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近两年来我国教育界的热点,众多专家、学者已经在定义、特点、目的、内容、实施、评价、师生关系等领域作进行研究。本文综述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四个重要理念,明确研究性学习实施中教师的作用,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探究性理念 综述 渗透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09-0033-04
1 问题的提出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适用于各学科的学习。从狭义上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通过探究,主动地获得知识。研究性学习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观念,包括新的目标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新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具有主体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特点);新的学生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课题,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让学生成为“学者”);新的教师观(优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的英语语言知识和科学、社会、历史、环境等多方面的背景知识,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把英语课只当作一种语言课来上,讲词汇,讲句型,讲语法,做练习。他们忽视了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课程制定的总目标。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现在英语教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经济、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其宗旨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并学会应用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进行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来用英语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这样可以使学生拓宽视野,了解社会,学习科学与文化知识,关心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由此,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法,把研究性学习的新理念渗透于英语教学之中,在教学中为学生建构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呢?
2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四个重要理念
2.1 在学习氛围上渗透开放性、主体性的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比较封闭,教学模式比较固定,学生被当作知识的接受者,依赖性较强。把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主体性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打破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前提。教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合作,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总之,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共同探讨新知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转换观念,转化角色,摈弃依赖心理,培养学习的责任感,主动介入学习过程,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索,自主求知,使学习的主动性在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得到充分发挥,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
2.2 在学习内容上渗透问题性、综合性的理念
就研究性学习而言,问题性、综合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点,以开放性、综合性问题为线索,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问题”教学过程中,问题所蕴涵的思维价值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尤其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问题的设置可以有两个层次:一是以教材为凭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新知识,不断探索新知识。二是设计有一定开放性、综合性、思考价值和探索余地的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利用信息和进行探究的能力。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极为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善于思考,发现问题要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2.3 在学习方式上渗透探究性、合作性的理念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在教学一些与科技、环境、大自然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会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概括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的结论。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通过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个性特征。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合作意识难以萌发,而缺乏合作精神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研究性学习中的合作理念,则要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平等对话和协商,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享经验和成果,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形成。
2.4 在学习指导上渗透启发性、激励性的理念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的指导作用是重要的。教师在学习的组织和指导中,应渗透启发性、激励性的理念。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学生研讨问题遇到争论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教师对学生的研习活动应多肯定、赞赏、鼓励,消除他们的种种顾虑,使他们大胆质疑,敢于创新。要尊重学生的研习成果,不要随意否定和贬损学生的观点和结论,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3 明确研究性学习实施中教师的作用
3.1 设计者
有效的研究性学习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这种学习通常要通过任务型学习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是一个设计者。
3.2 组织者和促进者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及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进行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必要时可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3.3 资源开发者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去开发和利用对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及网上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及方便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条件。
3.4 指导者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不同阶段,要起到不同的指导作用,当好学生的指导者。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确立课题,如何围绕所选课题去收集资料,如何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还要指导学生用英语写研究报告。
4 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4.1 确立恰当的课题
课题的选择和设置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水平、价值。就确立课题的角度来说,不同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甚至同一内容也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但每个问题的研究价值却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挑出来,再选出联系社会现实生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难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问题,指导学生确立研究课题进行研究。选题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原则,如Unit21Body language我们可确立“中美身势语对比”这个总课题,然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生活实际,通过对自身周围环境的观察、调查和利用网络资源来获取信息,经过分析、思考和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4.2 提供或收集广泛的、多元的资料
课题选定后,要指导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研究性学习,指导他们课后如何利用社会调查、网络资源等去收集资料。收集资料的过程是一个跨学科学习的过程,学生运用的不仅是英语知识,还可能涉及物理、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收集资料不仅靠教科书,而且要靠图书馆,更多的则要靠网络资源和社会调查研究。这样,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性学习,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示例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有许多课文都是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如Saving the earth(拯救地球);Body language (身势语);Disability(残疾)等,其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事业成功、身体健康、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各方面。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本课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还应启发学生就课文中提出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教材内容,又能使教材内容学以致用,使知识转化为学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下面就以高一(下)Unit21 Body language为例,谈一谈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课题:中美身势语对比
形式: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师生互相协作等形式相结合
运作流程:
Step1提出课题——学了这一课,学生了解了世界某些地区的身势语,教师提出主课题“中美身势语对比”。
Step2 学生分组
Step3调查研究——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运用摄影、摄像、检测、采访、网上查阅等手段,采集中美身势语的资料,找出中美身势语差别,从而学习中美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用英语把它们写成书面形式。
Step4表达和交流——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的调研成果用英语表达出来,展示所收集到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也可通过多媒体把制作的课件向同学展现。
Step5总结——对这次英语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态度与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力和成功,掌握相关词汇,同时培养学生思维,表达,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拍摄和收集到大量关于中美身势语的图片,这些图片引起学生对中美文化差异的关注,了解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跨文化交际意识,课堂上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研究性学习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英语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是把小课堂变大、变活、变新,把语言学习、研究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所提出的目标要求。综观我国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我国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讨远远多于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理论研究的薄弱,没有形成有影响的完整的理论。但是我们正在努力研究并达到了一定的目标,取得了一些成就,如果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能够获得预期的、系统的体验,那么,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实施目标。
参考文献
1 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
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 [9]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0(6)
4 龚亚夫:“外语教学的目标与评价的改革”,《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1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 郭继东.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探究性理念 综述 渗透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09-0033-04
1 问题的提出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它适用于各学科的学习。从狭义上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通过探究,主动地获得知识。研究性学习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观念,包括新的目标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新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具有主体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特点);新的学生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课题,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让学生成为“学者”);新的教师观(优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的英语语言知识和科学、社会、历史、环境等多方面的背景知识,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把英语课只当作一种语言课来上,讲词汇,讲句型,讲语法,做练习。他们忽视了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课程制定的总目标。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现在英语教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经济、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其宗旨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并学会应用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进行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来用英语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这样可以使学生拓宽视野,了解社会,学习科学与文化知识,关心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由此,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法,把研究性学习的新理念渗透于英语教学之中,在教学中为学生建构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呢?
