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教的奠基人,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中国化、科学化、大众化的幼儿教育。他在幼儿教育领域进行了长期的、开拓性的实验和实践和研究工作,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体系。振兴幼儿教师培养对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关键性作用,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借鉴陈鹤琴关于幼儿教师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对提高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陈鹤琴 核心素养 学前教育
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振兴教师教育的十项措施,其中在教师培养层次提升行动中指出:“办好一批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若干所幼儿师范学院。各地根据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扩大专科以上层次幼儿园教师培养规模。”师范生生源质量改善行动。“积极推行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培养”等措施以实现振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2017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根据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要求,确定高等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模和层次,加大本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力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深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强化实践能力。”陈鹤琴是我国近代幼儿教育的实践者和开创者,结合其幼儿教育实践研究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振兴幼儿教师培养,实现促进“准幼儿教师”个人成长和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在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的带领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团队,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遴选和界定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即21世纪我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①。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点②。
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其中文化素养是个体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必要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是促使个体实现个人价值和适应社会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是在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基础上体现专业特色,做到成人和成才培养相结合。
一、陈鹤琴幼儿师范教育理论
(一)改革师范教育的基本前提——“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尽量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不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情的教育③。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④。“做人”指努力学习怎样做人,寻求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做“现代中国人”需要具备健康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除此之外要做“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的现代“世界人”,不仅要为中国的民族独立,还要为世界和平奋斗⑤。依此,陈鹤琴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四大目的:在做人方面,要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同情心、服务精神及谦让、诚实礼貌等道德品质;在身体方面,要训练幼儿养成各种强健体格的习惯⑥,如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健康饮食起居习惯、跑跳攀爬等科学合理的运动习惯;在智力方面,允许幼儿提出各种问题,培养其研究的态度,通过各种活动指导幼儿充分接触自然和社会,丰富其经验和知识,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使其具有讲故事、绘画、手工等能力;在情绪方面,让幼儿养成乐于欣赏、快乐等积极情绪外,家长和教师要注意教育方式,避免使幼儿产生惧怕感,通过引导幼儿接触万物来消除其恐惧情绪。“活教育”的中心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幼儿是能动的核心。学习中一切活动是为了幼儿。陈鹤琴指出:“幼儿不是‘小大人’,幼儿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有他的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幼儿的人格,爱护她的烂漫天真。”⑦他深信幼儿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并且具有探索发现的潜能,幼儿应该作为学习的主人而受到尊重,强调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二)提高幼儿教师水平基本途径——“教、学、做三者合一”
陈鹤琴在《师范教育的根本问题》一文中论述,师范教育要好就必须有好的师资,师资既然好,办的教育就不会不好⑧。要办好师范教育需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教授任何事情,必定先把学习此事的动机引起,方始有效⑨。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一方面需要丰富的学识和极具吸引力的教学水平等外在因素的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等内在因素的持续作用,才能使学习具有持续性。二是学习动境,动机的引起,必须有学习的需要,即在某种情况之下,不得不做某种活动。比如在水中才能学习游泳,在山上才能练习爬山⑩。这点针对教师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教学内容要尽量具有情境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针对学生角度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的价值。三是自我需要,学习的人有了动机和需要才能把学习的事当作切身问题,不需要外在压迫自动去做,这样的学习效率任何其他教学方法都达不到{11}。自我需要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内在需求的表现,源自内在动机,是学生学习坚持性的保障。四是相对的辅助,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教师辅助指导,针对学习内容教师的支架作用是促进学习学习效果达成的关键因素。教的主旨是辅助学习者自习,中心问题仍然是学的人自主自动学习。只有自愿学师范,才能有可能当好教师,陈鹤琴指出师范教育的最终途径是“教、学、做三者合一”。这与《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其中指出师德养成教育全面推进行动、师范生生源质量改善行动、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行动、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行动,正是从生源质量、人才培养水平、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促进教师教育水平的提升,其中体现师范生培养路径教——学——做的有机结合。陈鹤琴指出“师范教育一定要实验”{12}。“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要给予幼儿适宜的教育,国家在学制上宣布幼稚教育的地位、教育界要共同提倡,使全父母普遍认识到幼稚教育的重要性,只有经过实验,才能获得切实的改进。师范教育不仅是做儿童的师表,还要做社会公民的表率,他们要教国民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13}。师德和专业能力并重,学和做统一。 (三)幼儿师范教育的内容——培养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师
