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公益,人人慈善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mafanwo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元钱,你就可以帮助弱势群体,就可以成为一名慈善家。
  这不是痴人说梦,而是中国扶贫基金会正在全面推广的全民公益方案中的一部分。降低门槛,激发公众的公益积极性,2008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和百胜餐饮集团、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一起发起“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项目,每天每人,一个鸡蛋、一包牛奶,或者一块面包、一包牛奶,目的是有效地增加贫困地区学生的身体营养。
  在郭美美事件之后,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做好自身建设的基础上,秉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公信力。在现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专职副会长王行最先生看来,这不仅关系到公益机构的未来,也关系到整个中国慈善事业的未来。
  初衷和特点
  《新民周刊》:中国扶贫基金会选择携手百胜餐饮集团、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联合发起“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项目的初衷是什么?
  王行最:捐一元项目是为了鼓励公众参与公益项目,实际上是百胜集团和世界粮食计划署2006年在全球范围内先发起的 “世界饥饿救济周”项目的一部分,“世界饥饿救济周”项目也是通过百胜集团旗下的各个餐厅募集资金,筹来的钱资助世界上最不发达地区的孩子。与我们的合作是从2008年开始的,当时发生了5·12汶川地震,地震发生后,我们也想为灾区的小朋友做些事。当时我们了解到百胜有这样一个项目,他们也在寻找合作伙伴,我们一起商量后决定为灾区的小学生一起做点事。于是我们在2008年10月份启动了“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筹集资金为汶川重灾区的小朋友送营养餐。
  《新民周刊》: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做的其他公益项目相比,“捐一元”项目的特点是什么?
  王行最:“捐一元”项目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其他公益项目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式都是一样的,从调研、可行性、立项、项目流程设计,组建项目部专门管理。重要的区别在于:这个项目一方面是专门针对贫困地区和灾区的小学生做一些公益实事,另一方面也是公众动员的项目,可以使更多的普普通通的百姓参与到公益项目中去。门槛比较低,渠道也比较便捷,在消费过程中,就可以献爱心。一元钱,并不多,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拿得出来,积少成多,通过这个公益项目,既能增强公众的公益意识,又可以实实在在地帮助贫困地区的小学生增加每日的营养。这个项目的主要特点是人人可公益,通过这个项目已经帮助了10万人次的小学生,而且,通过这个平台动员了4650万人次的公众参与到“捐一元”中来。
  《新民周刊》:您个人是否亲身去过项目实施的贫困地区?个人有何感受?
  王行最:很多贫困地区我都去过,今年的5月21日我去了云南宣威县阿都乡、乐丰乡的10所学校考察,看到这些贫困地区的真实情况,心情很沉重。有的乡村小学离县城有100多公里,开车都要三四个小时,非常偏远。孩子们在这样闭塞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看到陌生人都显得很拘谨,不好意思,我问他们:“你们鸡蛋吃过吗?”他们低头不语;我又问他们:“你们牛奶喝过吗?”他们摇摇头。后来我了解到,当地人过年过节还能吃到鸡蛋,可是从来也没有喝过牛奶,真的贫困到这样的程度。
  这让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我们的“爱心餐”在一些贫困地区推广后还是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让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生实实在在地吃到了鸡蛋、喝到了牛奶,增强了体质,生病少了,学习劲头也更足了,学习成绩也有显著的提高。这使得我们的公益项目在当地学校中非常受欢迎,你可以在他们的眼神中,看到满满的感恩之心。
  除了“营养餐”之外,我们还有“爱心厨房”,为学校配备电磁炉、蒸饭车、消毒柜、绞肉机等等,这个项目在学校里非常受欢迎。学校普遍反映:第一,效率高了;第二,卫生干净;第三个是省钱,从电费和烧煤费用相比,至少节省三分之一,有的甚至超过一半。营养餐项目可能执行有期限,但爱心厨房可以用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由于烧煤,火候不好掌握,孩子们经常吃的是冷饭、夹生饭,有时甚至饿肚子。有了现代化的厨房设备以后,孩子们每天都能按时吃上热菜热饭。这两个措施保证和改善了当地学生的身体营养。
  《新民周刊》:中国扶贫基金会计划推动全民公益,是怎么全面考虑全民公益方案的?“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活动是不是全民公益方案中的一部分?
