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德育是以人为本的德育,是尊重人、关爱人、发展人的德育。“以人为本”思想在滨湖德育实践中的集中体现就是“生本德育”。这一理念旨在促使学生“成才”的同时也能“成人”,它对完善“人的自身发展需要”,解决学校德育与社会道德现实脱节的矛盾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钱江局长关于“生本德育”的见解以及对滨湖德育的谋与划。
中国德育:钱局长您好!纵观无锡滨湖区教育,“生本德育”是一大特色,也是滨湖区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指南,能否谈谈这一理念的形成和具体内涵?
钱江:教育在不断发展,但是受到的质疑不断,最大的质疑就体现在我们培养的人很多都是有知识,没文化。成才很重要,但是成人更重要。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与人正当竞争与合作的大写的“人”。我们提出的“生本德育”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引领下产生的,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德育创新的背景下形成的。
“生本德育”以培养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一代新人为目标,整合中国传统德育和西方人本教育的思想,融现代科学与人文精神于一体,在个性化中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中发展个性化。“生本德育”强调了学校的德育理念、德育思想、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都要以教育对象为本体,围绕学生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主体精神、行为表现来展开和实施。总的来说,“生本德育”是服务于学生成长需要的“真、活、实”的德育,它的核心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成长。
具体地说,实施生本德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生命为本,就是说,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教师要去点燃、发动和激扬学生生命的潜能和动力;以生动为本,德育应当是生动活泼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以生长为本,德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生长,要让所有的生命都自然、健康地生长。
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我们将“以学生为本”从口号化为行动,真心實意地欣赏每个学生,服务于每一个学生。我们倡导“可选择的教育”,在为学生提供普识性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选班制、走班制等,以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激活潜能;通过“阳光少年”、“美德少年”、“十大年度人物”等评选,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活特长;创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心语小屋、心理信箱等,唤醒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学生的良好心态。总之,我们高度尊重学生,一直按照学生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地去引导、沉淀、涵养,以促进生本发展,努力形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都认可的素质教育。
中国德育: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实践在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具有一定的范本意义。您能否梳理一下滨湖区近年来在学校德育方面开展了哪些有特色、有成效的工作?
钱江: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创新理念,拓展思路,走出了一条现代化区本德育改革发展之路。其中特色突出的活动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首创“明礼诚信”这一区本德育品牌。该活动以2002年1月启动的“诚信回归手拉手”活动为起点,紧紧抓住中华民族明礼诚信的核心要义,以“以德修身、阳光育人、活动育人”为主旨,以青少年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为常规抓手,并延伸出“廉洁文化进校园”“中小学书香滨湖建设”等一系列主题活动,逐渐形成我区公民道德建设和学校德育现代化的新特色。二是班集体建设。从1987年8月开始在全区创造性地推开,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不断创新,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三是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我区主要通过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家校合育工程”建设、区域德育共同体建设等措施,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德育: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打造了以蠡园中学为代表的一批名校,那么在培育名校方面,滨湖区有哪些独特而成功的经验可以分享?
钱江:名校之为名校,我认为一方面要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和不断生长的内涵,另一方面还要达到一种超越俗世利益和功利的境界。我区汇聚了滨湖中心小学、育红小学、雪浪中心小学、华庄中心小学等一批百年名校。这些名校的形成有一些共同特点:
首先,要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来引领学校。思想和理念是管理者的灵魂,灵魂的深度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长度。
其次,要用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来“包装”学校。一所学校,只有经过时间的千锤百炼,传承学校文化的精髓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才能形成外在独特和内在气质的完美统一。
再次,要用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来支撑学校。学校的持续发展必然要以其主体——人的发展为前提。
一所尊重所有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学校才能最终赢得家长和学生的青睐,也才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中国德育:近期,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在构建大德育体系过程中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村(社区)、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请问这一活动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将从哪些方面具体展开?