陈鹤琴在培养人们满意的幼稚园教师中指出应从思想政治、业务修养、教学技术、优良品质四个方面培养幼儿教师。思想上教师要培养具有五爱精神的公民、幼儿是中国的未来;在专业上,要运用音乐、自然、故事、游戏、舞蹈、手工、图画等技能和方法组织教学活动。知道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饮食、卫生及科学运动习惯的途径,促进健康体格的形成。掌握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方法,注重对幼儿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要掌握教学技术基本原则,其中包括幼儿“做中学”、教师“做中教”教师和幼儿在“做中求进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知道幼儿行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正确引导;能够和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能够根据全班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充分利用大自然、大社会的活教材,掌握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等表情达意的工具组织生动、丰富的教学活动。幼儿教师在教学的技术上应做到能讲故事编歌谣谜语、能画、能唱、能做手工、能演奏乐器、能布置班级环境、能种花种菜做点心等。在品质方面要做到和蔼可亲,乐于助人,具有合作精神;掌握自我反思的方法,以集体利益为主,注意身体健康;能够热爱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能够以高度的热情创造性地工作,遇到困难不气馁;要坚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适应新时代的改变,为人类幸福、世界和平做自己应有的贡献。陈鹤琴在《幼稚园教育的课程标准草案》(1945年)中指出幼儿教师培养的目标分别是:“使学生认识幼稚园教育在建国工作中之地位,以激发其专业信仰;使学生民了幼稚教育的演进及各国幼稚教育的概况,以唤起其研究兴趣;使学生熟悉幼稚教育之设施,以培养其工作能力。”{14}分别从宏观的思想建设,到中观的知识,再到微观的具体能力对幼儿教师的培养提出要求并在课程标准中按照学期目标分别体现出来。培养目标正好涵盖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师德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陈鹤琴作为中国幼稚教育实践的开拓者其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影响依然具有极高的价值。
三、振兴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高学生通识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分别从微观的个人身体健康、学习生活、工作能力培养,到宏观的社会责任具体说明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关照的基本点,也是培养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的基本要素,强调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个体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双重任务,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通过通识课程部分,体现十八个基本点所涵盖的内容,完成培养一个完整的社会人的目标。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中应有针对性地包括人文底蕴、人文情怀、审美情怀、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认同、国家认同、世界理解、社会责任相关内容,当然这些不可能都通过一门课程体现,但是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比如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政策、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等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陈鹤琴特别指出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优良品质的重要性。
(二)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培养专业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幼儿园和幼教机构的教师。0—6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必须有良好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另外,幼儿园教师有别于其他学段教师,须承担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幼儿园教育活动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课程内容更多地体现生活化和综合性,需有具有观察和分析儿童的行为、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教育活动的组织、环境的创设和资源的挖掘、合理评价教育的成效等关键能力,有广博的知识和比较全面的素养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胜任幼儿园的工作。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过程中体现专业相关的核心能力,针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能力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体现专业核心能力,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其中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职业理念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共十四个方面围绕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习岗位适应能力。课程设置需围绕核心能力,根据幼儿园课程开设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开设课程,避免繁复多杂。目前幼儿园课程主要围绕《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精神,以五大领域为主要内容,围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设置相关课程,其中包括传统的领域课程活动设计方案,同时也要涉及组织这些活动所需要的技能技巧音乐、美术、舞蹈,技能课程开设难度及广度,主要是满足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及相关活动使用即可,不易难、烦、杂,导致学生学不了而厌学,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观察了解幼儿能力水平的培养。
(三)围绕幼儿园保教活动需要——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幼儿园一日活动主要包括教学活动、集体操、游戏等。具体需要学生掌握撰写教学设计、制作教具、组織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基本的幼儿舞蹈、韵律操编排技能及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综合考虑实践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讲故事、幼儿韵律操、手工、绘画、儿歌弹唱及歌表演等能力。因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涵盖范围多,所以实践项目较多,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相对较多,特别是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相关技能学生进大学之前很少接触,学生学习过程就比较难,具体涉及运用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难度更大。《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注重协同育人,注重教学基本功训练和实践教学”。“推动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和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因此,教学设计、实践内容需要分类进行,集中实践和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指导和学生互助相结合,以保证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同时用实践促进知识的掌握。
注释:
①林崇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6(6):1-2.
②周梅香.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核心素养探析——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J].高教论坛,2017(2):9.
③④⑤⑥⑧⑨⑩{11}{12}{13}{14}陈秀云,成一飞,编.陈鹤琴全集(第五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8,59,62,17,26,26,26,27,28,29,45.
⑦徐金鑫,时松.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特点及其现代价值[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8).
