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那些怪异的教授们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TA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大学的教授形形色色,有讲课的教授、做研究的教授、写书的教授,还有荣誉教授,等等。
  像著名的思想家、让学生痴迷的“名嘴”爱默生就是讲课的教授;劳伦斯和吉尔伯特就是做研究的教授,他们一个捣鼓出了原子弹,一个发现了DNA。
  我做访问教授主要是写书。美国大学很重视著述,不论是哪类教授,如果没有新著述都做不下去。因为你就是讲课也不能按前人的旧章照本宣科,必须有新的创建和思考,通过著述进行思想的结晶,成为后人能踩蹬到的前进的垫脚石。
  荣誉教授有的是有所成就,有的是做了捐赠。可是要做哈佛等名校的荣誉教授,光有钱不行,还得有名有学问。里根很有名了,总统图书馆不光意味着一大笔钱,里面还保藏了研究里根时代遗产的珍贵史料,包括里根政府的所有机密文件。但是斯坦福大学还是拒绝里根成为本校的荣誉教授,因为他有钱有名没学问。
  有个请我做客的教授叫理查,是教人类学的——我定性他为“学者型教授”。他家在西雅图海湾旁的山上,落地窗外的后院连接着山林,屋前的树上挂着喂蜂鸟的食筒。理查还把食物丢在后院,喂每天按时来就餐的野狸猫,并且一一叫出他给每只狸猫起的名字。
  后来院长秘书告诉我,理查和他太太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也是国际学生周末常去聚餐的教堂的主要赞助人。在每个感恩节他们都会请家不在本地的教授去家里做客。
  吃饭前,我们站在他家能俯瞰海湾大桥的阳台上,欣赏落日余晖下宁静的海湾美景。我用老愤青时代和军旅经历养成的习惯性思维开玩笑地说:“要是在这里架一门炮,就能控制下面的大桥。”
  理查太太呆呆地看着我倒抽冷气,用典型的教徒的慈悲口吻说:“先生,您哪来的这种邪恶的念头?”
  我们一面吃饭一面闲聊。聊到中美人口对比时我惊讶地发现,理查和其他几个在座的教授面面相觑,都说不出美国人口有多少,倒是我这个外国人把数字说出来了。
  这是一个大区别。我们国家的教授可以对专业学问钻研不深,对国事政治却不能怠慢。他们的教授只关注自己的学科,对国家大事不了解并不觉得丢脸。
  在座的另一位是我定性的“官员型教授”。他不知道美国确切的人口数,但是一提起联邦政府的内部运作,就口若悬河、如数家珍。他本来是学者,后来去老布什政府做了几年官,卸任后应聘来讲政府关系。那也不像是咱国家这样的“安排”,也是合同关系。美国大学里有不少前政府部长、总统经济顾问。因为政府喜欢用学者,所以学院也喜欢有“实战”经验的官员型学者。
  在座的还有两位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位是文学院的教授,因为大家谈论他在杂志上发表的针对政府的激烈评论,我定性他为“刺头教授”。另一位是来自北爱尔兰的历史学教授,他戴一副金丝边眼镜,长长的脸型,典型的欧洲人的白皮肤,寡言而忧郁。理查告诉我,那位教授因为反对英国政府,同情爱尔兰共和军,从而来美国寻求政治庇护。我把他定性为“持不同政见的教授”。
  美国这个国家和它的大学在我们看来很奇怪:它是英国的坚定盟友,但是又庇护受英国迫害的政客教授;派兵辛苦地打阿富汗,又请阿富汗的教授上课,天天谴责美帝国主义的政策。我开始认为这是他们为了坚持自由理念而不得不承受的纯自我牺牲,后来才意识到,这样做其实很实惠:首先,美国及其大学作为思想自由的最后庇护所,吸引了全世界大量的人才,连爱因斯坦都是因此逃来美国的;其次,这些刺头和不同政见者带来了尽管激烈,但毕竟是不同的思维,谁又敢说这不是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呢?
