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阵地,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摇篮。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1.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学生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各种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增长使,“苦行僧”式的传统观念对学生失去了说服力。
  2.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大大增强。过去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听你说”、“我教你听”、“我教你做”,学生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而现在则是要在充分理解、互相尊重的基础上,通过情感的交流,使其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3.新时期的青年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大大提高,他们已经厌倦了空洞的政治说教。而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已很难适应现代青年的心理特点。
  4.面临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学生信息接受中的权威地位已经被打破。在现有成千上万的计算机软件中我们很难找到有关政治思想教育的软件影子,相反一些内容不健康的软件却时常出现在学生的计算机中。而这些精神垃圾直接毒害着青年学生的思想。
  5.青年学生心理问题凸显出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亟待重视。
  鉴于上述情况,迫切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带头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解放思想,敢于探索,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跨世纪人才做出贡献。
  二、改进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想法
  1.必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
  一个学校教育的好坏,对于教育效能的发挥,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采取必要的措施,从各方面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团结、勤奋、扎实、创新的良好校风,以及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浓厚学风,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熏陶,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
  (2)严格要求,努力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素质。教育者首先接受教育。我们教育者要做到正人先正己,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以自己崇高的思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去塑造自己的形象,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这样能使我们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活跃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校园文化要以爱国主义为旋律,精心设计载体,让健康、高雅、生动、活泼的校园活动占据校园文化阵地,坚决抵制腐朽、消极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2.必须加强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客观形势要求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不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就无法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1)应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统筹安排。
  (2)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从新生进校的第一学期抓起,把有问题的新生找出来,跟踪辅导,力求避免学生出问题。
  (3)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卫生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如:开设有关心理学的辅修课程,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系列专题讲座,组织简报、专栏等形式,利用校报、广播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4)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本身具有预防、治疗、教育和发展的功能,他对于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完善和发展自己具有重要作用。
  3.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灵活多样
  思想政治工作应由居高临下,急风暴雨变为平等相待、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从,重视和启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坚持疏导为主。寓教于理,以理服人;寓教于管,严于律己;寓教于帮,排忧解难;寓教于情,以情感人;寓教于行,为人表率;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常抓不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由消防型变为预防型,有突击型变为持续型。思想政治工作的忽冷忽热,潮起潮落,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稳定,其实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功在平时,利在长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千万不能把思想教育工作当作“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唯有锲而不合、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才能硕果累累。
