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655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向地球,给当时地球上的霸主——恐龙带来了灭顶之灾。这次大撞击在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留下了一个直径大约180千米的撞击坑。这也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撞击坑。
这个撞击事件当然毋庸置疑,但当时撞向地球的小行星真的只有一颗吗?不,很可能有两颗!
恐龙确实
死于小行星“双杀”
很久以来,古生物学家一直对一个谜团困惑不解:按天文统计,太空中在地球家门口“兜风”的小行星(它们都有可能撞向地球)大约有15%是双胞胎。既然这些双小行星跟单个小行星有同样的概率与地球相撞,那么在地球历史上,也应该有15%的撞击坑是由它们留下的。可是遍查地球身上的“伤疤”,双撞击坑只占2%。比如,最大一个双撞击坑是由2900万年前的一次撞击留下的,位于今加拿大的胡德逊湾。
最近,一位法国科学家通过电脑模拟解开了这个谜。在模拟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倘若两颗小行星同时撞向地球,撞击地点又靠得很近,那么两个坑就会渐渐合并成一个,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由一颗小行星撞击而成的。考虑到撞击坑的半径一般是小行星自身半径的10倍,所以只有两颗小行星相距相当远,两个坑才不会合并,保留双坑的原貌。
两个撞击坑会合并
不过尽管如此,由两个坑合并而成的撞击坑跟单颗小行星留下的撞击坑,在外形上还是会留下一些差异。比较明显的是,后者比较对称,前者对称性上要差些。尤卡坦半岛上那个撞击坑,看起来显得不太对称,所以科学家猜测,它应该是由两颗小行星撞击形成的。这两颗小行星最初相距大约80千米,由于这个距离较小,形成的两个撞击坑有部分重叠。当重叠的痕迹消失后,看起来就成了一个坑。
最近,新的证据找到了。地质学家通过对尤卡坦半岛上的撞击坑进行了大范围重力加速度测量,发现这个撞击坑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并非均匀,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有些差异。这个差异反映了底下地质组成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当时撞向地球的小行星有两颗,而不是一颗。
避免“双杀”并不难
可是,另一问题也由此产生了。既然小行星双胞胎撞向地球的概率比2%要高得多,那么未来我们是不是面临更多的危险呢?
科学家说,这倒不会。首先,双胞胎小行星并不比单颗小行星更难观测;其次,科学家提议用于摧毁或者使之改变轨道的那些办法,既适用于单颗小行星,也适用于小行星双胞胎。比如说,我们如果向双胞胎小行星中较小的一颗发射核弹,把它炸碎,那么因为反冲作用,大的那一颗也会改变运动轨道,从而避免了撞向地球的惨剧发生。
我们完全可以避免恐龙被灭门的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
这个撞击事件当然毋庸置疑,但当时撞向地球的小行星真的只有一颗吗?不,很可能有两颗!
恐龙确实
死于小行星“双杀”
很久以来,古生物学家一直对一个谜团困惑不解:按天文统计,太空中在地球家门口“兜风”的小行星(它们都有可能撞向地球)大约有15%是双胞胎。既然这些双小行星跟单个小行星有同样的概率与地球相撞,那么在地球历史上,也应该有15%的撞击坑是由它们留下的。可是遍查地球身上的“伤疤”,双撞击坑只占2%。比如,最大一个双撞击坑是由2900万年前的一次撞击留下的,位于今加拿大的胡德逊湾。
最近,一位法国科学家通过电脑模拟解开了这个谜。在模拟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倘若两颗小行星同时撞向地球,撞击地点又靠得很近,那么两个坑就会渐渐合并成一个,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由一颗小行星撞击而成的。考虑到撞击坑的半径一般是小行星自身半径的10倍,所以只有两颗小行星相距相当远,两个坑才不会合并,保留双坑的原貌。
两个撞击坑会合并
不过尽管如此,由两个坑合并而成的撞击坑跟单颗小行星留下的撞击坑,在外形上还是会留下一些差异。比较明显的是,后者比较对称,前者对称性上要差些。尤卡坦半岛上那个撞击坑,看起来显得不太对称,所以科学家猜测,它应该是由两颗小行星撞击形成的。这两颗小行星最初相距大约80千米,由于这个距离较小,形成的两个撞击坑有部分重叠。当重叠的痕迹消失后,看起来就成了一个坑。
最近,新的证据找到了。地质学家通过对尤卡坦半岛上的撞击坑进行了大范围重力加速度测量,发现这个撞击坑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并非均匀,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有些差异。这个差异反映了底下地质组成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当时撞向地球的小行星有两颗,而不是一颗。
避免“双杀”并不难
可是,另一问题也由此产生了。既然小行星双胞胎撞向地球的概率比2%要高得多,那么未来我们是不是面临更多的危险呢?
科学家说,这倒不会。首先,双胞胎小行星并不比单颗小行星更难观测;其次,科学家提议用于摧毁或者使之改变轨道的那些办法,既适用于单颗小行星,也适用于小行星双胞胎。比如说,我们如果向双胞胎小行星中较小的一颗发射核弹,把它炸碎,那么因为反冲作用,大的那一颗也会改变运动轨道,从而避免了撞向地球的惨剧发生。
我们完全可以避免恐龙被灭门的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