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社会心理学视角,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非一致性动因进行分析,发现学生从众心理、认识误区的个人因素和流行文化的误导、社会价值观的刺激、细化制度的缺失的社会因素是主要原因。建议从细化学生体育锻炼制度、调适消极社会心理、深化教育环境三方面来引导学生形成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一致性倾向。
关键词: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行为;社会心理学;非一致性;调适
21世纪以来,肥胖开始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学生群体肥胖率长年不断增高,“北京小胖”的身影在学校随处可见。学生们身体形态上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老师、家长以及学生们自身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人们愈发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特别是降低体重以及减肥的重要意义。但奇怪的是,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增强与所引发的体育锻炼行为并非完全具有一致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没有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相关。简单来说,学生虽然普遍有了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但没有用实际的行动来实践体育锻炼行为。
体育锻炼意识包括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情感以及对体育锻炼行为的调节。体育锻炼意识的基本特征是自觉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重点强调:“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这一对本该构成学生终身体育养成的复合体,如今并没有完全地紧密附和起来,除了受到推广时间尚短的限制因素,还受到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值得相关学者关注、分析和研究。
一、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视野
社会心理学是在二十世纪社会各学科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的影响下,以行为科学发展为代表,由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理论出发,二者相互交叉、渗透研究某一具体社会问题而逐步形成的,其是在社会学与心理学之间形成的边缘学科。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情境及人际交往中,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心理现象产生、变化、发展三个阶段的存在规律,肩负社会科学属性的同时也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在社会心理学的层面进行分析,意识、人、行为三者之间是一个相互关系的动态系统,有学者认为个人的体育锻炼行为代表着个体心理活动的结束,但恰恰相反的是它代表着另一个过程的开始。体育锻炼行为在这种动态关系中具有互动意义,即个人体育锻炼行為包含个体心理和社会情境两个层面。行文开头提出的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并非完全具有一致性的观点,既受到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也涉及社会设置等方面影响,是个体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
二、非一致性动因分析
目前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国内体育学术界是比较重视的,特别是在对某一地区或某些群体体育锻炼意识与运动兴趣的现状调查方面,成果较为丰富。部分学者也针对肥胖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提出了一些干预性对策和建议,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非一致性的原因认知,对改善并促使二者向一致性方向调整的分析等方面还缺乏深层次的研究。
1.个人因素
(1)从众心理。从个人角度来说,对人的行为造成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心理。其中个人消极行为表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具体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旁观者”心理——看他人怎样做。在体育锻炼行为上,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抛弃自身拥有的积极体育锻炼认知而选择与周边人群相同的行为。这些行为被视为消极体育锻炼行为,如睡懒觉、吃高热量食品等。二是“搭便车”心理——顺带跟着做。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潜意识中人类易受到本能欲望的激励,因此人有时候认识不到或者不愿承认自身所做的体育锻炼并没有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在心里往往产生一系列防御机制,这种自我防御机制衍生出人在体育锻炼习惯上有“搭便车”心理,只讲形式,不讲效果,认为自己已经锻炼了,就肯定有效果。三是“自由人”心理——随我如何做。每个人都会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选择活动,并且决定自己的体育锻炼行为,正是个体理性行为的汇集,最终导致集体的散漫、无核心力行为。
(2)认知误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许多人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属于浅层次,并没有真正将个人行为习惯内化其中。另外,单纯的体育技能的掌握是目前国内体育最大的缺点,忽略了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教育,就像“人一天不吃饭会饿,一天不锻炼就不舒服”。因此,对体育锻炼,国民认知比较片面。二是对体育锻炼主体的认知存在错误,遵循“学校或官方主导”是我国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养成一直运行的模式,但目前的事实证明,虽然在短时间内这种由上而下的直线灌输模式可以集中迫使学生为完成一定考核指标对自己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暂时的改变,但民众环境意识也产生了明显的“学校或官方依赖”,即一旦学校弱化了对学生体育锻炼的主体责任要求,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就会立马停顿,恢复原状。
