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者报告两例念珠菌感染,真菌球阻塞尿路病例。例1女,59岁,因糖尿病,全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并发化脓性心包炎住院,有肾盂积水进行左尿道再植术病史。经外科心包引流和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好转,治疗30天后,又出现发热40℃,血培养5次和尿检查有白色念球菌生长。血清学阳性,血肌酐262μmol/l。肾超声波显示两侧扩张,静脉肾盂造影见右侧一个肾盂腔隙,占几乎整个肾盂,逆行尿道肾盂造影,右侧输尿管有许多白色碎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报告两例念珠菌感染,真菌球阻塞尿路病例。例1女,59岁,因糖尿病,全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并发化脓性心包炎住院,有肾盂积水进行左尿道再植术病史。经外科心包引流和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好转,治疗30天后,又出现发热40℃,血培养5次和尿检查有白色念球菌生长。血清学阳性,血肌酐262μmol/l。肾超声波显示两侧扩张,静脉肾盂造影见右侧一个肾盂腔隙,占几乎整个肾盂,逆行尿道肾盂造影,右侧输尿管有许多白色碎屑。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疣状瓶霉及美洲瓶霉这两种暗色丝孢霉可引起着色真菌病,即使大多数医学真菌学家认为美洲瓶霉是疣状瓶霉的同义名,然而有些学者根据美洲瓶霉的颈圈较疣状瓶霉更深而认为这二种菌是不同的种。作者等对32株证实为美洲瓶霉或疣状瓶霉的菌种从形态学,生理学及抗原特征来研究其分类情况,其中12株可产生带或浅或深颈圈的分生孢子。
作者首先回顾了以往在石腊切片染抗酸杆菌方法的各种改进,并提出了一种进一步改良的方法,其操作方法与结果如下。
作者对唇部疱疹患者应用inosine pranobex进行了多中心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812名患者随机安排到治疗组和对照组,404名接受inosine pranobex 1g,每日4次,疗程7天;408名以安慰剂对照。根据性别、年龄、初发或复发和病损的阶段予以配对。初发者中143名给药,168名给安慰剂;复发者中261名给药,240名给安慰剂。
作者用双盲法对红霉素和四环素治疗寻常痤疮的效果进行了比较。作者随意选择了200名中等和中重度的寻常痤疮患者(在下颌线上方的面部至少有12个炎症性丘疹不多于10个结节性损害)。年龄14~30岁。
在实验方面最新的突破是美国发见的九――带犰狳正在证实是研究麻风杆菌(以下称麻风菌)的一种有价值的动物模型。被接种的犰狳有1/3发生播散性感染,有似人的瘤型麻风。(静脉内接种后30个月以内、皮肤内接种后37个月以内发病)。犰狳的生物学特点,尤其是与麻风攸关的有如下3点:(1)体温低(32―35℃),(2)寿命长(12~15年),(3)有规律地每窝产单接合子4胎。
患者,男性,29岁,二年来每间隔数天到二月,就有为时2~5天的深部肌肉疼痛发作,发生于腓部,偶在大腿部。开始只在站立时出现,行走时最明显,平卧时无症状。发作高峰时变为持久性,呈烧灼感和抽筋,有时不能忍受。病人指出在病变部肌肉深部有一“结节”触之疼痛加剧。每次发作时体温38~39℃,但无寒颤,全身情况良好。住院后第一周,发生数处肌肉疼痛,除腓、大腿外,臂部首次受累。
作者报导一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型鱼鳞病病人,其皮损除腋窝外累及全身所有皮肤.1984年6月,因多囊肾而致肾衰接受肾脏移植,同时使用小剂量激素和环孢菌素(15mg/kg/d,6周后减为10mg/kg/d),血中环孢菌素浓度在180~330μg/l.6周内病人自觉皮肤变软,鳞屑减少.6个月后进入冬季,通常是其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但病人除了在背部尚有两块鳞屑性斑片外,其它皮肤已差不多正常了,不再需要使用
在许多发展国家中,软下疳仍然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在某些国家,它是生殖器溃疡最常见的病因,本病全球性的发病率远远超过梅毒。本文介绍自1982年以来软下疳治疗的某些进展。
作者从金黄色葡萄球菌111中提取出粗制脂酶。建立了两种测定脂酶的方法。测定四环素抑制作用的方法是在同等含量的酶制品中混以四环素于37℃孵育一小时,然后测定脂酶活性。作者发现这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部分提纯的脂酶能被四环素所抑制。
氨苯砜(DDS)已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皮肤病。对DDS有效的许多非感染性疾病中,皮肤的炎性浸润以多形核白细胞(PMN)为主。作者报道了一例主要以淋巴细胞介导的糜烂性扁平苔藓,在DDS冶疗期间病变痊愈。