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五”期间,我校以“知行合一,德教双馨”为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统整教科研、课改、师训工作,构建以学校为基地、问题为中心、课改为舞台,共同性、进取性为价值观念的组织文化内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一直致力于“塑有智慧的教师群体”这一目标的追求,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五个一”。
一堂课
我们提出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即“情、趣、理、法”,紧紧围绕这个标准展开课堂教学的研讨。
围绕新课程标准,我们建立了全方位、多形式的课堂练习制度,确保练课活动的扎实有效。首先建立练课常规制,包括每天随堂听课制、每周实施一课多教制,每月送教制、每学期开展各个层次的教师课堂教学评课活动;其次建立练课竞争制;在参加镇、市级课堂教学评课或展示课活动中,我们坚持“能者上”原则,采取自由报名、独立备课、课堂试听、确定人员的程序,形成教师之间互相竞争势态;再次,建立练课展示制;每月推荐两节典型课、引路课,举行镇级展示,让中心校、完小教师都有登台亮相的机会。
“十五”期间,我们每学期都会举办教学节,邀请丹阳市优秀教师和本校优秀教师同台献艺;举行“新课程在行动”系列活动,邀请省市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勇于承担镇江市、丹阳市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等。经过这样立体式的练课活动,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
我们除抓好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外,还要求教师不要重复自己,而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提高。我校实施反思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建立自我教学反思常规。包括自我说课、自我看课和自我评课。
我校坚持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将课题研究带入课堂,每学期定期组织研究课一次。如《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引发了我们对班级文化课、学生德育工作的探讨。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们学习、思考、成长,提升了教师和办学品位。在镇江市第三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我校的《农村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被评为一等奖。
一本书
我校开展了“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活动。我们要求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教师与大师对话、与信息对话、与人生对话。具体做法是:1.创设读书氛围。校内张贴宣传读书标语,让教师时刻提醒自己要多读书。2.规定读书范围。第一是专业书籍;第二是经典书籍;第三是有时代性的各类书刊。3.保证读书时间。学校规定每人每天有1~2小时的时间用于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4.拨发专款购书。从教师的个人所需出发,每学期学校会拨发200元购书款让教师们自由购买书籍,在共性中体现一些个性。5.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每两周我们分学科组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教师们人人准备、人人发言,将读书的体会与收获跟别人分享。6、举行读书报告会。让读书爱好者走上讲台,把自己对某本书的深刻体会系统、完整地向教师们讲述。
此外,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组织教师进行网上培训,向教师推荐“教育在线”、“凤凰语文网”等优秀教育网站,使教师们快速成长;旅游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天然的书,我们保证一年中能让每位教师至少出去旅游一次,作为一种奖励,也是给予一次学习机会。
如今,漫步校园,总会看到一个个手不释卷的教师身影,他们完全陶醉在书中,读书真正成为了教师们的一种习惯,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一支笔
《从一个问题情境体验看教师专业化》一文中说道:“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由教师的才、学、识、述组成……”其中的“述”就是指著述立说,教师能把实际情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提炼加工。而写作就是这样一个加工、提炼、升华的过程。坚持撰写随想随笔,同时对随笔的内容有所要求,既可写课堂教学的得失反思、写师生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可写师生交往的点滴感悟等等。
让教师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我们的做法是:①用好教育局下发的《周记本》,周周查、月月评。②办好镇级刊物《教苑之花》和《小脚丫》,发表教师的优秀教后感、教育随笔和教学论文。③每次论文赛我们都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这几年教师的随笔、论文频频获奖,省、市级获奖达200多篇,发表四十多篇。④优秀的随笔、案例、论文,我们鼓励教师向外投稿,同时我们自己也择优向外送稿。⑤组建“写作骨干班”。在全体教师中挑选几名写作能力强的教师,在反思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教学、教师培训做全面总结,以求形成经验、发现问题、共同提高。⑥编写校本教材。要求班主任老师自编班级特色文化校本教材。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在查写、议改中创作思路打开了,创作能力加强了。共创作了《漫画》、《花艺》等校本教材23套,获丹阳市首届校本教材评选一等奖。
