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r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亟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这类人才的主要阵地。把握工匠精神内涵及其教育功能,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意识形态和文化功能,了解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在关联,有利于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
  关键词: 工匠精神 思政教育 关联性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在中国经济进入质量发展时代之际,尽职尽责的职业操守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精神理念,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具有这种精神理念的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充分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发挥“工匠精神”的教育功能,了解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与文化功能,并把握好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关联性,进一步发挥思政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的作用。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教育功能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古代“工匠”是指手工艺人,传统中的“工匠精神”是指手工艺人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一种精神理念和敬业态度。在现代,“工匠”除了指传统的手工艺人外,还包括一线工人、技师及工程师等。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丰富为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及行为表现,是他们在从业过程中对于职业的一种态度及精神理念[1]。
  (二)工匠精神的教育功能
  1.丰富優秀传统文化
  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手工业发展不仅成就了工匠们,更创造出了具有工匠精神的民族文化[2]。中华传统文化由各种文化组成,工匠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诗经》中便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句展示中国工匠们精益求精的精神状态。《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唯精唯一,允执厥中”,以及贾岛仔细斟酌的“推敲”,无一不体现了古代中国工匠们精雕细琢的精神风貌。不同行业的人通过对工艺或作品的精益求精,从技艺悟“道”,实现其人生价值。因此,工匠精神所包含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者工作品质的继承与发展。
  2.弘扬敬业乐业精神
  古今中外被称为匠人的无不是干一行、爱一行,从一而终,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刻苦钻研制作技能,不断追求完美与极致。“工匠世家”是几代匠人的专注才铸就一个完美产品的工艺的精准诠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匠人恪尽职守的贴切体现。工匠精神包含的敬业态度,就是要忠于自己的职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工作能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工匠精神包含的乐业情感,就是要乐于自己的职业,对自己职业有坚定的信念,有奉献精神,并从职业中获得幸福感和荣誉感。
  3.崇尚严谨求精作风
  崇尚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把握“工匠精神”的核心要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2015年央视热播的纪录片《大国工匠》,歌颂了八位大国工匠在从事自己的工作时,对一针一线或一刀一字的严格和挑剔。工匠精神体现在对细微之处的产品严谨处理,体现在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努力把品质提升到百分之百的精神执着,以及倡导质量至上、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作风。
  4.倡导勤学创新品质
  所有匠人都有一技之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高超的技术。过去的工匠们从学徒时代开始,除了向师傅学习制作工具的使用及制作工艺外,还需要平时对技艺的操持与锤炼,并仔细揣摩、深刻领悟、不断继承、大力发扬师傅所传授的技艺,拥有持之以恒的坚持,勤学苦练、锲而不舍、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品质,致力于对技能的磨炼,“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因此,工匠精神中蕴含了勤学精神。同时,创新的追求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与灵魂。只有通过推陈出新,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追求;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不断尝试,思考改善的方法,提出新的问题,才能不断进取;以顽强的意志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才能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因此,工匠精神的核心追求是创新。
  二、思政教育的主要功能
  (一)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为使其成员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在遵循人们思想品德的前提下形成规律,并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其成员施加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直观体现。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新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尤为重要。高校必须通过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不断优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思政教育的文化使命
  思政教育的文化使命是指高校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学习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定性[6]。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使命不能单纯地概括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倡导和宣传,更需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融入新时期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作用,还应当把握校园文化发展方向,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三、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我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要有核心技术、民族品牌和创新精神,对培养人才的要求必然发生改变,要求培养的人才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具有敬业乐业精神、严谨求精作风和勤学创新品质,而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其教育功能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思政教育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兼具文化功能,了解工匠精神在思政教育实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校园文化方面的关联,就能更好地实现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更有利于思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一)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方面的关联
  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这主要体现在工匠精神其本身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工匠精神中所包含的敬业乐业情感、乐于奉献职业精神,在思政教育中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所从事职业的价值,感受所从事职业的乐趣。工匠精神蕴含对职业一丝不苟、严谨务实、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在思政教育中能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在学习和工作中需要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这种关联为思政教育把握住主流意识提供丰富的素材,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二)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关联
