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送往火星的航天器已经告诉我们不少关于这颗红色星球的信息。比如,它拥有太阳系中最高的山峰,还可能拥有地下湖。很久以前,它不像现在是一片冰冻沙漠,而是温暖、湿润之所。然而迄今为止,人类还未曾亲自登陆火星。
毕竟,在火星上着陆并非易事。自1971年以来,人类已经18次派出前往火星的着陆器,其中11次以失败告终:着陆器要么直接坠毁,要么着陆后发生致命故障,要么与地球彻底失联。可见,直接派送人类登陆火星将面临极大的风险,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尝试。
然而,人类登陆火星并非遥不可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希望用十年多的时间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表示将在火星上建立人类定居点。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也把目光投向了火星。
国际上掀起了“火星热”,因为有充足的科学理由表明人类有必要登陆火星。火星漫游车的确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工作,但它们没有人类的智慧、学识和直觉,甚至无法解答困扰人类许久的问题: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也许火星才是回答这一问题的最佳场所。
如果我们想真正了解火星,以及解决一些根本问题,就必须把人类送往火星。
为了抵达火星,从地球发射升空的航天器将携带着大量物资,穿越死寂的星际空间,然后在红色星球上安全着陆。尽管旅途漫漫且令人生畏,但并非无法实现。下面就是我们的火星之旅分步指南。
当地球和火星相距最近时,距离约5500万千米。尽管旅途遥远,但就目前的火箭推进系统而言,在太空中穿过这段距离,技术上不算太难。
航天器一旦离开地球足够远,受到的地球引力会显著减小,此时就可以利用较小的推力抵达火星。整个旅程大概需要9个月,这只比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上停留的标准时长(6个月)久一些。
为此,我们不需要设计新型发动机,也不用费心去使用加速太慢的太阳帆。积累几十年的太空探索经验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的只是一枚运载能力更强大的火箭。
目前世界上大概有7种火箭可以帮助完成火星之旅。其中最强大的当属SpaceX公司建造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其运载能力足以胜任搭载任何一台着陆器或漫游车。
但是,载人抵达火星所需的物资将更多。据估算,6人构成的航天小组,搭载食物和水往返火星,至少需要20吨物资。2017年,NASA一份报告显示:一旦把科学器材和保障航天员在火星生存的装备(比如一台发电机和一处住所)一并考虑的话,物资总质量将会达到100吨。
目前,研制中的两款火箭具有更强大的运载能力: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至少可以运载45吨物资抵达火星,SpaceX的“大猎鹰火箭”的搭载量预期可以超过100吨。
换言之,“建造更强大的火箭”這一目标已初具雏形,而且我们可以在载人抵达之前先运送一些装备到火星上,以减少火箭的载荷。
未来,人类将离开地球去适应火星上的长期生活。随着太空探索技术的不断发展,访问国际空间站将像到自家后花园去露营一样简单。只是,平常我们出门在外,亲朋好友会时不时送来三明治。而如果我们要去火星,就需要自己带好足够的“三明治”了。
我们担心的不仅仅是食物。如果航天器出了故障,我们就得有备件和工具去修复它。如果我们不小心生病了,就需要找出对症的药物。然而,额外的物资就意味着更多的燃料和更多的费用,因此,我们不可能携带所有备用的物资登陆火星。那我们该怎么办?
