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杜诗中的人才学谈起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2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在秦州时,写了不少遣兴诗,在其中一首诗里,他谈了对人才问题的看法:“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古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又如陇坻松,用舍在所寻。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杜甫认为自古以来贤俊不得骋其才智是因为没有知音——“未遇”的缘故。他用陇坻松作比,以嵇康、孔明为例来说明他的看法。杜甫这个例子举得很有代表性,因为从表面上看,嵇康和孔明一个是崇尚庄老、放浪形骸的文人,一个是造就鼎立三分局面的大政治家,他们的成就、作用似乎不能相提并论。可是事实上这两个人确有相同之处。晋书·嵇康传》载:“康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后来因为他得罪了贵公子钟会,钟会便向文帝进谗言说:“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原来和孔明一样,嵇康也是一位有奇才的“卧龙”。这是人们很少知道的。既然同为卧龙,何以命运殊异如此呢?杜甫认为这是嵇康未遇知音的缘故,似乎如果嵇康也碰上一位刘备式的贤明君主,问题就迎刃而解,一切都得其所哉了。中国的古人们很多都象杜甫一样解释这个问题,然而,古人却很少穷究其旨。实际上“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遇到知音、伯乐,二是生逢其时,古人笼统言之,以为得之于哪一方面都可称之为“遇”,其实这其间是很有区别的。见知于伯乐或知音固然好,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它找到的仅仅是事业上的同志,发牢骚的朋友,见知的伯乐也不过是推荐者、赏识者。这些因素对人才的发现和使用来说统统是次要的。贺知章之于李白,宗泽之于岳飞,可谓伯乐;然而他们的推荐保举并没有改变他们悲剧的命运。杜甫之于李白,元稹之于白居易,陈亮之于辛弃疾,可谓知音,可是这种知音根本帮不了他们什么忙。嵇康难道没有知音吗?阮籍就是一个。嵇康非但有知音,他还有群众,他被捕后,三千太学生到政府请愿,请皇帝饶了他,让他当他们的老师。可是结果依旧:他还是被砍了头。
  或许有人会说,杜甫所说的知音是指刘备式的当权者,这更是大谬不然。第一,封建时代的当权者昏聩无能之辈居多,重视人才的极少;第二,即使有礼贤下士的当权人物,其对人才的态度也多是出于一时的需要,很少能尽用其才,善始善终。
  由此可见,在人才问题上,不管是遇知音,还是遇伯乐,都无补于大局,该落魄的还是去流落江湖,该罢黜的还是老死牖下,该被砍头的还是去做刀下冤鬼。杜甫对人才问题的认识只能说是很糊涂的。
  对于人才的发现、使用和培养起着决定作用的是“时”,这个“时”是任何方面的人才借以成长的土壤,是人才得以发挥才智、成就事业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条件;人才生逢其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干。“时”不是偶然的机会,而是创造人才又能使用人才的客观条件。杜甫的人才学是不高明的,他忽略了对于政治环境的考察,以为嵇康的悲剧性只是因为没有遇到刘备式的贤君,殊不知就是贤君、伯乐、知音也不过是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制约的。规定了嵇康这个卧龙悲剧的结局的不是个别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的黑暗政治。如果我们犯了杜甫式的错误,忽视“时”的决定性作用,而去片面地强调人才学的次要方面,就会把人才学的研究引到歧路上去。前些时候,报刊、广播大力宣传“伯乐”的作用,号召人人当“伯乐”,而当前人才学的研究工作中也存在着类似的倾向,目前看到的所有关于人才学的文章,所谈的几乎全是人才的自我要求,例如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人才的知识结构等等,而很少系统地提出人才对社会、政治的要求,很少分析人才学的另一方面:人才成功的外在因素。从根本上讲,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依赖于合理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而不取决于有无知音、伯乐,也不取决于人才的自我要求如何。古人总是严以律己,一味要求自己如何去迁就社会,而很少去想如何改造社会。迁就不成就干脆采药东山,躬耕南亩,一任社会去浪费、埋没、蹂躏、扼杀人才,结果使一代又一代的人老是慨叹着明主难寻和伯乐难遇,甚至于自认“数奇”,把这种情况归之于命运。
  解放三十年来,唱这个老调子的并没有绝迹。是我们的人才自我要求差吗?不是的,三十年来,自我要求严格的大有人在,具备了成功的内在因素的人不在少数,可是他们中间能够真正施展才能于社会的却为数有限。颇有些人才在国内遭到冷遇,于是有严重的人才外流问题。这些事实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封建社会造成了无数人才生不逢时的可悲的命运,这是在那个社会所无法克服、无法避免的。社会主义社会较之封建社会要进步不知多少倍,但是它仍存在着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存在着封建主义的残余,这是限制、阻碍人才发展的大敌,总结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研究并改善这一社会环境,肃清封建遗毒,使之更适于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将比强调人才的内在因素更有意义。
  中国古代人才的生不逢时是令人痛惜的,我们希望杜甫“古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这样的悲叹在我们这一代不再听到,至少是少听到一些。
