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荣章:茶道特有的空寂之美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ehua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是没有杂念,非常安静;寂是简单,直指本质。甚至于带点凄凉味,“空寂”就是这样的情景。塞外荒漠、绵延一望无际的山峦、夜晚路灯加上孤独老人牵着一只不听话的小狗,都是空寂图片。你说火车站满坑满谷的返乡人潮、一根枯木也是空寂,没有错,跳上云端看。是另一番空寂。
  有人说住在五星级酒店没有住在山间茅草屋来得容易进入空寂境界,有人反对,认为处在何处不重要,要看自己是否容易抓住空寂的心境。这个论调在日本茶道也发生过,千利休就说过,不能说在“书院式”的茶屋里就体会不到在“草庵式”茶席的那股“佗”味。侘味就是空寂之味。
  空寂之境心如止水,旁物惊动不了我,而且那份凄凉感松弛了全身肌肉,达到逍遥的状况,这种状况的宁静往往胜过于单纯的无声或是欢乐与悲哀。在这个氛围之下,一种宁静深远的美感自然形成,就是所谓的空寂之美。这种美感可以在心境上表现,也可以在茶席规划或布置时传达出来。
  茶汤喝来给人们的感受是清平,甚至于空寂的,这不是说将茶泡得清淡的意思,而是茶汤中普遍存在的苦涩味。它不一定显现得很强烈,但在各种的茶类中多少隐藏了一些,这一些就将人们的情绪沉淀了下来,喝久了,甚至将喝它的人带进空寂的境界。这股茶味,这番茶情或许在陆羽的时代就被喝了出来,所以陆羽在所著的《茶经》中才特别提到“精”与“俭”两字,精就是精炼到最本质的部分,俭就是去掉可以不要的东西。
  修禅的人当然也是最容易发现这个秘密,茶汤的宁静,甚至于空寂,正是修禅所要的境界。于是喝茶、修禅就结合在了一起,“茶禅一味”之语也因此产生。茶文化被禅僧们带到日本后,这份茶里空寂被日本茶人看上,并逐渐放大完善,完整地呈现在日本茶道上。现在我们听到的“草庵式茶席”、 “四叠半茶室”、 “数寄屋”、“佗”等都是这个茶境具体而多样化的应用。
  茶味也不只是苦涩,还有的是华丽与甘美。喝到一杯绿茶就像踏上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原,喝到一杯铁观音就像进入了一片森林,喝到一杯白毫乌龙就像到了玫瑰花园,喝到一杯红茶就像看到秋天变红了的枫树林,喝到一杯普洱茶就像来到了一座深山古刹。然而这些多姿多彩的世界在苦涩味的压阵之下变得理性了,变得是与自己拉开一定距离的审美对象。这个理性就是我们所说的空寂,欢乐不会乐得生悲,悲哀不会哀得痛不欲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被司马昭赐死,行刑之前索琴弹奏了一曲《广陵散》,三千在场为他请愿的太学生叹曰:《广陵散》从此绝矣!这是空寂。
  上述的空寂之美多偏重于品茗上的感受与心境上的描绘,然而空寂也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有人说它是凄凉美。茶席可以布置成那样的风格,泡茶喝茶的演员可以打扮成那个样子。可以演这样的一出戏,可以唱这样的歌、绘这样的画。空寂之美让人宁静,让人专注,让人理性,让人洒脱。
  茶的空寂让它涵养了许多文化、艺术、思想的内质,它不见得是小孩喜欢的饮料,然而是大人们可以喝它一辈子的伙伴。试着除掉它的苦涩,换上甘甜,很快地许多大人都将弃它而去。茶的香气也是令人迷恋的地方,不论是不发酵茶的菜香、轻发酵茶的花香、重发酵茶的果香、全发酵茶的糖香,或是后发酵茶的木香,丰盛而多采,但是在众香国里。它有不群的孤傲之气,它的香气再强烈,仍不腻人;它的香气是君子,淡如水。这“不腻人”、 “淡如水”就是茶性空寂使然,至今无人能以人为的方式调配出任何一种茶的香气,这是茶“和”、“同”之间的一种风骨,仍是它“空寂”审美的表现。
其他文献
爱茶的朋友常说,品饮一款纯正的老茶,可以从每一道的茶汤中,咀嚼岁月的流逝、时间的痕迹,并可以细细摩挲固时光、天地、人物而铸就的某些铭印。  这是一款保存完好的1993年老生普沱茶,每粒茶重为1公斤。拿在手上的时候,似乎已经拥有了沉甸甸的满足感,老茶的面上,已经沁出一层油,17年的时光,正呈现出少年翩翩、歌吟剑舞的美丽。    子夜时分,月色融融。一轮弯月在这个城市的上空,月晕斑斓,变得祥和并且诗意
期刊
自我开始接触紫砂壶,便一直迷恋着曼生壶及玉成窑何心舟、王东石的砂壶。遂长年心慕手追。颇有心得。  王东石与何心舟同属清朝道光(公元1821年~1851年)至同治(公元1862年~1875年)年间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二人在浙江宁波与当地文人梅调鼎、陈山农等人合作,制作出了一批极具文人气息的砂壶,世称玉成窑,是继曼生壶后又一个文人壶的高峰。  始终认为艺术是一种生活态度。做壶品茗就我而言和画画写字一
