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鲜味不足是“通病”,这些酱油不能“随意打”!

来源 :消费者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F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酱油,绝对是料理界的明星产品。古往今来,它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管是红烧还是凉拌,上色还是入味,甚至水果蘸酱油这种“一枝独秀”的吃法也离不开酱油的点睛。
  除了用之讲究,人们也在不断追求品质更好、味道更鲜美的酱油。作为一日三餐的必需品,每家每户的厨房总有酱油的一席之地,但它的质量可否让人放心呢?
  2018年4月,《消费者报道》整理了全国和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2014年初至2018年4月近4年酱油的质量抽检情况。
  抽检结果显示,共抽检8831批次,合格率为96.0%;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态氮过低、菌落总数超标等。
  其中,河南生产的酱油不合格次数最多;品牌方面,加美家、挺牌、源源福被通报的次数最多。

市售酱油质量情况如何?


  儿童酱油、蒸鱼酱油、天顶头抽、草菇老抽、薄盐酱油……货架上各种“名号”的酱油让消费者目不暇接。
  而事实上,在GB 2717-2003《酱油卫生标准》的规定中,酱油按生产工艺分为两种——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
  酿造酱油是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小麦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
  配制醬油则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其中酿造酱油的含量不得少于50%。
  一般来说,酿造酱油的品质要好于配制酱油,口感更纯正,营养价值更高。不过,酱油分为不同的级别,消费者可以选择级别更高的酱油。例如,酿造酱油中的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当中以“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最高,品质最好。(如图1)



  近4年全国和省级食药监共抽检酱油8831批次,其中不合格酱油为349批次,不合格率为4.0%。
  在抽检的酱油中,几乎均宣称其为“酿造酱油”。同样地,不合格产品中亦鲜有“配制酱油”。样本来源说明市售酱油产品以酿造居多,而“酿造酱油”不合格频发则从侧面揭露出其有“较大水分”,例如打着“酿造酱油”幌子但名不副实。

氨基酸态氮、菌落总数成不合格酱油主因


  抽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态氮、菌落总数、苯甲酸及其钠盐等三类,占到了总不合格比例的88.7%。(如图2)



  1.氨基酸态氮不达标——“鲜味不足”
  在酿造过程中,原料中的蛋白质逐渐分解成氨基酸等成分,而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就是指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其含量越高,营养成分也越高,味道也就越鲜。
  氨基酸态氮是衡量酱油鲜味和品质的特征性指标,其含量是酱油分级的依据。
  根据GB 18186-2000《酿造酱油》中规定,不同等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要求不同,不过,等级最低的三级其含量亦不得少于0.40g / 100mL,这与配制酱油的要求一致。



  抽检数据显示,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指标不合格的情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略低于标准要求,比如说氨基酸态氮标准规定值为≥0.40 g / 100mL,实际检出值为0.38g / 100mL,出现这样的原因很可能是工艺问题;另一种情况是氨基酸态氮实际检出值为0.005g / 100mL,其中氨基酸态氮值极低,可以直接判断为假酱油。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氨基酸态氮不合格的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很低”(实际检出值仅为标准值的0%~20%)的酱油有129批次,占45.3%,说明“假酱油”(兑水酱油)占绝大多数。
  有的商家会提高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来凸显其产品优势,并在产品标签上标注较高的氨基酸含量(如“氨基酸态氮≥1.2g / 100mL”等)加以宣传。不过,如果检出值满足执行标准的要求,但并不满足企业质量承诺,这种酱油同样会被判为不合格。
  作为酱油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却在历次抽检中不断被通报出不合格,反映出市售酱油的质量状况仍有待改善。
  2.菌落总数超标——“卫生状况堪忧”
  除了烹调,酱油还可以直接用于凉拌等不需要加热的佐餐调味。如果菌落总数超标的酱油在凉拌菜上随意一浇,那么美味的食物可能瞬间就爬满了“细菌”。
  国家标准要求餐桌酱油中的菌落总数≤30000 CFU/mL(烹调酱油对菌落总数没有强制标准)。抽检结果显示,不合格酱油菌落总数超标有49批次,占11.8%,说明这些产品的卫生状况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
  酱油有“烹调”和“佐餐”之分,许多消费者家里往往只备有一种,但如果把烹调炒菜用的酱油用于“佐餐”凉拌,很容易对健康造成伤害。
  显然,佐餐酱油卫生要求更高。消费者在使用酱油时应严格区分,佐餐酱油可以用来凉拌、蘸食或烹调菜肴,但烹调酱油就只能用于烹调。   3.苯甲酸及其钠盐超量使用——“防腐剂滥用”
  苯甲酸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剂,可用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食品货架期延长。一般情况下,苯甲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过量摄入苯甲酸会引起腹泻、心跳加快等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肝腎脏的慢性损害。
  因此,酱油中苯甲酸及其钠盐的添加也有限量要求。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要求,酱油中苯甲酸及其钠盐≤1.0g / kg。
  抽检数据显示,有36批次酱油苯甲酸及其钠盐超量使用,其中大园良黄豆酱油(1.8L /瓶)检出苯甲酸最多(3.9g / kg),超出限量值近三倍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源源福、三商、古郯三个品牌防腐剂苯甲酸及其钠盐超量使用次数最多,消费者购买时需要留意。