携带一台可以按需生产部件的3D打印机,不失为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国际空间站已经拥有一台了,NASA也正在做相关测试。因此,我们的火星之旅可能会带上一台3D打印机和原材料,而不是一堆可能用不上的零部件。
无法携带足够的药品会很麻烦。科学研究表明,细菌可以在航天器中繁衍。另有研究表明: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细菌能演化出对广谱抗生素的抗药性,而且这种抗药性持续的时间比在地球上更久。目前我们已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在航天器洗手间的门把手表面涂上抗菌层;航天员携带一些未加工的药物配方,而不是完全合成好的药物,以便可以按需制造药物。为此,一种可以自动合成简单药物的系统已展开测试。
无论航天员是否生病,他们都会受到太空环境的物理影响。比如,在少了地球引力的环境中,航天员的肌肉和骨骼开始衰退。研究表明,即使每天锻炼,航天员在两星期内也会损失20%的肌肉量。
幸运的是,尽管火星的引力远小于地球,但航天员在这颗红色星球上行走还不算太难。当然,为了尽可能地消除影响,航天员在火星上也要每天进行数小时的锻炼,享受特制的饮食,还必须穿增压服。
除了失去地球引力,航天员还无法受到地球磁场的庇护——地球磁场可以屏蔽有害的宇宙射线。航天员在火星上受到的宇宙射线辐射量大约是地球上的几百倍,而女性航天员的身体对辐射更敏感。
执行火星任务的航天员,即使按照最短的往返路线来计算,受到的辐射量也约占人体能承受的最大辐射量的60%,这还没考虑在火星表面停留时受到的辐射。目前来看,我们必须评估每一项任务指标是否与航天员的健康标准相违背。
航天员的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当地球不断远去,远到成为太空中的一个光点时,就会给航天员带来巨大的心理挑战。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伸手可触的美丽地球建立了一种稳定的关联,而当失去这种关联时,就会造成心理上的空缺,需要其他东西来填补。
经过数月的太空穿越,载人火星之旅即将到达目的地,也将面临最危险的阶段——着陆。火星上几乎没有大气,平均大气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160,这意味着航天器减速时,降落伞将无法产生足够的拖力,从而不能使速度进一步降低。
我们可以利用反冲火箭来减速,就像“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时采取的措施一样。不过,由于火星上的重力要比月球上的重力大,我们将需要更多的反冲火箭。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努力探索改进火星上的着陆方式。
NASA研发了一种超音速充气式气动减速器,它由一系列纤维增强组织制成,可以形成一个比降落伞更坚固的充气结构,足以产生更大的缓冲力。目前,NASA已经测试了一些小型减速器模型。
然而,真正的困难或许不在于我们如何在火星上着陆,而是在哪里着陆才合适。
火星两极附近似乎是着陆的理想之所,因为我们知道那里存在地下冰,也可能拥有由液态水形成的地下湖。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因为航天员会消耗大量的水,而从地球上带往火星的水又非常有限。问题是,火星两极地区的气温会低至-195℃,且容易发生尘暴,这会使着陆更加困难。
火星赤道区域的气温大多在-100℃以上,最高气温可达20℃,那里极少遭遇尘暴,而且阳光充足。航天员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还能探索各种有趣的地形。但是,火星赤道附近缺乏可被利用的水。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不过,对于第一次前往火星的载人航天器而言,最可行的办法是着陆在漫游车已经勘探过的某地。一旦着陆成功,航天员将会在原地停留一段时间。
即使他们没有建立一个永久基地,也要至少停留数月时间以等待火星再次冲日。火星冲日时,地球与火星同在太阳一侧,且三者处在同一直线上,这样返程时间才会尽可能缩短。
当然,在火星上建立基地就必须应对各种问题。比如,除了极寒环境外,还面临着可能會被小陨石击中的风险,而且这些陨石在火星极其稀薄的大气层中不会燃烧殆尽。此外,还要面对因火星没有磁场而无法屏蔽的太空辐射。
如何规避这些风险?以送往火星的航天器作为基地似乎合情合理,但居住舱空间狭仄,只能当作航天员的起居室。有科学家建议,前往火星时携带用于建造住所的材料,但这会大幅增加发射时的载荷。
NASA正开展一项利用火星表面的既有资源3D打印火星栖息地的研究,比如用压缩的火星土制成砖,然后建成穹顶状住所。目前,NASA尝试以仿制的火星土为原料,研究“火星砖”的最佳制造方法。
一项提议是,火星上远古火山熔岩形成的圆柱形洞穴是天然的辐射防护屏,或许可以作为人类栖息地。通过卫星图像,科学家已经观察到火星上这种山洞的入口,并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研究表明,由于火星上重力微弱,那些洞穴绵延数千米,宽度为二三百米。总有一天,它们将容纳一整街的“火星居民”。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急迫的需求值得我们考虑。比如,火星上的水并不容易获取,即使航天员着陆在富含地下水的位置,也需要携带沉重的挖掘设备才能获取水资源,而且不能保证地下水取出地面后就可以饮用。
