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敦煌研究院,有一尊名为《青春》的雕像:梳着齐耳短发的少女手拿草帽,肩挎背包,整装待发。她的原型是初到敦煌时的樊锦诗。
20世纪60年代,二十多岁的樊锦诗和同学爬山涉沙,经过两天三夜,来到三面危山,一路戈壁的敦煌。充满魅力的石窟让樊锦诗倾心,那一幅幅壁画,那活灵活现的各种造型,就是在诉说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樊锦诗站在保存得并不完好的石窟面前,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僧人从戈壁滩的深处慢慢走来,带着慈悲与坚毅;仿佛听到了僧人们、匠人们叮叮地敲凿声;仿佛听到了历史长河中那一声声咏叹。
樊锦诗被一次又一次感动。她知道,莫高窟从开窟至今已有1652年历史。16世纪中叶,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莫高窟因长期无人管理而被荒废遗弃,任人偷盗破坏,神圣的艺术殿堂几乎成了廢墟。直到1944年,常书鸿、段文杰先生为之舍弃浮华的巴黎生活,从时髦的艺术家变成尘土满面的普通工作者,不断守护着这里的一笔一画,进行着抢救性修复。
樊锦诗抬头看着已经照耀过一代又一代敦煌人的圆月,一种充满诗意的情怀油然而生。敦煌,是中国历史的活化石,是中国文化的档案库,自己能为它做些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她回到了北京大学。
第二年,樊锦诗大学毕业,常书鸿写信到北京大学要人。想到艰苦的生活环境,樊锦诗犹豫了,但那些飞舞的飞天、形态各样的佛像已然在她脑海中盘旋。
一天中午,樊锦诗翻开笔记本时,看到陈寅恪先生的那句悲叹:“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地也。”她仿佛看到了月色下的敦煌,那样的静谧、动人,却也是苍凉、颓败。樊锦诗想:风沙正在侵袭着石窟,或许,我犹豫的瞬间,一幅壁画的表面就已经被风化……
樊锦诗接受了派遣。等到她昏昏欲睡地下了车,抬头就看到车站门口47人连成一排等候,原来是敦煌研究院的成员们穿过戈壁,一起来接站了。从此,敦煌研究院成员变为48人。
从1963年至今,敦煌研究院从48人扩展成500多人的研究机构,成为全国培养博士生最多的地方,对敦煌的研究也历经了“看守式保护”“抢救性保护”“科学性保护”三个时期。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顶住压力,前瞻性地提出要研究探索利用现代数字技术保护和开发莫高窟。有人说她不识时务,全国都在开放旅游行业,敦煌却要控制游客流量;更有人说她崇洋媚外,故弄玄虚。面对质疑,樊锦诗说:“尽管我们自认为保护得很好,但对比一百年来敦煌石窟资料的照片可以发现,洞窟内的彩塑、壁画还是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损坏。特别是那些珍贵的壁画,它已经一千多岁了,多病、脆弱且正逐渐退化。退化不可阻挡,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些信息保存下来。壁画不可再生,但它也不能永生,抓数字化就是为国家永远保存这份珍贵的艺术信息。”
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上线十个小时,中国、德国、美国、日本、荷兰、加拿大等国家的页面访问量高达6万人次,平均每人浏览4.76个洞窟……2018年6月,德国杜伊斯堡的人们通过定点式360度虚拟漫游体验、VR眼镜等可穿戴设备在一片惊叹声中穿过蔚蓝的大海,来到大漠戈壁,畅享悠久中国一千多年前的敦煌美景。
2018年12月18日,樊锦诗被授予“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杰出贡献人员”;2019年9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樊锦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2019年9月25日,樊锦诗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教育部等共同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面对蜂拥而至的各种采访,她只淡淡地说:“余生只要还有走动的力气,我会终老在敦煌。”
时光如水,在命运的起伏间,那个头戴草帽一脸稚气的丫头,如今已满头银发。不过,已经82岁的樊锦诗仍津津乐道于儿时弄堂口的臭豆腐香:“五分钱买上几块,一路吃回家,甭提多美。”但她最大的梦想,仍是在敦煌聆听千年的咏叹。
