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湖南卫视《我是歌手》栏目自开播起就受到观众的热捧,继《中国好声音》之后,又一次掀起音乐真人秀节目的收视狂潮。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结合《我是歌手》栏目的省级收视调查网数据,从心理学的视角,解读《我是歌手》在节目制作和内容设计方面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受众心理;观众主体性;选择性注意;共鸣
电视节目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综艺娱乐节目更是传播力、影响力最为广泛的节目类型之一。湖南卫视应势隆重推出音乐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这档汇集了国内顶尖歌手的歌唱比赛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在娱乐节目竞争激烈的周五晚间时段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我们不禁要问:《我是歌手》缘何受宠?它在浩浩荡荡的综艺大军中如何顺利突围?对此,电视受众心理研究可以给我们一些答案。
早在传播学诞生之初,心理学作为20世纪初的五大社会科学之一,就对传播过程的受众心理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今社会的综艺节目发展日新月异,收视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电视节目受众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亦开始凸显。以下就《我是歌手》节目的受众心理进行分析。
一、观众主体性——受众主体,观众本位
以往的选秀节目大都是寻找新星、挖掘新秀,由明星、嘉宾作为评委,决定选手的命运。《我是歌手》打破了这种惯例,采用成名歌手同台竞艺的形式。明星们不再高高在上,他们会紧张,会激动,会流泪,会被选择,会被淘汰,将自己光鲜背后的一面真真切切地展示在观众面前。由500名观众组成的“知音听审团”完全决定歌手的去留和节目的发展,抉择权利被反转回到观众的手中,电视机前的观众在看节目的同时,也会在心中评判每位歌手的表现,为其打分。观众的参与感、渴望信任和尊重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早前受时代背景赋予媒介的强大威力和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受众一直处于被忽略的被动地位。传播学长期以来秉持人类的行为是外界刺激的简单反应的观点,过度强调S-R联结(刺激—反应联结),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当时的传播界,诸多人士奉行的是“魔弹论”,该理论认为受众是毫无抵抗能力的靶子,大众媒体就像子弹击中人们的身体一样,可以迅速产生反应,直接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该流派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动方向。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更是对传播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人们对“魔弹论”的质疑越来越多,受众主体、观众本位的思想渐渐浮出水面。之后认知心理学的崛起又对积极主动的受众心理观的形成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肯定。
时至今日,受众是媒介传播的核心要素这一观点已经被广泛认可,并不断地被事实所验证,信息传播完成了从“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的转变。究其原因,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由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较低层级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得到满足,人们主观上追求更高层次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愈发强烈,自我意识逐渐被唤醒,激发追求这些需求的动机,进而影响其行为。反映到电视节目的收视行为中,就是受众对尊重自我、认可自我的追求,《我是歌手》中观众至上的理念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需求,继而引发收视热潮就是必然的了。第二,目前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充斥各大荧屏,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媒体的普及,使得节目类型和收看渠道迅速扩展,受众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挑选收看电视节目,收视行为的自主性得以充分体现,这为受众主体、观众本位的思想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巧用选择性注意——抓住受众敏感点
