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治理现代化与公共卫生法治建设——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综述

来源 :行政法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0月24日至25日,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于天津市召开,同时以腾讯会议形式线上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主办,南开大学法学院承办,允公律师事务所协办.来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市市委及政法委等单位的500余位行政法理论界、实务界的学者、专家参加本次盛会,其中200余人通过线上方式参与会议.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探讨青少年睡眠现状,为其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整群选取南昌市某高中927名学生和高等院校381名大一年级学生,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开展睡眠质量调查。结果男生每天睡眠时间较女生长;睡眠障碍检出率为46.48%,女生睡眠障碍检出率(50.16%)高于男生(43.01%);高中不同年级学生与大一年级学生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和年级与青少年睡眠状况有关。学校针对不同性别、年级开展睡眠指导。
目的基于知识学习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分析科研团队内部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构建概念模型,通过322份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显性知识学习下的知识共享方式对科研团队内部知识共享客观准则具有正向影响;显性知识学习下的差错管理氛围和隐性知识下的认知隐性知识、技能隐性知识对科研团队内部知识共享主观感受都具有正向影响;科研团队内部知识共享客观准则、科研团队内部知识共享主观感受和隐性知识学习下的社交隐性知识共同正向影响科研团队内部学习行为意向;科研团队内部学习行为意向对科研团队内部学习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
目的研究小学生社会焦虑水平与其自尊、社会期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长沙市某小学138名四年级学生、140名六年级学生进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测评。结果①按照SASC量表总得分分组,总得分≥8分为焦虑组,总得分≤5分为对照组,焦虑组与对照组在社交焦虑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1,P<0.01)。②焦虑组与对照组在自尊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P<0.05),在社会期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安全感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和生理健康相对,心理健康是反映心理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一种状态。心理健康的定义不同、评价标准也不统一。蔡焯基等[1]吸收归纳并制定了5条中国人心理健康标准,从个人和社会2个层面出发,分别衡量个体自我意识、基本能力、情绪、人际关系以及环境适应。已有许多研究证实了安全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廖传景等[2]发现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马斯洛认为安全感会影响个体下一人生阶段的需求和成长。对儿童来说,在生命初期体验到安全感,才能信任这个世界,从而发展出自尊、自信、创造力等一系列品质
资源分配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在自己与他人之间进行分配,已有资源分配的研究多探讨个体在多个接受者之间如何分配资源,很少探讨资源的类型以及“他人”身份的变化会如何影响分配者的分配结果[1-3]。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的资源变化常常与人类的需求之间产生矛盾,引发“稀缺”现象。研究发现,人们在稀缺背景下的行为决策会发生改变,例如当个体经历食物稀缺时会表现出更高的合作行为[4-6]。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个体或多或少的都经历了资源短缺的情境。
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组织的重要界别,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云南政协报》通过“统战新闻”栏目,对民主党派履职尽责进行立体追踪报道,为民主党派塑造良好政党形象、传播高质量履职“好声音”、展现民主党派服务大局的优势提供宣传展示平台和舆论支持、引导,取得较好社会效益。
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世界随机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它通过对反映事物状态或水平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对事物特征和规律进行定量研究,具有客观、准确和可检验的特点,是实证研究最重要的工具,广泛适用于自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研究。21世纪进入信息时代,海量数据的产生和堆积使得对统计学的需求更加迫切,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统计学课程逐渐在各层次的教育教学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许多大学都将提高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统计学素养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然而,由于统计学理论方法的抽象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有的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究大多体现在对课程形式、内容设计的探讨,少有研究探讨课程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养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1]。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素养包括知识、信念/态度、行为/技能等部分[2]。本研究从寻求心理健康信息的知识、识别心理障碍的能力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3个方面,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效果,以及影响效果之间的关系,希望为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民法典》广泛认可行政法规对民事制度的创设,而《立法法》第8条规定的“民事基本制度”的内涵不够明确,造成行政法规创设民事制度的界限模糊.实践中,部分民事活动具有公法效果,交易安全需行政权加以保障,公有制经济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特殊,这奠定了行政法规创设民事制度的正当性基础.当然,依《立法法》第65条,国务院的职权立法权被限定于行政管理事项.兼顾上述两方面需要,“民事基本制度”的解释应兼采“侵害保留学说”,对与基本权利对应的民事权利的限制实行严格的法律保留,不涉及上述权利限制的民事基本制度则进行弹性化改造以允许
“空心病”的概念是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督导徐凯文在某教育论坛演讲中提出。基于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经验,发现有些学生学业表现非常优异,却常常“内心空洞,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甚至尝试放弃自己的生命。徐凯文将其归因为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空心病”与近年来高学历年轻人抑郁症甚至轻生的现象有关,或许与教育的功利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