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夏至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了夏至,白昼的光阴愈加阔绰。凌晨4点,天空就等不及地撩开了夜的黑毡,露出蓝冰似的曙色。蓝冰渐渐融开,化成漫天米白,黎明的幽暗被天光漂洗干净。那一刻,还不到凌晨5点钟;再次看到暮色合拢,又要等晚8点以后了。
  多长的日脚!
  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也是白昼时间超过黑夜时间最多的一天。
  在二十四节气里,夏至排第十。于公历6月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这就是天文学上的夏至点。按照旧说法,夏至,阳气极至,阴气始至,对应十二时辰中的午时,11点~13点,阳鼎盛而催阴生。属十二生肖的午马当令,奔腾暴烈。中医说,午时和夏至,都归于十二正经中的心经。心为火脏,刚烈蓬勃。
  节令如人,各有气质。夏至,天生一种雄性气质,类似那种又有家底、又有武艺的绿林好汉。他饱含富有激情的冲击力,率性豪爽、挥金如土。要钱,便一掷千金;要命,便两肋插刀;要吃要喝,便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果断洒脱,气壮山河。夏至的天气呢,亦是如此刚烈:要晒,便是沸血热烈,接近40℃的干燥枯热,四野苍茫,烈日煌煌,滚烫的地面,走上去,烫得跳脚;要雨,便是老天震怒,瓢泼倾盆,一个雨点砸起一缕尘烟,一夕豪雨,大河流水小河满。
  而他常常又速战速决,瞬息剧变:刚刚,晴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转眼,太阳撕裂云层,云缝里扔下几挂金属样光柱,又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了。
  在夏至和夏至以后,你能见到地球上最疯狂的草木,最热烈的花朵;最凶猛的阳光,最急骤的落雨;最畅肆的汗水,最多样的瓜果。这么说吧,不经夏至,你还真是无法知道,天地自然是多么地立体和多面、辽远和广阔。
  夏至的天气,有时候会走向极端:雷阵雨,龙卷风,梅雨日的霉,桑拿天的闷,烈日炎炎,暴雨如注,蝉鸣如雷……极端到须以极端的东西来对冲其中的暴戾。酷烈的天气里,往往,我们的脾气变坏了,耐心消失了,处事的手段简单武断了。
  然而,夏至的极端、执拗、磊落、畅肆,也让人相信,生活总会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巨大涵容力。我不怀疑春雨润物的温柔和耐心;我也相信,类似夏至的那种猛烈的情感与潜力。它可以把人从风平浪静的舒适日子剥离出来,使之进入另外一种情境,邂逅另一种景象,不断激起新的热情和创造力。
  是的,我们不能遮蔽蜷曲自己,我们应该绽放自己。
  天地那么广大,历史那么悠长,我们那么渺小,尽情地来吧,來挥霍一下自己的愿望,活成我们自己想要的模样。在夏至的炎热里,该做什么,就努力去做,努力总是健康的状态!该出多少汗就出多少汗,挥霍一下汗水,也是一种痛快。挥汗如雨时,一根雪糕,也会让我们生发出对生活的感恩之情。感恩,那是别人教不会的,而夏至的火热,很轻易就教会了你。
  以夏至为起点,民间还有“九九消暑歌”。每九天为一个九,九九八十一天。
  到了五九,清风来了;六九,夜气凉了。七九,八九,九九,虫鸣细了,菊花香了,天又寒起来了。
  夏至有限,挥霍无限;人生有限,意趣无限。人,只有经历了一定数量的“暑九”,一定数量的“寒九”,才会真正成熟起来:夏至三伏,把你热透了;冬至三九,把你冷透了。人冷透一次,热透一次,苦透一次,甜透一次,爱透一次,恨透一次,梦透一次,醒透一次,才会有了一点见识、格局和胸怀,生命才会像那一回事,不至于那么平庸肤浅了。
  (编辑
其他文献
村庄越来越沉默了。  那些高大的槐树噌噌地生长,毫无温情地把村庄一点点沦陷在此起彼伏的树冠深处。  村庄隐在半山腰,沿着蜿蜒的小山路,一路攀爬过去,能看到树木影影绰绰地筛下斑驳的光影,阳光从缝隙里漏下来,一片安暖,像极了村庄老时光里的热闹。看到零星几只深褐色的鸟窝,却不见鸟儿站在树枝上呼朋引伴,寂寥的枝条上,嵌着空巢。硕大的椭圆形的鸟巢,曾是鸟儿养育一家老小的天堂,每一根枯枝,每一柄绒羽,无不诉说
他從小就梦想当一名侦察兵,却在刚刚结束的集团军创破纪录比武中,打破集团军通信兵500米收放线纪录,获得冠军,他就是“95后”战士左训宜。  五年前,左训宜应征入伍,想到很快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当一名既能上天入地还能下水的“三栖精兵”——侦察兵,他开心不已。然而新兵下连的时候,他却成了一名有线兵,失望和沮丧,让他成天无精打采。连队领导多次找他谈心,讲有线通信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优势和作用,劝导他:“三十
