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考试改革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小学校内考试改革也是大势所趋。考试是一种教育手段,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内部考试的属性、考试是一种特殊的学习都要求考试改革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本文从把握校内考试性质,合理运用考试结果,加强教师的考试命题和考试分析能力等角度出发,来做到“以学生为本”推进中小学内部考试改革。
关键词 考试改革;学校内部考试;以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 G42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3)02-026-03
收稿日期 2012-10-28
[作者简介] 陈菲菲,女,湖南邵东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招生考试研究。
在格外重视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大社会背景下,受大规模教育选拔考试的影响,以考试分数论成败成为了普遍的现象。殊不知,学校内部考试与选拔性的考试有着很大的差别。“以学生为本”,推动中小学校内考试改革,发挥考试应有的教育功能是势在必行。
一、为什么要“以学生为本”
考试改革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大规模的教育考试制度需要改革,学校内部考试更需要改革。考试是学校的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因此,“以学生为本”,来推动学校内部考试的改革,正是使考试回归教育本身的具体表现。
1.考试终究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考试作为一种教育评价活动,是一定教育组织中的教育主体根据考试目的的需要,选择运用有关资源,对考试客体的某方面或诸方面的素质水平进行测评、甄别和评价的一种社会活动。无论设置考试的具体目的如何,还是考试的性质如何,考试都应该是被试者的考试,是被试者借用考试这种特殊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学校内部考试更应该是一种为学生提供展现个人学业或心理特质的教育手段,学校内部考试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如果考试背离了考生借助于考试来表达自身能力的愿望,考试的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考试的根本目的还能达到吗?
考试专家臧铁军说:“考试改革必须遵循人道的原则,考试应当既是理性的,又是充满人类情感的;既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又适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既促进当前的学习,更应立足长远发展;既满足个体需要,又要为人类总体利益服务。考试要高扬人性,把学生切实作为一个精神的生命体,考试应担当起培养人的精神力量的责任。”学校内部考试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个有效方式,主要目的是诊断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在每一次考试中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弥补缺陷,提升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
考试要回归教育,让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节,才能推动学校正确地使用科学的考试手段,使考试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手段,促进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2.学校内部考试基本属性的要求。第一,学校内部考试的基本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科心智特质的发展状况。与选拔性的教育考试不同,学校内部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测验,通过考试来检测学生掌握和应用学科知识的能力水平,以确定学生学业水平的程度,了解学生经过学科学习所形成的学科心智特质。考试就是考察学生在特定情况下,解决特定学科问题的行为表现水平,以推测出学科心智特质。教师只有把握学生的学科心智特质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考试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开展考试活动。第二,学校内部考试的抽样性和局限性。学校内部考试的抽样性、局限性决定了考试结果不能说明学生的全部特质。任何一次考试,都不可能让学生将掌握的课程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在考试过程中全部呈现出来。另外,试题命制受命题者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想、测量知识的制约,一定程度上总摆脱不了命题者的主观影响,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随机性。考试时考生将学科心智特质转化为显性的考试反应行为,表现在每个试题的解答上,应试者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考试紧张做错题,考试时的身体状况影响考生答题水平的发挥,评分时评卷者的主观误差等等。
3.考试也是一种学习。一是考试能引导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校考试作为一种教育行为,需要为创造个性教育环境服务,要让学生在考试中发现自己的个性特征,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发展方向,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学生内心世界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他们独特发展的可能性,决定了他们独特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因此,在学习中往往能表现出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倾向性,显示出自己某种甚至意想不到的特长。即使是智商偏低的学生也会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学校内部考试可以通过考试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让教师和学生本人发现这些特长,并发扬这些特长,来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这也是考试教育功能作用的发挥。二是考试也能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学校教育不是只为培养少数优秀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而是使所有的学生的潜能尽可能都得到发展,使所有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尽可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学校更应该营造一种适应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的环境。