心理学中的“鸡尾酒会效应”是一种听觉注意现象,因常见于酒会而得名。人的注意能力是有限的,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会将其他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但人的无意识注意仍处于激活的状态,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自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注意。如在各种声音嘈杂的鸡尾酒会上,当你专注于聊天或者欣赏音乐时,对其他的声音会充耳不闻;如果在另一处有人提到你的名字,可能声音很小,但你仍然可以听到并产生生理和行为反应。这是听觉选择性注意的一个经典案例。也就是说,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敏感点,作为受众群体,同样如此。对于娱乐节目来说,如何更有效地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开发观众资源,进而提升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是媒体经营者最为关注的。只有准确抓住受众的心,才能让受众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节目中聚焦到某个节目。分析《我是歌手》栏目的独特模式,我们发现,它的敏感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是歌手》采用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的形式,栏目着眼于纯粹的歌曲,音乐的魅力被突出,没有过度的包装,回归了音乐的本质。加之现场音效、舞美、灯光的渲染与音乐交相辉映,呈现出完美的视听效果。作为观众,可以全身心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满足了受众对审美的追求。
《我是歌手》第一期,黄绮珊再现天籁,《等待》技惊四座,黄贯中以一曲《海阔天空》唱哭观众,节目首播就迎来好评如潮。之后的每一场,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震撼体验。节目中歌手演唱的歌曲也一夜之间成为网络最热,齐秦的《夜夜夜夜》,黄绮珊的《离不开你》,羽泉的《狂流》,林志炫的《烟花易冷》,杨宗纬的《流浪记》……带给观众音乐上的极致享受。
其次,明星阵容强大,汇集了齐秦、羽泉、尚雯婕等各路明星,快速聚焦观众注意力,每个明星各自的人气也为节目收视提供了一份保障;另外,新老明星的面对面比拼,当红歌星和不为大众熟悉的专业歌手的碰撞让节目充满悬念,充分抓住了受众猎奇、待证的心理;在节目开播前,栏目组为每位明星量身打造各具特色的宣传片,为歌手出场造势;与此同时,每期节目结束后,都会淘汰一位明星,补充进来的明星只有等到下期节目开播才揭晓身份,这为节目的神秘气息增色不少。
再次,《我是歌手》不采用专业主持人,而是由参赛选手进行主持的全新模式,在国内的综艺娱乐节目中还是首次,胡海泉在主持中的不俗表现和独特的幽默元素也让观众为之眼前一亮,对节目的期待度大增。 此外,节目采用全程跟踪拍摄的方式,从明星到场、彩排,到比赛过程中在休息室的议论、等待宣布排名的紧张状态,以及后台的花絮都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对比赛全过程的点滴记录让观众看到明星贴近生活的一面,有效拉近他们与观众的距离,增加节目的真实感、现场感,犹如身临其境。
《我是歌手》节目的以上独特优势决定了其收视的领先地位。比较《我是歌手》与同时段综艺节目的平均收视率表现(如下页图1所示),《我是歌手》每期的收视率均在同时段综艺节目的平均收视率之上,其中第十三期的总决赛更是远超平均水平。
我们将与《我是歌手》同时段播出的平均到达率[1]排名前30的娱乐节目进行了比较,如图2所示。数据显示,《我是歌手》节目的整体竞争力较强。从观众规模(平均到达率)来看,《我是歌手》观众规模表现优秀,仅次于《我要上春晚》《梦想合唱团》《星光大道》这些观众基础深厚的中央电视台老牌娱乐节目,以及《天天向上》《非诚勿扰》这两个成名已久的省级卫视品牌节目;从节目收看的深度来看,《我是歌手》的人均收视分钟数[2]仅次于《星光大道》,排名第二位。
三、引发情感共鸣——吸引年轻、高端受众
受众对娱乐节目审美能力的形态发展可分为三个层面,“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神悦志”,仅有形式上的新颖只能够刺激受众的感官神经,只有节目的内容触动了观众的心灵,才能被观众真正地认同并接受,建立受众与节目的亲密情感联结,培养节目的忠实观众。
《我是歌手》的参赛明星,集合了华语乐坛的经典唱将、中坚力量和乐坛新星,歌手们不仅为观众奉上了视听上的饕餮大餐,更能勾起无限的回忆,产生情感的共鸣。他们在镜头前坦诚和蔼,在舞台上卖力歌唱,用自己的方式诠释音乐,无论是演唱自己的成名歌曲,还是改编其他经典歌曲,都是歌手的真情流露,观众的内心自然会被打动。栏目观众集中度[3]数据表明,《我是歌手》更受女性观众、15~44岁年龄段观众、高学历观众和高收入观众的喜爱,下面我们主要从情感的角度来分析节目吸引这部分观众的主要原因。
对任何受众分析来说,性别都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维度,因为不同的性别社会心理特征会使个体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产生差异。从不同性别观众的集中度来看,女性观众较男性观众更喜欢《我是歌手》栏目,这与娱乐类栏目整体观众集中度的性别分布水平相一致。此外,以中学生、大学生和成人为对象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女性的移情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女性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继而引发自身认同性的情绪反应。《我是歌手》中选手的情感表现真切丰富,不仅深深打动了现场的观众,而且与场外的广大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形成了良好的情感互动,节目深受女性观众的喜爱就在情理之中了。