一张嘴
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师主导功能的有效发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充满激情,富有启迪性而又准确、流利的讲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让教师们的嘴巴硬朗起来,我们开展了这样一些活动:①“每日一分钟演讲”,每天由值日教师根据学生在校的行为、思想等撰写有教育意义的小散文,在广播中演讲。②演讲比赛。每学期安排一次教师演讲比赛,要求教师自己写稿并脱稿演讲,将写和说结合起来进行训练。③教师讲座。每周五的“学术报告厅”我们会安排骨干教师和肯钻研、有思想的教师上台做专题讲座,锻炼他们用准确、鲜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之果。④每月一次“教学沙龙”,组织教师对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自由发表见解。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教师的口才,也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更促使大家都来关注身边事、关注教育教学、关注自身的成长,起到一举多得之效果。
一把梯
每个教师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每学期岗位聘任时,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量才使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个人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最大限度地让教师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然后搭建平台,使其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在师资培训上,我们一贯坚持全员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带领全体教师一起向前走,让每个人都有一种成功感和愉悦感,增强自信心,为更好地投入工作奠定基础。
首先在每位教师的心灵上搭建一把梯,给予人文关怀。将教师当作朋友视作伙伴,关怀他们的身心,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教师的内在需要,时常关注教师的内心世界,走进他们的心灵。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对教师的工作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并开展了这样一些暖心工程:每逢教师生日,我们便会送上蛋糕和贺卡,以表庆祝;每学期,校长会找每一位教师至少谈一次心,听听他们的心声、意见建议、困难等等。通过这样的交流,彼此走得更近,教师们体会到校长的关心也会更加卖力地工作。年末,我们还组织“教师茶话会”,全体教师济济一堂,没有地位和权利之分,有的只是朋友般的融洽。此外,我们每学期都会组织相应的文体活动,让他们的身心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以放松;每年组织教师体检一次;每年秋冬季,免费为教师们接种预防流感疫苗。
在关怀教师生活、身心健康的同时,我们更不忘在精神上引领他们。当今的教师,如何避开社会上金钱、权利、地位等冲击,甘愿清贫、毫无怨言地为教育事业奋斗,这些都需校长正确地加以引导。我校通过每周的“校长寄语”时时告诫或提醒教师们。如开学了,送上“开学伊始,要牢记: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做楷模;学生无等级,人人能成材。”用无言的文字传达了校长的心声。如果校长在读书的过程中看到好书或好的文章,也会拿出来与教师们分享。从而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教师们的思想、心灵,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等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其次,采用多形式的培训,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梯子。在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中,我们不惜代价地“请进来”,连续几年坚持邀请德育、数学、语文等学科的教育教学专家做顾问,面对面、手把手地给教师以指导;我们也会不惜重金地让教师“走出去”,参加省、市各级培训活动,包括输送英语老师到英国参加出国培训;我们更会将优秀教师“推出去”,走上镇江、丹阳市级课堂比武擂台,磨练他们。市教师培训中心安排的培训活动,总是组织教师热情参与,力图将所有教师“携起来”。总之,只要是对教师成长有利的活动,我们都会争取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培训活动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更提高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近几年有多人获市级比赛一等奖。
再次,用激励制度作保障,给教师们的个人成长搭建梯子。在管理过程中,我们采用激励性评价,使教师在关怀下成长。我们的做法有:1.榜样激励。2.考核激励。我们对教师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和月考核制,每学期设立“横塘镇小学十佳教师”奖,每学年结合市主管部门进行年度考核,给予“年度考核优秀”等和“记三等功”奖励,每两年结合青年教师评审,给予“各级骨干教师”称号。3.物质奖励。我们建立了《教师月考核奖》《职务津贴奖》和《突出贡献奖》,通过一定数额的奖金报酬来激励教师努力工作。
“十五”期间,我校在教师培训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在丹阳市第三、第四轮教育督导评估过程中,我校课堂教学优课率达90%以上。至“十五”期间末,我校镇江市学科带头人1名,镇江市骨干教师2名,丹阳市学科带头人3名,丹阳市骨干教师6名,镇(校)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32名。