  那一天我意识到,我这个来自中国的学者兼顽固“邪恶”的无神论者,也是端给学生的“大拼盘”上的“一道菜”。
  (选自《活在路上》,任宪宝著,黄山书社2011年)
其他文献
清晨,雨后,沁满泥土气息的空气中——  一片涌动着绿意的草尖上,几颗晶莹剔透的露珠盈盈欲滴。  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化蛹而出。  一只胖嘟嘟的绿色虫子蠕动四肢,大花脸憨态可掬。  一只沾满露水的毛毛虫慢悠悠地爬上一株湿漉漉的青草。  几只蚂蚁围着一粒大大的露水团团转,水珠圆润晶莹,缓缓滑落。  几只屎壳郎马不停蹄地照看着它們珍贵的粪球。  一只娇小玲珑的七星瓢虫踱步越过一片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和柔
「摹拟范本」  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的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
谁说      有声才是语言?  你看那——  绿草的霓裳  娇羞的花苞  绽放的花蕊  都是春到的见证  悄无声息  却遗诉春的柔情  如一支古老的歌谣  拨动人  心的琴弦
爱迪生有一次请助手到图书馆去借一大摞书,第二天早上就请助手再送回图书馆去。  “你这么快就看完啦?”助手大吃一惊。爱迪生点点头。他借那么多书,只不过是想知道一个小机器的正确装置方法,为了避免错误,所以要“查遍”所有同类的书。在爱迪生心中,书就是专家,有疑惑的时候,他会约请二十六七个“专家”到他书桌上来开会,然后自己再作决定,像一个君王。这种读书气概,多么叫人羡慕。  在我听到的“读书故事”里,还有
“言”即诉诸口耳的语言,“文”乃诉诸书面的文字。在具体语境中,“言与文”各具旨趣,口头和书面各有其长。相形之下,口里说出的“言”会比“文”更有温度,因为与说话者的音色、音质、语气、语调、手势、表情、动态等一切场域信息和生命气息连在一起的心情意绪之变亦直观可感,但言的场景与生命都有不可逆性,必然随着语音的消散而消散。文字则不同,它会以符号抽象与存留的方式,让一切语言交流得以突破时空之限制。  今天,
他,当选过三届“世界足球先生”、两届“欧洲足球先生”,是世界杯“金球奖”“金靴奖”得主、世界杯历史最佳射手,他还是唯一效力过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国际米兰、AC米兰四大豪门俱乐部的球员,一生精彩进球无数。他,就是人称“外星人”的罗纳尔多。    “外星人”的绰号源于罗纳尔多效力于巴塞罗那俱乐部期间,有一次他连过6人奔袭得分,让见多识广的教练博比·罗布森都抱头仰天长叹:“我觉得罗纳尔多不属于我们这个
「摹拟范本」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李培义  9月5日,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开学第一课”的讲台上,一位发言者用朴实的话语,感动了全场师生,15分钟的演讲8次被师生们的掌声打断。他的演讲没有华丽的言辞,没有时髦的网络词汇,但句句入耳入心。演讲结束,现场的掌声足足持续了3分钟。这位64岁的演讲者名叫李培义,目前在杭州师范大学担任值班员兼送水员。  尽管扛一桶水才能挣到一块钱的劳务费,但他却用自己送水挣的钱设立了一个助学基金,并在今年
殷俊生,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有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过4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出版专著《语文教学多维论述及点评》。  气节,指的是人的志气和节操。  为了理想和信仰,宁死不屈,是一种气节。“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烈士夏明翰的绝命诗,铿锵有力,感人肺腑。为了追求正义和真理,他宁
他从小就是一个内向的乖孩子,安静、听话、不爱玩,喜欢一个人坐着,翻看连环画,一坐就是老半天。5岁时,父亲问他想要什么生日礼物,他把爸爸拉进了新华书店。  只有80厘米高的他,在高高的书架前欢快跳跃,像一只轻盈的小鹿。《上下五千年》,这么一套历史书的名字突然跃入他的眼帘。书一共3本,他慢慢地取下来,递给爸爸。爸爸见他感兴趣,就买了下来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他。从此,这套书,就成了他走进历史大门的启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