从观众的年龄角度来看,《我是歌手》节目对15~44岁的观众吸引力较强,集中度均在120%以上。这区别于同时段市场娱乐节目整体年龄分布中45岁以上观众集中度高于45岁以下观众的情况,《我是歌手》更受中、青年观众的喜爱。这些“70后”“80后”的观众,学生时代就有听歌的习惯,从磁带、CD到MP3,音乐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有着“永远摇滚精神”的黄贯中,孤单狂野的齐秦,嗓音空灵幽静的林志炫,充满正能量的羽泉,“为理想歌唱、为生命歌唱”的周晓欧,阳刚细腻、感情丰富的杨宗纬,妖娆另类的尚雯婕,被低估了的“亚洲最完美声音”黄绮珊……总有一位歌手会在他们心里留下年代的烙印,唏嘘泛黄的青春。
新媒体时代的年轻受众,多数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们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生理、安全需求上升为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从不同学历和收入的观众集中度可以看出,观众学历越高、收入越高,越喜欢看《我是歌手》,大学本科学历以上、月收入5001元以上的观众集中度均超过了200%,印证了《我是歌手》节目定位是知识精英型的中高端人群。这一群体的精神需求逐渐上升,现实的生存压力使得他们需要精神上的放松与心灵的享受。千篇一律的选秀节目已造成审美疲劳,而《我是歌手》以新颖的形式和怀旧情节满足了他们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这也是《我是歌手》吸引年轻、高端受众的本质原因。
四、结语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华丽谢幕,《中国最强音》重磅出击,《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也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综艺娱乐市场热闹非凡,似乎是在“限娱令”的冷淡之后,综艺节目终于迎来了再次绽放的春天。参赛选手、电视台、赞助商、广告商等都成为这场视听盛宴的大赢家,同时把海外电视节目的模式引进推向高潮。但究竟之后的综艺娱乐节目能走多远?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毋庸置疑的是:不论节目内容如何编排、环节如何设置、节目如何宣传推广,挖掘受众需求、紧扣受众心理、满足受众期待才是娱乐节目的“制胜法宝”。
参考文献:
[1]平均到达率是指在特定时段内平均每天符合到达条件的接触总人数占总体电视推及人口的比例。到达条件一般是“至少收看了1分钟”。计算公式为:平均到达率%= (接触人i特定时段×权重i)÷(总天数×总推及人口)×100%
[2]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是观众的日平均收视时间(分钟)与总体收视人口的比值,反映的是平均每天每个实际观众的人均收视分钟数。计算公式为: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收视分钟数i×权重i)÷(总天数×总体收视人口)
[3]观众集中度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参照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以此来反映目标观众对特定频道(节目)的收视倾向,回答“谁更爱看这个频道(节目)”的问题。计算公式为:集中度(%) = 目标观众收视率%/参考观众收视率% x 100%。本次调查参考观众为CSM媒介研究省级收视调查网。
关键词:受众心理;观众主体性;选择性注意;共鸣
电视节目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综艺娱乐节目更是传播力、影响力最为广泛的节目类型之一。湖南卫视应势隆重推出音乐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这档汇集了国内顶尖歌手的歌唱比赛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在娱乐节目竞争激烈的周五晚间时段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我们不禁要问:《我是歌手》缘何受宠?它在浩浩荡荡的综艺大军中如何顺利突围?对此,电视受众心理研究可以给我们一些答案。
早在传播学诞生之初,心理学作为20世纪初的五大社会科学之一,就对传播过程的受众心理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今社会的综艺节目发展日新月异,收视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电视节目受众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亦开始凸显。以下就《我是歌手》节目的受众心理进行分析。
一、观众主体性——受众主体,观众本位
以往的选秀节目大都是寻找新星、挖掘新秀,由明星、嘉宾作为评委,决定选手的命运。《我是歌手》打破了这种惯例,采用成名歌手同台竞艺的形式。明星们不再高高在上,他们会紧张,会激动,会流泪,会被选择,会被淘汰,将自己光鲜背后的一面真真切切地展示在观众面前。由500名观众组成的“知音听审团”完全决定歌手的去留和节目的发展,抉择权利被反转回到观众的手中,电视机前的观众在看节目的同时,也会在心中评判每位歌手的表现,为其打分。观众的参与感、渴望信任和尊重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早前受时代背景赋予媒介的强大威力和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受众一直处于被忽略的被动地位。传播学长期以来秉持人类的行为是外界刺激的简单反应的观点,过度强调S-R联结(刺激—反应联结),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当时的传播界,诸多人士奉行的是“魔弹论”,该理论认为受众是毫无抵抗能力的靶子,大众媒体就像子弹击中人们的身体一样,可以迅速产生反应,直接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该流派认为人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目的和行动方向。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更是对传播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人们对“魔弹论”的质疑越来越多,受众主体、观众本位的思想渐渐浮出水面。之后认知心理学的崛起又对积极主动的受众心理观的形成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肯定。
