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肩负着将学生和学校联结在一起的纽带作用。面对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尚未成熟发展的高中生,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班主任实施人本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人本班级管理;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92
引言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生有了自己的思想,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并不成熟。高中阶段作为学生的转折点,是需要班主任、家长和学生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阶段,所以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管理措施来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紧张的备考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人本化管理在高中教育管理中的概念
人本化管理的主要原则就是以人文本。它是新出的一种管理模式,在高中教育管理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把学生作为人本化管理模式中的核心部分,按照学生所反映出来的特点及状况进行管理的一种普遍的管理方式。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在高中教育管理中采用人本化管理思路,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心理或生理方面,都要给予学生关怀,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
二、高中教育管理中的人本化管理实施措施
2.1坚持人本管理观念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大力推行,在日常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状态和心理变化,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内心的想法,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想法给予有效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此外,班主任还要打破传统的权威形象,主动听取学生意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民主的教学氛围,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2.2建立完善的人本化教育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是人本化教育管理的核心理念,它存在于高中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人本化教育管理机制,有利于构建出一个和谐、美好的高中校园。在建立完善的人本化教育管理机制中,学校要促进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要对学生施以人文關怀,让学校感受到学校管理对他们的尊重。教师在人本化教育管理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方法,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化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学校还应确保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肯定教师创造出的价值,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尊重教师们的发展,让校园在人本化管理中形成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学校的管理并不只是管理人员的事情,还需要教师参与到人本化管理中,发挥教师管理学生的最大作用。学校应加强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吸取家长的建议,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性的管理,从而实现人本化管理体制。
2.3构建和谐的师关系,促进管理活动开展
传统的理念之中师生并不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高高在上的,学生要十分尊重教师的行为,不能给予相应的反驳,这样的理念更不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的发展,并且也会让学生不能从内心深处信服教师。而这样不平等的关系并不能在现代教学的背景下实现良好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的不能很好地与班主任进行交流,同时也不利于教师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现代教学的背景下,班主任应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施教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路上的伙伴。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这样才能为学生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具体的策略。
2.4借助实践教育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信心
因为高中班级中的学生数量非常多,虽然班主任主要负责管理班级的各项工作,不过还需要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与自控能力。依次应该构建个人、小组、班级共生等不同级别的管理方式。由于师生一起进行班级管理相关规定的商议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管理。同时采用小组管理的模式,实现小组内不同学生之间的彼此鼓励与监管。以德育自治视角来说,则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工作,认可班级管理的相关要求。从实践的角度而言,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相关行为规定,学习到更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并且,加强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班主任老师通过制定出科学的时间制度,如果教师出现上课迟到的情况,应该和学生接受一样的惩罚,当学生出现1次迟到后,便应绕操场跑1000m,教师也是一样。如此,有助于学生反省自己,并锻炼了体质,也使师生间的感情得以加深,增强了班级管理的效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
2.5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一定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并能充分地尊重学生,要将不同的学生都能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又讲究得当的方法,并能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比如:对于在课上违反纪律的学生可以通过课上制止和课下沟通的方式来解决。这样一来,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能让其感受到自己也是被老师重视的对象。再比如对于谈恋爱的学生,要通过正确的引导,要分析事情弊端,并将这种行为转化成学习的动力;而对于那些打架斗殴的学生除了要给予严格的批评和教育之外,还要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结束语
在进行人本化管理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我们不要退缩,要积极地整理好出现的问题,然后再寻找解决的方法,在一次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会让人本化管理与学校的融合更加深入。在高中教育管理中人本化管理要贯穿始终,与各种奖惩措施结合起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人本化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韩耀辉.论人本管理在高中班主任工作的运用[J].高考,2019(08):24.
[2]连自强.人本管理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02):12.
[3]吕得晶.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围困与突围[J].吉林教育,2015(32):121.
[4]王增科.谈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4):124.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 456750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人本班级管理;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292
引言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生有了自己的思想,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并不成熟。高中阶段作为学生的转折点,是需要班主任、家长和学生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阶段,所以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管理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管理措施来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紧张的备考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人本化管理在高中教育管理中的概念
人本化管理的主要原则就是以人文本。它是新出的一种管理模式,在高中教育管理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把学生作为人本化管理模式中的核心部分,按照学生所反映出来的特点及状况进行管理的一种普遍的管理方式。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在高中教育管理中采用人本化管理思路,就是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心理或生理方面,都要给予学生关怀,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
二、高中教育管理中的人本化管理实施措施
2.1坚持人本管理观念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大力推行,在日常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状态和心理变化,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内心的想法,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想法给予有效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此外,班主任还要打破传统的权威形象,主动听取学生意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良好、民主的教学氛围,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2.2建立完善的人本化教育管理机制
以人为本是人本化教育管理的核心理念,它存在于高中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人本化教育管理机制,有利于构建出一个和谐、美好的高中校园。在建立完善的人本化教育管理机制中,学校要促进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要对学生施以人文關怀,让学校感受到学校管理对他们的尊重。教师在人本化教育管理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方法,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化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学校还应确保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肯定教师创造出的价值,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尊重教师们的发展,让校园在人本化管理中形成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学校的管理并不只是管理人员的事情,还需要教师参与到人本化管理中,发挥教师管理学生的最大作用。学校应加强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吸取家长的建议,对学生进行一个综合性的管理,从而实现人本化管理体制。
2.3构建和谐的师关系,促进管理活动开展
传统的理念之中师生并不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高高在上的,学生要十分尊重教师的行为,不能给予相应的反驳,这样的理念更不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的发展,并且也会让学生不能从内心深处信服教师。而这样不平等的关系并不能在现代教学的背景下实现良好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的不能很好地与班主任进行交流,同时也不利于教师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现代教学的背景下,班主任应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施教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路上的伙伴。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班主任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这样才能为学生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具体的策略。
2.4借助实践教育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信心
因为高中班级中的学生数量非常多,虽然班主任主要负责管理班级的各项工作,不过还需要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与自控能力。依次应该构建个人、小组、班级共生等不同级别的管理方式。由于师生一起进行班级管理相关规定的商议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管理。同时采用小组管理的模式,实现小组内不同学生之间的彼此鼓励与监管。以德育自治视角来说,则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工作,认可班级管理的相关要求。从实践的角度而言,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相关行为规定,学习到更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并且,加强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例如,班主任老师通过制定出科学的时间制度,如果教师出现上课迟到的情况,应该和学生接受一样的惩罚,当学生出现1次迟到后,便应绕操场跑1000m,教师也是一样。如此,有助于学生反省自己,并锻炼了体质,也使师生间的感情得以加深,增强了班级管理的效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
2.5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一定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并能充分地尊重学生,要将不同的学生都能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又讲究得当的方法,并能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比如:对于在课上违反纪律的学生可以通过课上制止和课下沟通的方式来解决。这样一来,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能让其感受到自己也是被老师重视的对象。再比如对于谈恋爱的学生,要通过正确的引导,要分析事情弊端,并将这种行为转化成学习的动力;而对于那些打架斗殴的学生除了要给予严格的批评和教育之外,还要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结束语
在进行人本化管理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我们不要退缩,要积极地整理好出现的问题,然后再寻找解决的方法,在一次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会让人本化管理与学校的融合更加深入。在高中教育管理中人本化管理要贯穿始终,与各种奖惩措施结合起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人本化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韩耀辉.论人本管理在高中班主任工作的运用[J].高考,2019(08):24.
[2]连自强.人本管理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02):12.
[3]吕得晶.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围困与突围[J].吉林教育,2015(32):121.
[4]王增科.谈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4):124.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 45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