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这句诗常常出现在朋友圈中,但贴在庄户人家的门上,倒是头一次见到。
我在浙江丽水市松阳县的一处村落闲逛,黑瓦黄墙的房屋,全都贴着山坳而建。一位老奶奶坐在屋前的木凳上,身后虚掩的木门,油漆剥落得看不清岁月,门上贴着的这句王维的诗倒是清晰可见。
游走松阳,白云青山随处见,岁月不辨是常态,仿佛这山衔水绕的景致凝固了时间,真的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了。
松阳入诗不少,比如宋代的沈晦曾将其比作桃花源:“寒流穿曲岸,支径入翠微。山深古木合,林静珍禽飞。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
现身于王维诗句的松阳,是在《送缙云苗太守》一诗中,诗人吟出了“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
“清江”即松阴溪。松阳四面环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占了大部分面积,谓之“八山一水一分田”。“一水”的水,几乎全都出自松阴溪,它是浙江省第二大江瓯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一半的流域在松阳境内,养育了松阳的沃土良田,所以松阳自古就有“处州粮仓”之称(“处州”即丽水的古称)。
此地自古即是兵家之路。公元前138年,闽越国攻打东瓯国,汉武帝出兵相救,随后东瓯数万部众经水路过丽水,沿松阴溪到达古市一带上岸,后转经衢州等地北迁至如今的江苏扬州等地。
又过了近30年,几乎是同样的“逃亡”线路,只不过,这次北迁的是被西汉军队击败的东越国残部。
陆上交通崎岖的若干年里,水运是进出古城的主要交通方式。如今在松阳,松阴溪旧时的忙碌依稀可见,地名里有用渡口命名的黄公渡、黄埠头等。
商贸往来的痕迹,也留存了下来。那些沿着水路来松阳经商的外地人,结成商会,留下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等。
松阳县博物馆以前设在汤兰公所,也叫“兰溪会馆”,清嘉庆十四年由汤溪、兰溪籍商人在松阳集资兴建,是松阳会馆中面积最大(1100平方米),也是最宏伟壮美的会馆,共有88根落地大柱,雕刻精细,乃研究明清建筑的重要案例。
鲜活的是松阳老街。
笔直的街道并不宽敞,但青石板路清亮綿长,两旁的建筑古朴而闲适。屋子大都是明清时期到民国年间形成的老建筑,两层的土木结构,楼下是店铺,楼上是住宅。沿街的部分,只是建筑的前面,更多的幽深藏在后面,是传统江南小城前店后场的布局。
鳞次栉比的店铺,保留着昔日的买卖,裁缝店、剃头店、拉面店、酥饼店、铁匠铺、金银铺、炭烛铺、锡箔铺、草药店……应有尽有。如今老街的各个店铺前,还醒目地贴着手机支付的二维码。
时间的凝固,在松阳无处不在,就像氤氲的云和雾,弥漫在浙南山地中的这个小城。
位于县城西三公里处,有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延庆寺塔,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说也是目前江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北宋原物。
此塔最初名“云龙”,因建在云龙山下而得名,后于公元1130年改称延庆寺塔。古砖垒砌而成的塔体,鹤立于碧野,共六角7层,高38.32米;塔身中空,但每层的南北东西方向,都有可以远眺的拱券式门窗,通透明畅。游客们可沿每层的回廊,一层层往上登上塔顶,塔顶有7个互相串锁住的铁铸圆盘轮,缠住直立向天的铁质芯柱。
千年风雨后的延庆寺塔,如今塔身略倾斜,有人称之为“东方比萨斜塔”,倒将其“贬低”了不少。