时至今日,受众是媒介传播的核心要素这一观点已经被广泛认可,并不断地被事实所验证,信息传播完成了从“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的转变。究其原因,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由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较低层级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得到满足,人们主观上追求更高层次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愈发强烈,自我意识逐渐被唤醒,激发追求这些需求的动机,进而影响其行为。反映到电视节目的收视行为中,就是受众对尊重自我、认可自我的追求,《我是歌手》中观众至上的理念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需求,继而引发收视热潮就是必然的了。第二,目前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充斥各大荧屏,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媒体的普及,使得节目类型和收看渠道迅速扩展,受众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挑选收看电视节目,收视行为的自主性得以充分体现,这为受众主体、观众本位的思想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巧用选择性注意——抓住受众敏感点
心理学中的“鸡尾酒会效应”是一种听觉注意现象,因常见于酒会而得名。人的注意能力是有限的,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会将其他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但人的无意识注意仍处于激活的状态,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自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注意。如在各种声音嘈杂的鸡尾酒会上,当你专注于聊天或者欣赏音乐时,对其他的声音会充耳不闻;如果在另一处有人提到你的名字,可能声音很小,但你仍然可以听到并产生生理和行为反应。这是听觉选择性注意的一个经典案例。也就是说,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敏感点,作为受众群体,同样如此。对于娱乐节目来说,如何更有效地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开发观众资源,进而提升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是媒体经营者最为关注的。只有准确抓住受众的心,才能让受众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节目中聚焦到某个节目。分析《我是歌手》栏目的独特模式,我们发现,它的敏感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是歌手》采用顶尖歌手音乐对决的形式,栏目着眼于纯粹的歌曲,音乐的魅力被突出,没有过度的包装,回归了音乐的本质。加之现场音效、舞美、灯光的渲染与音乐交相辉映,呈现出完美的视听效果。作为观众,可以全身心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满足了受众对审美的追求。
《我是歌手》第一期,黄绮珊再现天籁,《等待》技惊四座,黄贯中以一曲《海阔天空》唱哭观众,节目首播就迎来好评如潮。之后的每一场,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震撼体验。节目中歌手演唱的歌曲也一夜之间成为网络最热,齐秦的《夜夜夜夜》,黄绮珊的《离不开你》,羽泉的《狂流》,林志炫的《烟花易冷》,杨宗纬的《流浪记》……带给观众音乐上的极致享受。
其次,明星阵容强大,汇集了齐秦、羽泉、尚雯婕等各路明星,快速聚焦观众注意力,每个明星各自的人气也为节目收视提供了一份保障;另外,新老明星的面对面比拼,当红歌星和不为大众熟悉的专业歌手的碰撞让节目充满悬念,充分抓住了受众猎奇、待证的心理;在节目开播前,栏目组为每位明星量身打造各具特色的宣传片,为歌手出场造势;与此同时,每期节目结束后,都会淘汰一位明星,补充进来的明星只有等到下期节目开播才揭晓身份,这为节目的神秘气息增色不少。
再次,《我是歌手》不采用专业主持人,而是由参赛选手进行主持的全新模式,在国内的综艺娱乐节目中还是首次,胡海泉在主持中的不俗表现和独特的幽默元素也让观众为之眼前一亮,对节目的期待度大增。 此外,节目采用全程跟踪拍摄的方式,从明星到场、彩排,到比赛过程中在休息室的议论、等待宣布排名的紧张状态,以及后台的花絮都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对比赛全过程的点滴记录让观众看到明星贴近生活的一面,有效拉近他们与观众的距离,增加节目的真实感、现场感,犹如身临其境。
《我是歌手》节目的以上独特优势决定了其收视的领先地位。比较《我是歌手》与同时段综艺节目的平均收视率表现(如下页图1所示),《我是歌手》每期的收视率均在同时段综艺节目的平均收视率之上,其中第十三期的总决赛更是远超平均水平。
