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应凸显单元主题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van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题单元”即每个语文单元围绕一个主题所组织的听说读写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板块在现行的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编排体系中特别凸显。很显然编者精心打造,旨在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单元作用,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之间相辅相生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在每一单元的不同篇章学习中领会主题、掌握知识、灵活运用,最终提高语文素养。基于这点,我觉得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只是篇章割裂的知识叠加,而应高屋建瓴、驾驭教材,以“主题单元”为纲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此,我觉得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发挥主题单元典范作用,效果更佳。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凸显 单元主题
  “主题单元”即每个语文单元围绕一个主题所组织的听说读写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板块在现行的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编排体系中特别凸显。很显然编者精心打造,旨在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单元作用,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之间相辅相生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在每一单元的不同篇章学习中领会主题、掌握知识、灵活运用,最终提高语文素养。基于这点,我觉得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只是篇章割裂的知识叠加,而应高屋建瓴、驾驭教材,以“主题单元”为纲充分发挥其作用。为此,我觉得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发挥主题单元典范作用,效果更佳。
  一、从单元内容上,点线结合,深入领悟主题思想
  这里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这一单元首页编者的主题提示;二是这一单元具体篇章。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主题作为贯穿本单元的主线,以各篇章为点,点线结合共达目标。为此,教学时我们应先以主题导入,再以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横向联系为依托具体掌握文本内容,最后再以主题收束,在感悟中领会主题。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人物风采”单元,我们应先通过本单元首页的主题提示建立起整体印象,那就是本单元都是写人物的,都是展现人物风采的。那么都写了哪些人他们都具有哪方面的风采呢?这样就用这根线把文本与读者牵在一起,让读者自然走进一幅幅人物画卷,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对话、师生互动,渐渐的头脑中出现了高尔基笔下对世界充满无私的爱的朋友式的外祖母,阿累笔下的为普通工人敬仰的大师鲁迅、魏巍笔下的挚爱着孩子们的女教师蔡云芝先生……再以各篇章抒发主题思想收束,同时加强各篇章之间的横向联系,最后总结升華单元主题。
  二、从单元阅读上,潜移默化,逐步提升赏析能力
  每一主题单元,可以简单说是把具有同一主题的一类文章进行集中展示从而让读者进行多元化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前一步教学的基础上更深入探讨:这一组具有共性的篇章又是怎样彰显出它的文学魅力?它的句段是怎样组织成篇的?重点词句又是怎样恰到好处地运用?这样运用在这儿又有什么特殊作用呢? ......这样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自然而然学生就会在疑问的促使下深入学习,反复阅读、文本对话。此时教者必须针对本单元、本篇章应掌握的知识点、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加强该单元间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能说能讲谈感受,达到知识间融会贯通,能出能进,灵活运用。逐渐的潜移默化,学生必然会形成一定的阅读和鉴赏能力。这样,文本教学就真正为学生课外阅读起到“典范”作用。如此坚持下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必会有很大的提升。
  三、从单元写作上,触类旁通,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提到习作,大部分同学往往望而生畏,抓耳挠腮。若我们能以“主题单元”为契机,让学生在这各有特色的一组篇章中进行横向联系或单元之间纵向联系,求同存异,达到在写作方面“一单元一得”则会事半功倍。再以“人物风采”这一单元为例,它共有五篇阅读,两篇诵读,有古有今,都是写人的文章,同时通过前面学习,知道他们都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写人、烘托人物、体现个性,这也就是写这类习作时应掌握的知识要点。这样一来学生对记人文章的一些章法就基本掌握了,自然就会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然而要写好人物类习作,仅仅掌握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加强本单元篇章不同表达需要地融会贯通。比如《童年的朋友》记得是关系密切的人,从而在熟悉的基础之上用一些生活琐事来体现,且多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来展示“我”和外祖母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以及对这位特殊朋友一生的感激之情;而《一面》则是作者与文学大师的偶然邂逅,相对来说记的是“陌生人”,像这样在记叙过程中肯定语言描写不多,而侧重外貌、神态、心理活动地描写等等。还有另外三篇,都在相同之中又各有侧重点,展示其独到的写作特色。像这样我们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阅读的过程中、习作指导中一定要精心安排,利用手边文本比较、领会、积累、总结、运用、求同存异,这样就达到了这方面的专题训练,学生能力自然加强,同时对写作的神秘感也会逐渐消失,又培养了他们一种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这样就会逐渐消除学生写作时的畏难情绪。
  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单元主题”教学的点滴体会。
  总之,我觉得充分发挥好主题单元----这一文本中“重中之重”的典范作用,师生双方就会达到教学相长、互进共赢的理想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教改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当从改变教学模式,敢于思维发散,展开想象能力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造能力 培养  一、改变教学模式,为创造提供条件  传统的一问一答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创造力培养的要求,只有确保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了学生创造提供条件,才能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教师的“教是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如何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方法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如何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运用到日常教学中,越来越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焦点。作为教学一线老师
期刊
摘要:我国古典诗歌中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融为一体 ,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 ,因此上好古典诗歌欣赏课 ,对实现这一任务有着重要意义。诗歌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近年来,各类考试中诗歌鉴赏的比例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以读激趣 激趣导学 以导出趣 深层感悟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要办好一件事,兴趣起决定性作用。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场景。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情景创设的好坏,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而教学情景的创设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因此,有效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实现教师的教学效
期刊
摘要: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英语便是成为众多领域的一门重要语言和基本衡量标准,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所以英语学习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使得听力在听、说、读、写中的作用成为重中之重。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已成为摆在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力训练 兴趣 测试  一、激发与培养学生听力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首先让他们认识到“听力不仅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法,同时能丰富课堂内容,让师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 研究性學习 问题情境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的兴趣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学困生一直是老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拦路虎,被老师视为“捧在手中的刺猬”。其实,学困生的存在是教育不可避免的现象,关键是教师怎样对待这些学生,对这些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引导他们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一句话,教师如何让这些学困生在学习数学中“活”起来。在帮助学困生学习数学方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教学质量  一、让学困生对数学感兴趣。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已经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学工作者在前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对这个问题谈几点个人的浅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教学  一、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如经常提出“这道题给出的已知条件是怎样的,要求的未知条件是怎样的”,“如何应用条件来推出或求出结果”。同时根据其具
期刊
摘要:历史分析思维方法,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思维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思维方法,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也是适应高校选拔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历史 知识结构 能力培养  在新高考与新课程的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要加强学法指导,我们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