校内考试只有下线——及格线,而没有上限,优异的学生在各科取得高分的基础上尚能分配自己的精力来发展特长,而那些在学科知识能力上偏差的学生却不得不花大力气在自己不擅长的课程上,从而不得不放弃发展自己的特长。越是学习被动的学生,越是不敢离开课本,潜能越是得不到发挥,学习负担也就越重,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创造出有利于学习能力水平偏差的学生发展的考试环境,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才是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的保证。无论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考试应帮助其发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因为考试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
二、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
1.把握校内考试性质,合理指导教学。学校考试不是选拔性考试,因此,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学业水平的实际发展状况,它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为目的,也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考试成绩排队,更不应该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在日常的学校教学中,学校考试应该以《课程标准》为命题和实测的标准,来检查学生学业水平实际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程度。通过考试反馈的信息来进一步调整、改进教学及教学措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也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 学校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不是为了修饰教学质量,而是为了客观反映和诊断教学情况,更不能为了考试而教学。不可避免的是,可以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促使学生在未来的考试中更加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学科能力,教学和考试的教育意义都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
2.合理运用考试结果。首先,重视考试原始数据的收集。学校内部考试不能只是向学生报告考试卷面成绩,用考试的总分来作为甄别学生学习的好坏标准。考试后,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考试质量分析时,不能只是讲解正确的解题过程、核对一下答案。由于长期不进行考试数据统计分析,忽视考试数据统计所表现出的数量关系中的教育信息,使老师误认为考试的结果就只是分数的高低而已。不利用考试原始数据来认识考试的真实作用,就丧失了收集考试原始数据的意义,也使老师们丧失了科学评价分析考试的能力,难以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诊断功能,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就很难通过考试测量出来,教学也会缺乏针对性。因此,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们,都应该重视对考试的原始数据的收集,培养分析考试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找到属于他们的特点。其次,尊重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无论学生的考试成绩是高或低,作为教育者,都应该尊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构成这种差异的不同原因,来深刻认识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及个性特点,凸显考试的教育功能。合理运用考试的结果,需要通过考试数据的分析,得到科学的评价意见,用科学的考试评价分析方法,去挖掘考试的结果所蕴含的教育信息,充分利用考试所测度的学生心智特质的测量结果,以发挥考试的教学诊断功能,彰显考试的本真价值。
3.加强教师的考试命题和考试分析能力。考试是对学生的学科知识能力进行考核,教师在考试这一教育环节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战略地位。以学生为本,来施展考试,考试的效果如何,考试教育功能的发挥,教师的考试命题和考试分析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具有一定的考试命题和考试分析专业素养,才能够对考试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够正确使用考试、正确分析考试,才能够重视和有效吸收考试的反馈信息来指导教学,进一步认识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考试命题和考试分析素养,能够正确认识考试,在更高层面上把握考试规律,从更深的层面把握考试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业水平的关系,精选典型例题,整合习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发散学生思维,构筑学生学科能力,有效避免学生进入“题海”,这也是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到“以学生为本”。
三、结语
教育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率也不是衡量一所学校的惟一指标。教育本身有着比考试更高的价值,教育的过程要远重于结果,尽管考试成绩作为检验的方式无法避免。但是一所好的学校,给学生提供的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求知的方法和路径。
学校培养的不是考试能手、分数英雄,学校也不是通往大学输送带上的一个机械的环节,不是大学的预备学校,不是大学的生产流水线,而是有着自己的基本独立价值。要让每个学生的人格得到熏陶,知识能力得到训练,视野得以开拓。即使不升学,作为一个人,他的文明素养,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理解都能够初步成型,这比一次考试的成绩重要的多。我们培养的是会思考、会创造的人,不能让考试泯灭学生的思考、创造能力。考试能不能用好,能不能为教育所用,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让考试回归教育的本真价值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臧铁军.考试的人道性及人道原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2]汪继红.全国中小学校内考试及选拔考试现状综合调研报告[J].咸宁师专学报,2001,(4).
