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只是要求高文化水平,而是更需要高素质,所以为了提升聋校学生(以下简称聋生)在将来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对其进行德育是聋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特殊教师在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就此,主要从重视聋生心理教育、给予聋生正向引导、丰富聋生精神生活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聋校德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聋校学生;德育;心理教育;正向引导;精神生活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聋校作为对聋生实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的主要场所,聋生在这里不仅需要增长知识、提升技能,还应该促成聋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进而使聋生能够用心理上的完整、思想上的丰满来弥补听、说方面的缺陷,进而使其在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基于此,本文作者立足自身特殊教育经验,对聋生德育的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交流。
一、重视聋生心理教育
聋生由于自身的听力障碍,导致其对语言的调节与运用能力也比较差,受自身敏感思想的影响,很容易使聋生形成多疑、不合群、孤僻等的性格特点,如若不及时加以干预,不仅会影响聋生的心理发育,还可能会歪曲聋生的人生价值观。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对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依据聋生的身心特点实行心理干预措施,进而使聋生接受正向心理指导,促进其思想道德认知的提升。
例如,我们班上有一名聋生,他的父母长年在外地工作,只有过年才回来一次,平时都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导致其比其他学生更加的孤僻,于是为了帮助他改善这种状态,尽快融入班集体,我就跟班干部们商量,秘密为他筹划了一个生日会,当生日蛋糕被推进教室,同学们为他带上生日帽时,我看到了他脸上久违的笑容。他开心地与大家分享着蛋糕,眼泛泪光地看着同学们为他准备的生日节目。这就好像是一把“钥匙”一样打开了他的心门,让他感受到了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心,来自班集体的温暖,自此之后他变得越来越开朗,班上的朋友越来越多,学習成绩也有了起色。
二、给予聋生正向引导
聋生虽说存在一定的听、说障碍,但是他们的智力一般没有问题,也和正常儿童一样模仿力强、可塑性强,所以,在对聋生进行德育时,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和爱去感染聋生,还要善于借助“榜样”的引领作用,给予聋生正向、积极的刺激,引导聋生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促进聋生的自我改善和自我完善,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例如,每周一我们学校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并在升旗仪式上为聋生讲解一个我国先进人物(如雷锋、王进喜、杨利伟等)的真实故事,利用仪式感培养聋生的爱国情怀,借助人物故事感染聋生的德育素养。每个月我们各个班级都会根据聋生的课上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班级劳动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评选本班的“文明学生”,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对“文明学生”进行表扬和物质奖励,给予“文明学生”鼓励,给予其他学生激励。进而引导班上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课上能够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在课后能够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并积极完成老师和学校布置的任务,同时在家里也能做一个尊老爱幼,懂得帮家长分担家务的好孩子,以助力聋生的正向成长。
三、丰富聋生精神生活
相关研究表明,兴趣爱好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所以,在对聋生进行德育时,教师可以尝试发掘聋生的潜在能力,在给予其科学指导的同时使之成为聋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深化聋生的兴趣爱好,使其能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进而有效丰富聋生的精神生活,提升聋生对生活的信心,引导其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成长!
例如,我们班上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再加之家长的溺爱,使其对学习产生畏难心理和厌倦心理。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作业本上画了几个卡通形象的小人特别可爱,我就跟美术老师沟通,发现他在美术方面确实有一定的潜能,于是我就借助学校艺术比赛的机会,鼓励他报名参加绘画比赛,不出所料,他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绘画爱好可以给他带来奖励和同学们对他的刮目相看。之后他更加喜欢美术了,一有时间就专心于美术创作中,我也和他的家长一起积极地为他提供绘画指导、挑选绘画比赛资源,充分激发他在美术方面的才能,在提升其美术技能的同时,有效激发了其对将来生活的信心。
综上所述,德育本身就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而对于聋生的德育,则更需要教师的长期坚持与耐心指导,这样才能帮助聋生优化思想观念,引导聋生正视自己的缺陷,促成其道德行为和思想情感的升华,使其能够从容面对生活,进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自立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韩媛.感恩教育在聋生教育转化中的作用[J].甘肃教育,2018(15):30.