钱江:2011年2月,无锡市教育局向全市印发了《无锡市2011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管理项目》的通知,其中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更为具体明确的要求。为此,我区教育局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在全区范围内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点。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点主要包括示范村(社区)、示范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村(社区)、示范学校的创建标准包括组织网络健全、阵地建设达标、工作机制完善、活动开展深入、工作成效显著等。创建标准对示范村(社区)文体活动室室内活动场所、文化学习室、未成年人室外活动场地的面积、设施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并要求示范村(社区)和学校形成定期活动机制和问题青少年帮教机制,定期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个人和品学兼优的未成年人进行奖励表彰,定期对地区网吧和文化市场规范经营情况进行监督。
示范村(社区)、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分为5—6月的宣传发动、7—10月的实施创建和11—12月的考核验收三个阶段。我区已将示范村(社区)、示范学校的创建分别纳入区对镇、开发区、街道和教育局的三个文明重点考核内容,确保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中国德育: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无锡市滨湖区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了高位均衡发展。未来,滨湖区教育的发展空间何在,您又是如何规划的呢?
钱江: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区教育如果要再迈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具体地说,我们今后的努力目标主要有三个。
一方面,要传承崇文重教的文化氛围。文化是一种氛围,对于学校而言,它犹如空气和土壤,孕育着师生的共同成长。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至德泰伯”的吴文化涵养了无锡人,更培育了我们滨湖教育人丰厚独特的人文底蕴、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未来滨湖教育的发展,依然离不开业已形成的崇文重教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的传承是我们滨湖教育保持并积淀自身独特气质的精神底色,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第二方面,就是要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区内各种资源。滨湖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高校科研院所云集,是无锡市建设滨湖新城的重点区域,也是建设山水城、生态城的标志性板块,无锡实施特大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工程大多都在我们滨湖区境内。未来滨湖教育要按照“调布局、优功能、整资源”的思路,抢抓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机遇,强化规划意识,后二十年超前谋划,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做足整合优化资源的文章,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城乡协调、水平提升的教育事业新格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培养一批德育“大家”。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的教育依然任重道远。未来,滨湖教育会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加强德育人才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使我们在德育探索实践中冒出的新想法、实施的新举措能够凝炼升华为创新性的理论成果,能够培养和成就一批热爱德育、发展德育的“大家”。
责任编辑/南丽
中国德育:钱局长您好!纵观无锡滨湖区教育,“生本德育”是一大特色,也是滨湖区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指南,能否谈谈这一理念的形成和具体内涵?
钱江:教育在不断发展,但是受到的质疑不断,最大的质疑就体现在我们培养的人很多都是有知识,没文化。成才很重要,但是成人更重要。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与人正当竞争与合作的大写的“人”。我们提出的“生本德育”就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引领下产生的,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德育创新的背景下形成的。
“生本德育”以培养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一代新人为目标,整合中国传统德育和西方人本教育的思想,融现代科学与人文精神于一体,在个性化中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中发展个性化。“生本德育”强调了学校的德育理念、德育思想、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都要以教育对象为本体,围绕学生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主体精神、行为表现来展开和实施。总的来说,“生本德育”是服务于学生成长需要的“真、活、实”的德育,它的核心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成长。
具体地说,实施生本德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生命为本,就是说,学习过程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教师要去点燃、发动和激扬学生生命的潜能和动力;以生动为本,德育应当是生动活泼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以生长为本,德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生长,要让所有的生命都自然、健康地生长。
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我们将“以学生为本”从口号化为行动,真心實意地欣赏每个学生,服务于每一个学生。我们倡导“可选择的教育”,在为学生提供普识性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选班制、走班制等,以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激活潜能;通过“阳光少年”、“美德少年”、“十大年度人物”等评选,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活特长;创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心语小屋、心理信箱等,唤醒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学生的良好心态。总之,我们高度尊重学生,一直按照学生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地去引导、沉淀、涵养,以促进生本发展,努力形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都认可的素质教育。
中国德育: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实践在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具有一定的范本意义。您能否梳理一下滨湖区近年来在学校德育方面开展了哪些有特色、有成效的工作?