  工匠精神弘扬敬业乐业精神,不管是古代的工匠还是现代的工人,都要干一行爱一行,做到爱岗敬业;工匠精神崇尚严谨求精,倡导质量至上,诚信对待消费者;工匠精神主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勤学创新,通过创新促进民族兴旺、国家富强。当前的思政教育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把道德实践融入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工匠精神弘扬的敬业乐业精神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是辩证统一的。因此,工匠精神所体现的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相一致,工匠精神的教育功能对个人成长成才提出了要求,其精神内涵更好地在思政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方面的关联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现着炎黄子孙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并传播下来的世界观、价值观等[7]。思政教育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肩负着培养新时代精神的使命。工匠精神所形成的工作态度、精神品质和道德标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等精神影响着个人和整个民族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形成,充实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把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中,让学生通过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熏陶学习和体验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塑造劳动者品质,提升专业追求,进一步发挥思政教育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功能。
  (四)在丰富校园文化方面的关联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面貌、价值追求的体现,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随着校企深度合作,实现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好“大师工作室”,实施学徒制,就更需要营造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把工匠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内通过展现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与专业相关的优秀工匠人物及其贡献,营造尊崇劳动、敬业精业的良好氛围;通过举办工匠讲座、技能竞赛和社团活动,激励师生创新技能,彰显技能价值,提高工匠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校园文化也是思政教育第二课堂的主阵地之一,通过工匠精神丰富校园文化,使得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得到拓宽,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能够得到进一步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利用工匠精神所独特的教育功能,在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相关联的方面找准结合点,把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教育中,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精神品质和道德标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和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有利于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操,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晓桂.红色文化与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探究[J].科技展望,2016,26(18):356.
  [2]刘洋.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17.
  [3]李海洲.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高职青年教师“工匠精神”[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0):36-41.
  [4]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5]郭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黑河学刊,2018(4):76-77.
  [6]李茜.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使命与创新发展[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2):129-132.
  [7]于洪霜,何瑞麟.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结合[J].教育与职业,2012(18):45-46.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社科基金教育学专项课题“高职思政教育滋养‘工匠精神’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号:XSJ17 B32)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家庭的文化积淀和价值观构建是文明家庭及良好家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家庭文化和成员价值观形成的根本指导。继续教育对家庭成员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专业知识上,更彰显品德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弘扬社会文明风尚。新媒体的便捷性、传播速度、辐射能力等优势条件,恰好可以提供优质的传播路径。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新媒体 家庭成员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
摘 要: 歌曲魅力是以情为主的“动之以情”,思想品德课程是以理为主的“晓之以理”。某些励志歌曲的歌词既承载了时代内容,又传播了好政策。在初中思想品德作业设计中巧妙运用励志歌曲,可以增强作业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初中思想品德作业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合作探究能力。总之,在思想品德作业设计中巧用励志歌曲,如听歌学习法、
(临夏县教育局教研室,甘肃 临夏 731800)  摘 要: 本文针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小学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以新课标作文教学及评价理论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改革小学作文教学,为全面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课程 作文教学 创新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问卷调查情况,从学生角度看,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或热情,
摘 要: 提升教学管理的综合水平需要强化教学文件的建设,这是十分重要的前提和依据,同时对保障教学管理也有着一定的作用。本文针对当下教学管理中文件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强化专业教学的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等建议,以此提升教学管理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 高校教学文档 教学管理 建议  档案是归纳和处理一些具备考察价值的文件。在各个企业单位和组织中都有档案。高等院校也不例外,在高校的档案管理
《外国文学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以反映中国学者在外国文学研究方面最新学术成果为宗旨的国家级核心期刊。
《孔子“游”文化研究》一书对孔子一生之“游”及其思想史和文化史意蕴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书中论述的一些孔子之“游”观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意蕴,为孔子文化研究注入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