  王行最:我们是公募基金会,就机构自身的发展来说,我们发展的基础来自普普通通的每一位公众。作为负有公益使命的机构,我们也负有对公民教育的责任,通过广泛激发公民的公益爱心,更新他们的观念,传输正确的公益理念。同时,公众也可以监督、问责。因此,推动全民公益,一方面是为了机构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开展公益理念的教育,树立现代公益理念。
  2005-2006年,我们开始推动全民公益的项目。我们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人人可以慈善,人人可以公益,广泛参与到多种公益慈善活动中去。除了“捐一元”之外,我们还有“捐十元”和“捐百元”两种项目。“捐十元”,我们与腾讯、中国银行等合作伙伴合作,通过每人每月10元钱的小额持续捐款的形式,让爱心人士自主选择愿意支持的公益项目,长期关注和支持公益,腾讯月捐项目已经有10万人次参与,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反响。
  “捐百元”的“爱心包裹”项目,每100元,就能一对一地给贫困地区1名小学生美术文具和书包的爱心包裹。
  应对信任危机
  《新民周刊》:您如何评价当前的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环境?社会各界能做些什么,来发展中国公益慈善事业?
  王行最:中国开展现代公益慈善事业时间相对比较短。以前都是传统的乐善好施,从道德精神层面,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角度去做慈善。中国开展现代公益慈善事业也就30多年,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包括法律法规,包括公众参与意识,包括社会对公益的问责和鉴别,都有不完善的地方。
  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之后,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我觉得在两个方面有很大的问题:一,官办慈善,有垄断性质,行政化的色彩特别浓,造成了实际上中国慈善现在存在的问题;二,中国的相关法律还存在缺陷,公益步履维艰。近期有了好的变化,行业里面也在联合做自律的行动。比如基金会中心网的成立,就是要向公众公开我们的财务信息,看看我们有没有将钱用在该用的地方,让公众来监督我们的工作。通过我们的品牌传播,希望能够使得中国的慈善事业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希望公众不要简单地认为所有从事慈善公益事业的都是郭美美,不要简单地做一个愤青,动不动就开骂。公众有这样的情绪我们能够理解,但是是不是可以深入公益机构了解一下?看看哪些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害群之马,又有哪些机构在真正做实事。我们希望公众监督我们,但也希望他们能够实事求是,客观地看待中国慈善事业。
  在这个问题上,媒体要正确引导群众分辨是非,政府要加强激励和处罚机制,好的要褒扬、支持,对于不好的要将其剔除出我们慈善公益事业的队伍之外。因此,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凝成一股合力,才能使中國的慈善公益事业走上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新民周刊》:国外的公益慈善事业有哪些普遍特点?
  王行最:就公益慈善事业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来说,第一,是民间性,也就是慈善是民间的,不是政府在做。政府是做官方的发展、援助,但政府并不介入慈善公益,不进入劝募市场,不向百姓募集资金 。
  第二,是多样性,慈善参与机构的多样性。有直接的援助性项目,也有倡导型项目,比如倡导防止气候变化,通过倡导推动政策变革。
其他文献
这是又一股拒绝内地、抗拒内地、排斥内地的阴风。  近期香港讨论长远房屋规划时,有一种舆论认为,香港建屋用地不足,政府应控制人口增长,以纾缓房屋短缺的问题,房屋政策问题变成了人口政策的问题。香港“环保触觉”创办人、主席谭凯邦更声称,政府应限制新来港人士的数目,每天150名的新移民配额超出香港的承受能力。  前不久,一份有超过300名“市民”参与联署的“换特首、抗融合”广告,同一天在香港两份报章和一份