钱江: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创新理念,拓展思路,走出了一条现代化区本德育改革发展之路。其中特色突出的活动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首创“明礼诚信”这一区本德育品牌。该活动以2002年1月启动的“诚信回归手拉手”活动为起点,紧紧抓住中华民族明礼诚信的核心要义,以“以德修身、阳光育人、活动育人”为主旨,以青少年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为常规抓手,并延伸出“廉洁文化进校园”“中小学书香滨湖建设”等一系列主题活动,逐渐形成我区公民道德建设和学校德育现代化的新特色。二是班集体建设。从1987年8月开始在全区创造性地推开,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不断创新,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三是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我区主要通过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家校合育工程”建设、区域德育共同体建设等措施,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德育: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打造了以蠡园中学为代表的一批名校,那么在培育名校方面,滨湖区有哪些独特而成功的经验可以分享?
钱江:名校之为名校,我认为一方面要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和不断生长的内涵,另一方面还要达到一种超越俗世利益和功利的境界。我区汇聚了滨湖中心小学、育红小学、雪浪中心小学、华庄中心小学等一批百年名校。这些名校的形成有一些共同特点:
首先,要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来引领学校。思想和理念是管理者的灵魂,灵魂的深度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长度。
其次,要用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来“包装”学校。一所学校,只有经过时间的千锤百炼,传承学校文化的精髓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才能形成外在独特和内在气质的完美统一。
再次,要用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来支撑学校。学校的持续发展必然要以其主体——人的发展为前提。
一所尊重所有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学校才能最终赢得家长和学生的青睐,也才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中国德育:近期,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在构建大德育体系过程中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村(社区)、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请问这一活动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将从哪些方面具体展开?
钱江:2011年2月,无锡市教育局向全市印发了《无锡市2011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管理项目》的通知,其中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更为具体明确的要求。为此,我区教育局认真组织实施,积极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在全区范围内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点。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点主要包括示范村(社区)、示范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村(社区)、示范学校的创建标准包括组织网络健全、阵地建设达标、工作机制完善、活动开展深入、工作成效显著等。创建标准对示范村(社区)文体活动室室内活动场所、文化学习室、未成年人室外活动场地的面积、设施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并要求示范村(社区)和学校形成定期活动机制和问题青少年帮教机制,定期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个人和品学兼优的未成年人进行奖励表彰,定期对地区网吧和文化市场规范经营情况进行监督。
示范村(社区)、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分为5—6月的宣传发动、7—10月的实施创建和11—12月的考核验收三个阶段。我区已将示范村(社区)、示范学校的创建分别纳入区对镇、开发区、街道和教育局的三个文明重点考核内容,确保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中国德育: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无锡市滨湖区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了高位均衡发展。未来,滨湖区教育的发展空间何在,您又是如何规划的呢?
钱江: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区教育如果要再迈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具体地说,我们今后的努力目标主要有三个。
一方面,要传承崇文重教的文化氛围。文化是一种氛围,对于学校而言,它犹如空气和土壤,孕育着师生的共同成长。无锡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至德泰伯”的吴文化涵养了无锡人,更培育了我们滨湖教育人丰厚独特的人文底蕴、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未来滨湖教育的发展,依然离不开业已形成的崇文重教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的传承是我们滨湖教育保持并积淀自身独特气质的精神底色,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第二方面,就是要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区内各种资源。滨湖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高校科研院所云集,是无锡市建设滨湖新城的重点区域,也是建设山水城、生态城的标志性板块,无锡实施特大城市发展战略的重点工程大多都在我们滨湖区境内。未来滨湖教育要按照“调布局、优功能、整资源”的思路,抢抓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机遇,强化规划意识,后二十年超前谋划,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做足整合优化资源的文章,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城乡协调、水平提升的教育事业新格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培养一批德育“大家”。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的教育依然任重道远。未来,滨湖教育会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加强德育人才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使我们在德育探索实践中冒出的新想法、实施的新举措能够凝炼升华为创新性的理论成果,能够培养和成就一批热爱德育、发展德育的“大家”。
责任编辑/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