  在当今的校园里,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刻不容缓,这不仅仅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又一新的挑战。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道德行为的动机问题是现代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罗莎琳德·赫斯特豪斯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伦理学为此提出了详细的论证方案.根据该方案,美德伦理学持有一种经过改造和扩充的动机概念,美德行为者被认为"出于品质"而实施正确的行动.在此过程中,美德行为者的动机不仅在理性层面上表现为"出于品质而给出正确的理由",而且在感性层面上表现为"出于品质而伴有恰当的情感".就前者而言,美德行为者"出于品质"而给出的理由,同康德主义行为者"出于责任"而给出的理由相互贯通;就后者而言,美德行为者"出于品质"而伴有的快乐情感,亦不与康德
学界对于高攀龙易学虽然有些研究成果,但多笼统讨论其易学与思想的关系,而对于其代表著作《周易易简说》的全面深入研究仍然很少.事实上,对这一文本的研究对弥补学界高攀龙易学研究的不足,传承高攀龙的易学绝学,并接续其注易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易简之道和传承圣人之道的心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周易易简说》有三大注易原则,即以孔子《易传》为宗、易简注易、以主爻为中心;其次,《周易易简说》解易有三大合一的特点,即心易合一、人天合一、体用合一;最后,《周易易简说》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生生"的本体论思想、"易即人心"的认识论
古人读书著述,必先从句读入手。所谓句读无误,文义始安。今以《论语》为例,略作申述。《子罕篇》首章云:“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于整章句末断句,译作“孔子很少(主动)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则两“与”字均作连词,音读为Yǔ。
叶庆兵先生读《史记·外戚世家》“武帝祓霸上还”,三证南朝至唐人所见《史记》应作“武帝禊霸上”,遂以为今本“祓”字乃“禊”字之讹(叶庆兵:《祓禊之间》,《读书》2021年第6期)。其说似是而非。宋裴骃引徐广“临水祓除谓之禊”,叶氏遂以为所释者为“禊”。然复按徐注,下言“《吕后本纪》亦云‘三月祓还过轵道’”,故所释者仍为“祓”。徐又言“盖与‘游’相似,故或定之也”,清张文虎据此疑“徐所见《史》本‘祓’字讹‘游’”。
当鲜花绽放于阳光之下,是绿叶最快乐的日子,当果实成熟于金秋时节,是园丁最欣慰的时刻。我是一片绿叶,一名快乐的园丁,一名平凡的幼儿教师。我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一棵棵幼苗,在幼苗的根茎上浇人生的第一滴水,在幼苗的土壤里施人生的第一把肥。  每当提起我的职业,总有人说:“幼儿教师可是良心活。”我想这句话正一针见血的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何为师德呢?师德是孔圣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伟大修养;师德是陶行知
期刊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思维理念、功能定位、话语体系、传播媒介等各个向度立体呈现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诉求.思维理念呈现了从"反向适应"到良性互动的转变,功能定位凸显了从指导革命胜利向引导民族复兴的转化,话语体系展现了由"原义"革命话语到"转义"革命话语的转向,传播媒介彰显了从传统传播方式到以新型网络媒体为主的融合媒体的转型,这四大创新向度自内而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我们要全面、准确审视并总结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态势与创新规律,在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中处理好"变"与"守"、"
传统权力的合法性只有神授和民授两个来源,但是,人类正在发展出一种既非神授也非民授,而是技术自身授予的新型权力主体——技术权力.一般地看,技术具有合法性的所有特征.历史地看,当代国家竞争越来越聚焦于技术领域,国家将大量资源投入技术,因而技术越来越强大.同时,在空间上,技术可以迁移(到另一国家),而国家不能.所以,技术越来越不依赖国家,倒是国家越来越依赖技术,从而使技术日益具有摆脱政治控制的独立性.合法性和独立性相结合,使技术开始成为独立的权力主体,即技术权力.关于成为主体的技术权力的政治学,可以称为"主体技
智能合约是技术进步的产物,其技术属性可以激励或约束缔约主体的行为,促成最优合同的实现.其一,验证交易条件是智能合约进入执行状态的前提,这能够确保状态独立类型交易的安全性.其二,智能合约降低了获取信息成本以及重复性交易成本,推进了普适性商品的市场化交易.其三,对于多环节构成的交易,智能合约缩短了上下游交易进入合同执行状态的时间间隔,完整交易链条在较短时间即可形成,提高了变更合同条款的成本,制约了缔约主体的再协商行为,增强了初始合同的完备性.智能合约凭借技术优势,通过影响信息充分度和执行灵活度,减少了合同不完
当个人的兴趣跟一定的职业相联系时,就变成了职业兴趣。拥有职业兴趣将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职业幸福感。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是进入社会从事某项工作才确定下职业,而职校生一进入校园就大致确定了个人的就业方向,相当于扮演了学徒工的角色。职校学生已经站在就业的起跑线上,培养职业兴趣无疑对其择业和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学生快乐学习的源泉。  一方面职业兴趣有助于
期刊
创新团队的出现顺应了时代需求,其创造力是现代组织获得和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共享领导已被证实能有效影响团队产出,但其对团队创造力和个体创造力的影响仍有待确证.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116个创新团队1584名个体为研究对象,考察创新团队共享领导网络要素与组织环境因素联动对团队和个体两个层面创造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共享领导与组织环境因素配置的4个条件组合构成提高或降低团队创造力的充分条件组合,6个条件组合构成提高或降低个体创造力的充分条件组合,且共享领导低网络密度是降低团队创造力和个体创造力的充要条件.因此,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