期刊
在湖北省天门市的竞陵老城北门外。有一口泉水井。因井盖有三孔,俗称“三眼井”。作为“品茶真迹”而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就是著名的“文学泉”。陆羽(鸿渐)当年曾用此泉为收养他的智积禅师煎茶。  有关陆鸿渐茶泉的历史记载,可追朔至唐。如“陆鸿渐煎茶碑立于陆子井旁,碑上有唐刘冥鸿书陆羽自叙也。时为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闰四月”(湖北金石志卷七);又如齐己《过陆鸿渐旧居》诗题下自注“陆生自有传于井石”
期刊
中国古时把花当作天地慧黠之气。其形、色、香、味、光、彩、质、量、神、气、性、格均甚是动人,是以印度哲人泰戈尔说:“上帝对强大的王国生厌,却永远喜爱那小小的花朵。”此外,简易的生活艺术教育可从插花开始的理由如下:    1 插花艺术融合生活艺术的多样性与知识的趣味性,不必受空间时间太多的限制,得到寓教于乐的实际效果。  2 插花并不是女人的专利——它可以很快成为一家男女老少共同拥有的艺术品与艺术活动
期刊
竹火新焙,壶水初沸。  想喝一道好茶,却常常纠缠于配得上它的器物。茶器对于茶是心灵伴侣,它要用全部的智慧去接纳和读懂一道茶。  一日见着静茶坊里的龙泉青瓷,顿生大喜大爱之情。瓷质细腻、线条明快,皆上品之作。  龙泉青瓷传统上分“哥窑”与“弟窑”。据《处州府志》记载:“章生二,不知何时人,尝主琉田窑。凡器之出于生二者,极青莹,纯粹无瑕,如美玉,然一瓶一钵,动辄十数金,其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
期刊
数十万年前,大地无意的一次悸动,成就了这一条横亘闽西北的武夷山脉,它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分界线,也是一奈孕育闽茶文化的文化血脉。奇秀峻伟的碧水丹山,蒙山川灵气之所钟,化育了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和以正山小种为代表的武夷红茶。它们是世界鸟龙茶和红茶的鼻祖。  这是一片神奇的热土。如果说山峰赋予了它美感,溪涧赋予了它灵性,那么茶则赋予了它灵魂,就在这“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如画景致里,不仅芳丛遍野
期刊
【一茶一坐,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创立全新时尚主题休闲概念的现代都会型茶馆,将中国传统茶文化成功融入到现代人士的时尚生活中。】  写这篇访谈时,电视里正在播一个异国旅行者的访谈,他轻描淡写地跟记者谈起曾经辉煌的往事,在他心目中,那些光辉灿烂的所谓成就都是一个“轮”,到了要结束的时候,就让那个轮结束吧。另一个镜头,是他站在路边向一辆辆过路车挥手的场景,可是没有一辆车肯为他停下。他说,他在寻找香格里
期刊
王勃在《七夕赋》中曾云“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星期是七夕的别称,王勃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芙士亍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这个节日如此美好,它是传统中国人的情人节。因为它,含蓄内敛的中国人才会落落大方地在这一天前牵起爱人的手;因为它,被“三呔四德”的封建礼教禁锢的古代女子才有喘口气的机会。所以要用最唯羡最真切的笔触纪念这个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    珍惜
期刊
所谓的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所谓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所谓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茶艺是茶道的载体,是茶事活动中物质和精神的中介,只
期刊
茶友迎新从云南“一水间”寄了茶叶来,计有五六种,因天热。一直未动瓯盏。今天同夫人登山,顺带携了茶囊,想着山中清凉,可以开汤品饮。好的茶一定要有好的品饮环境,竹篱、茅舍、山泉、炉火,大概最能得茶品真味了。  连日酷暑,室外气温高达四十多摄氏度,前天还和夫人念叨:如果再不下雨,山上种的茄子、辣椒、西红柿就都没有收成了。这可是今春花费了很大精力亲自栽种的呢。今展喜降甘露,虽然雨很小,断断续续的,气温却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