其他文献
《读书》一九九六年九期末页陈四益作《唐诗别解·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文后说:“鲁迅诗曰:‘能言鹦鹉毒于蛇’……”。查此诗非迅翁所作,是瞿秋白作的《王道诗话》诗四首中最后一首的诗句,全诗如下:“能言鹦鹉毒于蛇,滴水微功漫自夸。好向侯门卖廉耻,五千一掷未为奢。”  此诗为嘲讽胡适《人权论集》而作,一九三三年三月五日发表于《申报·自由谈》,署名干(鲁迅笔名),当时人们确实认为是鲁迅所作,因为
期刊
国外弘扬中国哲学六十年的陈荣捷先生    白鹿薪传一代宗/流行直到海之东  何期千载檀山月/也照匡庐洞里风    白鹿原指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星子县东北庐山五老峰下,四山环抱,风景清邃。最早为唐代李渤所居,因从游者众,遂立宫。到北宋时,仍负盛名,至南宋渐湮没无闻。朱熹于一一七八年出任南康军,主管南康,正是星子县境,遂重建书院,并撰《白鹿洞书院学规》揭示来学。一一八一年陆象山来会,朱子请他到书院为诸
期刊
《读书》一九九七年一月号许纪霖先生《可怜一觉开封梦》一文收尾处曰:“倘若吴晗有幸度过劫难,活到今日,不知会否从那‘一觉开封梦’中醒来?我想,只要他再操旧业,以史家的关怀重读明史,纵然再本性天真,想必也会独有所悟?”作者的揣度,除了寄托一点哀思而外,显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了。人死不能复生;即便吴晗度过劫难,是否真能于重操旧业之际“独有所悟”,实在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人生世上,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心不
期刊
王方名、张兆梅、张帆同志合著的《说话写文章的逻辑》一书,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长期以来从“说话写文章”的实际出发,探索其逻辑规律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我作为逻辑界的一个晚辈和同行,虽已多年不从事逻辑工作了,但还是以极大的兴趣和喜悦,暂时搁下手里的工作,认真阅读了此书。读后感触颇多,最突出的感觉是,本书内容新颖,别开生面,与一般逻辑小册子和教科书相比,确有许多显著的独到之处。作者在“前言”中说
期刊
汉语言与基督信仰的接触,可追溯至唐贞观九年(公元六三五年)景教(Nestorianisme)的传入。太宗皇帝看了景教的汉语经文后,龙颜颇悦,下了一道诏谕说:“大秦国大德阿罗本远将经像来献上京,译其要旨,玄妙无为;观其元宗,生成主要。词无繁说,理有忘鉴。济物利人,宜行天下。”景教自此流传海内,“法流十道,国富元休,寺满百城,家殷景福”(《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武宗年间,佛教被
期刊
《马克思与亚细亚——对亚细亚生产方式论争的批判》,小谷汪之著,日本青木书店一九七九年出版,223页。  此书是探讨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以及有关论争的学术著作。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早在二十年代后半叶结合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在苏联、德国、日本等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展开了学术讨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重新讨论,历时也有十余年。但本书作者认为,这场论争脱离了亚细亚社会的具体情况而走向概念化的
期刊
读龚自珍《明良论》有感    用做官的时间长久当作成绩,靠计算年限来确定升级,在史书上叫做“停年格”。据考,这种不管才能如何,完全以年限和资格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是在北魏时建立起来的。其实,在封建社会里,不论哪个朝代,大都实行以论资排辈为特点的等级森严的终身制官僚制度。对此,清末思想家龚自珍在他的著名的《明良论》里作过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龚自珍精彩地描述了实行“停年格”选官制度的状况。他说:“当官
期刊
最近翻阅清代学者汪中的代表作《述学》一书,虽然他也是个毕生致力于考证和治经的学者,但他的文章与思想的格调和那些株守考订的汉学家们迥然相异,尖锐透彻,令人钦仰。  汪中,字容甫(1744—1794年)。清乾隆时人。以文章秀美和解释经籍名噪儒林。一生“著书五本,数穷覆”,不求仕进,时人称他“才奇穷更奇”。旧时的学者只慕其文名,却不知在当时顶着“名教罪人”帽子的汪中,很有些惊人的议论,尤其是对历代封建帝
期刊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全唐诗》凡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者达二千二百余人。其中除王勃、陈子昂、张九龄、王维、李白、杜甫、元结、韩愈、柳宗元、孟郊、白居易、刘禹锡、贾岛、李贺、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经历来学者对他们的生平编制年谱,对他们的诗文进行笺注,大体还能了然。其他众多的诗人,前人的著录和论述大多语焉不详,并且相互抵牾,而后人的编著则又辗转因袭,可说还是一笔糊涂账。这给研究唐代诗人,带来
期刊
继聂华苓的《台湾轶事》之后,李黎的短篇小说集《西江月》又将由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国内出版的第二个海外作家的个人专集。  每次读到李黎的作品,都感到它们有一股特殊的吸引力。这次重读,这种感觉更加加强了。这股吸引力,主要来自作品中所洋溢的生命力,一种从腐朽的躯体上不可遏制地生长出来的强烈的生命力。如果用绘画来比喻,我觉得李黎的作品有如一片繁密的森林,在郁郁苍苍的老树丛里,一簇一簇地散布着葱葱茏茏的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