从一般教师发展到优秀教师,其标志是教育智慧的形成。我们认为,教育智慧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又是在经验积累中不断完善的,更是在教育发展中不断升华的。我校“十一五”校本培训的理想趋向是:愿景构建是第一需要,思想升华是第一境界,业务进修是第一待遇,内力激发是第一要务,文化管理是第一理念,实至名归是第一品牌。
一堂课
我们提出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即“情、趣、理、法”,紧紧围绕这个标准展开课堂教学的研讨。
围绕新课程标准,我们建立了全方位、多形式的课堂练习制度,确保练课活动的扎实有效。首先建立练课常规制,包括每天随堂听课制、每周实施一课多教制,每月送教制、每学期开展各个层次的教师课堂教学评课活动;其次建立练课竞争制;在参加镇、市级课堂教学评课或展示课活动中,我们坚持“能者上”原则,采取自由报名、独立备课、课堂试听、确定人员的程序,形成教师之间互相竞争势态;再次,建立练课展示制;每月推荐两节典型课、引路课,举行镇级展示,让中心校、完小教师都有登台亮相的机会。
“十五”期间,我们每学期都会举办教学节,邀请丹阳市优秀教师和本校优秀教师同台献艺;举行“新课程在行动”系列活动,邀请省市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勇于承担镇江市、丹阳市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等。经过这样立体式的练课活动,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
我们除抓好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外,还要求教师不要重复自己,而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提高。我校实施反思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建立自我教学反思常规。包括自我说课、自我看课和自我评课。
我校坚持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将课题研究带入课堂,每学期定期组织研究课一次。如《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引发了我们对班级文化课、学生德育工作的探讨。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们学习、思考、成长,提升了教师和办学品位。在镇江市第三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我校的《农村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被评为一等奖。
一本书
我校开展了“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活动。我们要求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教师与大师对话、与信息对话、与人生对话。具体做法是:1.创设读书氛围。校内张贴宣传读书标语,让教师时刻提醒自己要多读书。2.规定读书范围。第一是专业书籍;第二是经典书籍;第三是有时代性的各类书刊。3.保证读书时间。学校规定每人每天有1~2小时的时间用于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4.拨发专款购书。从教师的个人所需出发,每学期学校会拨发200元购书款让教师们自由购买书籍,在共性中体现一些个性。5.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每两周我们分学科组举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教师们人人准备、人人发言,将读书的体会与收获跟别人分享。6、举行读书报告会。让读书爱好者走上讲台,把自己对某本书的深刻体会系统、完整地向教师们讲述。
此外,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组织教师进行网上培训,向教师推荐“教育在线”、“凤凰语文网”等优秀教育网站,使教师们快速成长;旅游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天然的书,我们保证一年中能让每位教师至少出去旅游一次,作为一种奖励,也是给予一次学习机会。
如今,漫步校园,总会看到一个个手不释卷的教师身影,他们完全陶醉在书中,读书真正成为了教师们的一种习惯,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一支笔
《从一个问题情境体验看教师专业化》一文中说道:“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由教师的才、学、识、述组成……”其中的“述”就是指著述立说,教师能把实际情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提炼加工。而写作就是这样一个加工、提炼、升华的过程。坚持撰写随想随笔,同时对随笔的内容有所要求,既可写课堂教学的得失反思、写师生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可写师生交往的点滴感悟等等。
让教师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我们的做法是:①用好教育局下发的《周记本》,周周查、月月评。②办好镇级刊物《教苑之花》和《小脚丫》,发表教师的优秀教后感、教育随笔和教学论文。③每次论文赛我们都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这几年教师的随笔、论文频频获奖,省、市级获奖达200多篇,发表四十多篇。④优秀的随笔、案例、论文,我们鼓励教师向外投稿,同时我们自己也择优向外送稿。⑤组建“写作骨干班”。在全体教师中挑选几名写作能力强的教师,在反思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教学、教师培训做全面总结,以求形成经验、发现问题、共同提高。⑥编写校本教材。要求班主任老师自编班级特色文化校本教材。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在查写、议改中创作思路打开了,创作能力加强了。共创作了《漫画》、《花艺》等校本教材23套,获丹阳市首届校本教材评选一等奖。
一张嘴
