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中探究性教学的应用与策略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性教学是教学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教学模式,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文章论述了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意义,并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 教学改革 高中地理
  
  在应试教育当道的今天,学科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地理也不例外。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一直是依赖教师的灌输,背很多的概念、经验总结,做数不清的习题,与教师共同研究奇形怪状的文字游戏,问题的深度意义反而被置之脑后,无人问津。教育自身的僵化和单一很大程度地压抑了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限制了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自由多样化发展。因此,只有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科学研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
  
  一、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意义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教材内容在学生知识经验中占据的强势地位。以及教材知识的绝对正确性和权威性,不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过程中而进行的种种活动。所谓探究是指探索追究,是对事物、问题、想象等的来龙去脉进行研究的实践活动。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从中提高探究能力,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互助合作,共同提高。探究性教学是集启发式、问题讨论式、实验探究等教法于一体,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国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同大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能完全适应;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活动封闭、教学效果欠佳。大部分学生学地理只是背概念、背经验总结、做习题,而不会认真探究书本知识的正确性和科学研究的来源,更不会仔细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教师的任务也不是把学生从无知的状态带入已知的状态,而是从无知的状态带到更深层次的无知而求知状态。
  
  二、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可用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内容、环节和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由于学生掌握的知识、智力、方法不足以解决已产生的任务时,所引起的那种智力困窘状况。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教师要积极寻找与地理相关的背景材料,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应用,学习地理大有用武之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常用的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方法有:第一,教会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猜想与假设。类比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某些共同或相似属性,推出一个研究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属性为假设。通过类比由已知知识推理未知结果是最常见的科学探究方式,也是较为有效的一种科学探究方式。第二,教授学生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提出和建立假设。归纳法就是从特殊和个别事实所蕴含的规律提高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方法,简而言之就是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法就是把一般规律、原理运用于特殊个别范围内,以验证规律与原理的适用性,即从一般到特殊。第三,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方法提出和建立假设。分类方法即依据地理现象和资料的某些重要特征,分析、整理、归类形成假设,进行类别假设的验证。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能有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环节是:在课堂学习开始时,先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下引发探究的问题,然后各小组开始探究活动,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并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参与非常重要,教师要对意见分歧较大的小组给予点拨,对出现知识错误的小组进行更正。探究结束后,各小组公布自己的探究结果,教师进行点评,然后组织学生对本小组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进行反思评价。
  实施小组合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层次、性格特点等等,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再考虑男女比例因素进行编组。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是一项培养未来具有原创精神的科学家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关乎个人全面发展和国家复兴的课题,是整个教育界都在力图解决的课题。地理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不只是告诉学生几个概念、几条原理、几道地理试题的答题技巧,应是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培养其探索地理真正意义的意识。
其他文献
完形填空题是高考英语试题中一种综合性很强,是介于“单项选择”和“阅读理解”之间的一种题型。其制题意图,就是要考生根据给定的语境,综合运用所学的语言和词汇知识,把短文中的空缺补充完整。它既考查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又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识词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等。其具体要求为:在一篇250—300个单词的短文中留出20个空,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学好物理就要做好实验。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好的实验能使物理变得更直观,更容易理解,使其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刚学习物理时都有一种新奇感,而新鲜、好奇正是诱发学习兴趣的积极因素。教师要把握学生这个时期,努力去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这种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及时培养,可能很快就会消失,所以应
期刊
作文教学难,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尤其难。因为农村的学生生活面狭窄、见识少、读书少,大多数农村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闭塞、循规蹈矩的小空间中,加上孩子的父母文化水平低,给孩子的启蒙教育不够,说话训练、语言积累、表达练习缺乏,使得他们在写作方面从入学就已落在城市学生的后面。教师的作文训练也是选材窄、内容浅、立意旧。如何克服这些难题?如何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条件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值得教师认真研究。笔者长期在
期刊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画的时代,以多媒体技术为灵魂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赋予传统教育新的内涵。回顾几年来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曲折历程,对这一现代化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和推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从眼花缭乱中开始    起初看到的多媒体运用在教学中时,有一种深深的被震撼的感觉。看到历来沉默僵化的黑板被多彩的屏幕取代,课堂上只能描述的许多画面竟然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听到同
期刊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初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传授知识、忽视能力培养的现象。因此加强能力的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学工作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一、把握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观察能力是指人们运用观察方法,全面、深入、正确地认知事物的能力。化学实验中主要是观察化学中的实验现象、仪器的使用及装置组装,学生
期刊
数学是中学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负有重要责任。创新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引领着创新的方向,是思维创新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经常使学生意识到一些难于解决的、疑惑的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并产生怀疑、探索的心理状态,即问题意识。数学教学中必须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形成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
期刊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语文教师要努力开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因素,在教学融入人文理念,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用人文理念指导朗读    语文具有工具性之外,还具有鲜明而强烈的人文性。打开文本,揭开语言的外壳,一个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里,读者会穿越历史时空,亲身感受中华民族语世界各国人民博大的人文积淀,与作家、诗人、文学名家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心
期刊
在信息化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使学生学好和运用好英语这一对外交流的工具是摆在我们高中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对大纲、教材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已步入了良性的轨道。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英语教学日趋完善,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媒体运用技术,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现代教育的本质,利用多媒体教学要在“辅助”二字下工夫,要明白,多媒体教学只能发挥其辅助作用,而不是用
期刊
在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科学素质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因此,生物教学的任务是不仅要使学生具有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获得探索观察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的初步能力以及掌握一般的科学思维方法。为实施上述目标,笔者结合教学经验探讨一下教学中具体实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设疑,是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争取良好课堂效果的主要教学手段。在导课时设疑。旨在快引学生入“境”;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疑,旨在快速突破中心:在无疑处设疑,起“石击波起”之功;在课堂的结尾处设疑,旨在起升华之妙。  关键词:语文 课堂 设疑 时机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贵在寻求疑问。对疑问挖掘得愈深,学习的进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