出城漫行,风光无限,那些迄今保存较好的古民居令人惊喜。
黄家大院位于距松阳县城两公里的乌丼村,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构思奇妙的建筑工艺精湛,前后耗时60多年才全部建成,凝聚了明末清初松阳首富黄中和祖孙三代人的心血。
在松阳,可以作为建筑标本的存在,除了黄家大院,还有许多。比如,始建于明末清初的石仓古民居群,囊括了几十座清式民居、古店铺、祠堂和庙宇等,可谓一幅内容丰富的历史画卷。
杨家堂村,5座小山环抱的古村落,始建于1655年,因明代文臣宋濂的十一代孙迁徙于此,遂成为宋姓家族聚集地。
村里建筑依山而建,层层向上延展,黄墙黑瓦的木结构建筑群在阳光下泛着光芒,因而有“金色布达拉宫”之称。错落有致的黄土墙斑驳于阳光下,诗词家训、彩绘壁画挂在墙上,在光影的流动中,静默而肃然。
村头的老樟树,年年岁岁俯瞰着下方的那条小溪,听着溪水哼着小曲绕村而行,从不停息。
秋天抵达这里的话,被太阳晒红了脸的小柿子会一个又一个靠在墙头,停在树上,热情地盯着您。所谓“四塞无他虞,唯此桃花源”,莫过于此了吧。
无数个古村落仿佛是跌落凡尘的星星,在松阳的山水间熠熠生辉。它们中的大部分先民为躲避战乱,从远方迁徙而来。这里的山山水水收留了他们,而他们用辛苦劳作回馈了这片土地,使之繁茂不衰。
不知山外事,倏忽已千年。在松阳的日子,缓慢得记不得光阴。抬头是悠悠的白云拂过山头,耳旁有潺潺的溪水浅吟低唱,偶听风过林间,只见草木柔软起伏,安详而恬淡。
自然的赐予,松阳从容地接纳,并视若珍宝,也因此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松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松阳县实现旅游总收入41.91亿元,约占全县生产总值(106.06亿元)的40%。
“四塞无他虞,唯此桃花源”——愿沈晦的“桃花源”在松阳长存。
我在浙江丽水市松阳县的一处村落闲逛,黑瓦黄墙的房屋,全都贴着山坳而建。一位老奶奶坐在屋前的木凳上,身后虚掩的木门,油漆剥落得看不清岁月,门上贴着的这句王维的诗倒是清晰可见。
游走松阳,白云青山随处见,岁月不辨是常态,仿佛这山衔水绕的景致凝固了时间,真的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了。
清江响铙吹
松阳入诗不少,比如宋代的沈晦曾将其比作桃花源:“寒流穿曲岸,支径入翠微。山深古木合,林静珍禽飞。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
现身于王维诗句的松阳,是在《送缙云苗太守》一诗中,诗人吟出了“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
“清江”即松阴溪。松阳四面环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占了大部分面积,谓之“八山一水一分田”。“一水”的水,几乎全都出自松阴溪,它是浙江省第二大江瓯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一半的流域在松阳境内,养育了松阳的沃土良田,所以松阳自古就有“处州粮仓”之称(“处州”即丽水的古称)。
此地自古即是兵家之路。公元前138年,闽越国攻打东瓯国,汉武帝出兵相救,随后东瓯数万部众经水路过丽水,沿松阴溪到达古市一带上岸,后转经衢州等地北迁至如今的江苏扬州等地。
又过了近30年,几乎是同样的“逃亡”线路,只不过,这次北迁的是被西汉军队击败的东越国残部。
陆上交通崎岖的若干年里,水运是进出古城的主要交通方式。如今在松阳,松阴溪旧时的忙碌依稀可见,地名里有用渡口命名的黄公渡、黄埠头等。
老街不曾老
商贸往来的痕迹,也留存了下来。那些沿着水路来松阳经商的外地人,结成商会,留下了江西会馆、福建会馆等。
