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标点符号具有重要的表意和抒情作用,但有几种为文时用得较多且容易举棋不定。运用这些标点符号时要注意:叹号。要看文意有无感叹一类意味,不能带点情感就“叹”。分号的分隔大于逗号小于句号,要用对地方。引出下文用冒号,有时也用破折号,依具体情况定。括号与双破折号的区别细微,要各守其责。省略号不是行文偷懒的工具,要省得有依有据。用顿号要吝啬,有些地方可不用,用了反而显得啰唆。行文时,如对几种标点的运用举棋不定,就要先想想,慎重落笔。
关键词 标符号;使用规范
一、何时用叹号
叹号是表示感叹的,因此像以下句子的末尾就应用叹号:“这里的风景多美啊!”而时下很多人只要是抒情句子就用叹号,这不对。用与不用叹号,要注意几点:1.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用叹号。例如:“我国广大青年必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见证、共同享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用句号。例如:“请你稍等一下。”2.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用叹号。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呢!”而语气舒缓的反问句末尾用问号。例如:“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3.不能认为只要带有感情的句子就用叹号。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号不用叹号,例如以下句子末尾就应用句号不用叹号:“有一次,他带我出门应酬,回家时大雪纷飞。”“船在狂风巨浪中,如飘零的一片树叶,瞬间沉没。”“我们要努力将笑声传遍世界,让所有的人被笑声感染。”明确以上要求,就不会一段话中沿路都是叹号。4.叹号是表终结的点号,故不能用在句子中间。例如:“是啊,笑是温暖的春阳,融化了心灵的坚冰。”“是啊”不是句意的终结,后面应用逗号不用叹号。表终结的句末“啊”后应用叹号,例如:“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孙犁《荷花淀》)。
二、分号何处分
一般说来,分号用在复句内部各并列分句之间。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但有两种情况要注意。一是不能简单地看句子的长短对称,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再如:“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二是因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所以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时,最好用条文式隔开。例如标错的:“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一是它形式自愿。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二是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三是评定方法轻松活泼。考试成了展览、演出、小型报告,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在“几是”之间,怎么句中用句号句末反而用分号呢?用条文式隔开后可标为:“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1.形式自愿。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2.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3.评定方法轻松活泼。考试成了展览、演出、小型报告,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 当然,也可将这坚分号改为句号。即以上用错的可改为“一是它形式自愿。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二是……”
三、同样引出下文,用冒号还是破折号
冒号,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面,表示引起下文的分项叙述。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标点符号用法》)而“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标点符号用法》)。例如:“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所以面对同样是引出下文,辨别总说句后面到底是用冒号还是用破折号有两种办法。一是看总说与后文的关系。后文对总说部分是分项叙述的,应用冒号,例如“北京紫禁城”句中的后文就是对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后文对总说部分是解释说明的,要用破折号,例如“四大发明”句中的后文就是对总说部分解释说明的。二是看分说的内容可否删去。冒号后表分说的词句不能删去,例如“四座城门”后的“午门”等不能删去。破折号后表分说的词句能删,例如“我国的四大发明……”句也可说成“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四、括号与“句中两个破折号”怎样各守其责
《标点符号用法》中说:“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例如:“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标点符号用法》还说:“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例如:“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例如:“但从长远处着眼,星系更多地使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行文中要用准是括号还是两个破折号,依以上说明就应抓住括号内是“注释性”的还是两个破折号所夹的是“解释说明”的这两点,且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不需读出;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需读出。例如不需读出的:“里面盛放着目录卡片(分类卡片、书名卡片、著者卡片)供人查找。”需读出的:“我告诉他们:‘是众多的爱——父母之爱,手足之爱,爱人之爱,甚至是许多陌生人之爱——让我活得有勇气、有希望。’”