这些酱油不可“随意打”


  “柴米油盐酱醋茶”被认为是中国家庭的开门七件事,酱指的就是酱油。中国酱油的年产量为世界之最,酱油在各省市都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哪里生产的酱油屡上不合格黑榜?
  在不合格酱油的抽检信息显示,河南、四川、贵州、黑龙江、山东等省份生产的酱油不合格次数较多,约占六成。其中,河南生产的酱油不合格次数最多,约占22.3%。(如图3)
  另外,一些进口酱油如日本(丸岛牌)、韩国(蒙古松牌)、中国台湾(金)的“高价酱油”其质量也未尽人意,共有4批次被检出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多为鲜味不足。


加美家、挺牌、源源福不合格次数最多


  小小的酱油,在购买时常常让消费者犯难——酱油品牌众多,哪个品牌的酱油质量最省心?
  抽检信息显示,大多数品牌四年以来不合格次数均未超过2次。相反地,加美家(6次)、挺牌(5次)、源源福(5次)等品牌被通报次数最多,消费者在购买时最好避开这些“黑历史”较多的品牌。(如图4)



  本刊建议,须警惕食药监局通报的多次不合格酱油的品牌,此外购买酱油时最好选择认可度较高的大品牌,海天、李锦记、厨邦等品牌在历次抽检中酱油合格率比较高,酱油品质相对有保障。
其他文献
从洗衣产品的发展历史来看,肥皂为第一代衣物洗涤剂,洗衣粉为第二代,而洗衣液则是第三代衣物洗涤剂。  随着时代的进步,“洗衣服”这件事无不朝着更轻松、便捷、实惠也更环保的方向发展,因此又出现了洗衣片、洗衣凝珠等新型洗涤剂。  但功能新颖、形态各异的洗衣产品在带给消费者新鲜感的同时,也加剧了他们的“选择困难症”。  洗衣液、洗衣片、洗衣凝珠,谁才能把衣服洗得更干净?  2017年9月,《消费者报道》向
期刊
传统电饭煲采用“热传递”的加热方式,热量自内胆底部往上传递。与内胆接触的“按压圆”是发热的。近年流行的IH电饭煲采用“电磁感应”的加热方式,原理类似电磁炉,锅发热,但炉的表面不发热。  然而,一个带电路控制的传统电饭煲只要两三百元,一个入门IH电饭煲往往要价五六百元。它们的加热效果又会有怎样的差异呢?  带着这个疑问,《消费者报道》对市面热销的6款传统电饭煲和1款IH电饭煲进行了内胆传热性能测试,
期刊
几个月大的宝宝脸上突然长了红斑和水疱,破损后会糜烂、渗液、结痂,婴儿忍不住哭闹和挠抓,这或是一种常见的婴儿期过敏性疾病——婴儿湿疹,又称奶癣、婴儿特应性皮炎。  许多研究机构都在探究婴儿湿疹的发病因素,但很遗憾尚未发现确切的原因。普遍说法是目前食物精细化,导致过敏原暴露,也有研究表明,过敏性疾病家族史似乎不是影响婴儿湿疹发生的重要因素,4月龄内纯母乳喂养可减少湿疹发生,出生于秋冬季及4月龄内非纯母
期刊
有线快速充电虽好,但伴随而来的高发热十分影响用户体验。作为“随拿随放”的辅助充电方式,无线充电能否为我们“降降温”?  为此,《消费者报道》对市面热销的10款无线充电器进行了发热监测。另外,出于便携性考虑,本刊也测量了它们的尺寸大小。  结果显示,10款无线充电器中,有6款的监测温度超过了35℃,其中,Mophie和贝尔金超过了38℃。 Mophie、贝尔金充电温度超过38℃  现在的“安卓系”有
期刊
“选购电饭煲就是选购好内胆”,这句话虽然片面,却道出了内胆的重要性,它负责把工程师的加热设计很好地“贯彻”到米饭当中。  针对内胆,《消费者报道》将美的、九阳、苏泊尔、小米、大松、飞利浦、松下等7款热销电饭煲送检至第三方检测机构,就内胆传热均匀性、涂层耐久性进行了客观测试;并参考国家标准GB/T 15682-2008《粮油检验 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对各款电饭煲煮出的米饭展开主观试
