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随着当今旅游业迅猛发展,我国已跻身为世界旅游大国。根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这种发展趋势也给中职旅游专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然而目前我国的中职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规格与社会需求脱节。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庞大,一方面却又是毕业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苛刻”要求,造成就业难,就业后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不利于人才的锻造和培养。因此,如何培养一批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市场急需人才,是旅游专业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中职旅游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目前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定位得较为广泛,既能做导游,又能从事旅行社的管理者。要想真正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专业人才,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明确目标定位,根据目标定位设计专业方向,再按专业方向进行能力与技能分解,并进一步进行课程设置和开发,使培养出的人才有明确的专业就业方向,成为某一领域内的专门工作人员。
2.不重视实践教学。旅游专业作为一个较新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场所,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也不够。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一直被作为“辅助性”课程来设置,还在沿袭“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理论灌输”的传统教育模式。
3.缺乏大量实践教学师资。作为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方,旅游企业要求学生毕业后就能立即上岗工作,无须再培训,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掌握实践技能,因此一支稳定的、具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旅游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但实际上不少旅游专业教师是半路出家的,或是从历史或是从文秘等相关专业转行而来。普遍缺少从事旅游实际工作的经验,擅长理论教学,缺乏带教能力,因此,加强旅游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旅游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关键。
4.教材建设跟不上形势。中职旅游专业的教材建设跟不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脚步,严重滞后。教材建设不仅是中职学校的基本建设之一,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它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
目前,中职旅游专业的教材大多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环节,许多中职学校对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应掌握哪些知识,练习什么技能,培养什么素质,这些问题在现行的教学计划中没有规范的要求。
三、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中职旅游人才的几项措施
1.重视实践教学,建设校内实习基地,课程设置科学化。中职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改变过去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可以使学生拥有自己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在动手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根据实践经验的探索,先后建立了设备齐全的旅游综合、旅游环境监测、旅游景观评价等实验室,用于酒店、宾馆、景区等场地模拟训练,以利于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业、服务业等的基本技能。
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市场对旅游实用人才的需求。教师是强教之本,是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走出去,就是学校应根据不同老师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鼓励他们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教师到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锻炼,从事实际工作,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丰富知识。请进来,就是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采用各种方式请企业领导或职员、管理人员来校作报告或讲课,向学生介绍世界及国和省市现今旅游与酒店业发展的状况,介绍旅游酒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以及旅游酒店企业中青年员工的成长过程等,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社会,懂得竞争之激烈,创业之艰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3.加强与外界校企的联系。校外专业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的窗口,也是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内容。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批相对稳定、涵盖旅行社业、饭店业、旅游运输业和旅游景点业等旅游产业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校内实验课、校内基地和教学实践环节的锻炼,使学生初步具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院结合自身的科研和师资优势,密切与旅游企业和生产单位联合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建设校外三结合基地,进一步强化学通过校内实验课、校内基地和教学实践环节的锻炼,使学生初步具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校直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可有效解决供需脱节问题。例如学校可以同星级饭店联合办学,饭店既可投入资金,又可派出管理人员、技师、优秀工作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编写专业教材供学生使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学生毕业后可以双向选择,一部分在企业就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学校也可根据企业需求编写教学计划,开设适合市场的专业。校企合作也可以采用订单培养模式,即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的合作协议,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随着当今旅游业迅猛发展,我国已跻身为世界旅游大国。根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客源国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这种发展趋势也给中职旅游专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然而目前我国的中职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规格与社会需求脱节。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庞大,一方面却又是毕业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苛刻”要求,造成就业难,就业后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不利于人才的锻造和培养。因此,如何培养一批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市场急需人才,是旅游专业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中职旅游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目前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定位得较为广泛,既能做导游,又能从事旅行社的管理者。要想真正培养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专业人才,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明确目标定位,根据目标定位设计专业方向,再按专业方向进行能力与技能分解,并进一步进行课程设置和开发,使培养出的人才有明确的专业就业方向,成为某一领域内的专门工作人员。
2.不重视实践教学。旅游专业作为一个较新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场所,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也不够。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一直被作为“辅助性”课程来设置,还在沿袭“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理论灌输”的传统教育模式。
3.缺乏大量实践教学师资。作为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方,旅游企业要求学生毕业后就能立即上岗工作,无须再培训,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掌握实践技能,因此一支稳定的、具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旅游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但实际上不少旅游专业教师是半路出家的,或是从历史或是从文秘等相关专业转行而来。普遍缺少从事旅游实际工作的经验,擅长理论教学,缺乏带教能力,因此,加强旅游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旅游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关键。
4.教材建设跟不上形势。中职旅游专业的教材建设跟不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脚步,严重滞后。教材建设不仅是中职学校的基本建设之一,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它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
目前,中职旅游专业的教材大多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环节,许多中职学校对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应掌握哪些知识,练习什么技能,培养什么素质,这些问题在现行的教学计划中没有规范的要求。
三、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中职旅游人才的几项措施
1.重视实践教学,建设校内实习基地,课程设置科学化。中职学校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改变过去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可以使学生拥有自己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在动手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根据实践经验的探索,先后建立了设备齐全的旅游综合、旅游环境监测、旅游景观评价等实验室,用于酒店、宾馆、景区等场地模拟训练,以利于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业、服务业等的基本技能。
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市场对旅游实用人才的需求。教师是强教之本,是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走出去,就是学校应根据不同老师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鼓励他们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教师到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锻炼,从事实际工作,在工作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丰富知识。请进来,就是根据旅游专业的特点,采用各种方式请企业领导或职员、管理人员来校作报告或讲课,向学生介绍世界及国和省市现今旅游与酒店业发展的状况,介绍旅游酒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以及旅游酒店企业中青年员工的成长过程等,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社会,懂得竞争之激烈,创业之艰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3.加强与外界校企的联系。校外专业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的窗口,也是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内容。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批相对稳定、涵盖旅行社业、饭店业、旅游运输业和旅游景点业等旅游产业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校内实验课、校内基地和教学实践环节的锻炼,使学生初步具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院结合自身的科研和师资优势,密切与旅游企业和生产单位联合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建设校外三结合基地,进一步强化学通过校内实验课、校内基地和教学实践环节的锻炼,使学生初步具备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校直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可有效解决供需脱节问题。例如学校可以同星级饭店联合办学,饭店既可投入资金,又可派出管理人员、技师、优秀工作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编写专业教材供学生使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学生毕业后可以双向选择,一部分在企业就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学校也可根据企业需求编写教学计划,开设适合市场的专业。校企合作也可以采用订单培养模式,即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的合作协议,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