2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四个重要理念
2.1 在学习氛围上渗透开放性、主体性的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比较封闭,教学模式比较固定,学生被当作知识的接受者,依赖性较强。把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主体性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打破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前提。教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合作,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总之,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共同探讨新知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转换观念,转化角色,摈弃依赖心理,培养学习的责任感,主动介入学习过程,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索,自主求知,使学习的主动性在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得到充分发挥,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
2.2 在学习内容上渗透问题性、综合性的理念
就研究性学习而言,问题性、综合性是研究性学习内容呈现的主要方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点,以开放性、综合性问题为线索,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问题”教学过程中,问题所蕴涵的思维价值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尤其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问题的设置可以有两个层次:一是以教材为凭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新知识,不断探索新知识。二是设计有一定开放性、综合性、思考价值和探索余地的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利用信息和进行探究的能力。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极为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善于思考,发现问题要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2.3 在学习方式上渗透探究性、合作性的理念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在教学一些与科技、环境、大自然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会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概括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的结论。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通过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个性特征。
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合作意识难以萌发,而缺乏合作精神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研究性学习中的合作理念,则要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平等对话和协商,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享经验和成果,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形成。
2.4 在学习指导上渗透启发性、激励性的理念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的指导作用是重要的。教师在学习的组织和指导中,应渗透启发性、激励性的理念。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学生研讨问题遇到争论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教师对学生的研习活动应多肯定、赞赏、鼓励,消除他们的种种顾虑,使他们大胆质疑,敢于创新。要尊重学生的研习成果,不要随意否定和贬损学生的观点和结论,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3 明确研究性学习实施中教师的作用
3.1 设计者
有效的研究性学习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这种学习通常要通过任务型学习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是一个设计者。
3.2 组织者和促进者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及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进行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必要时可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3.3 资源开发者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去开发和利用对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及网上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及方便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条件。
3.4 指导者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不同阶段,要起到不同的指导作用,当好学生的指导者。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确立课题,如何围绕所选课题去收集资料,如何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还要指导学生用英语写研究报告。
4 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4.1 确立恰当的课题
课题的选择和设置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水平、价值。就确立课题的角度来说,不同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甚至同一内容也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但每个问题的研究价值却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教材中的核心知识挑出来,再选出联系社会现实生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难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问题,指导学生确立研究课题进行研究。选题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原则,如Unit21Body language我们可确立“中美身势语对比”这个总课题,然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生活实际,通过对自身周围环境的观察、调查和利用网络资源来获取信息,经过分析、思考和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4.2 提供或收集广泛的、多元的资料
课题选定后,要指导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研究性学习,指导他们课后如何利用社会调查、网络资源等去收集资料。收集资料的过程是一个跨学科学习的过程,学生运用的不仅是英语知识,还可能涉及物理、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收集资料不仅靠教科书,而且要靠图书馆,更多的则要靠网络资源和社会调查研究。这样,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性学习,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英语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示例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有许多课文都是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如Saving the earth(拯救地球);Body language (身势语);Disability(残疾)等,其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事业成功、身体健康、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各方面。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本课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还应启发学生就课文中提出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教材内容,又能使教材内容学以致用,使知识转化为学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下面就以高一(下)Unit21 Body language为例,谈一谈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课题:中美身势语对比
形式:个人独立研究、小组合作研究、师生互相协作等形式相结合
运作流程:
Step1提出课题——学了这一课,学生了解了世界某些地区的身势语,教师提出主课题“中美身势语对比”。
Step2 学生分组
Step3调查研究——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运用摄影、摄像、检测、采访、网上查阅等手段,采集中美身势语的资料,找出中美身势语差别,从而学习中美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用英语把它们写成书面形式。
Step4表达和交流——在课堂上,学生把自己的调研成果用英语表达出来,展示所收集到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也可通过多媒体把制作的课件向同学展现。
Step5总结——对这次英语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态度与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力和成功,掌握相关词汇,同时培养学生思维,表达,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拍摄和收集到大量关于中美身势语的图片,这些图片引起学生对中美文化差异的关注,了解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跨文化交际意识,课堂上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研究性学习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英语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是把小课堂变大、变活、变新,把语言学习、研究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所提出的目标要求。综观我国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我国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讨远远多于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理论研究的薄弱,没有形成有影响的完整的理论。但是我们正在努力研究并达到了一定的目标,取得了一些成就,如果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能够获得预期的、系统的体验,那么,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实施目标。
参考文献
1 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
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 [9]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0(6)
4 龚亚夫:“外语教学的目标与评价的改革”,《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1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 郭继东.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