[2]朱海荣.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加强聋生思想品德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19(3):53-56.
编辑 杜元元
关键词:聋校学生;德育;心理教育;正向引导;精神生活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聋校作为对聋生实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的主要场所,聋生在这里不仅需要增长知识、提升技能,还应该促成聋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进而使聋生能够用心理上的完整、思想上的丰满来弥补听、说方面的缺陷,进而使其在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基于此,本文作者立足自身特殊教育经验,对聋生德育的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交流。
一、重视聋生心理教育
聋生由于自身的听力障碍,导致其对语言的调节与运用能力也比较差,受自身敏感思想的影响,很容易使聋生形成多疑、不合群、孤僻等的性格特点,如若不及时加以干预,不仅会影响聋生的心理发育,还可能会歪曲聋生的人生价值观。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对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依据聋生的身心特点实行心理干预措施,进而使聋生接受正向心理指导,促进其思想道德认知的提升。
例如,我们班上有一名聋生,他的父母长年在外地工作,只有过年才回来一次,平时都是跟爷爷奶奶在一起,导致其比其他学生更加的孤僻,于是为了帮助他改善这种状态,尽快融入班集体,我就跟班干部们商量,秘密为他筹划了一个生日会,当生日蛋糕被推进教室,同学们为他带上生日帽时,我看到了他脸上久违的笑容。他开心地与大家分享着蛋糕,眼泛泪光地看着同学们为他准备的生日节目。这就好像是一把“钥匙”一样打开了他的心门,让他感受到了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心,来自班集体的温暖,自此之后他变得越来越开朗,班上的朋友越来越多,学習成绩也有了起色。
二、给予聋生正向引导
聋生虽说存在一定的听、说障碍,但是他们的智力一般没有问题,也和正常儿童一样模仿力强、可塑性强,所以,在对聋生进行德育时,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和爱去感染聋生,还要善于借助“榜样”的引领作用,给予聋生正向、积极的刺激,引导聋生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促进聋生的自我改善和自我完善,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例如,每周一我们学校都会举行升旗仪式,并在升旗仪式上为聋生讲解一个我国先进人物(如雷锋、王进喜、杨利伟等)的真实故事,利用仪式感培养聋生的爱国情怀,借助人物故事感染聋生的德育素养。每个月我们各个班级都会根据聋生的课上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班级劳动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评选本班的“文明学生”,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对“文明学生”进行表扬和物质奖励,给予“文明学生”鼓励,给予其他学生激励。进而引导班上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课上能够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在课后能够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并积极完成老师和学校布置的任务,同时在家里也能做一个尊老爱幼,懂得帮家长分担家务的好孩子,以助力聋生的正向成长。
三、丰富聋生精神生活
相关研究表明,兴趣爱好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所以,在对聋生进行德育时,教师可以尝试发掘聋生的潜在能力,在给予其科学指导的同时使之成为聋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深化聋生的兴趣爱好,使其能够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进而有效丰富聋生的精神生活,提升聋生对生活的信心,引导其更好地学习,更好地成长!
例如,我们班上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再加之家长的溺爱,使其对学习产生畏难心理和厌倦心理。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作业本上画了几个卡通形象的小人特别可爱,我就跟美术老师沟通,发现他在美术方面确实有一定的潜能,于是我就借助学校艺术比赛的机会,鼓励他报名参加绘画比赛,不出所料,他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绘画爱好可以给他带来奖励和同学们对他的刮目相看。之后他更加喜欢美术了,一有时间就专心于美术创作中,我也和他的家长一起积极地为他提供绘画指导、挑选绘画比赛资源,充分激发他在美术方面的才能,在提升其美术技能的同时,有效激发了其对将来生活的信心。
综上所述,德育本身就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而对于聋生的德育,则更需要教师的长期坚持与耐心指导,这样才能帮助聋生优化思想观念,引导聋生正视自己的缺陷,促成其道德行为和思想情感的升华,使其能够从容面对生活,进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自立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韩媛.感恩教育在聋生教育转化中的作用[J].甘肃教育,2018(15):30.
[2]朱海荣.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加强聋生思想品德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19(3):53-56.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