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歌朗诵是一门富有学问的艺术,一般来说诗歌都具有有一定格律,并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只要我们在平常的诗歌教学中,注意多实践、多积累,定能有效地掌握诗歌朗诵的技巧,读中享受诗歌的音乐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
【关键词】诗歌朗诵 诗歌教学 朗诵艺术 《秋天》
诗歌朗诵十分注重技巧,如果朗诵得好,能通过声音显示出音乐旋律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能生动有力地再现诗歌的思想内容,将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有时为了渲染某种思想感情或使情绪转化,有时为了表示作品的结构。掌握好朗读的停顿,既可以给听者以思考回味的时间,便于理解和接受,又可以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和声音美,准确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所谓语调,就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强调表达效果而在读音上所表现出来的高低、升降的变化。一般说,表示兴奋、喜悦、热烈、明朗的思想感情时,声音要高昂,要响亮。一般地说,紧急、热烈、愉快、兴奋的内容要用快速;平静庄重、沉郁、悲伤的内容要用慢速;说明、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的地方要用中速。
一.案例背景
《秋天》是何其芳诗人早年创作的一首诗歌,在诗中诗人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其他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方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实则意味深长。诗中透出的那种氛围,那种神韵能勾住读者的心魄。
本课学习目标定为:1、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初一学生还没有诗歌的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就要从文本的“语表层”出发,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体会鉴赏诗歌,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教学设计宜以诵读为主,集音乐、画面、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鉴赏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
二。案例实录
1、读顺诗歌——读其声。要求:音准、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1)个别读,其他学生点评。(2)小组读,开展小组竞赛。(3)自由读,读自己喜欢的诗句。(4)听录音,注意语感。
2、读通诗歌——品其味
(1)小组合作,边读边思考三节诗歌各自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农家丰收图 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
(2)评点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节,用勾画圈点方式,品味诗歌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概述了意境这一词。)
(3)学习反馈,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学习所得,对诗歌进行品析与欣赏。
(4)语言训练,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画面,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情感。(气氛非常活跃,想象异常丰富,大家沉浸在创作的欢乐和对意境的描述所产生的愉悦中。)
(5)体会感情,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感情。
三.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朗读,重在自主,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诗歌教学要求是让琅琅的读书声充满诗歌教学的课堂,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去体会、感悟;注重对诗歌的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建构起诗歌的本身意义。因此传统的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应树立“以人为本,自读自悟”的教学理念。因为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郭沫若把音乐性看作是诗歌的生命,只有吟咏、诵读,才能把诗歌的音乐美充分表现出来。所以,朗读自然也就成为综合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朗读不仅是感悟诗歌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启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断积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如果说学生的语感能力体现为学生突出的语文学习智力特征的话,那么,朗读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是它极为重要的基石。特别是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发展。因此,朗读应该成为诗歌教学的主旋律,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应是诗歌教学的基本途径。在《秋天》教学中,笔者始终抓住一个“读”字,引导学生自由读、探究读、合作读、体会读,边读边联系已获取的信息 ,探究、感悟诗人对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从整个教学来看,所有的认知与感悟都不是由教师用定论的方式和盘托出、全盘授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语文实践获得的。无论是对文本的读解,还是“意象与意境”的概念和对意境的感悟,都是学生通过分析感悟而发现的,在课堂上,学生拥有了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学生不再是名义上、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教师真正把探究的权力交给了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某一知识结论,同时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切合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课标要求,与单向且被动参与教学过程相比,这种知识获取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决不是一知半解的,更无需死记硬背,因而是一种“优质”的知识;学习者亲历知识的发生、创造过程,由此形成并拥有的知识具有极高的迁移价值,因而是一种“活化”的知识;学习者在获取“意象与意境”这一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了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某些思考、分析、概括的过程,而这些方式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从事探究工作所必需的,因而还是一种“长效”的知识。
【关键词】诗歌朗诵 诗歌教学 朗诵艺术 《秋天》
诗歌朗诵十分注重技巧,如果朗诵得好,能通过声音显示出音乐旋律和谐美和语言的形式美,能生动有力地再现诗歌的思想内容,将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有时为了渲染某种思想感情或使情绪转化,有时为了表示作品的结构。掌握好朗读的停顿,既可以给听者以思考回味的时间,便于理解和接受,又可以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和声音美,准确表达诗歌的思想感情。所谓语调,就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强调表达效果而在读音上所表现出来的高低、升降的变化。一般说,表示兴奋、喜悦、热烈、明朗的思想感情时,声音要高昂,要响亮。一般地说,紧急、热烈、愉快、兴奋的内容要用快速;平静庄重、沉郁、悲伤的内容要用慢速;说明、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的地方要用中速。
一.案例背景
《秋天》是何其芳诗人早年创作的一首诗歌,在诗中诗人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其他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方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实则意味深长。诗中透出的那种氛围,那种神韵能勾住读者的心魄。
本课学习目标定为:1、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初一学生还没有诗歌的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就要从文本的“语表层”出发,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体会鉴赏诗歌,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教学设计宜以诵读为主,集音乐、画面、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鉴赏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
二。案例实录
1、读顺诗歌——读其声。要求:音准、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1)个别读,其他学生点评。(2)小组读,开展小组竞赛。(3)自由读,读自己喜欢的诗句。(4)听录音,注意语感。
2、读通诗歌——品其味
(1)小组合作,边读边思考三节诗歌各自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农家丰收图 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
(2)评点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节,用勾画圈点方式,品味诗歌精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概述了意境这一词。)
(3)学习反馈,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学习所得,对诗歌进行品析与欣赏。
(4)语言训练,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画面,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情感。(气氛非常活跃,想象异常丰富,大家沉浸在创作的欢乐和对意境的描述所产生的愉悦中。)
(5)体会感情,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感情。
三.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朗读,重在自主,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诗歌教学要求是让琅琅的读书声充满诗歌教学的课堂,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去体会、感悟;注重对诗歌的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建构起诗歌的本身意义。因此传统的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应树立“以人为本,自读自悟”的教学理念。因为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郭沫若把音乐性看作是诗歌的生命,只有吟咏、诵读,才能把诗歌的音乐美充分表现出来。所以,朗读自然也就成为综合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朗读不仅是感悟诗歌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启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断积淀与升华,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如果说学生的语感能力体现为学生突出的语文学习智力特征的话,那么,朗读能力的培养就应该是它极为重要的基石。特别是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的发展。因此,朗读应该成为诗歌教学的主旋律,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应是诗歌教学的基本途径。在《秋天》教学中,笔者始终抓住一个“读”字,引导学生自由读、探究读、合作读、体会读,边读边联系已获取的信息 ,探究、感悟诗人对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从整个教学来看,所有的认知与感悟都不是由教师用定论的方式和盘托出、全盘授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语文实践获得的。无论是对文本的读解,还是“意象与意境”的概念和对意境的感悟,都是学生通过分析感悟而发现的,在课堂上,学生拥有了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学生不再是名义上、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教师真正把探究的权力交给了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某一知识结论,同时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切合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课标要求,与单向且被动参与教学过程相比,这种知识获取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决不是一知半解的,更无需死记硬背,因而是一种“优质”的知识;学习者亲历知识的发生、创造过程,由此形成并拥有的知识具有极高的迁移价值,因而是一种“活化”的知识;学习者在获取“意象与意境”这一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了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某些思考、分析、概括的过程,而这些方式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从事探究工作所必需的,因而还是一种“长效”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