2.社会因素
(1)流行文化的误导。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被社会流行文化影响。从国民性格角度观察,中国人属于典型的“二律背反”,即在某些方面太过于自我,在另一方面又无自我。中国人历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并注重传承。但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也毫无防护,甚至追捧,如韩流文化、日剧等。“喜瘦爱白”的审美观使学生不愿意将身体暴露在阳光下,不愿意晒黑,不愿意身体有肌肉线条,也就不会有体育行为,养成体育习惯。人们对自己自身利益的考虑容易根据周边人群的意识发生变化,容易形成一种效仿抵制体育锻炼的行为,内化的文化基因让积极文化基础在中国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养成中流失,并且带来一种显而易见的消极影响。
(2)社会价值观的刺激。紧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校园内学生群体的观念也跟着产生系列变化。学生群体同样能感受到社会发展下随之而来的压力与刺激,进而对体育锻炼行为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另外,社会价值观念中的享乐主义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日渐成为支配学生日常思维的主导意识形态,学生更愿意经济快感上的享受,而不愿身体健康理性上的享受。 (3)细化制度的缺失。近年来,随着学生健康问题的不断突出,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在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化制度,但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养成制度缺乏适用性、可行性和操作性是主要问题,也就是细化制度和配套设施等跟进不够。一方面,社会转型期教育制度的调整速度与其他相关制度改革的脚步不一致。另一方面,由教育部门或专家学者等上层所创编的学生体育锻炼制度,未从学生自身意识发展考虑,对这类制度,学生群体存在被动遵守的情绪状态是理所当然的。
三、一致性倾向调适
学生个人行为失调是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根本问题。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有助于自身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引导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影响和改变学生个人的行为以及做到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联合理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些有益的调适。
1.细化学生体育锻炼制度
解决学生体育锻炼需要与体育配套不足的矛盾,除了依赖教育官方投入,学校体育课程教授等方法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在细化制度上进行创新和改进。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改变传统的不科学的锻炼以及享乐的生活方式,引导和固化学生对未来的预期。
2.调适消极社会心理
要改变学生一些消极的社会心理要从问题源头进行改变。首先要加强学生积极体育锻炼心理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增强体育锻炼能够保障自身健康的理念下,循序渐进地引导公众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其次要通过学生升学奖惩制度发挥行为主义方法的正负强化作用。当学生拥有良好体育锻炼行为,拥有较好的继续学习的身体本钱后,可以进行适当的升学加分、奖励或对高强度学习的专业的学生要求其强健体格。当学生做出消极的体育锻炼行为时,需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惩罚,减少他们升学选择的机会,并以此告诫他们,没有身体本钱,无法长期满足高、精、尖专业的要求,担负不了这一责任等。总之,体育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行为的过程中逐渐消除消极社会心理的束缚,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喜欢体育锻炼行为。
3.深化教育环境
纵观我国的体育,目前依旧是处于一种浅层次的、技能化的、短期目标性的、不全面的层面。体育往往被高考中的所谓主业给直接或间接挤占,学生体育锻炼机会被无情“剥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也正是在这种“剥夺”中悄无声息地消失,这种“剥夺”无形地告诉学生体育锻炼根本就不重要,可有可无。因此,在宣传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养成时,一方面要加强体育锻炼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的方式和方法,而不至于学生想锻炼却无从下手,或错误锻炼,影响健康;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锻炼需要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引导领导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真正发现自我中心主义的羁绊,重新审视人类与体育的关系,使其认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进行体育锻炼就是爱护自己,才能让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在同步轨道上表现出一致性。
四、结语
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育锻炼意识及其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成为近幾年来体育学的研究热点。依靠技能手段可以改善体育锻炼的需要,但改善体育锻炼需要的关键是人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从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视野角度考虑,学校教学育人目标应该是研究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摸索学生在不同体育锻炼环境中所表现出的行为的规律性,促使学生采取有效的实施方案把体育锻炼意识内化为体育锻炼行为。
参考文献:
[1]贾绍华,邱梅婷,等.河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性别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42-44.
[2]钟振新,等.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 (3):27-29.
[3]王 昊.高校女生体育意识状况与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2):128-129.