我们将与《我是歌手》同时段播出的平均到达率[1]排名前30的娱乐节目进行了比较,如图2所示。数据显示,《我是歌手》节目的整体竞争力较强。从观众规模(平均到达率)来看,《我是歌手》观众规模表现优秀,仅次于《我要上春晚》《梦想合唱团》《星光大道》这些观众基础深厚的中央电视台老牌娱乐节目,以及《天天向上》《非诚勿扰》这两个成名已久的省级卫视品牌节目;从节目收看的深度来看,《我是歌手》的人均收视分钟数[2]仅次于《星光大道》,排名第二位。
三、引发情感共鸣——吸引年轻、高端受众
受众对娱乐节目审美能力的形态发展可分为三个层面,“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神悦志”,仅有形式上的新颖只能够刺激受众的感官神经,只有节目的内容触动了观众的心灵,才能被观众真正地认同并接受,建立受众与节目的亲密情感联结,培养节目的忠实观众。
《我是歌手》的参赛明星,集合了华语乐坛的经典唱将、中坚力量和乐坛新星,歌手们不仅为观众奉上了视听上的饕餮大餐,更能勾起无限的回忆,产生情感的共鸣。他们在镜头前坦诚和蔼,在舞台上卖力歌唱,用自己的方式诠释音乐,无论是演唱自己的成名歌曲,还是改编其他经典歌曲,都是歌手的真情流露,观众的内心自然会被打动。栏目观众集中度[3]数据表明,《我是歌手》更受女性观众、15~44岁年龄段观众、高学历观众和高收入观众的喜爱,下面我们主要从情感的角度来分析节目吸引这部分观众的主要原因。
对任何受众分析来说,性别都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维度,因为不同的性别社会心理特征会使个体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产生差异。从不同性别观众的集中度来看,女性观众较男性观众更喜欢《我是歌手》栏目,这与娱乐类栏目整体观众集中度的性别分布水平相一致。此外,以中学生、大学生和成人为对象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女性的移情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女性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继而引发自身认同性的情绪反应。《我是歌手》中选手的情感表现真切丰富,不仅深深打动了现场的观众,而且与场外的广大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形成了良好的情感互动,节目深受女性观众的喜爱就在情理之中了。
从观众的年龄角度来看,《我是歌手》节目对15~44岁的观众吸引力较强,集中度均在120%以上。这区别于同时段市场娱乐节目整体年龄分布中45岁以上观众集中度高于45岁以下观众的情况,《我是歌手》更受中、青年观众的喜爱。这些“70后”“80后”的观众,学生时代就有听歌的习惯,从磁带、CD到MP3,音乐一直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有着“永远摇滚精神”的黄贯中,孤单狂野的齐秦,嗓音空灵幽静的林志炫,充满正能量的羽泉,“为理想歌唱、为生命歌唱”的周晓欧,阳刚细腻、感情丰富的杨宗纬,妖娆另类的尚雯婕,被低估了的“亚洲最完美声音”黄绮珊……总有一位歌手会在他们心里留下年代的烙印,唏嘘泛黄的青春。
新媒体时代的年轻受众,多数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们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生理、安全需求上升为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从不同学历和收入的观众集中度可以看出,观众学历越高、收入越高,越喜欢看《我是歌手》,大学本科学历以上、月收入5001元以上的观众集中度均超过了200%,印证了《我是歌手》节目定位是知识精英型的中高端人群。这一群体的精神需求逐渐上升,现实的生存压力使得他们需要精神上的放松与心灵的享受。千篇一律的选秀节目已造成审美疲劳,而《我是歌手》以新颖的形式和怀旧情节满足了他们的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这也是《我是歌手》吸引年轻、高端受众的本质原因。
四、结语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华丽谢幕,《中国最强音》重磅出击,《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也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综艺娱乐市场热闹非凡,似乎是在“限娱令”的冷淡之后,综艺节目终于迎来了再次绽放的春天。参赛选手、电视台、赞助商、广告商等都成为这场视听盛宴的大赢家,同时把海外电视节目的模式引进推向高潮。但究竟之后的综艺娱乐节目能走多远?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毋庸置疑的是:不论节目内容如何编排、环节如何设置、节目如何宣传推广,挖掘受众需求、紧扣受众心理、满足受众期待才是娱乐节目的“制胜法宝”。
参考文献:
[1]平均到达率是指在特定时段内平均每天符合到达条件的接触总人数占总体电视推及人口的比例。到达条件一般是“至少收看了1分钟”。计算公式为:平均到达率%= (接触人i特定时段×权重i)÷(总天数×总推及人口)×100%
[2]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是观众的日平均收视时间(分钟)与总体收视人口的比值,反映的是平均每天每个实际观众的人均收视分钟数。计算公式为:人均收视分钟数(观众)=(收视分钟数i×权重i)÷(总天数×总体收视人口)
[3]观众集中度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参照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以此来反映目标观众对特定频道(节目)的收视倾向,回答“谁更爱看这个频道(节目)”的问题。计算公式为:集中度(%) = 目标观众收视率%/参考观众收视率% x 100%。本次调查参考观众为CSM媒介研究省级收视调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