航天服也不容小觑,它们必须有极佳的防尘功能,因为火星土壤中充满了致命的化学物质。NASA已开始研制拥有特殊涂层材料的新一代航天服,以期解决粉尘问题。
很多人都希望,人类未来会在火星上永久定居。但是目前,所有载人火星任务计划都包括了带航天员返回地球的举措。这就意味着航天员需要再忍受一次发射,又历经约9个月的旅途时光,再一次面临着陆。
幸运的是,第二次发射相对容易一些,因为火星稀薄的大气层及微重力环境使得航天器进入太空并不困难。尽管旅途还是一样漫长,不过地球家园的蔚蓝光芒将逐渐变得明亮。着陆地球也相对简单,航天器上的降落伞和地球厚厚的大气层会帮助我们实现。
当航天员从返回舱里伸出头探视时,他们已平安地到达地球家园,他们会被嘈杂的人群包围。火星上飞旋的尘土已将他们的脚印覆盖,但居住舱仍将留在那里,等待下一批客人的到访。
毕竟,在火星上着陆并非易事。自1971年以来,人类已经18次派出前往火星的着陆器,其中11次以失败告终:着陆器要么直接坠毁,要么着陆后发生致命故障,要么与地球彻底失联。可见,直接派送人类登陆火星将面临极大的风险,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尝试。
然而,人类登陆火星并非遥不可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希望用十年多的时间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表示将在火星上建立人类定居点。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也把目光投向了火星。
国际上掀起了“火星热”,因为有充足的科学理由表明人类有必要登陆火星。火星漫游车的确做了很多了不起的工作,但它们没有人类的智慧、学识和直觉,甚至无法解答困扰人类许久的问题:我们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也许火星才是回答这一问题的最佳场所。
如果我们想真正了解火星,以及解决一些根本问题,就必须把人类送往火星。
为了抵达火星,从地球发射升空的航天器将携带着大量物资,穿越死寂的星际空间,然后在红色星球上安全着陆。尽管旅途漫漫且令人生畏,但并非无法实现。下面就是我们的火星之旅分步指南。
驶离地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火箭
当地球和火星相距最近时,距离约5500万千米。尽管旅途遥远,但就目前的火箭推进系统而言,在太空中穿过这段距离,技术上不算太难。
航天器一旦离开地球足够远,受到的地球引力会显著减小,此时就可以利用较小的推力抵达火星。整个旅程大概需要9个月,这只比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上停留的标准时长(6个月)久一些。
为此,我们不需要设计新型发动机,也不用费心去使用加速太慢的太阳帆。积累几十年的太空探索经验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的只是一枚运载能力更强大的火箭。
目前世界上大概有7种火箭可以帮助完成火星之旅。其中最强大的当属SpaceX公司建造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其运载能力足以胜任搭载任何一台着陆器或漫游车。
但是,载人抵达火星所需的物资将更多。据估算,6人构成的航天小组,搭载食物和水往返火星,至少需要20吨物资。2017年,NASA一份报告显示:一旦把科学器材和保障航天员在火星生存的装备(比如一台发电机和一处住所)一并考虑的话,物资总质量将会达到100吨。
目前,研制中的两款火箭具有更强大的运载能力: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至少可以运载45吨物资抵达火星,SpaceX的“大猎鹰火箭”的搭载量预期可以超过100吨。
换言之,“建造更强大的火箭”這一目标已初具雏形,而且我们可以在载人抵达之前先运送一些装备到火星上,以减少火箭的载荷。
前往火星,我们要注意什么
未来,人类将离开地球去适应火星上的长期生活。随着太空探索技术的不断发展,访问国际空间站将像到自家后花园去露营一样简单。只是,平常我们出门在外,亲朋好友会时不时送来三明治。而如果我们要去火星,就需要自己带好足够的“三明治”了。
我们担心的不仅仅是食物。如果航天器出了故障,我们就得有备件和工具去修复它。如果我们不小心生病了,就需要找出对症的药物。然而,额外的物资就意味着更多的燃料和更多的费用,因此,我们不可能携带所有备用的物资登陆火星。那我们该怎么办?
携带一台可以按需生产部件的3D打印机,不失为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国际空间站已经拥有一台了,NASA也正在做相关测试。因此,我们的火星之旅可能会带上一台3D打印机和原材料,而不是一堆可能用不上的零部件。
无法携带足够的药品会很麻烦。科学研究表明,细菌可以在航天器中繁衍。另有研究表明: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细菌能演化出对广谱抗生素的抗药性,而且这种抗药性持续的时间比在地球上更久。目前我们已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在航天器洗手间的门把手表面涂上抗菌层;航天员携带一些未加工的药物配方,而不是完全合成好的药物,以便可以按需制造药物。为此,一种可以自动合成简单药物的系统已展开测试。
