,确保学生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全面进步。
就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学结束之后,笔者就设计了一个“计算生活实物的面积”这一实践任务,希望小学生可以积极利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所提供的面积计算公式来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在本轮数学实践中,小学生需积极整合长度测量、数学运算与几何知识才能完成实践任务,充分体现了实践活动的综合性特点,可以反映出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认知进步。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笔者还鼓励小学生自主撰写实践行为报告或者是数学实践心得,详细呈现小学生的实践应用过程,借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经验积累了实践材料。
三、整合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
常规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严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学生们只是以接收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与自主权,难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数学学习才能,严重影响了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规避这一现实问题,科学整合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这一原则,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自主实践需求,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应用、去创新,然后再以必要的教师干预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优化学生的素质成长。
就如在“扇形统计图”一课教学结束之后,小学生就已经完成了小学阶段的统计学习任务,而为了让小学生形成完善的统计认识,笔者设计了一项开放的综合实践任务,即“统计本校每月的物资消费情况”。在本轮实践活动中,学生享有充足的自主权,自主安排调查方式、统计时间,合理选择统计图类别,充分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在整个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可随时向笔者发出求助信号,笔者会不遗余力的帮助小学生完成实践任务,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指导。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丰富数学活动,让学生们在“做中学”活动中积累有效的数学学习经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切实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以实践应用促使小学数学实现知行结合。
参考文献:
[1] 汪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创新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113.
[2] 陆蓉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39.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中心学校)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组织策略
常规的小学数学课堂关注的是学生们的理论认识,认为只有让小学生牢牢记住数学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那么学生就能够正确解题、得高分。然而,数学知识十分抽象,理论性很强,如果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那么他们是很难在各类问题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而且,长期的理论记忆活动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健康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尝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改善常规的数学教学效益,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数学感官与素养水平。
一、根据现实需求确定综合实践主题
客观来讲,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直接目的便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知行脱节的问题,促使小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使其通过数学学习来获得现实成长的必备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则要积极根据现实需求来确定综合实践主题,认真分析学生的成长需求,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促使小学生养成灵活迁移数学理论的健康意识。
就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笔者便认真调查了小学生的生活需求,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积累了不少的购物体验,但是从来没有负责过计算消费总额,对物价了解不多。因此,在本课教学结束之后,我就以“计算消费金额”这一综合实践任务,希望学生们可以积极利用本课所学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消费问题。由于这一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家长的全力支持与合作,所以笔者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向其解释了组织学生参与购物、计算消费金额的重要性,希望家长可以合理对学生进行理性消费的思想教育。然后,学生则可在家长的帮助下参与购物实践,了解物价,计算消费总额,进一步巩固自己对元、角、分知识的认识。
二、注意实践活动的综合性与跨学科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带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即便是数学领域中的学科实践,也有可能会使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经验,而且每一轮综合实践活动都不仅仅需要学生使用单一的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全面调用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树立开放教学的意识,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應用自己的认知经验,确保学生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全面进步。
就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学结束之后,笔者就设计了一个“计算生活实物的面积”这一实践任务,希望小学生可以积极利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所提供的面积计算公式来优化学生的数学认知,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在本轮数学实践中,小学生需积极整合长度测量、数学运算与几何知识才能完成实践任务,充分体现了实践活动的综合性特点,可以反映出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认知进步。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笔者还鼓励小学生自主撰写实践行为报告或者是数学实践心得,详细呈现小学生的实践应用过程,借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经验积累了实践材料。
三、整合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
常规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严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学生们只是以接收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与自主权,难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数学学习才能,严重影响了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规避这一现实问题,科学整合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这一原则,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自主实践需求,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应用、去创新,然后再以必要的教师干预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优化学生的素质成长。
就如在“扇形统计图”一课教学结束之后,小学生就已经完成了小学阶段的统计学习任务,而为了让小学生形成完善的统计认识,笔者设计了一项开放的综合实践任务,即“统计本校每月的物资消费情况”。在本轮实践活动中,学生享有充足的自主权,自主安排调查方式、统计时间,合理选择统计图类别,充分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在整个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可随时向笔者发出求助信号,笔者会不遗余力的帮助小学生完成实践任务,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指导。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丰富数学活动,让学生们在“做中学”活动中积累有效的数学学习经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切实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以实践应用促使小学数学实现知行结合。
参考文献:
[1] 汪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创新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113.
[2] 陆蓉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39.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