关键词: 陈鹤琴 核心素养 学前教育
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振兴教师教育的十项措施,其中在教师培养层次提升行动中指出:“办好一批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若干所幼儿师范学院。各地根据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扩大专科以上层次幼儿园教师培养规模。”师范生生源质量改善行动。“积极推行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培养”等措施以实现振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2017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根据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要求,确定高等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模和层次,加大本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力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深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强化实践能力。”陈鹤琴是我国近代幼儿教育的实践者和开创者,结合其幼儿教育实践研究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振兴幼儿教师培养,实现促进“准幼儿教师”个人成长和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在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的带领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团队,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遴选和界定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即21世纪我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①。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点②。
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其中文化素养是个体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必要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是促使个体实现个人价值和适应社会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是在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基础上体现专业特色,做到成人和成才培养相结合。
一、陈鹤琴幼儿师范教育理论
(一)改革师范教育的基本前提——“活教育”理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尽量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不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情的教育③。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④。“做人”指努力学习怎样做人,寻求社会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做“现代中国人”需要具备健康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除此之外要做“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的现代“世界人”,不仅要为中国的民族独立,还要为世界和平奋斗⑤。依此,陈鹤琴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四大目的:在做人方面,要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同情心、服务精神及谦让、诚实礼貌等道德品质;在身体方面,要训练幼儿养成各种强健体格的习惯⑥,如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健康饮食起居习惯、跑跳攀爬等科学合理的运动习惯;在智力方面,允许幼儿提出各种问题,培养其研究的态度,通过各种活动指导幼儿充分接触自然和社会,丰富其经验和知识,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使其具有讲故事、绘画、手工等能力;在情绪方面,让幼儿养成乐于欣赏、快乐等积极情绪外,家长和教师要注意教育方式,避免使幼儿产生惧怕感,通过引导幼儿接触万物来消除其恐惧情绪。“活教育”的中心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幼儿是能动的核心。学习中一切活动是为了幼儿。陈鹤琴指出:“幼儿不是‘小大人’,幼儿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有他的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幼儿的人格,爱护她的烂漫天真。”⑦他深信幼儿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并且具有探索发现的潜能,幼儿应该作为学习的主人而受到尊重,强调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二)提高幼儿教师水平基本途径——“教、学、做三者合一”
陈鹤琴在《师范教育的根本问题》一文中论述,师范教育要好就必须有好的师资,师资既然好,办的教育就不会不好⑧。要办好师范教育需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教授任何事情,必定先把学习此事的动机引起,方始有效⑨。引发学生学习动机,一方面需要丰富的学识和极具吸引力的教学水平等外在因素的引导,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等内在因素的持续作用,才能使学习具有持续性。二是学习动境,动机的引起,必须有学习的需要,即在某种情况之下,不得不做某种活动。比如在水中才能学习游泳,在山上才能练习爬山⑩。这点针对教师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教学内容要尽量具有情境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架,针对学生角度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的价值。三是自我需要,学习的人有了动机和需要才能把学习的事当作切身问题,不需要外在压迫自动去做,这样的学习效率任何其他教学方法都达不到{11}。自我需要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内在需求的表现,源自内在动机,是学生学习坚持性的保障。四是相对的辅助,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教师辅助指导,针对学习内容教师的支架作用是促进学习学习效果达成的关键因素。教的主旨是辅助学习者自习,中心问题仍然是学的人自主自动学习。只有自愿学师范,才能有可能当好教师,陈鹤琴指出师范教育的最终途径是“教、学、做三者合一”。这与《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其中指出师德养成教育全面推进行动、师范生生源质量改善行动、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行动、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行动,正是从生源质量、人才培养水平、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促进教师教育水平的提升,其中体现师范生培养路径教——学——做的有机结合。陈鹤琴指出“师范教育一定要实验”{12}。“幼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要给予幼儿适宜的教育,国家在学制上宣布幼稚教育的地位、教育界要共同提倡,使全父母普遍认识到幼稚教育的重要性,只有经过实验,才能获得切实的改进。师范教育不仅是做儿童的师表,还要做社会公民的表率,他们要教国民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13}。师德和专业能力并重,学和做统一。 (三)幼儿师范教育的内容——培养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师