[4]王则珊.探讨解决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建议与方案[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88.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体育锻炼意识;体育锻炼行为;社会心理学;非一致性;调适
21世纪以来,肥胖开始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学生群体肥胖率长年不断增高,“北京小胖”的身影在学校随处可见。学生们身体形态上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老师、家长以及学生们自身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人们愈发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特别是降低体重以及减肥的重要意义。但奇怪的是,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增强与所引发的体育锻炼行为并非完全具有一致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没有存在较为显著的正向相关。简单来说,学生虽然普遍有了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但没有用实际的行动来实践体育锻炼行为。
体育锻炼意识包括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情感以及对体育锻炼行为的调节。体育锻炼意识的基本特征是自觉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重点强调:“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这一对本该构成学生终身体育养成的复合体,如今并没有完全地紧密附和起来,除了受到推广时间尚短的限制因素,还受到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值得相关学者关注、分析和研究。
一、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视野
社会心理学是在二十世纪社会各学科领域不断创新发展的影响下,以行为科学发展为代表,由心理学和社会学基础理论出发,二者相互交叉、渗透研究某一具体社会问题而逐步形成的,其是在社会学与心理学之间形成的边缘学科。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情境及人际交往中,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心理现象产生、变化、发展三个阶段的存在规律,肩负社会科学属性的同时也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在社会心理学的层面进行分析,意识、人、行为三者之间是一个相互关系的动态系统,有学者认为个人的体育锻炼行为代表着个体心理活动的结束,但恰恰相反的是它代表着另一个过程的开始。体育锻炼行为在这种动态关系中具有互动意义,即个人体育锻炼行為包含个体心理和社会情境两个层面。行文开头提出的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并非完全具有一致性的观点,既受到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也涉及社会设置等方面影响,是个体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
二、非一致性动因分析
目前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国内体育学术界是比较重视的,特别是在对某一地区或某些群体体育锻炼意识与运动兴趣的现状调查方面,成果较为丰富。部分学者也针对肥胖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提出了一些干预性对策和建议,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非一致性的原因认知,对改善并促使二者向一致性方向调整的分析等方面还缺乏深层次的研究。
1.个人因素
(1)从众心理。从个人角度来说,对人的行为造成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心理。其中个人消极行为表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具体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旁观者”心理——看他人怎样做。在体育锻炼行为上,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抛弃自身拥有的积极体育锻炼认知而选择与周边人群相同的行为。这些行为被视为消极体育锻炼行为,如睡懒觉、吃高热量食品等。二是“搭便车”心理——顺带跟着做。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潜意识中人类易受到本能欲望的激励,因此人有时候认识不到或者不愿承认自身所做的体育锻炼并没有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在心里往往产生一系列防御机制,这种自我防御机制衍生出人在体育锻炼习惯上有“搭便车”心理,只讲形式,不讲效果,认为自己已经锻炼了,就肯定有效果。三是“自由人”心理——随我如何做。每个人都会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选择活动,并且决定自己的体育锻炼行为,正是个体理性行为的汇集,最终导致集体的散漫、无核心力行为。
(2)认知误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许多人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属于浅层次,并没有真正将个人行为习惯内化其中。另外,单纯的体育技能的掌握是目前国内体育最大的缺点,忽略了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教育,就像“人一天不吃饭会饿,一天不锻炼就不舒服”。因此,对体育锻炼,国民认知比较片面。二是对体育锻炼主体的认知存在错误,遵循“学校或官方主导”是我国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养成一直运行的模式,但目前的事实证明,虽然在短时间内这种由上而下的直线灌输模式可以集中迫使学生为完成一定考核指标对自己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暂时的改变,但民众环境意识也产生了明显的“学校或官方依赖”,即一旦学校弱化了对学生体育锻炼的主体责任要求,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就会立马停顿,恢复原状。
2.社会因素
(1)流行文化的误导。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被社会流行文化影响。从国民性格角度观察,中国人属于典型的“二律背反”,即在某些方面太过于自我,在另一方面又无自我。中国人历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并注重传承。但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也毫无防护,甚至追捧,如韩流文化、日剧等。“喜瘦爱白”的审美观使学生不愿意将身体暴露在阳光下,不愿意晒黑,不愿意身体有肌肉线条,也就不会有体育行为,养成体育习惯。人们对自己自身利益的考虑容易根据周边人群的意识发生变化,容易形成一种效仿抵制体育锻炼的行为,内化的文化基因让积极文化基础在中国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养成中流失,并且带来一种显而易见的消极影响。