期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底洗衣机的百户保有量为90台,其中城镇居民百户保有量94台,农村居民百户保有量84台,作为传统大家电的洗衣机基本成为每户家庭的标配。  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2007-2017年,我国洗衣机销量呈现小幅微涨的态势,2017年销量达到3710万台,洗衣机市场趋于成熟(如图1)。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更新换代”是目前主要的消费需求。滚筒洗衣机、大容量洗衣机、变频洗衣机、烘干
期刊
现在去超市,你还会购买塑料袋吗?  十年前,国务院发布“限塑令”,所有超市塑料购物袋告别免费时代,为的是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  在一年之内,中国的塑料购物袋使用数量大幅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更环保的可多次使用的购物袋。不得不说,这是一次非常有环保意义的法令。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限塑令”正式实施七年来,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了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
期刊
出于热传导均匀、防黏不粘锅、耐腐蚀等需求,厂商会在电饭煲内胆加上涂层。我们在购买页面上看到的“煮熟的米饭被干干净净一锅端”,主要依靠的就是内胆防黏涂层。  这些涂层是“三分钟热度”还是能满足长时间使用呢?涂层的脱落又会不会给食物带来安全风险呢?  带着这些疑问,《消费者报道》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7款电饭煲内胆进行了关于涂层耐久性的多项测试;并进行了一次关于内胆有害物质迁移的趣味对比实验。  结果显
期刊
“可以喝的古董”,说的就是普洱茶,这种东方树叶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得益于普洱茶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普洱茶还被认为有抗癌的作用。  然而,持续发酵的“普洱茶致癌论”却颠覆了广大消费者对普洱茶的固有印象。  近日,方舟子《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一文列举了2010年广州市疾控中心研究人员对于市场70份普洱茶样品中多种生物毒素的调查结果,其中黄曲霉素毒素超标(5μg/kg)有8例,呕吐毒素超标(1
期刊
最近朋友圈被“ 中年油腻男”刷了屏。这词对男性太具杀伤力,以至于周围的朋友纷纷自审自纠自查,生怕不小心被对号入了座。  且不讨论形而上范畴的油腻。从面容上讲,“油腻”,也是不少男性一生无法回避的痛点。这是因为男性皮脂腺和汗腺发达,毛孔粗大,出汗、出油都比较多。稍不注意就会“油光满面”。因此,晨间和夜晚的面部清洁就变得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男同胞们更好地“告别油腻”,《消费者报道》分析了5万余条来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