陈鹤琴在培养人们满意的幼稚园教师中指出应从思想政治、业务修养、教学技术、优良品质四个方面培养幼儿教师。思想上教师要培养具有五爱精神的公民、幼儿是中国的未来;在专业上,要运用音乐、自然、故事、游戏、舞蹈、手工、图画等技能和方法组织教学活动。知道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饮食、卫生及科学运动习惯的途径,促进健康体格的形成。掌握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方法,注重对幼儿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的培养。要掌握教学技术基本原则,其中包括幼儿“做中学”、教师“做中教”教师和幼儿在“做中求进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知道幼儿行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正确引导;能够和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能够根据全班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充分利用大自然、大社会的活教材,掌握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等表情达意的工具组织生动、丰富的教学活动。幼儿教师在教学的技术上应做到能讲故事编歌谣谜语、能画、能唱、能做手工、能演奏乐器、能布置班级环境、能种花种菜做点心等。在品质方面要做到和蔼可亲,乐于助人,具有合作精神;掌握自我反思的方法,以集体利益为主,注意身体健康;能够热爱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能够以高度的热情创造性地工作,遇到困难不气馁;要坚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适应新时代的改变,为人类幸福、世界和平做自己应有的贡献。陈鹤琴在《幼稚园教育的课程标准草案》(1945年)中指出幼儿教师培养的目标分别是:“使学生认识幼稚园教育在建国工作中之地位,以激发其专业信仰;使学生民了幼稚教育的演进及各国幼稚教育的概况,以唤起其研究兴趣;使学生熟悉幼稚教育之设施,以培养其工作能力。”{14}分别从宏观的思想建设,到中观的知识,再到微观的具体能力对幼儿教师的培养提出要求并在课程标准中按照学期目标分别体现出来。培养目标正好涵盖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师德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陈鹤琴作为中国幼稚教育实践的开拓者其教育思想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影响依然具有极高的价值。
三、振兴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高学生通识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分别从微观的个人身体健康、学习生活、工作能力培养,到宏观的社会责任具体说明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关照的基本点,也是培养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民的基本要素,强调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个体发展和服务社会的双重任务,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通过通识课程部分,体现十八个基本点所涵盖的内容,完成培养一个完整的社会人的目标。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中应有针对性地包括人文底蕴、人文情怀、审美情怀、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认同、国家认同、世界理解、社会责任相关内容,当然这些不可能都通过一门课程体现,但是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比如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形式政策、外语、计算机、大学语文等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陈鹤琴特别指出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优良品质的重要性。
(二)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培养专业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幼儿园和幼教机构的教师。0—6岁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必须有良好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另外,幼儿园教师有别于其他学段教师,须承担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幼儿园教育活动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课程内容更多地体现生活化和综合性,需有具有观察和分析儿童的行为、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教育活动的组织、环境的创设和资源的挖掘、合理评价教育的成效等关键能力,有广博的知识和比较全面的素养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胜任幼儿园的工作。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过程中体现专业相关的核心能力,针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性,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能力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体现专业核心能力,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其中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职业理念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共十四个方面围绕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习岗位适应能力。课程设置需围绕核心能力,根据幼儿园课程开设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开设课程,避免繁复多杂。目前幼儿园课程主要围绕《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精神,以五大领域为主要内容,围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设置相关课程,其中包括传统的领域课程活动设计方案,同时也要涉及组织这些活动所需要的技能技巧音乐、美术、舞蹈,技能课程开设难度及广度,主要是满足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及相关活动使用即可,不易难、烦、杂,导致学生学不了而厌学,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观察了解幼儿能力水平的培养。
(三)围绕幼儿园保教活动需要——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幼儿园一日活动主要包括教学活动、集体操、游戏等。具体需要学生掌握撰写教学设计、制作教具、组織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基本的幼儿舞蹈、韵律操编排技能及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综合考虑实践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讲故事、幼儿韵律操、手工、绘画、儿歌弹唱及歌表演等能力。因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涵盖范围多,所以实践项目较多,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相对较多,特别是舞蹈、音乐、美术等艺术相关技能学生进大学之前很少接触,学生学习过程就比较难,具体涉及运用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难度更大。《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注重协同育人,注重教学基本功训练和实践教学”。“推动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和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因此,教学设计、实践内容需要分类进行,集中实践和学生自主实践相结合,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指导和学生互助相结合,以保证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同时用实践促进知识的掌握。
注释:
①林崇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未来应该培养怎样的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6(6):1-2.
②周梅香.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核心素养探析——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J].高教论坛,2017(2):9.
③④⑤⑥⑧⑨⑩{11}{12}{13}{14}陈秀云,成一飞,编.陈鹤琴全集(第五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8,59,62,17,26,26,26,27,28,29,45.
⑦徐金鑫,时松.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特点及其现代价值[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