五、省略号可随意用吗
有人行文时,只要遇到写不出来的句子或文段就用省略号解围,这种假深刻,既有故弄玄虚之嫌,又致文章内容空洞。用省略号要有理由。以下几种情况就适合用省略号。1.表引文省略。例如:“正如林纾《春觉斋论文》所说:‘无意阅过,当是闲笔,后经点眼,才知是有用者……可见用伏笔,是阳断而阴联,不是伏下此一处,便抛却去经营彼处。’”(《波澜起伏与叙事的曲折性》)2.表列举省略。例如:“人们走出了洞穴、泥棚,住进了瓦房、厅堂……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也不再限于大自然的恩赐,村边开塘,街旁掘井,庭前栽花,宅后种树……通过对小环境的改造,人们求得了更高一层的和谐。”(龙冈(《宇宙应该是和谐的》)3.表话语的断续。例如:“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莫泊桑《项链》)4.表语意未尽。例如:“老栓只是忙。如果他的儿子……”(鲁迅《药》)省略了“如果小栓不得痨病之类的话”。5.表示声音的延长。例如:“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契诃夫《变色龙》)6.表示重复的省略。例如:“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脸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鲁迅《孔乙己》)7.表示虚缺。例如:“在书面语中,还有‘被……所’‘为……所’的格式。”(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8.表示数字的省略或延续。例如:“弯弯曲曲,连续不断,一里,两里,三里……”
六、书名号与书名号、引号与引号之间用顿号吗
无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书名号与书名号、引号与引号之间均没用顿号。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小学)上册中有“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劉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八年级(初中)下册有“与以前读过的《天上的街市》《静夜》相比,本文……”“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再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有“《随想录》五集(《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包括156篇散文随笔和……”“分‘皇家孔子’‘布衣孔子’‘海外孔子’等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有“雨果文思泉涌,诗集《惩罚集》《静观集》、大型史诗《历代传说》以及小说《悲惨世界》《海陆空劳工》《笑面人》等相继问世。”“成语对联:以‘守株待兔’‘流芳百世’分别作为上联,写出它们的下联;以‘放虎归山’‘下里巴人’分别作为下联,写出它们的上联”。时下,很多报刊和中学课本一样,已没用顿号了。尽管现今仍有少数报刊在用,我以为,应以涉及无数中小学生的语文课本为规范,不应用顿号。
[作者通联:湖北孝感高中]
关键词 标符号;使用规范
一、何时用叹号
叹号是表示感叹的,因此像以下句子的末尾就应用叹号:“这里的风景多美啊!”而时下很多人只要是抒情句子就用叹号,这不对。用与不用叹号,要注意几点:1.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用叹号。例如:“我国广大青年必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见证、共同享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用句号。例如:“请你稍等一下。”2.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用叹号。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呢!”而语气舒缓的反问句末尾用问号。例如:“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3.不能认为只要带有感情的句子就用叹号。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号不用叹号,例如以下句子末尾就应用句号不用叹号:“有一次,他带我出门应酬,回家时大雪纷飞。”“船在狂风巨浪中,如飘零的一片树叶,瞬间沉没。”“我们要努力将笑声传遍世界,让所有的人被笑声感染。”明确以上要求,就不会一段话中沿路都是叹号。4.叹号是表终结的点号,故不能用在句子中间。例如:“是啊,笑是温暖的春阳,融化了心灵的坚冰。”“是啊”不是句意的终结,后面应用逗号不用叹号。表终结的句末“啊”后应用叹号,例如:“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孙犁《荷花淀》)。
二、分号何处分
一般说来,分号用在复句内部各并列分句之间。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但有两种情况要注意。一是不能简单地看句子的长短对称,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再如:“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二是因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所以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时,最好用条文式隔开。例如标错的:“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一是它形式自愿。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二是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三是评定方法轻松活泼。考试成了展览、演出、小型报告,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在“几是”之间,怎么句中用句号句末反而用分号呢?用条文式隔开后可标为:“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1.形式自愿。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2.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3.评定方法轻松活泼。考试成了展览、演出、小型报告,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 当然,也可将这坚分号改为句号。即以上用错的可改为“一是它形式自愿。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二是……”