教师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教师主导功能的有效发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充满激情,富有启迪性而又准确、流利的讲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让教师们的嘴巴硬朗起来,我们开展了这样一些活动:①“每日一分钟演讲”,每天由值日教师根据学生在校的行为、思想等撰写有教育意义的小散文,在广播中演讲。②演讲比赛。每学期安排一次教师演讲比赛,要求教师自己写稿并脱稿演讲,将写和说结合起来进行训练。③教师讲座。每周五的“学术报告厅”我们会安排骨干教师和肯钻研、有思想的教师上台做专题讲座,锻炼他们用准确、鲜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之果。④每月一次“教学沙龙”,组织教师对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自由发表见解。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教师的口才,也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更促使大家都来关注身边事、关注教育教学、关注自身的成长,起到一举多得之效果。
一把梯
每个教师都有其独特的一面。每学期岗位聘任时,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量才使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到个人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最大限度地让教师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然后搭建平台,使其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在师资培训上,我们一贯坚持全员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带领全体教师一起向前走,让每个人都有一种成功感和愉悦感,增强自信心,为更好地投入工作奠定基础。
首先在每位教师的心灵上搭建一把梯,给予人文关怀。将教师当作朋友视作伙伴,关怀他们的身心,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教师的内在需要,时常关注教师的内心世界,走进他们的心灵。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对教师的工作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并开展了这样一些暖心工程:每逢教师生日,我们便会送上蛋糕和贺卡,以表庆祝;每学期,校长会找每一位教师至少谈一次心,听听他们的心声、意见建议、困难等等。通过这样的交流,彼此走得更近,教师们体会到校长的关心也会更加卖力地工作。年末,我们还组织“教师茶话会”,全体教师济济一堂,没有地位和权利之分,有的只是朋友般的融洽。此外,我们每学期都会组织相应的文体活动,让他们的身心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以放松;每年组织教师体检一次;每年秋冬季,免费为教师们接种预防流感疫苗。
在关怀教师生活、身心健康的同时,我们更不忘在精神上引领他们。当今的教师,如何避开社会上金钱、权利、地位等冲击,甘愿清贫、毫无怨言地为教育事业奋斗,这些都需校长正确地加以引导。我校通过每周的“校长寄语”时时告诫或提醒教师们。如开学了,送上“开学伊始,要牢记: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做楷模;学生无等级,人人能成材。”用无言的文字传达了校长的心声。如果校长在读书的过程中看到好书或好的文章,也会拿出来与教师们分享。从而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教师们的思想、心灵,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等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其次,采用多形式的培训,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梯子。在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中,我们不惜代价地“请进来”,连续几年坚持邀请德育、数学、语文等学科的教育教学专家做顾问,面对面、手把手地给教师以指导;我们也会不惜重金地让教师“走出去”,参加省、市各级培训活动,包括输送英语老师到英国参加出国培训;我们更会将优秀教师“推出去”,走上镇江、丹阳市级课堂比武擂台,磨练他们。市教师培训中心安排的培训活动,总是组织教师热情参与,力图将所有教师“携起来”。总之,只要是对教师成长有利的活动,我们都会争取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培训活动开阔了教师的眼界,更提高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近几年有多人获市级比赛一等奖。
再次,用激励制度作保障,给教师们的个人成长搭建梯子。在管理过程中,我们采用激励性评价,使教师在关怀下成长。我们的做法有:1.榜样激励。2.考核激励。我们对教师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和月考核制,每学期设立“横塘镇小学十佳教师”奖,每学年结合市主管部门进行年度考核,给予“年度考核优秀”等和“记三等功”奖励,每两年结合青年教师评审,给予“各级骨干教师”称号。3.物质奖励。我们建立了《教师月考核奖》《职务津贴奖》和《突出贡献奖》,通过一定数额的奖金报酬来激励教师努力工作。
“十五”期间,我校在教师培训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在丹阳市第三、第四轮教育督导评估过程中,我校课堂教学优课率达90%以上。至“十五”期间末,我校镇江市学科带头人1名,镇江市骨干教师2名,丹阳市学科带头人3名,丹阳市骨干教师6名,镇(校)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32名。
从一般教师发展到优秀教师,其标志是教育智慧的形成。我们认为,教育智慧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产生的,又是在经验积累中不断完善的,更是在教育发展中不断升华的。我校“十一五”校本培训的理想趋向是:愿景构建是第一需要,思想升华是第一境界,业务进修是第一待遇,内力激发是第一要务,文化管理是第一理念,实至名归是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