1847年10月16日,一本作者署名“柯勒·贝尔”(Currer Bell)的长篇小说,悄悄出现在英国街头的书店里。短短几个月内,这部作品连印三版,引发了整个英国文坛的强烈震动。《名利场》的作者萨克雷称其为“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与萨克雷和狄更斯齐名的英国小说家乔治·艾略特也为之“深深地陶醉”。同时,媒体和读者纷纷猜测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柯勒·贝尔”究竟是何方神圣,关于作者性别和身份的怀疑笼罩在层层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摩根大通胜出,成绩最大、损失最小。许多人将此成绩归功于摩根大通第一把手杰米·戴蒙,戴蒙本人也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不仅对资本市场指点江山,还猛烈批评奥巴马,大有“击鼓骂曹”的意思。为了竞选连任,奥巴马对华尔街非常克制,忍气吞声、退避三舍。但竞选连任成功之后,奥巴马终于腾出手来,对戴蒙下手了。司法部长是奥巴马的人,一马当先,指挥司法部对摩根大通进行各种调查,逼其就范。联邦住房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示的改革力度和广度超出许多人的预期,但有人还是担心,会不会像以往一样“政令不出中南海”,高远的价值从来被束之高阁、具体的建设点滴难以推进?  我一直认为中国道路正确路径和方法的选择,缺乏的是智慧,是科学的认知。如今,在“知”的道路上我们已经迈出可喜一步,但知不易,行更难。从来不缺乏宏大叙事和高远价值的中国,人们对此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担心既得利益集团
A货,让人联想到街头往你手里塞“包包目录”的黄牛。如果A货用了和正品一模一样的南美鳄鱼皮等材料制作,出自老工匠的手艺,还是如假包换“法国制造”,还能说它“假”吗?  法国库贝尔协会(真正的世界奢侈品协会)在入夏之际发起一场反假货运动,召集了75家奢侈品牌,和法国海关一起清扫假货。6月中旬,巴黎警方在巴黎和里昂郊区端掉一个奢侈品“造假团伙”,专门制造和跨国贩售“山寨”爱马仕包。  法国电视台新闻画面
张恩利希望通过对每一幅小的作品中的相互关联的内在含义来表达出主题。    对于越来越八卦的当下美术圈来说,张恩利这一名字的出现频率一直比较低,低得让新闻记者不好意思。但他本人希望享受这种隐士般的状态,因为他愿意在被人遗忘的状态中创作。日前,他的画展在民生美术馆开幕,这一次,他没能逃过新闻界,记者用重量级的词汇向他表示敬意。  这是一个安静得让人出奇的展厅,不仅展出的作品安静,看的人更安静。一张床、
下雪了。早起,但见雪压万绿,琼堆千红,茶花梅花的后殿,是翠竹白玉的围屏,远望既是姜白石的世界,又是秦少游的世界,于是出神,发呆。  冰雪压着的十余辆小车,有扰诗书里白茫茫“前村深雪里,猩红一枝开”的意境。而且,小区里的道路已不堪行走,也不见扫雪人群,想了一想,住在高层,“自扫门前雪”已不可得,但是“自家车前雪”总得扫扫吧。  于是找来一把大锹。铲完了自家车前雪,终觉路上雪碍事,老人孩子行走多有不便
“我在雾里呼喊,我在雾里呼吸。我在雾里活着,不想雾里死去。我在雾里奔波,我在雾里哭泣。我在雾里挣扎,不想雾里窒息。”一曲大雾版《北京北京》,唱出了人们心底的悲怆。  蓝天白云,心旷神怡——这是2008的北京留给人们的美好记忆。在重重雾霾笼罩之下,我们多么希望能穿越到那个神清气爽的夏天,狠狠地做一次深呼吸!  那个夏天,多少工厂搬迁或者停工,多少车辆被限行,为了明澈天空和新鲜空气,人们付出了高昂的代
法兰西24台有个“生活艺术”(L’Art de Vivre)栏目,最近,一位“紧身胸衣专家”在栏目中惊鸿现影,他——是的,一位男士——是为数寥寥的仍然擅长束系欧洲传统女用紧身胸衣的行家之一,业务活动的重要一项,就是受聘去为古典歌剧演出、历史影视拍摄中的女演员们穿戴老式胸衣。   采访中,专家当场为一位女记者穿好叫做corset的倒梨形胸衣,然后灵巧地在胸衣的两条肩带上各系上一只古典样式的泡泡短袖,
毫无疑问,癌症已经成为当今人类健康头顶的一朵乌云。由于环境因素,工作压力等等的影响,加上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癌症已经成为人类疾病中的头号杀手。  与此同时,传统的治疗癌症的手段却不尽如人意,不管是放射性疗法,还是化学疗法,都存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弊端。虽然这些治疗手段可以有效解决很多早期癌症,延长患者的寿命。但是,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大量的健康细胞也受到牵连。于是,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