[3]余嘉园.新课程改革中的考试方法探索[J].课程探索,2006,(12).
[责任编辑:李 敏]
关键词 考试改革;学校内部考试;以学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 G42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3)02-026-03
收稿日期 2012-10-28
[作者简介] 陈菲菲,女,湖南邵东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招生考试研究。
在格外重视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大社会背景下,受大规模教育选拔考试的影响,以考试分数论成败成为了普遍的现象。殊不知,学校内部考试与选拔性的考试有着很大的差别。“以学生为本”,推动中小学校内考试改革,发挥考试应有的教育功能是势在必行。
一、为什么要“以学生为本”
考试改革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大规模的教育考试制度需要改革,学校内部考试更需要改革。考试是学校的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进步,因此,“以学生为本”,来推动学校内部考试的改革,正是使考试回归教育本身的具体表现。
1.考试终究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考试作为一种教育评价活动,是一定教育组织中的教育主体根据考试目的的需要,选择运用有关资源,对考试客体的某方面或诸方面的素质水平进行测评、甄别和评价的一种社会活动。无论设置考试的具体目的如何,还是考试的性质如何,考试都应该是被试者的考试,是被试者借用考试这种特殊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学校内部考试更应该是一种为学生提供展现个人学业或心理特质的教育手段,学校内部考试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如果考试背离了考生借助于考试来表达自身能力的愿望,考试的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考试的根本目的还能达到吗?
考试专家臧铁军说:“考试改革必须遵循人道的原则,考试应当既是理性的,又是充满人类情感的;既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又适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既促进当前的学习,更应立足长远发展;既满足个体需要,又要为人类总体利益服务。考试要高扬人性,把学生切实作为一个精神的生命体,考试应担当起培养人的精神力量的责任。”学校内部考试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个有效方式,主要目的是诊断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科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在每一次考试中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弥补缺陷,提升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
考试要回归教育,让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节,才能推动学校正确地使用科学的考试手段,使考试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手段,促进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2.学校内部考试基本属性的要求。第一,学校内部考试的基本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科心智特质的发展状况。与选拔性的教育考试不同,学校内部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测验,通过考试来检测学生掌握和应用学科知识的能力水平,以确定学生学业水平的程度,了解学生经过学科学习所形成的学科心智特质。考试就是考察学生在特定情况下,解决特定学科问题的行为表现水平,以推测出学科心智特质。教师只有把握学生的学科心智特质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指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考试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还是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开展考试活动。第二,学校内部考试的抽样性和局限性。学校内部考试的抽样性、局限性决定了考试结果不能说明学生的全部特质。任何一次考试,都不可能让学生将掌握的课程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在考试过程中全部呈现出来。另外,试题命制受命题者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想、测量知识的制约,一定程度上总摆脱不了命题者的主观影响,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随机性。考试时考生将学科心智特质转化为显性的考试反应行为,表现在每个试题的解答上,应试者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考试紧张做错题,考试时的身体状况影响考生答题水平的发挥,评分时评卷者的主观误差等等。
3.考试也是一种学习。一是考试能引导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校考试作为一种教育行为,需要为创造个性教育环境服务,要让学生在考试中发现自己的个性特征,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发展方向,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学生内心世界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他们独特发展的可能性,决定了他们独特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因此,在学习中往往能表现出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倾向性,显示出自己某种甚至意想不到的特长。即使是智商偏低的学生也会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学校内部考试可以通过考试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让教师和学生本人发现这些特长,并发扬这些特长,来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这也是考试教育功能作用的发挥。二是考试也能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学校教育不是只为培养少数优秀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而是使所有的学生的潜能尽可能都得到发展,使所有学生在学校学习中尽可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学校更应该营造一种适应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的环境。校内考试只有下线——及格线,而没有上限,优异的学生在各科取得高分的基础上尚能分配自己的精力来发展特长,而那些在学科知识能力上偏差的学生却不得不花大力气在自己不擅长的课程上,从而不得不放弃发展自己的特长。越是学习被动的学生,越是不敢离开课本,潜能越是得不到发挥,学习负担也就越重,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创造出有利于学习能力水平偏差的学生发展的考试环境,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才是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的保证。无论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考试应帮助其发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因为考试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