松阳县博物馆以前设在汤兰公所,也叫“兰溪会馆”,清嘉庆十四年由汤溪、兰溪籍商人在松阳集资兴建,是松阳会馆中面积最大(1100平方米),也是最宏伟壮美的会馆,共有88根落地大柱,雕刻精细,乃研究明清建筑的重要案例。
鲜活的是松阳老街。
笔直的街道并不宽敞,但青石板路清亮綿长,两旁的建筑古朴而闲适。屋子大都是明清时期到民国年间形成的老建筑,两层的土木结构,楼下是店铺,楼上是住宅。沿街的部分,只是建筑的前面,更多的幽深藏在后面,是传统江南小城前店后场的布局。
鳞次栉比的店铺,保留着昔日的买卖,裁缝店、剃头店、拉面店、酥饼店、铁匠铺、金银铺、炭烛铺、锡箔铺、草药店……应有尽有。如今老街的各个店铺前,还醒目地贴着手机支付的二维码。
古建风光好
时间的凝固,在松阳无处不在,就像氤氲的云和雾,弥漫在浙南山地中的这个小城。
位于县城西三公里处,有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延庆寺塔,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说也是目前江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北宋原物。
此塔最初名“云龙”,因建在云龙山下而得名,后于公元1130年改称延庆寺塔。古砖垒砌而成的塔体,鹤立于碧野,共六角7层,高38.32米;塔身中空,但每层的南北东西方向,都有可以远眺的拱券式门窗,通透明畅。游客们可沿每层的回廊,一层层往上登上塔顶,塔顶有7个互相串锁住的铁铸圆盘轮,缠住直立向天的铁质芯柱。
千年风雨后的延庆寺塔,如今塔身略倾斜,有人称之为“东方比萨斜塔”,倒将其“贬低”了不少。
出城漫行,风光无限,那些迄今保存较好的古民居令人惊喜。
黄家大院位于距松阳县城两公里的乌丼村,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构思奇妙的建筑工艺精湛,前后耗时60多年才全部建成,凝聚了明末清初松阳首富黄中和祖孙三代人的心血。
在松阳,可以作为建筑标本的存在,除了黄家大院,还有许多。比如,始建于明末清初的石仓古民居群,囊括了几十座清式民居、古店铺、祠堂和庙宇等,可谓一幅内容丰富的历史画卷。
跌落凡尘的星星
杨家堂村,5座小山环抱的古村落,始建于1655年,因明代文臣宋濂的十一代孙迁徙于此,遂成为宋姓家族聚集地。
村里建筑依山而建,层层向上延展,黄墙黑瓦的木结构建筑群在阳光下泛着光芒,因而有“金色布达拉宫”之称。错落有致的黄土墙斑驳于阳光下,诗词家训、彩绘壁画挂在墙上,在光影的流动中,静默而肃然。
村头的老樟树,年年岁岁俯瞰着下方的那条小溪,听着溪水哼着小曲绕村而行,从不停息。
秋天抵达这里的话,被太阳晒红了脸的小柿子会一个又一个靠在墙头,停在树上,热情地盯着您。所谓“四塞无他虞,唯此桃花源”,莫过于此了吧。
在松阳的日子,缓慢得记不得光阴。抬头是悠悠的白云拂过山头,耳旁有潺潺的溪水浅吟低唱,偶听风过林间,只见草木柔软起伏,安详而恬淡。
无数个古村落仿佛是跌落凡尘的星星,在松阳的山水间熠熠生辉。它们中的大部分先民为躲避战乱,从远方迁徙而来。这里的山山水水收留了他们,而他们用辛苦劳作回馈了这片土地,使之繁茂不衰。
不知山外事,倏忽已千年。在松阳的日子,缓慢得记不得光阴。抬头是悠悠的白云拂过山头,耳旁有潺潺的溪水浅吟低唱,偶听风过林间,只见草木柔软起伏,安详而恬淡。
自然的赐予,松阳从容地接纳,并视若珍宝,也因此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松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8年,松阳县实现旅游总收入41.91亿元,约占全县生产总值(106.06亿元)的40%。
“四塞无他虞,唯此桃花源”——愿沈晦的“桃花源”在松阳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