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是威严而忙碌的。他经常披着星辰出门,踏着月色回家,匆匆吃过晚饭,就在灯下写材料。我搬个矮凳坐到旁边,用手指沾着唾沫翻书,故意把书掀得哗哗响。  正伏案疾书的父亲,偶尔会把目光从纸页上移开,轻轻地拍拍我的头。这少有的亲昵动作,让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为了邀得他的赞赏,我更加勤奋地学习。  我是个自尊心很强,但又内向羞涩的女孩,很少参加学校的重大活动。但有一次例外,那是初二下半学期,我
2008年7月1日,《作家文摘》报在头版摘登了南京《钟山》杂志刊登的王彬的一篇文章《瞿秋白的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该文主要内容是把1935年5月瞿秋白不幸被捕后被蒋介石杀害,归罪于为革命鞠躬尽瘁、以身殉职的博古。    瞿秋白就义后,人们用多种方式来纪念他,研究他的文章,歌颂他的品质,抗议蒋介石的残暴。鲁迅在瞿秋白牺牲后,抱病把他的遗作编成《海上述林》在日本出版,鲁迅说:“我把他的作品出
和楼下的邻居产生了一点误解和矛盾,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没想到,这种误解和矛盾不仅没有消停,反而有一种剑拔弩张的态势。每天进进出出,和邻居碰了面,我都感到十分尴尬和别扭。  周遭萦绕着这种沉闷的气氛,让我如鲠在喉,呼吸不畅,心情十分不快。终于,我想出了一个破解这个误解和矛盾的方法。我拿起乡下亲戚送来的一瓶麻油,敲开了楼下的门。  楼下的邻居看到了我,脸上立刻露出不悦的神色,家里的几个人也立刻聚到门
胡耀邦是一个深念同学情谊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始终不忘自己的中小学同学,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饱含深情的故事。    中小学同学有哪些    回顾胡耀邦的求学路,起于1921年5岁入族学发蒙。1925年9岁时到老家苍坊村10公里外的文家市里仁学校上高小,再到1929年夏考入浏阳县立中学上初一。1930年春天,他离开学校回乡参加革命。  在族学,也就是私塾启蒙4年,胡耀邦年岁还太小,这段记忆因其遥远而淡化了
林語堂说:“吾们的吃东西吃它的组织肌理,它所抵达于吾们牙齿上的松脆或弹性的感觉,并其味香色。”这是谈吃的一句精辟语,想来林先生对美食没少下功力。近日,翻检起汪曾祺先生的《四方食事》诸文,齿间似有美味层层泛起,兴致所至而谈小吃。  小吃是流放乡间的逐臣,是深山老林中的隐士,是诗歌里的长短句。生活在梅岭北麓的客家人,十分好客,便有了许多客家小吃。  譬如灰豆腐。陈年的雪水、草木灰、甘草、食盐,倒入瓦罐
一般来说,领导都喜欢喝水。当然,也包括茶水。普洱、大红袍、铁观音,各有所好。更讲究一点的,水里加了红枣、枸杞、菊花等等,有段时间,“保温杯里加枸杞”几乎成了养生的标配。一大早,泡上一大杯水,在看文件或者开会的间隙,挪动一下屁股,身子往后一仰,微微靠在椅背上,端起水杯喝几口,醒脑提神又解乏。  李局长也不例外。他常说,喝水有益身心健康,还能帮助减肥。不熟悉李局长的人,自然以为这是一句玩笑话;熟悉李局
1  大学时的一个假期,我回了趟老家。想起平时聊天时,很多同学说从来没有吃过我家乡的特产,甚至都没有听过。所以回来时,我特意带了一些家乡的土特产,还有母亲亲手腌制的酸豆角和糖蒜。  在教室,我把特产分给同学,大家一边品尝一边说笑。这时,郭华皱起眉头说:“其实所谓的特产,没有一样好吃的,徒有虚名而已。尤其是自己家腌制的食物,既不卫生也不健康,最好少吃……”  听了郭华的话,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我感觉
中国共产党十分珍视自己的历史,非常注重通过建党周年纪念,特别是逢十纪念来对全党进行党的历史经验和当前形势与任务教育。胡乔木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纪念尤其是逢十纪念中,充分发挥“党内第一支笔”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1年建党20周年。胡乔木协助毛泽东编成《六大以来》  194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在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