二、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
1.把握校内考试性质,合理指导教学。学校考试不是选拔性考试,因此,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学业水平的实际发展状况,它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名为目的,也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考试成绩排队,更不应该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在日常的学校教学中,学校考试应该以《课程标准》为命题和实测的标准,来检查学生学业水平实际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程度。通过考试反馈的信息来进一步调整、改进教学及教学措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也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 学校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不是为了修饰教学质量,而是为了客观反映和诊断教学情况,更不能为了考试而教学。不可避免的是,可以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促使学生在未来的考试中更加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学科能力,教学和考试的教育意义都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
2.合理运用考试结果。首先,重视考试原始数据的收集。学校内部考试不能只是向学生报告考试卷面成绩,用考试的总分来作为甄别学生学习的好坏标准。考试后,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考试质量分析时,不能只是讲解正确的解题过程、核对一下答案。由于长期不进行考试数据统计分析,忽视考试数据统计所表现出的数量关系中的教育信息,使老师误认为考试的结果就只是分数的高低而已。不利用考试原始数据来认识考试的真实作用,就丧失了收集考试原始数据的意义,也使老师们丧失了科学评价分析考试的能力,难以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诊断功能,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就很难通过考试测量出来,教学也会缺乏针对性。因此,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们,都应该重视对考试的原始数据的收集,培养分析考试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找到属于他们的特点。其次,尊重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无论学生的考试成绩是高或低,作为教育者,都应该尊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分析构成这种差异的不同原因,来深刻认识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及个性特点,凸显考试的教育功能。合理运用考试的结果,需要通过考试数据的分析,得到科学的评价意见,用科学的考试评价分析方法,去挖掘考试的结果所蕴含的教育信息,充分利用考试所测度的学生心智特质的测量结果,以发挥考试的教学诊断功能,彰显考试的本真价值。
3.加强教师的考试命题和考试分析能力。考试是对学生的学科知识能力进行考核,教师在考试这一教育环节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战略地位。以学生为本,来施展考试,考试的效果如何,考试教育功能的发挥,教师的考试命题和考试分析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具有一定的考试命题和考试分析专业素养,才能够对考试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够正确使用考试、正确分析考试,才能够重视和有效吸收考试的反馈信息来指导教学,进一步认识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考试命题和考试分析素养,能够正确认识考试,在更高层面上把握考试规律,从更深的层面把握考试要求与学生实际学业水平的关系,精选典型例题,整合习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发散学生思维,构筑学生学科能力,有效避免学生进入“题海”,这也是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到“以学生为本”。
三、结语
教育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率也不是衡量一所学校的惟一指标。教育本身有着比考试更高的价值,教育的过程要远重于结果,尽管考试成绩作为检验的方式无法避免。但是一所好的学校,给学生提供的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求知的方法和路径。
学校培养的不是考试能手、分数英雄,学校也不是通往大学输送带上的一个机械的环节,不是大学的预备学校,不是大学的生产流水线,而是有着自己的基本独立价值。要让每个学生的人格得到熏陶,知识能力得到训练,视野得以开拓。即使不升学,作为一个人,他的文明素养,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理解都能够初步成型,这比一次考试的成绩重要的多。我们培养的是会思考、会创造的人,不能让考试泯灭学生的思考、创造能力。考试能不能用好,能不能为教育所用,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让考试回归教育的本真价值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臧铁军.考试的人道性及人道原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2]汪继红.全国中小学校内考试及选拔考试现状综合调研报告[J].咸宁师专学报,2001,(4).
[3]余嘉园.新课程改革中的考试方法探索[J].课程探索,2006,(12).
[责任编辑: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