无论航天员是否生病,他们都会受到太空环境的物理影响。比如,在少了地球引力的环境中,航天员的肌肉和骨骼开始衰退。研究表明,即使每天锻炼,航天员在两星期内也会损失20%的肌肉量。
幸运的是,尽管火星的引力远小于地球,但航天员在这颗红色星球上行走还不算太难。当然,为了尽可能地消除影响,航天员在火星上也要每天进行数小时的锻炼,享受特制的饮食,还必须穿增压服。
除了失去地球引力,航天员还无法受到地球磁场的庇护——地球磁场可以屏蔽有害的宇宙射线。航天员在火星上受到的宇宙射线辐射量大约是地球上的几百倍,而女性航天员的身体对辐射更敏感。
执行火星任务的航天员,即使按照最短的往返路线来计算,受到的辐射量也约占人体能承受的最大辐射量的60%,这还没考虑在火星表面停留时受到的辐射。目前来看,我们必须评估每一项任务指标是否与航天员的健康标准相违背。
航天员的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当地球不断远去,远到成为太空中的一个光点时,就会给航天员带来巨大的心理挑战。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伸手可触的美丽地球建立了一种稳定的关联,而当失去这种关联时,就会造成心理上的空缺,需要其他东西来填补。
到达火星,我们如何着陆和生活
经过数月的太空穿越,载人火星之旅即将到达目的地,也将面临最危险的阶段——着陆。火星上几乎没有大气,平均大气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160,这意味着航天器减速时,降落伞将无法产生足够的拖力,从而不能使速度进一步降低。
我们可以利用反冲火箭来减速,就像“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时采取的措施一样。不过,由于火星上的重力要比月球上的重力大,我们将需要更多的反冲火箭。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努力探索改进火星上的着陆方式。
NASA研发了一种超音速充气式气动减速器,它由一系列纤维增强组织制成,可以形成一个比降落伞更坚固的充气结构,足以产生更大的缓冲力。目前,NASA已经测试了一些小型减速器模型。
然而,真正的困难或许不在于我们如何在火星上着陆,而是在哪里着陆才合适。
火星两极附近似乎是着陆的理想之所,因为我们知道那里存在地下冰,也可能拥有由液态水形成的地下湖。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资源,因为航天员会消耗大量的水,而从地球上带往火星的水又非常有限。问题是,火星两极地区的气温会低至-195℃,且容易发生尘暴,这会使着陆更加困难。
火星赤道区域的气温大多在-100℃以上,最高气温可达20℃,那里极少遭遇尘暴,而且阳光充足。航天员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还能探索各种有趣的地形。但是,火星赤道附近缺乏可被利用的水。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不过,对于第一次前往火星的载人航天器而言,最可行的办法是着陆在漫游车已经勘探过的某地。一旦着陆成功,航天员将会在原地停留一段时间。
即使他们没有建立一个永久基地,也要至少停留数月时间以等待火星再次冲日。火星冲日时,地球与火星同在太阳一侧,且三者处在同一直线上,这样返程时间才会尽可能缩短。
当然,在火星上建立基地就必须应对各种问题。比如,除了极寒环境外,还面临着可能會被小陨石击中的风险,而且这些陨石在火星极其稀薄的大气层中不会燃烧殆尽。此外,还要面对因火星没有磁场而无法屏蔽的太空辐射。
如何规避这些风险?以送往火星的航天器作为基地似乎合情合理,但居住舱空间狭仄,只能当作航天员的起居室。有科学家建议,前往火星时携带用于建造住所的材料,但这会大幅增加发射时的载荷。
NASA正开展一项利用火星表面的既有资源3D打印火星栖息地的研究,比如用压缩的火星土制成砖,然后建成穹顶状住所。目前,NASA尝试以仿制的火星土为原料,研究“火星砖”的最佳制造方法。
一项提议是,火星上远古火山熔岩形成的圆柱形洞穴是天然的辐射防护屏,或许可以作为人类栖息地。通过卫星图像,科学家已经观察到火星上这种山洞的入口,并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研究表明,由于火星上重力微弱,那些洞穴绵延数千米,宽度为二三百米。总有一天,它们将容纳一整街的“火星居民”。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急迫的需求值得我们考虑。比如,火星上的水并不容易获取,即使航天员着陆在富含地下水的位置,也需要携带沉重的挖掘设备才能获取水资源,而且不能保证地下水取出地面后就可以饮用。
航天服也不容小觑,它们必须有极佳的防尘功能,因为火星土壤中充满了致命的化学物质。NASA已开始研制拥有特殊涂层材料的新一代航天服,以期解决粉尘问题。
重返地球,我们回家了
很多人都希望,人类未来会在火星上永久定居。但是目前,所有载人火星任务计划都包括了带航天员返回地球的举措。这就意味着航天员需要再忍受一次发射,又历经约9个月的旅途时光,再一次面临着陆。
幸运的是,第二次发射相对容易一些,因为火星稀薄的大气层及微重力环境使得航天器进入太空并不困难。尽管旅途还是一样漫长,不过地球家园的蔚蓝光芒将逐渐变得明亮。着陆地球也相对简单,航天器上的降落伞和地球厚厚的大气层会帮助我们实现。
当航天员从返回舱里伸出头探视时,他们已平安地到达地球家园,他们会被嘈杂的人群包围。火星上飞旋的尘土已将他们的脚印覆盖,但居住舱仍将留在那里,等待下一批客人的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