(2)社会价值观的刺激。紧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校园内学生群体的观念也跟着产生系列变化。学生群体同样能感受到社会发展下随之而来的压力与刺激,进而对体育锻炼行为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另外,社会价值观念中的享乐主义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日渐成为支配学生日常思维的主导意识形态,学生更愿意经济快感上的享受,而不愿身体健康理性上的享受。 (3)细化制度的缺失。近年来,随着学生健康问题的不断突出,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在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化制度,但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养成制度缺乏适用性、可行性和操作性是主要问题,也就是细化制度和配套设施等跟进不够。一方面,社会转型期教育制度的调整速度与其他相关制度改革的脚步不一致。另一方面,由教育部门或专家学者等上层所创编的学生体育锻炼制度,未从学生自身意识发展考虑,对这类制度,学生群体存在被动遵守的情绪状态是理所当然的。
三、一致性倾向调适
学生个人行为失调是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根本问题。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有助于自身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引导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影响和改变学生个人的行为以及做到体育锻炼意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联合理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些有益的调适。
1.细化学生体育锻炼制度
解决学生体育锻炼需要与体育配套不足的矛盾,除了依赖教育官方投入,学校体育课程教授等方法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在细化制度上进行创新和改进。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改变传统的不科学的锻炼以及享乐的生活方式,引导和固化学生对未来的预期。
2.调适消极社会心理
要改变学生一些消极的社会心理要从问题源头进行改变。首先要加强学生积极体育锻炼心理的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增强体育锻炼能够保障自身健康的理念下,循序渐进地引导公众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其次要通过学生升学奖惩制度发挥行为主义方法的正负强化作用。当学生拥有良好体育锻炼行为,拥有较好的继续学习的身体本钱后,可以进行适当的升学加分、奖励或对高强度学习的专业的学生要求其强健体格。当学生做出消极的体育锻炼行为时,需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惩罚,减少他们升学选择的机会,并以此告诫他们,没有身体本钱,无法长期满足高、精、尖专业的要求,担负不了这一责任等。总之,体育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指导,使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行为的过程中逐渐消除消极社会心理的束缚,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喜欢体育锻炼行为。
3.深化教育环境
纵观我国的体育,目前依旧是处于一种浅层次的、技能化的、短期目标性的、不全面的层面。体育往往被高考中的所谓主业给直接或间接挤占,学生体育锻炼机会被无情“剥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也正是在这种“剥夺”中悄无声息地消失,这种“剥夺”无形地告诉学生体育锻炼根本就不重要,可有可无。因此,在宣传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养成时,一方面要加强体育锻炼教育,使人们能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的方式和方法,而不至于学生想锻炼却无从下手,或错误锻炼,影响健康;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锻炼需要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引导领导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真正发现自我中心主义的羁绊,重新审视人类与体育的关系,使其认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进行体育锻炼就是爱护自己,才能让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在同步轨道上表现出一致性。
四、结语
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体育锻炼意识及其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成为近幾年来体育学的研究热点。依靠技能手段可以改善体育锻炼的需要,但改善体育锻炼需要的关键是人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变。从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视野角度考虑,学校教学育人目标应该是研究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摸索学生在不同体育锻炼环境中所表现出的行为的规律性,促使学生采取有效的实施方案把体育锻炼意识内化为体育锻炼行为。
参考文献:
[1]贾绍华,邱梅婷,等.河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性别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42-44.
[2]钟振新,等.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 (3):27-29.
[3]王 昊.高校女生体育意识状况与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2):128-129.
[4]王则珊.探讨解决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建议与方案[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88.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