三、同样引出下文,用冒号还是破折号
冒号,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面,表示引起下文的分项叙述。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标点符号用法》)而“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标点符号用法》)。例如:“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所以面对同样是引出下文,辨别总说句后面到底是用冒号还是用破折号有两种办法。一是看总说与后文的关系。后文对总说部分是分项叙述的,应用冒号,例如“北京紫禁城”句中的后文就是对总说部分的分项叙述;后文对总说部分是解释说明的,要用破折号,例如“四大发明”句中的后文就是对总说部分解释说明的。二是看分说的内容可否删去。冒号后表分说的词句不能删去,例如“四座城门”后的“午门”等不能删去。破折号后表分说的词句能删,例如“我国的四大发明……”句也可说成“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
四、括号与“句中两个破折号”怎样各守其责
《标点符号用法》中说:“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例如:“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标点符号用法》还说:“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例如:“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例如:“但从长远处着眼,星系更多地使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行文中要用准是括号还是两个破折号,依以上说明就应抓住括号内是“注释性”的还是两个破折号所夹的是“解释说明”的这两点,且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不需读出;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需读出。例如不需读出的:“里面盛放着目录卡片(分类卡片、书名卡片、著者卡片)供人查找。”需读出的:“我告诉他们:‘是众多的爱——父母之爱,手足之爱,爱人之爱,甚至是许多陌生人之爱——让我活得有勇气、有希望。’”
五、省略号可随意用吗
有人行文时,只要遇到写不出来的句子或文段就用省略号解围,这种假深刻,既有故弄玄虚之嫌,又致文章内容空洞。用省略号要有理由。以下几种情况就适合用省略号。1.表引文省略。例如:“正如林纾《春觉斋论文》所说:‘无意阅过,当是闲笔,后经点眼,才知是有用者……可见用伏笔,是阳断而阴联,不是伏下此一处,便抛却去经营彼处。’”(《波澜起伏与叙事的曲折性》)2.表列举省略。例如:“人们走出了洞穴、泥棚,住进了瓦房、厅堂……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也不再限于大自然的恩赐,村边开塘,街旁掘井,庭前栽花,宅后种树……通过对小环境的改造,人们求得了更高一层的和谐。”(龙冈(《宇宙应该是和谐的》)3.表话语的断续。例如:“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莫泊桑《项链》)4.表语意未尽。例如:“老栓只是忙。如果他的儿子……”(鲁迅《药》)省略了“如果小栓不得痨病之类的话”。5.表示声音的延长。例如:“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契诃夫《变色龙》)6.表示重复的省略。例如:“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脸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鲁迅《孔乙己》)7.表示虚缺。例如:“在书面语中,还有‘被……所’‘为……所’的格式。”(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8.表示数字的省略或延续。例如:“弯弯曲曲,连续不断,一里,两里,三里……”
六、书名号与书名号、引号与引号之间用顿号吗
无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中,书名号与书名号、引号与引号之间均没用顿号。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小学)上册中有“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劉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八年级(初中)下册有“与以前读过的《天上的街市》《静夜》相比,本文……”“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再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有“《随想录》五集(《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包括156篇散文随笔和……”“分‘皇家孔子’‘布衣孔子’‘海外孔子’等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有“雨果文思泉涌,诗集《惩罚集》《静观集》、大型史诗《历代传说》以及小说《悲惨世界》《海陆空劳工》《笑面人》等相继问世。”“成语对联:以‘守株待兔’‘流芳百世’分别作为上联,写出它们的下联;以‘放虎归山’‘下里巴人’分别作为下联,写出它们的上联”。时下,很多报刊和中学课本一样,已没用顿号了。尽管现今仍有少数报刊在用,我以为,应以涉及无数中小学生的语文课本为规范,不应用顿号。
[作者通联:湖北孝感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