20世纪60年代,二十多岁的樊锦诗和同学爬山涉沙,经过两天三夜,来到三面危山,一路戈壁的敦煌。充满魅力的石窟让樊锦诗倾心,那一幅幅壁画,那活灵活现的各种造型,就是在诉说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樊锦诗站在保存得并不完好的石窟面前,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僧人从戈壁滩的深处慢慢走来,带着慈悲与坚毅;仿佛听到了僧人们、匠人们叮叮地敲凿声;仿佛听到了历史长河中那一声声咏叹。
樊锦诗被一次又一次感动。她知道,莫高窟从开窟至今已有1652年历史。16世纪中叶,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莫高窟因长期无人管理而被荒废遗弃,任人偷盗破坏,神圣的艺术殿堂几乎成了廢墟。直到1944年,常书鸿、段文杰先生为之舍弃浮华的巴黎生活,从时髦的艺术家变成尘土满面的普通工作者,不断守护着这里的一笔一画,进行着抢救性修复。
樊锦诗抬头看着已经照耀过一代又一代敦煌人的圆月,一种充满诗意的情怀油然而生。敦煌,是中国历史的活化石,是中国文化的档案库,自己能为它做些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她回到了北京大学。
第二年,樊锦诗大学毕业,常书鸿写信到北京大学要人。想到艰苦的生活环境,樊锦诗犹豫了,但那些飞舞的飞天、形态各样的佛像已然在她脑海中盘旋。
一天中午,樊锦诗翻开笔记本时,看到陈寅恪先生的那句悲叹:“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地也。”她仿佛看到了月色下的敦煌,那样的静谧、动人,却也是苍凉、颓败。樊锦诗想:风沙正在侵袭着石窟,或许,我犹豫的瞬间,一幅壁画的表面就已经被风化……
樊锦诗接受了派遣。等到她昏昏欲睡地下了车,抬头就看到车站门口47人连成一排等候,原来是敦煌研究院的成员们穿过戈壁,一起来接站了。从此,敦煌研究院成员变为48人。
从1963年至今,敦煌研究院从48人扩展成500多人的研究机构,成为全国培养博士生最多的地方,对敦煌的研究也历经了“看守式保护”“抢救性保护”“科学性保护”三个时期。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顶住压力,前瞻性地提出要研究探索利用现代数字技术保护和开发莫高窟。有人说她不识时务,全国都在开放旅游行业,敦煌却要控制游客流量;更有人说她崇洋媚外,故弄玄虚。面对质疑,樊锦诗说:“尽管我们自认为保护得很好,但对比一百年来敦煌石窟资料的照片可以发现,洞窟内的彩塑、壁画还是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损坏。特别是那些珍贵的壁画,它已经一千多岁了,多病、脆弱且正逐渐退化。退化不可阻挡,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些信息保存下来。壁画不可再生,但它也不能永生,抓数字化就是为国家永远保存这份珍贵的艺术信息。”
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上线十个小时,中国、德国、美国、日本、荷兰、加拿大等国家的页面访问量高达6万人次,平均每人浏览4.76个洞窟……2018年6月,德国杜伊斯堡的人们通过定点式360度虚拟漫游体验、VR眼镜等可穿戴设备在一片惊叹声中穿过蔚蓝的大海,来到大漠戈壁,畅享悠久中国一千多年前的敦煌美景。
2018年12月18日,樊锦诗被授予“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杰出贡献人员”;2019年9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樊锦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2019年9月25日,樊锦诗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教育部等共同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面对蜂拥而至的各种采访,她只淡淡地说:“余生只要还有走动的力气,我会终老在敦煌。”
时光如水,在命运的起伏间,那个头戴草帽一脸稚气的丫头,如今已满头银发。不过,已经82岁的樊锦诗仍津津乐道于儿时弄堂口的臭豆腐香:“五分钱买上几块,一路吃回家,甭提多美。”但她最大的梦想,仍是在敦煌聆听千年的咏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